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公开课教(学)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型新课课考程纲标要准求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
⑵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⑴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
⑵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制作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并分析装置在果酒、果醋制作中的使用区别。
⑶结合已有知识,对果酒、果醋制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提高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⑵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了解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教法问题驱动法、导学案导学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方法设计新课导入俗语说“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4.关于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你知道哪些?5.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展示发酵装置,列出问题:生殖:二分裂5.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填写表格)1.充气口:在果醋发酵中连接充气泵;排气口:排出果酒和果醋发酵时产生的CO2;出料口:取样。
2.防止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污染,排出发酵产生的CO2。
3.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又可案师生共同总结,媒体展示实验设计内容。
引导学生分。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

省海中高二生物(选修)教学学案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达标(一)知识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二、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方式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反应式是。
2.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是,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5.发酵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二)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醋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菌是,它是一种菌,只有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2.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形成的。
3.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将变为醋酸,反应式是。
4.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5.醋酸菌的来源是。
(三)实验设计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试验流程示意图:2.阅读教材3-4页,对A、B两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讨论:(1)A同学设计的装置每隔12小时将瓶盖拧松一次,原因是。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进行葡萄醋的发酵。
(2)B同学设计的装置中充气口是在情况下使用的,排气口是用来的,出料口是用来的,排气口长管目的是。
制酒时关闭,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输入氧气。
(3)画出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四)操作提示1.选择葡萄时应选择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除去,主要不要反复多次。
2.防止发酵液的污染应做到:(1)榨汁既要。
(2)发酵瓶要,用消毒。
(3)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的空间,装入葡萄汁后,封闭。
3.制葡萄酒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左右,可通过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
高中生物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1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从人类酿酒制醋的历史切入,说明酒与醋的制作不仅仅是发酵食品的制作加工,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素材,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教材简述了果酒和果醋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在介绍传统发酵酿酒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然后再介绍传统发酵方法,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发酵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发酵液不受污染、如何控制好温度。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教学建议: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由酒变醋的原理以及在制醋过程中醋酸菌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制醋的流程、醋酸菌的生活特点、醋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使果酒变为果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进行。
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实验果酒及果醋的制作-浙科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教案

实验果酒及果醋的制作-浙科版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教案一、实验目的1.学习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方法。
2.掌握果酒和果醋的酿造过程。
3.培养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1. 果酒的酿造原理果酒的酿造原理主要是酵母菌分解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在酵母菌作用下,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被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酵母发酵,能够提高果酒的酒精度数。
2. 果醋的酿造原理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和醋酸菌,将含有糖分的果汁酿制成含有醋酸的果醋。
一般果醋制作分两步,第一步是将糖转化成酒;第二步将酒转化为醋酸。
酿造果醋需要注意的是,酿制时间太短会使果醋味道鲜美程度欠佳,时间过长则会使果醋味道过重和颜色发黑。
三、实验器材1.酸度计2.活性干酵母3.果汁(选用当季水果制作,水果大约需要1公斤)4.空气密封的容器5.醋酸菌培养液6.引流装置四、实验步骤1. 果酒的制作步骤1.取适量新鲜水果,做好清洗和消毒,去除果皮和果核后取果汁,通过酸度计确定其PH值。
2.根据果汁PH值适量加入酵母。
活性干酵母是辅助酵母发酵的,可以提高果酒的口感和酒精含量。
3.把制作好的果汁和酵母混合,倒入空气密封的容器中,放置于暗处,温度维持在20℃左右。
4.在发酵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2-3天)要轻轻晃动一下容器,使酵母和果汁更好地混合。
5.一般发酵2-3周,当果酒整体浑浊,容器中二氧化碳泡沫少时,便可以停止发酵了。
用酸度计检测果酒的酸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6.把果酒过滤后,装入瓶中,放置于常温下坚持1周,即可享用自制纯天然果酒。
2. 果醋的制作步骤1.准备适量的水果,清洗后去皮,切成小块。
一般需要1公斤水果。
2.将剁碎的水果放入引流装置中,加入适量的醋酸菌液。
3.容器密封后,放在阴凉处,经过几个星期的时间即可酿制出水果醋。
4.取出过滤器,将水果醋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如果有必要,可根据个人口味再次调整醋点。
五、实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发酵过程中,果酒或果醋出现异味或有沉淀物怎么办?可能是过多的氧气、蛋白质和胶体物质沉淀所致,可以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公开课教案】设计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用简约科学术语表达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2.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二)进行新课(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1.基础知识1.1 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阅读教材资料,师生讨论并完成思考1~4。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然后进行无氧呼吸才产生酒精。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到发酵液中。
课题1 果酒和果醋制作精品教案

果酒和果醋制作教案一、教材分析《选修1》总的来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本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能力,而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则更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深有体会的一个课题,本课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实验条件下制作传统的发酵食品,学习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理解其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果酒酿制历史的追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渗透STS教育。
三、教学重点:①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②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四、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五、教学过程引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前列,酒也一样,有着它本身的光辉篇章。
在酒的记载中,有许多关于酒的有趣传说。
猿猴酿酒说——猿猴的主要食物就是含糖水果,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的水果在“石洼”中,一段时间后,就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流出,这就是最早的果酒。
在国内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果酒,如枸杞酒、青梅酒等。
果酒与生活——果酒中虽然含有酒精,但含量与白酒、啤酒和葡萄酒比起来非常低,一般为5到10度,最高的也只有14度。
因此,被很多成年人当作饭后或睡前的软饮料来喝。
果酒简单来说就是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而做成的酒,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有时候即使生吃水果也不能吸收的营养,通过果酒却可以吸收,因为营养成分已经完全溶解在果酒里了。
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
此外,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课题1从课题背景人手,然后从实验原理、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提供的资料,较全面的介绍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张建尚/江苏【学习目标】站得高一一明确学习目标。
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学法提示】1.首先了解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理解发酵需要一定的条件,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然后讨论在发酵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发酵液不受污染、如何控制好温度。
2.通过讨论了解传统制醋的流程、醋酸菌的生活特点、醋酸菌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使果酒变为果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起步稳一一知识源于生活。
1.果酒制作用到的微生物是①,它的代谢类型是②,在有氧条件下进行③呼吸,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⑤呼吸,其反应式是⑥。
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①,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②。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
酵母菌在④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它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应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⑤。
3.醋酸菌是一种①细菌,当②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为③;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④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⑤,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⑦。
4.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包括①、②、③、_______ ④和⑤等。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的三个“口”是⑥口、⑦口和⑧口。
5.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榨汁前葡萄要先①后②;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③,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④消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⑤的空间;发酵时间控制在⑥d左右;葡萄醋的发酵时间控制在⑦ d 左右,并注意适时在⑧充气。
1.①酵母菌②兼性厌氧型③有氧④C6H2O+6Q T6CO+6HO⑤无氧⑥ GH12Q T 2C2H5OH^ 2CO2.①20 C②18〜25 C③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④缺氧、呈酸性⑤抑制 3.①好氧②氧气、糖源③乙醇④乙醇⑤醋酸⑥ C2H5OH+(2T CHCOOH+H⑦30〜35 C 4.①挑选葡萄②冲洗③榨汁④酒精发酵⑤醋酸发酵5.①冲洗②去枝梗③清洗干净④体积分数为70%勺酒精⑤1/3⑥10〜12⑦7〜8⑧充气口【课堂探究】走得欢一一探索成长快乐。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公开课教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及其原理。
2. 掌握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果酒和果醋的定义、制作过程及应用。
2. 讲解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酵产品,如酸奶、豆腐等。
2. 介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及其原理。
3. 讲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2. PPT课件:介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学生对果酒和果醋制作原理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果酒的制作教学目标:1. 掌握果酒的制作方法。
2. 了解果酒的制作原理。
1. 讲解果酒的制作方法。
2. 介绍果酒的制作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果酒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选择、发酵过程等。
2. 介绍果酒的制作原理,如酵母菌的作用、酒精的等。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果酒的制作过程。
2. PPT课件:介绍果酒的制作原理及方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跟随讲解的认真程度。
2. 学生对果酒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果醋的制作教学目标:1. 掌握果醋的制作方法。
2. 了解果醋的制作原理。
教学内容:1. 讲解果醋的制作方法。
2. 介绍果醋的制作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果醋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料选择、发酵过程等。
2. 介绍果醋的制作原理,如醋酸菌的作用、醋酸的等。
1. 图片或视频资料:果醋的制作过程。
2. PPT课件:介绍果醋的制作原理及方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跟随讲解的认真程度。
2. 学生对果醋的制作方法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 掌握发酵技术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讲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 介绍发酵技术的原理。
教学活动:1. 讲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如面包、酸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
〔5〕课堂练习〔6〕课堂总结练习题目附于后页
本课时容进展总结培养知识应用
能力
帮助学生掌
握知识框架【教学反思】
本课题学习的容与生活练习比拟密切,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过程,有关实验原理的教学可以联系学生必修中微生物的相关容,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课堂练习】
练习1.在一普通的锥形瓶中,参加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
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B】
试绘出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
练习 2.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到
达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
有关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缺乏
C.产物积累使pH发生改变
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答案:【D】
练习3. 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以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M点前酵母菌不进展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率最大
答案:【C】
练习4.以下图表示各种因素对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答案:【C】
练习5.以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根本一样
答案:【C】
练习6.如图为制作果酒、果醋的装置。
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装置都可用来制作果酒
B.在制作果醋时,用乙装置更有利于果醋的生成
C.在用甲装置制作果酒的后期(酒精生成阶段),要保
证瓶盖彻底密封
D.在用乙装置制作果醋的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
充气
答案:【C】
酵母菌与醋酸菌的比拟
生物学分类生活方式适宜温度主要应用
酵母菌真核生物异养兼性厌氧20℃酿酒、发面
醋酸菌原核生物异养需氧30℃一35℃酿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