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合集下载

晶体熔沸点比较

晶体熔沸点比较

一般来说(就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比较,没说 “一定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 晶体,金属晶体,非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高低比较一下排成队列应该是:原子晶 体>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各种金属晶体之间熔点相差大 ,不容易比较 .你写的 "非金 属晶体",在化学的"晶体"中,没有这个分类 .化学中的晶体总共有 :原子晶体,离子晶 体,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混合晶体 (如:石墨)① 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 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 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① 熔点:固态物质 >液态物质② 沸点:液态物质 >气态物质 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 、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② 、③ 、④ 、⑤ 、 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 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 (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 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 O2、 H2、 Cl2 等。

举例: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 O3、 P4 等 分子极性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 CO2、 CS2 (直线型)、 CH4、 CCl4 (正四面体型) 极性分子: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 不能重合)的。

举例 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 HCl 、 NO 、 CO 等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如:NH3三角锥型)、H20(折线型或V 型)、H2O2HF 、H2O 、NH3 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 N 、0、F 与H 之间(NH3、H20)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2、物理特性:
(1)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易升华; (2)较小的硬度; (3)一般都是绝缘体,熔融状态也不导电。
原因:分子间作用力较弱
3、典型的分子晶体:
–非金属氢化物:H2O,H2S,NH3,CH4,HX –酸:H2SO4,HNO3,H3PO4 –部分非金属单质:X2,O2,H2, S8,P4, C60 –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NO2, P4O6, P4O10 –大多数有机物:乙醇,冰醋酸,蔗糖
思考1 原子晶体的化学式是否可以代表其分子式?
不能。因为原子晶体是一个三维的网状结构,无 小分子存在。
思考2 以金刚石为例,说明原子晶体的微观结构与分 子晶体有哪些不同? (1)组成微粒不同,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原子,没有
分子。 (2)相互作用不同,原子晶体中存在的是共价键。
4、原子晶体熔、沸点比较规律
①二氧化硅中Si原子均以sp3杂化,分别 与4个O原子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 成键; ②晶体中的最小环为十二元环,其中有6 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含有12个Si-O键; 每个Si原子被12个十二元环共有,每个O原 子被6个十二元环共有,每个Si-O键被6个 十二元环共有;每个十二元环所拥有的Si 原子数为6×1/12=1/2,拥有的O原子数为 6×1/6=1,拥有的Si-O键数为12×1/6=2, 则Si原子数与O原子数之比为1:2。
Na+
(1)NaCl的晶体结构
立方结构(基本结构单元是立方体)
晶胞:
讨论:
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6 1、每个Na 离子周围有____个Cl-离子,每 个Cl- 离子周围有____个Na+ 离子。 6
+
2、每个Na+离子周围与Na+最近且等距离的 Na+有____个,每个Cl- 离子周围与Cl-最近且 12 12 等距离的Cl-有____个。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判断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判断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判断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组成的晶体。

它由沿有序排列且彼此间有固定距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其中可以包括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微粒。

由于原子的吸引力,它们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晶格,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

原子晶体常常表现为固体,例如石墨、金刚石和金红石,都是一种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是由更大的分子组成的晶体。

它们由具有高度有序并彼此间有固定距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是一种有形态的物质。

与原子晶体不同,它们以不同形体组合而成,例如,聚苯乙烯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分子晶体,是由苯乙烯分子以奇数多功能组成而构成的晶体体系。

离子晶体是由带有负号或正号电荷的离子组成的晶体。

它在电场下会受到强烈的离子互斥力的作用,形成一定的有规律的晶体结构,结构较易被打乱,比较容易改变,在物理和化学上常有很大的许多区别。

例如,KCl、NaCl等常见的盐类离子晶体,以及数种酸类复合物的离子晶体。

总而言之,原子晶体由单个原子组成,分子晶体由更大的分子组成,离子晶体由带有负号或正号电荷的离子组成,但均具有有序的晶体结构,是一种稳定、有形态的物质。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
那么每个中心Si原子共占有O原子数
即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二、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的方法
1.原子晶体中原子间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3.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其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但这不包括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其熔沸点出现反常得高的现象,
5.原子晶体的熔点高低与其内部的结构密切相关:对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来说,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就高。
二、分子晶体
1.分子晶体定义: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1)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分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
(2)原子首先通过共价键结合成分子,分子作为基本构成微粒,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分子晶体。
2. 分子晶体的类别:多数非金属单质(除了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石墨等),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干冰、CO、冰等)、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NH3,CH4等)、稀有气体、许多有机物等。
3.常见的分子晶体的晶体结构
(1)碘晶体的晶胞是长方体,碘分子除了占据长方体的每个顶点外,在每个面上还有一个碘分子。
⑵CsCl型
CsCl型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被8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包围,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8。常见的CsCl型离子晶体有铯的卤化物(氟化物除外)、TlCl的晶体等。
⑶ZnS型
ZnS型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排列类似NaCl型,但相互穿插的位置不同,使阴、阳离子的配位数不是6,而是4。常见的ZnS型离子晶体有硫化锌、碘化银、氧化铍的晶体等。
(3)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汽油、煤油)中。当把离子晶体放在水中时,极性水分子对离子晶体中的离子产生吸引作用,使晶体中的离子克服了离子间的作用而电离,变成在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

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点硬度排序

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点硬度排序

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点硬度排序
首先,离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都比较高,因为它们是由正负离子组成的晶体,其中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例如,氯化钠的熔点达到了801摄氏度,其硬度也相对较高。

其次,共价晶体的熔点和硬度也较高,因为它们是由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共价键组成的晶体,共价键的强度也较高。

例如,石墨的熔点达到了3730摄氏度,其硬度也相对较高。

第三,分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相对较低,因为它们是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组成的晶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例如,冰的熔点为0摄氏度,其硬度也较低。

最后,金属晶体的熔点较高,但硬度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之间形成了金属键,金属键的强度较弱。

例如,铁的熔点为1535摄氏度,但其硬度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离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最高,金属晶体的熔点较高但硬度相对较低,共价晶体的熔点和硬度较高,分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较低。

- 1 -。

不同晶体导电的原因

不同晶体导电的原因

不同晶体导电的原因
不同晶体导电的原因与其内部的电子状态和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以下是针对几种不同类型晶体的解释:
1.金属晶体:金属内部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
下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使金属能够导电。

典型的金属导体有铜、银和金。

2.半导体:半导体中的价带和导带之间有一个较小的禁带,使得一定数量的电子能在适当
的条件下(如温度或光照)跃迁到导带中,从而产生导电性。

此外,当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时,价带会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空穴也可以作为一种载流子,对导电性有贡献。

典型的半导体有硅和锗。

3.离子晶体:离子晶体在固态时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导电。

但是,当离子晶体熔融
或溶于水时,离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导电。

4.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这些晶体类型的导电性取决于它们是否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
子。

如果它们能够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离子,那么它们就可以导电。

然而,在固态下,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通常不导电。

此外,对于单晶体和多晶体而言,单晶体的导电性通常优于多晶体。

这是因为单晶体中的载流子遭受散射的几率较小,迁移率较高,因此导电性较好。

而多晶体中的晶粒间界会严重散射载流子,导致迁移率降低,导电性相对较差。

总之,不同类型晶体的导电性取决于其内部的电子状态和晶体结构以及外部条件(如温度、光照等)。

3.1四种晶体

3.1四种晶体
粒子间作用力:离子键 配位数(缩写为C.N.) 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2、常见离子晶体
强碱、金属氧化物、部分盐类 ①NaCl 晶体
阴离子配位数 6
阳离子配位数 6
NaCl 晶体
每个晶胞中 Cl—有 4 个 Na +有 4 个 每个Cl— 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Cl—有 12 个 每个Na+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Na+有 12 个
__2_:_3___.
小结1: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比较
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 分子间以分子间 合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作用力结合
原子 共价键 很大 很大 不溶于任何溶剂
不导电,个别为半导体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较小
较小 部分溶于水 固体和熔化状态 都不导电,部分 溶于水导电
第三章 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简单立方堆积的空间占有率 =52%
球半径为r 正方体边长为a =2r
②体心立方堆积(钾型)K、Na、Fe
体心立方堆积的配位数 =8
体心立方堆积的空间占有率 =68%
体对角线长为c 面对角线长为b 棱线长为a 球半径为r
c2=b2+a2 b2=a2+a2 c=4r (4r)2=3a2
③六方最密堆积(镁型)Mg、Zn、Ti
12
6
3
A
54
B
A
B A
六方最密堆积的配位数 =12
六方最密堆积的晶胞
六方最密 堆积的晶胞
六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占有率 =74% 上下面为菱形 边长为半径的2倍 2r
高为2倍 正四面体的高
2 6 2r 3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化学知识点总结——晶体

化学知识点总结——晶体

化学知识点总结——晶体晶体是一种具有规则的、有序排列的、有固定几何形状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研究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在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有关晶体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晶体结构:晶体的结构通常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有序排列方式决定。

常见的晶体结构有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

其中,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互相结合而成;共价晶体由共享电子键互相结合而成;分子晶体由分子之间的分子键互相结合而成。

2.晶格:晶体的结构可以看作是由重复单元构成的三维排列方式。

这个重复单元称为晶胞,晶胞中的原子或离子称为晶格点。

晶格是由晶胞堆积而成的无限延伸的结构。

晶格的类型可以通过晶体的晶系来描述,包括立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菱晶系和三斜晶系。

3.晶体的性质:晶体的性质受其结构和组成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晶体的硬度、熔点、导电性、光学性质等都与其晶体结构有关。

例如,离子晶体的硬度通常较大,由于离子之间的离子键的强度较高;金属晶体的热导率较高,由于金属晶体中的电子具有较高的自由移动性。

4.晶体生长:晶体通过从溶液、熔融物或气态中沉淀出来进行生长。

晶体生长是一个既复杂又独特的过程,其中包括核化、电镀和扩散。

在理想情况下,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各个晶胞应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但在实际生长过程中,晶体的形状和尺寸可能会发生变化。

5.晶体缺陷:晶体中存在着各种缺陷,如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点缺陷是原子、离子或分子在晶格中的缺失、替代或附加,包括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等。

线缺陷是在晶体中存在着位错,即晶格的错位或错配。

面缺陷是晶体表面的集合,包括平面缺陷和界面缺陷。

6.X射线衍射:X射线衍射是研究晶体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将X射线束照射到晶体上,并测量出X射线经过晶体后的衍射图案,可以推断出晶体的结构信息。

这是因为X射线与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干涉现象,形成衍射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1. 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定义
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其结构非常规整、紧密,具有高度的硬度和脆性。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弱范德华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脆性,并且其结构相对不太稳定和松散。

2. 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离子晶体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离子键结合非常强,因此结构十分紧密且有序,一般不会发生形变;
(2)离子晶体具有高度的硬度和脆性,因为它们的克氏硬度大约在6.5-7之间;
(3)离子晶体的固体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且它们的组成及结构都是由元素的离子及其价电子排列而成的,因此离子晶体的特性往往被元素的性质所支配。

3. 离子晶体的种类和应用
离子晶体又分为简单离子晶体和复杂离子晶体。

简单离子晶体常见的有NaCl、KCl等。

复杂离子晶体常见的有SiO2等。

离子晶体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电子学、光学等领域。

比如,NaCl
晶体可以用于制造光学器件、传感器等,同时还能产生广泛的光学现象。

4. 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分子晶体的结构特点有:
(1)受到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而形成,这些力一般是弱的范德华力、氢键等;
(2)分子晶体的结构相对不太稳定和松散,比较容易发生形变;
(3)分子晶体的硬度和脆性比较低,因为没有强的化学键固定分
子位置和方向,分子可以比较容易地相互滑移。

5. 分子晶体的种类和应用
分子晶体有机晶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晶体、聚合物晶
体等,这些晶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材料等多个领域。

其中,一些药物如硝酸甘油、维生素C等都是分子晶体。

此外,MOF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度的孔隙率和选择性吸附性,被广泛用于催化、气体吸附、分子存储等方面。

6. 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比较
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之间具有很大的异同:
(1)从结构上看,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
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
(2)从特性上看,离子晶体硬度和脆性大,而分子晶体硬度和脆性都比较低;
(3)从应用领域来看,离子晶体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等领域,而分子晶体则主要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

7. 总结
综上所述,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是两类不同的晶体类型,它们均具有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应用领域。

了解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特点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两种晶体,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