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判断
晶体类型判断依据.

原子晶体 常温时呈固态,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难溶 于一切溶剂,大多数不导电(除了硅、锗) 金属晶体 常温时呈固态(除了汞),熔沸点差距大,硬 度差距大,难溶于一切溶剂,晶体均易导电, 熔化状态下也导电(导电属于物理过程) 离子晶体 常温时呈固态,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很大,有 的易溶于水,有的难溶,都难以溶于有机溶剂, 晶体时不导电,熔融状态可导,能溶于水的可 导(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2009年宁夏
• 例如:比较砷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 周期、第三周期所形成的氢化物的 稳定性、沸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三、推断题的技巧
仔细审题: 短周期、前四周期 前二十号元素、前三十六号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常见的元素、
突破口一、原子结构
•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 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 2、 B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 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 3、 C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S能级上的电 子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同 • 4、前四周期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 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几种? • 5、D元素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
3、对于不熟悉的物质要根据题 干的信息
• CO2、Al2O3、CuSO4 ·5H2O • AlCl3
4、根据晶体的空间结构
二、熔沸点的判断
判断步骤 • 1、判断晶体的类型 • 2、若为不同类型按照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3、若为同种类别按照
• 原子晶体--共价键的键能—键长—半径 • 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 量和分子的极性(有的考虑到氢键) • 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大小—离子的半 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金属晶体—金属键的强弱—金属的原 子半径和价电子数
• E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 了电子 • F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 •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

即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二、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的方法
1.原子晶体中原子间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熔沸点越高,反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3.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其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但这不包括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其熔沸点出现反常得高的现象,
5.原子晶体的熔点高低与其内部的结构密切相关:对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来说,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就高。
二、分子晶体
1.分子晶体定义: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的的晶体称为分子晶体。
(1)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分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
(2)原子首先通过共价键结合成分子,分子作为基本构成微粒,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分子晶体。
2. 分子晶体的类别:多数非金属单质(除了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石墨等),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干冰、CO、冰等)、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NH3,CH4等)、稀有气体、许多有机物等。
3.常见的分子晶体的晶体结构
(1)碘晶体的晶胞是长方体,碘分子除了占据长方体的每个顶点外,在每个面上还有一个碘分子。
⑵CsCl型
CsCl型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被8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包围,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配位数都为8。常见的CsCl型离子晶体有铯的卤化物(氟化物除外)、TlCl的晶体等。
⑶ZnS型
ZnS型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排列类似NaCl型,但相互穿插的位置不同,使阴、阳离子的配位数不是6,而是4。常见的ZnS型离子晶体有硫化锌、碘化银、氧化铍的晶体等。
(3)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如汽油、煤油)中。当把离子晶体放在水中时,极性水分子对离子晶体中的离子产生吸引作用,使晶体中的离子克服了离子间的作用而电离,变成在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
怎样区分原子 分子 离子的物质构成类型

怎样区分物质是由离子,原子还是分子构成的?
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物质一般是由离子构成的;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种非金属构成的物质中,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一部分由原子构成的。
离子晶体,如金属和非金属或其他原子团、铵盐一般是离子构成的,大部分盐都是
原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氮化硅、金刚石、碳化硅、硅等由原子构成
分子晶体,如氯化铝(特殊)、非金属组成的(铵盐除外)大多数都是分子晶体
熔融状态下可导电的——由离子组成
水溶液状态下可导电,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由分子组成都不导电的——由原子组成
离子构成的(也叫离子化合物)有:NaCI、K2CO3、NaOH、NH4CI等,一般是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的化合物。
AICI3除外。
它们固体时都叫离子晶体。
分子构成的有:H2O、NH3〃H2O、CH4、CO2、HCI等,一般是除了离子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
和H2、O2、He等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它们固体时都叫分子晶体。
原子构成的有:SiO2、金刚石、SiC、AIN、Si3N4、BN等少数几个物质。
它们固体时都叫原子晶体。
如何判断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如何判断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
熔沸点是指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变化的温度,是衡量物质结构强度的重要指标。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在一定情况下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下: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最为高。
由于离子晶体的物理结构较为稳定,其熔沸点通常非常高,且其伴随着液化过程伴随着大量的放电源,因此要融化一定要达到极高的温度。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但比离子晶体稍低。
原子晶体因其原子间较远的距离,以及原子间的较弱相互作用,使其熔沸点低于离子晶体,但仍然较高。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最低。
由于分子晶体分子间的距离较近,因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强,熔沸点相对低一些。
因此,总结起来,离子晶体的熔沸点最高,原子晶体的熔沸点次之,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最低。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ClNa+
二、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氢键的形成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一些物质的熔、沸点的关系
分子晶体:
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 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 实例:如干冰 定义:
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熔、沸点低,硬度小,在水 形成分子晶体的物质:
中的溶解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H2、Cl2、He 、HCl 、H2O、CO2等
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难溶于水,一般不导电。
常见的原子晶体:
金刚石、金刚砂(SiC)、晶体硅、石英(SiO2)
Si
o
180º
109º 28´
共价键
109º 28´
共价键
小结
1、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比较: 晶体类型 结 构成晶体粒子 构 性
熔、沸点 导电性 粒子间的相互 作用力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硬 度
质
溶解性
2、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化学键 概念 能量 性质影响 分子间作用力
3、影响晶体物理性质的因素:
影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响
因 素
共价键
氢键
氢键的形成过程
返回
温度/℃ H2O 温度/100 ℃ 沸点/℃ 250 75 沸点 250 熔点 CBr 200 沸点 4 × × 50 200 150 I2 CI4 150 25 HF 100 CCl 熔点 × 100 4 × CBr4 I 0 H2Te 50 2 100 150Br 50 SbH3 2 -25 0 2Se 200 300 400 H 500 × NH3 100 H S HI 0 Br 2 2 200 -50 50 250 -50 CCl4 -50 × AsH Cl 3 相对分子质量 SnH4 2 -100 HCl 相对分子质量 -100 -75 HBr CF × Cl 4 2 -150 × PH3 GeH4 -150 × -100 -200 F2 CF 4 SiH 4× -200 -125 F2 -250 -250
离子、分子、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较强烈的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代表物主要是强碱和多数盐类。
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是:晶格上质点是阳离子和阴离子;晶格上质点间作用力是离子键,它比较牢固;晶体里只有阴、阳离子,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分子如:CuSO4·5H2O就含有分子。
性质特点,一般主要有这几个方面: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因为要使晶体熔化就要破坏离子键,离子键作用力较强大,所以要加热到较高温度。
硬而脆。
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水。
离子晶体在固态时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溶于水或熔化时离子能自由移动而能导电。
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对称性1) 旋转和对称轴n重轴, 360度旋转, 可以重复n次:2) 反映和对称面晶体中可以找到对称面:3) 反演和对称中心晶体中可以找到对称中心: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比较离子所带电荷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Al2O3 > MgO > NaCl > CsCl.。
原子晶体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原子晶体中,组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共价键结合牢固,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一般的溶剂,多数原子晶体为绝缘体,有些如硅、锗等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单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原子晶体,按各原子数目的最简比写化学式。
常见的原子晶体是周期系第ⅣA族元素的一些单质和某些化合物,例如金刚石、硅晶体、SiO2、SiC等。
(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不是原子晶体,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以一个碳原子为中心,通过共价键连接3个碳原子,形成网状六边形,属过渡型晶体。
)对不同的原子晶体,组成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即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例如金刚石、碳化硅、硅晶体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德智助学】1.晶体类型判断方法2.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3.各种常见晶体类型结构【知识梳理】考试要点一、晶体类型判断及熔沸点高低比较1.晶体类型判断方法(1)根据物理性质进行判断,如熔沸点、硬度以及导电性等。
(2)根据空间结构图、文字表达等。
(3)根据常见的物质类型判断。
2.熔、沸点高低比较规律(1)异类晶体一般规律: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如SiO2 > NaCl > CO2(干冰)。
金属晶体熔、沸点变化大,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2)同类晶体①原子晶体半径和越小,即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 金刚砂> 晶体硅。
②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LiCl > NaCl > KCl > CsCl;MgO > NaCl。
③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F2 < Cl2 < Br2 < I2。
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O > N2。
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相对较大,且分子间氢键作用强于分子内氢键。
④金属晶体价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Na < Mg < Al。
(3)一般合金的熔、沸点低于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如生铁< 纯铁。
二、各种晶体类型常见例子1.离子晶体(1)NaCl:一个Na+周围以离子键同时结合 6 个Cl-,与一个Na+距离最近的Na+有12 个,Cl- 有6个,在一个晶胞中含Na+、Cl-分别为 4 、4 个,若NaCl晶胞的边长为r 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晶体的密度为234/N A r3。
(2)CsCl:一个Cs+周围以离子键同时结合8 个Cl-,与一个Cs+距离最近的Cs+有 6 个,与一个Cs+距离最近的Cl-有8个,在一个晶胞中含Cs+、Cl-分别为1 、 1 个,若CsCl晶胞的边长为r cm,晶体的密度为d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68.5/(dr)3 。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区别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都是晶体的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晶体的组成和结构。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通常,离子晶体的成分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离子晶体的结构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空间排列组成。
这些空间交替排列,形成一种定期的三维晶格结构。
离子晶体的结构稳定,常常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电导率等特点。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
通常,分子晶体的成分是由原子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分子。
这些分子通过弱的范德华力互相作用,并形成一种定期的三维晶格结构。
分子晶体的结构可由分子排列而成的晶格构成。
分子晶体的结构稳定,常常具有较低的熔点、较低的硬度和较低的电导率等特点。
原子晶体是由原子间通过金属键或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体。
通常,原子晶体的成分是由金属原子或非金属原子组成的晶体。
这些原子通过强的金属键或共价键相互作用,并形成一种定期的三维晶格结构。
原子晶体的结构可由原子排列而成的晶格构成。
原子晶体的结构稳定,常常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等特点。
总之,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离子晶体
由离子间的离子键结合而成,分子晶体由分子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形成,而原子晶体由原子间的金属键或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判断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组成的晶体。
它由沿有序排列且彼此间有固定距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其中可以包括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微粒。
由于原子的吸引力,它们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晶格,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
原子晶体常常表现为固体,例如石墨、金刚石和金红石,都是一种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是由更大的分子组成的晶体。
它们由具有高度有序并彼此间有固定距离的原子或分子组成,是一种有形态的物质。
与原子晶体不同,它们以不同形体组合而成,例如,聚苯乙烯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分子晶体,是由苯乙烯分子以奇数多功能组成而构成的晶体体系。
离子晶体是由带有负号或正号电荷的离子组成的晶体。
它在电场下会受到强烈的离子互斥力的作用,形成一定的有规律的晶体结构,结构较易被打乱,比较容易改变,在物理和化学上常有很大的许多区别。
例如,KCl、NaCl等常见的盐类离子晶体,以及数种酸类复合物的离子晶体。
总而言之,原子晶体由单个原子组成,分子晶体由更大的分子组成,离子晶体由带有负号或正号电荷的离子组成,但均具有有序的晶体结构,是一种稳定、有形态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