进退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大承气汤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 g) 枳实炙,五枚(12g ) 芒硝三合(9g)【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方解】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
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
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燥屎结聚肠中,则腹痛拒按,按之坚硬;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四肢皆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时,热结于里,郁蒸于外,故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津伤,燥实内结之征。
前人将本方证的证候特点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
所谓“痞”,即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实热内结,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潮热谵语,脉实等。
至于“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除而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
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受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或热盛伤津劫液,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浊热上扰心神,神明昏乱等所造成。
大承气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大承气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大承气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由多种中药材经过科学配方制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疗效。
大承气汤起源于《伤寒论》,被誉为是治疗湿热郁滞、脾胃功能失调等症状的良方。
下面将介绍大承气汤的功能主治以及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功能主治大承气汤的主要功能主治如下: 1. 消导湿热:大承气汤中包含的中草药具有温中散寒、利水消肿、清热利湿等功效,能有效消导湿热,舒缓胃肠道不适症状。
适用于湿热中阻、腹胀便溏、食积不化等症状。
2. 行气止痛:大承气汤中的部分草药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胃肠道、肝胆系统等的疼痛症状。
适用于胃脘痛、胁肋痛等症状。
3. 调和脾胃:大承气汤可以调和脾胃,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组方成分大承气汤的组方成分包括以下草药: - 茯苓: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的功效。
- 泽泻:可以利水通淋、渗湿利尿。
- 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的功效。
- 干姜:可以温中散寒、止痛化湿。
- 大枣:有健脾益气、调和脾胃的作用。
- 白术:可以健脾祛湿、温中止泻。
- 生姜:有温中行气、解表散寒的功效。
用法用量大承气汤的用法用量如下: - 煎服:将上述草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水煎煮后口服。
- 用量:一般情况下,每次用药10-15克,每日2-3次。
临床应用大承气汤在中医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症状和疾病: 1. 湿热中阻:湿热中阻是指湿热郁滞在体内,导致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
大承气汤的消导湿热的功效可以帮助疏通体内的湿热,缓解腹胀、便溏等症状。
2. 脾胃虚弱:大承气汤可以调和脾胃,增强脾胃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3. 胃脘痛: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与胃痛、胃胀等症状同时出现。
大承气汤中的行气活血、止痛的草药可以缓解胃脘痛症状。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承气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用药前最好咨询中医医师或药师,遵循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
大承气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大承气汤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功能主治
大承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1.温中散寒:大承气汤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能够温暖脾胃、驱散寒气。
适用于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呕吐等症状。
2.活血行气:大承气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的
症状,如经闭、痛经、胸胁疼痛等。
3.利水消肿:大承气汤可以促进尿液排出,有利于消除体内的水肿现象。
适用于水肿、尿频、尿黄等症状。
4.消痰化瘀:大承气汤可以帮助清除痰液和瘀血,适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等症状。
用量
根据中医药理论,大承气汤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下面是一般的用量指导:
1.成人用量:每次口服9至15克,一日2次。
2.儿童用量:根据年龄和体重适量减少。
使用大承气汤前,最好请医生或中医师进行确诊,获得详细的用药指导。
此外,注意以下几点:
•服药时间:大承气汤可以饭前或饭后服用。
•用药时间:一般建议连续服用3~7天,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医生会进行具体调整。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老年人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大承气汤有一定的温里作用,易引起上腹烧心、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使用时需注意。
总之,大承气汤是一味具有温中散寒、活血行气、利水消肿和消痰化瘀作用的
中药方剂。
使用时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指导确定用量,并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大承气汤方剂配方

大承气汤方剂配方大承气汤【方剂名】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克、厚朴八两(去皮,炙)24克、枳实五枚(12克)、芒硝三合(6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现代用法:用水适量,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而硬,疼痛拒按,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谵语,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而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实。
3.热厥、痉病和狂证而见有里热实证者。
【方解】本方证为伤寒邪传阳明化热,肠热津伤,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所致。
实热内结,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而硬,疼痛拒按;四肢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时,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浊气上攻,扰乱神明,则谵语;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均为热盛伤津,燥屎内结之象。
前人将阳明腑实证归纳为“痞、满、燥、实”四种:“痞”指自觉胸脘有痞塞压重感;“满”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指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
总之,本证为热邪与燥屎内结于肠胃,里热炽盛。
治宜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且生用并后下,荡涤之力更锐,治“实”而为君药。
然大黄虽长于荡涤实热,但无软坚之力,故配以芒硝,咸寒润降,软坚润燥,以攻燥结,治“燥”为臣药。
二药相须为用,以增峻下热结之力。
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用厚朴宽肠下气,化滞除胀以治“满”;枳实行气消积以治“痞”,二药既可调畅气机而除痞满,以消无形之气滞,又可助硝、黄之荡涤之力,共为佐使药。
四药相配,泻下与行气并用,则痞、满、燥、实俱去,起到急下存阴的作用。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假象。
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组成]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用法]以水2000毫升,先煮厚朴、枳实,取1000毫升,去滓,加入大黄,再煮取400毫升,去滓,加入芒硝,再上微火煎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峻下热结。
[大承气汤适用的症状]1.热病用于阳明腑实证和热结旁流证。
阳明腑实症见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胸脘痞闷,腹部胀满,硬痛拒按,甚则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苔黄厚而干,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热结旁流症见下利清水,纯清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有力。
2.痉证用于阳明实热证,壮热汗多,心烦口渴饮冷,颈项强急,角弓反张,卧不著席,四肢挛急,口噤齿,胸腹满胀,面赤唇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而厚,脉沉弦有力。
[方解]阳明腑实证,系由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燥热与肠道糟粕搏结,阻塞肠道,腑气不通所致。
故见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胸脘痞闷,腹部胀满,硬痛拒按;阳明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潮热汗出,燥热挟浊上攻,心神被扰,故神昏谵语,热伤津液,则苔干黄焦躁起刺,脉沉实有力。
热结旁流证乃肠腑热炽,燥屎内结不得出,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致。
若邪热内盛,伤津劫液,筋脉失濡,可见抽搐。
其证虽异,病机相同,治均当急下邪热,荡涤积滞,以救阴液。
方中大黄苦寒,既能泻热毒,挫热势,又可泻下通便,以泻其实,酒洗、后下、生用使其气更锐。
然大黄长于泻下攻积,而软坚之力欠佳,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二药相须,则泻积泄热之力更强;积滞不去,则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枳实苦微寒,下气消痞,气锐力猛,厚朴苦辛温,能下气散结燥湿,擅长行气化滞除满,二药并助硝、黄推荡积滞,加速热结的排出,共为佐使。
全方只此四味,既有硝、黄之泻燥实,又有枳、朴治痞满。
硝、黄借枳、朴宽肠下气之势,增强对实热积滞的泻下;而枳、朴在硝、黄泻实的基础上根除痞满而不致伤津。
四者相配,泻下行气并重,则痞满燥实俱去,而达“急下存阴”之功。
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众所周知,承气汤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承气汤的相关描述。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承气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众所周知,承气汤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承气汤的相关描述。
现代医学也证明了承气汤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你知道它应该如何食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厚朴4两(去皮),姜2两(同捣烂,焙干),大黄2两,枳实半两(麸炒去瓤),芒消1两半。
【制法】上除芒消外,并为粗末。
【功能主治】刚痉,大便不通10数日。
【用法用量】每服10钱,水2盏,煎1盏半,去滓,入芒消半钱匕,搅匀,再煎2-3沸,微热服。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六
【处方】枳实5枚,大黄4两,芒消半升,甘草2两。
【功能主治】少阴病得之2-3日,口燥咽干者。
少阴病得之6-7日,腹满不大便者。
下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以水5升,煮取3升,适寒温分3服,如人行5里1服。
取下利为度,若不得利尽服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变大承气为调胃承气,专取甘草通调之力以缓消、黄之急也。
更加枳实于调胃承气方中,较大承气中厚朴,虽辛温、辛苦不同,而泄满之功则一。
【摘录】《千金》卷九
【处方】大黄、朴消、豆豉、枳实、厚朴各等分。
生活常识分享。
大承气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大承气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别名处方来源汉·《伤寒论》。
剂型汤剂;冲剂药物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加减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大便不通,频转失气,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厚,干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热结奔流,下利清水,秽臭异常,脐腹疼痛,按之有块,口干舌燥,脉滑而数;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居里实热证。
用于治疗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肝性脑病,化脓性阑尾炎,中风,癫狂,急慢性铅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感染性休克,脊髓损伤性气臌症,以及腹部手术的术前准备或术后腹胀,严重创伤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幼儿肺炎,小儿虫积腹痛等。
制备方法用法用量汤剂:先煮枳、朴,后入大黄,最后入芒硝。
灌肠剂:取浓汁200ml,作保留灌肠约20-30分钟,经4小时后可再作1次。
冲剂:每袋30g,每次1袋(如用于手术后通便则减半)。
用药禁忌1.凡表证未解者不宜使用。
2.孕妇忌用或禁用。
3.苔色黑而润者不宜用。
4.凡全身情况明显不良,肠梗阻属绞窄、坏死、坏疽、有穿孔先兆,或应用本方后局部病变反而加剧导致炎症扩散者,均当禁用。
5. 本方以峻下热结而通便为主,主要治疗胃肠实热积滞而致大便燥结阳明腑实证。
不宜用于虚寒证。
不良反应大承气汤虽为峻下剂,但一般无毒性反应。
如用量失当,可引起较重之腹痛腹泻。
临床应用1. 肠梗阻:用大承气汤加减方(大黄30g(后下),枳实15g,厚朴15g,芒硝30g(后下),莱菔子15g,黄芩15g)加水1000ml,煎至300ml,灌肠前将芒硝放入药液中溶解,置于输液瓶中经肛管滴入,每分钟80-100滴,1日1次,连续治疗3日,无效转手术治疗,治疗肠梗阻7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14-80岁,平均43岁。
对照组口服大承气汤,共92例,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14-75岁,平均41岁。
疗效标准:有效者为腹痛、腹胀消失,排气,排出水样便,X线腹部透视液平面消失;无效者为灌肠后肛门仅排出药液,腹胀未缓解,X线腹部透视液平面存在,须中转手术。
经方61:大承气汤|腹部充实、膨胀、便秘、潮热、脉实有力之病

经方61:大承气汤|腹部充实、膨胀、便秘、潮热、脉实有力之病大承气汤之用药、用量本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中均有方证条文,为古代急症救命方。
其用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
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此方中用药剂量特殊者有二:一为枳实。
用量为五枚。
根据实际称重,一枚枳实约重18克,大者芍20克,所以,五枚枳实按六两计算。
二为芒硝。
用量为三合。
根据实测,一升芒硝约重120克,即一合大概重12克。
此方用量为三合,即36克。
按二两计算。
大承气汤推荐量(克):原方原量:大黄60,厚朴120,枳实90,芒硝30。
常规标准量:大黄12,厚朴24,枳实18,芒硝6。
大承气汤用法-经方中医程医生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1.大承气汤为经方三承气汤之一。
三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承气者,承顺胃气之意也。
2.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调胃承气汤有8条,小承气汤有8条,而大承气汤则有19条。
三方条文共占了伤寒论全部398条的十分之一多,而大承气汤一方即占了二十分之一。
如果单从方证条文来看,大概占了伤寒论方证条文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知此方之重要性。
3.虽然此方药仅四味,条文非常多,但从临床来看,并不是单治某一病之方,而是用来治疗、调整某一体质状态。
即其应用目标为:从腹证来看:以腹部充实,腹满而坚为主。
大都以脐中心膨满(防风通圣散用于慢性体质,本证属于急性实热证)。
从方证来看:大便秘结为主。
发热、无恶寒及恶风,有便意但不通,里急后重严重,口渴甚,舌干燥时有黑苔,又诉恶心,或有谵语者,应及早用本方退热。
高热、脉沉迟有力,汗出而不恶寒,腹部膨满充实,便秘质硬,手足汗出湿透为目标。
又可用于高热谵语,意识呈朦胧不安状,便秘数日,潮热、不恶寒者。
——所谓潮热,如潮而满,海岸各个角落均被波涛浸透,与发热之同时全身汗出,此潮热为大承气汤之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进退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进退大承气汤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对药物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随意,对进退大承气汤这种中药方剂也是一样,需要先对它进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处方】大承气汤。
【功能主治】大瘕泄,有太阴、阳明二经证者。
【用法用量】《保命集》:泄有虚实寒热,虚则无力粘衣,不便已泄出,谓不能禁固也。
实则数至圊而不能便,俗云虚坐努责故也,里急后重,进退大承气汤主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看了上面关于进退大承气汤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
大家不妨试试看。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