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农学院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全

合集下载

生物扬州卷试题及答案

生物扬州卷试题及答案

生物扬州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染色体4. 人类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A. 22对B. 23对C. 24对D. 25对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如何变化?A. 减半B. 保持不变C. 增加一倍D. 增加两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______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8.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9.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

10.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12. 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15分)13. 描述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结构。

五、论述题(15分)14. 论述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伦理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B5. B二、填空题6. 病毒7. 线粒体8. 光合9. XY型10. 基因突变三、简答题11.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大多数细胞分裂的方式,它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细胞分裂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

12.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它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

四、实验题13. 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结构,首先需要将植物材料制成薄片,然后将其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调整显微镜的光源和物镜,观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扬州生物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光合作用D. 合成蛋白质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可以无限生长答案:D3.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什么?A. 细胞壁B. 叶绿体C. 细胞核D. 液泡答案:C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DNAD. 糖类答案:C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D7. 细胞的哪个结构负责蛋白质的合成?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答案:A8. 哪个过程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答案:B9.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10. 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太阳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叶绿体2.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

答案:细胞核3.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

答案:水4. 基因是_______上的一段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序列。

答案:染色体5. 植物的根主要负责吸收土壤中的_______和水分。

答案:矿物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两个主要阶段: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是细胞分裂前的准备阶段,细胞在这个阶段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的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的-NH3+基和-COO-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方式。

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自由回转等结构。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变性作用4、蛋白质的别构作用:蛋白质分子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其构象发生改变,并引起性质和功能的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别构现象。

5、盐析:加入大量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

6、核酸的变性:核酸变性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

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

7、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的现象,称增色效应。

8、减色效应:核酸复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减少的现象,称减色效应。

9、解链温度: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最大增量一半时的温度值AHA12GAGGAGAGGAFFFFAFAF称熔解温度(Tm)。

10、分子杂交: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 单链和RNA链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的过程称分子杂交。

11、酶的活性部位:活性部位(或称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12、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

13、酶的最适pH: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14、同工酶: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5、必需基团:酶分子有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如氧化、还原,酶化、烷化等)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即称为必需基团。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个是糖原()A. 淀粉B. 葡萄糖C. 维生素D. 脂肪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A. 脂类B. 糖类C. 蛋白质D. 维生素3、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 鱼类B. 鸟类C. 昆虫D. 爬行类4、哪种细胞结构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A. 染色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线粒体5、以下哪个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A. 核糖体B. 质膜C. 线粒体D. 胞壁答案:1. A2. A3. C4. A5. D二、问答题1、简述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具有自己的细胞壁、细胞膜、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组成了生物体的组织、器官,进而构成了整个生物体。

细胞是进行生物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场所,细胞内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这些细胞器共同协作完成细胞的各项生物功能。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能力,通过细胞分裂可以产生新的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中最基本的结构,也是生命活动的最基础单元。

2、什么是DNA?DNA,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是一种含有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

DNA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鸟嘧啶)等组成。

DNA以螺旋结构存在,两根DNA链以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

DNA携带了生物遗传信息,通过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3、简述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该过程中,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捕获太阳能,将它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利用这种化学能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葡萄糖的合成。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不仅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同时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质的来源。

4、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基本方式。

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生物化学单元测验II扬州大学(附答案)

生物化学单元测验II扬州大学(附答案)

生物化学单元测验II扬州大学(附答案)生物化学单元测验II一、是非判断题(10分)1、糖酵解过程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2、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

()3、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NAD+ 没有,利用这个性质可将NADH与NAD+区分开来。

( )4、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FAD与酶蛋白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 )5、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的存在下才能进行。

( )6、NADH和NADPH都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链。

( )7、如果线粒体内ADP浓度较低,则加入DNP将减少电子传递的速率。

( )8、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9、动物体内的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10、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1分)1、新陈代谢2、底物水平磷酸化3、回补反应4、高能化合物5、糖异生作用6、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7、生糖氨基酸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2、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同时生成________和______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3、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_____内膜上。

其递氢体有________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_____差,同时被膜上____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4、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___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

5、植物中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储存遗传信息D. 进行光合作用2. 以下哪个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高尔基体C. 核糖体D. 细胞壁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A. 减半B. 不变D. 增加4.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有无细胞壁B. 有无叶绿体C. 有无线粒体D. 有无核膜5.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6.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染色体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8. 以下哪个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物种分布C. 基因突变D. 人工选择9.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A. 太阳B. 土壤C. 水D. 空气10. 以下哪个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A. 气候变化B. 生物入侵C. 环境污染D. 所有选项答案:1-5: B, D, A, A, A 6-10: C, C, A, A,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

2. 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 人类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___中。

4.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5.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________。

6. 细胞分裂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7.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的驱动力是________。

8.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________。

9.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________。

10.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公约是________。

答案:1. 细胞核 2. 光合 3. DNA 4. 线粒体 5. 叶绿体 6.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7. 自然选择 8. 生态系统 9. 遗传病 10. 生物多样性公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扬州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进行光合作用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 合成蛋白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核糖体D. 细胞壁答案:D3.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答案:A4.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内质网答案:B5.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A. 复制后平分B. 复制后加倍C. 不复制不加倍D. 不复制加倍答案:A6.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量增加B. 细胞体积增大C. 形成不同的组织D. 细胞功能增强答案:C7.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病理性死亡B. 程序性死亡C. 意外死亡D. 细胞分裂答案:B8.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答案:A9.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A. 储存能量B. 传递信息C. 催化反应D. 储存遗传物质答案:B10.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膜B. 线粒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磷脂、蛋白质2.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__________。

答案:DNA3.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

答案:液泡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__________期加倍。

答案:间期5.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

答案:细胞类型6.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答案:基因7. 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糖酵解、有氧呼吸8.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扬州大学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习题与答案)

扬州大学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5分/词×10词=15分)1.生物膜2.水通道蛋白3.必需元素4.希尔反应5.糖酵解6.比集转运速率7.偏上生长8.脱分化9.春化作用10.逆境二、符号翻译(0.5分/符号×10符号=5分)1.ER2.Ψw3.GOGAT4.CAM5.P/O6.GA7.LAR8.LDP9.SSI10.SOD三、填空题(0.5分/空×40空=20分)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是、和。

2.由于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叫做溶质势。

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

溶质势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Ψπ=来计算。

3.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 物质的组成成分,(2) 活动的调节者,(3)起作用。

4.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四类蛋白复合体,即、、、和。

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也称类囊体膜为膜。

5.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

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电子最终受体是。

6.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

7.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有三种:(1)顺浓度梯度的转运,(2)逆浓度梯度的转运,(3)依赖于膜运动的转运。

8.促进插条生根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气孔关闭的是;保持离体叶片绿色的是;促进离层形成及脱落的是;防止器官脱落的是;使木本植物枝条休眠的是;促进无核葡萄果粒增大的是。

9.花粉管朝珠孔方向生长,属于运动;根向下生长,属于运动;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属于运动;合欢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运动。

10.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植物、植物和植物。

11.花粉的识别物质是,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1.一个典型的植物成熟细胞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C.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 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2.保持植物细胞原生质胶体稳定性的因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农学院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全◇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例如赖氨酸、氨酸等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的,不需要由饮食供给的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净电荷为零)的pH值。

肽键(peptide bond)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肽(peptides)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蛋白质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同源蛋白质(homologous proteins)◇来自不同种类生物、而序列和功能类似的蛋白质。

例如血红蛋白。

组成蛋白质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中,除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外,含硫的氨基酸还有?除氨酸和酪氨酸外,含羟基的氨基酸还有?什么氨基酸是一种亚氨基酸;什么氨基酸不含不对称碳原子。

◇PRPP,5-磷酸核糖-1-焦磷酸◇脂肪酸β-氧化的步骤有哪些?◇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是多功能酶,它具有的酶活性有哪些?◇DNA的损伤修复有哪些?◇蛋白质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氨基酸残基的有规则的排列,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及无规则卷曲。

二级结构是通过骨架上的羰基和酰胺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

◇蛋白质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蛋白质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态的三维构象。

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

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德华力和盐键(静电作用力)维持的。

◇蛋白质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多亚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实际上是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出的三维结构。

◇α-螺旋(α-helix)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氢键维持的。

每个氨基酸残基(第n个)的羰基氧与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4个残基(第n+4个)的酰胺氮形成氢键。

在典型的右手α-螺旋结构中,螺距为0.54nm,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nm。

◇β-折叠(β-sheet)是蛋白质中的常见的二级结构,是由伸展的多肽链组成的。

折叠片的构象是通过一个肽键的羰基氧和位于同一个肽链或相邻肽链的另一个酰胺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

氢键几乎都垂直伸展的肽链,这些肽链可以是平行排列(走向都是由N到C方向);或者是反平行排列(肽链反向排列)。

◇β-转角(β-turn)也是多肽链中常见的二级结构,连接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使肽链走向改变的一种非重复多肽区,一般含有2~16个氨基酸残基。

含有5个氨基酸残基以上的转角又常称之环(loops)。

常见的转角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有两种类型。

转角I的特点是:第1个氨基酸残基羰基氧与第4个残基的酰胺氮之间形成氢键;转角II的第3个残基往往是甘氨酸。

这两种转角中的第2个残基大都是脯氨酸。

◇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也称之基元(motif)。

在蛋白质中,特别是球蛋白中,经常可以看到由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单元组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规则、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结构域(domain) 在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独立折叠单元。

结构域通常都是几个超二级结构单元的组合。

◇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

◇复性(renaturation)在一定的条件下,变性的生物大分子恢复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的现象。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又称之变构效应。

是寡聚蛋白与配基结合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蛋白质生物活性改变的现◇全酶(holoen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包括所有的必需的亚基、辅基和其它的辅助因子。

◇酶活力单位(U,active unit)酶活力的度量单位。

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比活(specific activity)每分钟每毫克酶蛋白在25℃下转化的底物的微摩尔数(μm)。

比活是酶纯度的测量。

◇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 equation)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v)与底物浓度([S])关系的速度方程,v=Vmax[S]/(Km+[S])。

◇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Km)对于一个给定反应,导致酶促反应速度的起始速度(v0)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β氧化作用指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依次进行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释放出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嘌呤核苷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废物的需求。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抑制类型。

一个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

这种抑制使得Km增大,而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使得Vmax变小,但Km不变。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uncompetitive inhibition)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使得Vmax,Km都变小,但Vmax/Km比值不变。

溶解温度DNA双螺旋变性一半时候的温度成为溶解温度◇别构酶(allosteric enzyme)一种其活性受到结合在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的其它分子调节的酶。

◇别构调节剂(allosteric modulator)结合在别构酶的调节部位调节该酶催化活性的生物分子,别构调节剂可以是激活剂,也可以是抑制剂。

◇同功酶(isoenzyme或isozyme)催化同一化学反应而化学组成不同的一组酶。

它们彼此在氨基酸序列、底物的亲和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辅酶(coenzyme)某些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所需要的一类辅助因子,其成分中往往含有维生素。

◇酶的分类有哪些?◇辅基(prosthetic group)是与酶蛋白共价结合的金属离子或一类有机化合物,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辅基在整个酶促反应过程中始终与酶的特定部位结合。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含有尼克酰胺的辅酶,在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氢原子和电子载体的作用,常常作为脱氢酶的辅酶。

◇黄素单核苷酸(FMN, flavin mononucleotide)核黄素磷酸,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是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含有核黄素。

◇硫胺素焦磷酸(thiamine pyrophosphate)是维生素B1的辅酶形式,参与转醛基反应。

◇磷酸吡哆醛(pyidoxal phosphate)是维生素B6(吡哆醇)的衍生物,是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生物素(biotin)参与脱羧反应的一种酶的辅助因子。

◇辅酶A(coenzyme A)一种含有泛酸的辅酶,在某些酶促反应中作为酰基的载体。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由异戊二烯组成的脂溶性光合色素。

◇转氨酶(transaminases)也称之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s),在该酶的催化下一个α-氨基酸的氨基转可移给另一个α-酮酸。

◇必需脂肪酸(ossential fatty acids)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需的,而动物又不能合成的脂肪酸,例如亚油酸和亚麻酸。

◇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ribosomal robonucleic acid)作为核糖体组成成分的一类RNA,rRNA是细胞最丰富的RNA。

◇信使核糖核酸(mRN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一类用作蛋白质合成模板的RNA。

◇转移核糖核酸(tRNA,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的RNA。

tRNA含有能识别模板mRNA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

酶原激活某些酶在细胞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zymoge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zymogen activation)。

◇碱基对(base pair)通过碱基之间氢键配对的核酸链中的两个核苷酸,例如A与T或U,以及G与C配对。

◇DNA双螺旋(DNA double helix)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彼此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位于双螺旋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

碱基平面与假想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

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

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 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

双螺旋表面有两条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退火(annealing)即DNA由单链复性变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来源相同的DNA单链经退火后完全恢复双链结构,同源DNA之间、DNA和RNA之间退火后形成杂交分子。

◇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双链DNA融解彻底变成单链DNA的温度围的中点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