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桥头堡战略下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研究

1 1 . 5 % 。农产 品 出 口方 面 , 越南 、 印 度 尼 西 亚 和 缅 甸 是云 南 传 统 的 主要 出 口市 场 。2 0 1 1年 云 南
作者简介: 熊
东盟进 口农 产 品商 品结构 的变化 主要反 映在第
彬, 女, 昆明理T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 国际经济研 究 ;
别 为 5 . 3 4 %,l 0 . 7 3 % ,1 1 . 5 8 % ,2 0 . 2 2 %,
类 是增长 迅 速 的 出 口农 产 品 , 如食用蔬 菜 、 咖 啡 茶叶 、 活植 物 、 含 油子 仁及 果实 等。此外 , 第 9 章、 第1 2章 和第 6章 出 口额 上升较 快 。 其 次是 进 口方 面 。和 2 0 0 0年相 比 , 云南省 自
盟作 为云 南 农 产 品 主要 进 口来 源 地 的 地 位 不 可 动摇 。就 出 口而言 , 云南 对 东 盟地 区农 产 品 的 出
口额逐 年上 升 , 占云 南省 农 产 品 总 出 口额 的 比重 稳 中有增 。2 0 1 1年 , 云南对 东 盟农 产 品 出 口额 所
金额 占云 南 自东盟 进 口额 的 9 . 6 1 %, 2 0 . 2 2 % 和 5 4 . 4 7 % 。其 中 , 缅甸 自 2 0 0 0年 以来 作 为 云南 主
有一定 的互补性 。并提出了桥头堡战略下促进 云南与东盟 国家农 显性 比较优势( R C A) ; 贸易互补性
中 图 分类 号 : F 3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7 2 3 X( 2 0 1 4l 0 2—0 0 5 2一 O 5
要 的农产 品进 口国 , 在东 盟 地 区 的重 要 性 逐 年下
浅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滇南地区的农产品贸易

段 ,工 业 产 业 规 模 由 原 来 的 6 0亿 增 加 到 19 5 9 7年 的 1 1 87亿 ,
由 于 这 两个 阶段 各 行 业 的年 均 增 长 速 度 分 别 为 2 . 、.% , 3 % 49 导 3 致 主 导 产 业 分 值 变 化 较 小 :前 1 0位 的 主 导 产业 类 型 变 化 依 旧 不 明 显 , 通 运 输 设 备 制 造 业 的 排 名 上 升 。从 第 三 阶段 到 第 四 交
参考文献 :
[ ] 马 利 彪 , 域 主 导 产 业 选 择 问题 研 究 ,09年 吉林 大 学博 士 论 文 1 区 20
化 的主 要 原 因是 工 业 总 产 值 的 增 加 ,从 1 8 9 7年 的 2 9亿 增 加 5
到 19 9 2年 6 0亿 , 行 业 年 均 增 长 率 分 别 为 2 .%和 2 I ; 5 各 1 4 33 排 %
件、 资源 结 构 、 业 结 构 和 市 场 消 费 水平 等 互 补 性 条 件 下 , 边 产 双
农 产 品 贸 易 的 种 类 呈 现 多 样 化 . 同 的 农 产 品 有 不 同 的 出 口市 不 场 。 因 此 中 国一 盟 自由 贸 易 区 的各 国都 要 抓 住 “ 无 我 有 ” 东 人 的 特色产品优势 , 长期 坚 持 贸易 合 作 以实 现 双赢 。 云 南 尤 其 是 滇 南 地 区 可 以 发 挥 农 产 品 的 多 样 性 和 特有 性 . 用 国 际 市 场 的 需 利 求 差 异 , 现 农 产 品 贸 易 的 空 间 互 补 优 势 , 进 滇 南 地 区 的 经 实 促 济 发展 。
产 品优 势 。 出 了双 边 贸 易 存 在 的 问 题 . 出 了对 策 。 指 提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背景介绍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与东盟国家交界最为紧密的省份之一。
由于地理接近、交通便利等优势,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非常活跃。
本文旨在分析目前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和优化双方贸易关系。
二、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2.1 云南农产品对东盟市场的依赖度云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之一,尤其以水果、茶叶、烟草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著称。
对于这些农产品而言,东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市场。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云南农产品对东盟市场的出口额占比逐年增加。
2.2 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尽管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 - 贸易壁垒: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进口方面设置了一些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如检验检疫标准、进口许可证等,给云南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一定的困难。
- 商品质量标准:云南农产品在进入东盟市场时,需要符合东盟成员国的商品质量标准。
然而,云南一些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法满足东盟市场的标准要求。
- 贸易平衡: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云南对东盟的农产品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
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状况不利于云南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发展。
三、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对策研究3.1 打破贸易壁垒为了解决东盟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和贸易限制对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云南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打破贸易壁垒: -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对话与合作,争取降低贸易壁垒、简化检验检疫程序等。
-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云南农产品企业的专业水平,让农产品符合东盟的进口标准。
- 积极推动云南参与东盟的贸易自由化安排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3.2 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了使云南农产品能够满足东盟市场的质量标准要求,云南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更加严格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并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2024年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策略

2024年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策略一、引言云南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然而,云南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以促进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与挑战在当前的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中,存在以下问题与挑战:1.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与一些其他省份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2.贸易结构单一: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贸易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传统农产品上,缺乏多样化和差异化。
3.供应链不完善:目前,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供应链不够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缺乏高效的物流和配送体系。
4.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云南农产品质量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5.缺乏市场开拓与推广:云南农产品相对较少进行市场开拓与推广,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策略与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以下是针对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一些建议和策略:1.扩大市场规模:通过加大对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的买家和消费者参与,扩大市场规模。
2.多元化贸易结构: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开发和推广更多的农产品品种,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和差异化。
3.完善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包括建设更多的农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和加强物流配送能力,以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和质量。
4.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机制和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做好市场开拓与推广工作:加强对云南农产品的市场开拓与推广工作,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知度。
四、总结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制定适当的策略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推动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提出了扩大市场规模、多元化贸易结构、完善供应链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做好市场开拓与推广工作等方面的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对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会计专业论文 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研究分析

目录前言 (1)1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现状和发展 (2)2 贸易互补性的概念 (2)3 相关指数进行分析 (3)3.1 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 (3)3.2 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4)3.2.1 在初级产品方面云南省和东盟的比较优势都在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有具有不同的竞争力和互补性。
(5)3.2.2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云南省和东盟存在着竞争和互补性。
(5)3.3.3 在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云南省和东盟表现出来了不同的竞争力和互补性。
(5)4 云南省和东盟具有贸易互补性的商品 (8)4.1 出口商品 (8)4.2 进口商品 (8)5 云南省和东盟的具有贸易互补性商品分析 (9)5.1 出口商品 (9)5.2 进口商品 (11)6 结论及建议 (11)6.1 通过对云南省和东盟的相关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1)6.2 相应的建议 (12)结束语参考文献 (12)致谢指导教师介绍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研究分析(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10级)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约600项农产品的关税降为零,7000种产品降低关税。
贸易壁垒的消失,竞争性商品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而互补性商品的贸易将显著性增长。
本文首先将从实证分析入手,运用贸易研究的相关指数分析指出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增强,双方贸易结构的变化。
从而得出结论: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关系构成了双边贸易合作的物质基础。
关键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云南省;贸易互补性;贸易指数;商品Trade complementary research analysis of Yunnan provinceand asean countriesAbstrac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bout 600 agricultural tariffs to zero, 7000 kinds of products to reduce tariffs. Trade barriers disappear, will usher in a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the competitive goods and complementary goods trade will significant growth. At first,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research related index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both sides of the trade complementarities, changes of the structure of bilateral trade. Thus draw the conclusion: yunnan and asean countries trade complementarity relationship constitutes the material basis of bilateral trade cooperation.Keyword: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yunnan province;Trade complementarity; Trade index;goods前言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及前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一趋势的出现,既是双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间合作的深入推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双方的优势和潜力,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中国和东盟地区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性优势。
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双方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贸易额稳步增长,尤以农产品贸易为重要领域。
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主要出口粮食作物、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而进口水果、植物油和木材等。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满足东盟地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人口增长和中产阶级扩大的推动下。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东盟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商也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
二、前景展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前景广阔。
一方面,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仍然旺盛,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推动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东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质的农业生产能力,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多样化、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农村人口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愿意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并在东盟地区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保障供应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挑战与应对然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会对双方的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加强监管和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市场的食品安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和东盟可以加强政策沟通和合作,通过贸易谈判和合作协议来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贸易便利化。
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合作,推进标准化和认证体系的发展,可以增强双方消费者的信任,促进贸易的持续发展。
四、结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前景值得关注。
2024年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发展现状

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优势。
农产品贸易市场在云南省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现状进行探讨。
农业资源概况云南省拥有广泛的农业资源,包括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
这些条件使得云南省具备发展多样化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优势。
云南省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玉米、大豆、糖尿病。
此外,该省还以茶叶、水果和畜牧业产品闻名。
农产品贸易市场概况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
主要农产品贸易市场分布在省会昆明市和其他一些重要城市。
其中昆明市是云南省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拥有最大的农产品市场。
昆明市的农产品贸易市场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向外地乃至国际市场供应农产品。
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主要以批发为主,包括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集群。
市场内的农产品主要以新鲜蔬菜、水果和畜牧业产品为主,同时还有一些加工农产品的批发。
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云南农产品贸易额在过去十年中稳步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增长以及云南省农业发展的成果。
特别是一些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如普洱茶、红薯和烟叶等,其贸易额增长明显。
2. 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随着云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贸易结构逐渐朝着高附加值和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多的云南农产品通过加工和包装等方法,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 农产品贸易线上化的推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农产品交易逐渐成为云南农产品贸易市场的一部分。
通过电商平台和手机应用等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到拓宽。
这不仅方便了农产品买卖双方,还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4. 农产品出口的增加云南省的农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云南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简析

云南与东盟贸易情况分析2010——2015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和东盟境经济贸易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和国际大通道,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和东盟经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对自贸区建立五年2010——2015以来云南和东盟的经贸情况做简要分析,概述了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与东盟的贸易前景进行展望;一.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云南区位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马来、印尼、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组建的;中国和东盟对话始于1991年,中国1996年成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它充分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自贸区建立后,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从%降到%,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降到%;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云南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是连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三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国家支持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使云南从开放“末端”,一跃成为“前沿”;云南融入“一带一路”,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中国一建设,使位于中国一东南亚两大区域经济往来交汇地带的云南省一跃成为该的前沿,为云南经贸发展和对外开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 云南参与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取得的成绩,使云南在中国一建设中具有了桥头堡的地位;二.云南与东盟近五年贸易概况2010——2015云南与东盟贸易数据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口同比出口同比进出口同比占比2010%%%%2011%%%%2012%%%2013%% % % 201429,4% % % % 2015-8%% 注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省商务厅数据整理;一2010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0年,是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的头一年,外贸业绩喜人;云南省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同比增长%,占全省出口总量比重%;其中,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总额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同比增长%,占全省出口总量比重38%;云南从东盟国家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省进口总量比重29%;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呈现以下几个显着特点:1、边贸大贸均衡发展: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出口贸易中,边境小额贸易累计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省对东盟进出贸易口总额比重38%;一般贸易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50%,占全省对东盟进出贸易口总额比重62%;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对东盟出口贸易比重34%;一般贸易累计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对东盟出口贸易比重66%;边境贸易进口完成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云南省从东盟进口的45%;一般贸易累计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86%,占对东盟进口贸易比重55%;2、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多年来,云南省大力推进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目前在市场多元化上取得较快发展;云南省已与包括周边缅、老、越在内的东盟10国建立了广泛贸关系;2010年,云南省与东盟10国除菲律宾外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快增长,其中与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贸易增长幅度居前;在进口上,云南省与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等5国实现进口贸易额较快增长,进口额位居从东盟十国进口前5位;云南省从上述5国进口占云南省与东盟进口总额的93%;在出口上,目前缅甸和越南仍是云南省最大贸易伙伴;2010年对缅、越两国出口额占云南省对东盟出口总额66%,其中云南省对缅出口额亿美元,对越出口额亿美元,占云南省对东盟出口贸易比重分别为38%和27%;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其它一些国家出口贸易额也取得新进展,其中对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出口额增长较快;3、商品结构更趋优化:针对东盟国家特点,经过近年来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云南省对东盟主要出口产品结构已有根本性变化,云南省与东盟国家市场互补作用越来越明显;2010年云南省对东盟市场重要出口大类商品为机电产品、农产品,,%、电力、纺织品及服装等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出口比重已大大下降;全年云南省累计出口总额亿美元,其中对东盟国家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占云南省出口总额比重的38%;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42%,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43%;农产品对东盟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57%,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为44%;电力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39%,出口全部为东盟市场;纺织品及服装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49%,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为38%;有色金属对东盟国家出口9167万美元,同比增长%,占同类产品出口比重%;2010年,云南省从东盟进口大宗商品主要为我国工农业发展急需的生产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主要有农产品、金属矿砂、橡胶及制品、木材及制品、电力等,约占云南省从东盟进口的73%;4、积极开拓东盟市场:今年以来,云南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拓展东盟市场,大幅带动出口贸易增长;例如云南医药企业加快对东盟出口力度,全年出口3545万美元,同比增长17%;出口产品中,西成药占比25%,中药材出口同比增长%,出口额超300万美元医药企业有2户,超100万美元企业有7户,已成为云南医药产品出口龙头企业;二2011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1年云南省对东盟实现贸易总额59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在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进出口结构调整也取得明显成效;出口商品中重化工和初级加工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产品和机电产品成为出口主力;资源性商品和农产品进口增长强劲,在有力拉动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有益于贸易结构调整;市场多元化战略逐渐凸显效果;目前,除了缅甸、越南等周边传统贸易伙伴外,云南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老东盟国家都建立了稳固的贸易伙伴关系,滇越、滇马贸易总额均今年突破了10亿美元;三2012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点,占全省出口比为%;在全省十大贸易伙伴中,东盟国家占居半壁江山,分别是缅甸、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缅、老、越、泰是我省对东盟出口的传统市场;2012年出口为亿美元,占全省对东盟出口的近80%;缅甸仍然是我省对东盟的主要市场,出口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占东盟出口比%;对老挝、泰国需求稳定,出口稳中有升,贸易额分别达到亿美元、亿美元,同比增长9%、%;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政策的实施,我省对印尼、马来西亚出口增长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印尼超过越南、泰国跻身云南对东盟第二贸易伙伴国,对文莱出口首次突破500万美元;东盟一直是云南主要贸易伙伴,2012年,云南对东盟贸易的传统市场继续得到巩固,新市场不断拓展,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市场成为增长新亮点;印尼既是老东盟国家,又是云南对外贸易近年来崛起的新市场,2012年1―11月,双边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速达%,超过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成为云南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增速居东盟各国之首;在云南十大贸易伙伴国中,就有缅甸第二、印度尼西亚第四、越南第五、马来西亚第六和泰国第九5个东盟国家;农产品成为云南对东盟最大宗商品,去年前11月,出口额亿美元,增长%;;进口东盟农产品12亿美元,增幅达%;随着下半年以来边贸出口的恢复增长,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出现了较大增长,分别同比增长%和%;民营企业依然是拉动云南对东盟贸易的重要力量,去年1―11月云南民营企业完成对东盟贸易额亿美元,占云南对东盟贸易总额的%;边境贸易方面,民营企业完成了云南边贸总额近98%,占据绝对优势;国有企业实现贸易额12亿美元,增速明显落后于民营企业;四2013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3年我省对东盟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据统计,2013年云南省与东盟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09亿美元,较上年下同增长61%,再创历史新高,高于全省外贸整体增速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达42%,贸易重心地位进一步凸现;其中,对东盟出口亿美元,增长%;自东盟进口亿美元,增长%,进出口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我省对东盟贸易呈现出新亮点;国别集中度较高,滇缅贸易额稳居首位;2013年,全省与缅甸贸易额亿美元,增长%,占全省与东盟贸易额%;马来西亚位居第2,贸易额亿美元,增长%;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实现贸易额亿美元和亿美元,增长%和%;与泰国、老挝贸易额相当,均达到亿美元,增长50%和2倍;与新加坡贸易额增幅显着,达到亿美元,增长倍;与文莱、柬埔寨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规模依然较低;此外,全省与菲律宾贸易额出现下滑,仅为亿美元,减少%;多种贸易方式齐头并进,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速较快;这也是去年我省对东盟贸易呈现出的新亮点之一;海关统计显示,2013年,一般贸易方式在全省与东盟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全年实现进出口额亿美元,增长%,占东盟贸易额的53%;与此同时,边境小额贸易也呈现出稳速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亿美元,增长%,占比为%;与东盟的加工贸易也得到全面发展,贸易额亿美元,增速达%;此外,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14亿美元,激增21倍;海关统计显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国企份额下滑明显;2013年,全省民营企业与东盟贸易额达94亿美元,增长82%,占与东盟贸易额的86%,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头羊地位;国有企业贸易额出现明显下滑,仅为亿美元,下降26%,占比由上年的%回落至%;此外,全省外商投资企业与东盟实现贸易额亿美元,规模虽低,但增长势头良好,增速达%;机电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多品种出口增幅明显;2013年,机电产品继续保持全省对东盟出口的优势地位,出口额亿美元,增长倍,其中以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规模最大、增速最快;全省对东盟出口农产品亿美元,增长%;出口纺织品及服装亿美元,增长1倍;出口电力亿美元,增长%;出口有色金属8851万美元,增长倍;而化肥出口亿美元,下降%;农产品进口趋缓,原材料进口快速攀升;2013年,全省从东盟进口农产品14亿美元,增长%,其中棕榈油占73%;水果进口增幅达31%;进口各类金属矿砂亿美元,增长%,铁矿砂、锡矿砂是主要进口品种且增速较快;五2014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2014年云南省与东盟贸易额去年达亿元,增长%,占全省外贸总额的%,其中与缅甸、越南、老挝贸易额分别增长%、%和%,是全省与东盟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昆明海关统计,今年1月—10月,云南省与东盟实现贸易额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占全省外贸总额的%,较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出口亿元,增长%;自东盟进口亿元,增长%,进、出口实现“稳步双增”;1月—10月,云南省与缅甸贸易额348亿元,增长倍,占全省与东盟贸易额的%;海关分析认为,10月单月,全省与缅甸贸易额亿元,增长倍,占全省与东盟贸易额的%,天然气成为今年我省自缅甸进口新增大宗商品,并对贸易拉动作用明显;与老挝贸易额亿元,增长2倍,在东盟贸易中份额由上年同期第六升至第二;与越南贸易额亿元,增长%;与印度尼西亚贸易额亿元,增长%;同时,全省与马来西亚贸易额亿元,下降%;与泰国贸易额亿元,下降%;机电产品是全省出口东盟的最大商品,出口亿元,增长%,占全省对东盟出口额的%;全省出口农产品亿元,增长%;出口化肥21亿元,增长%;此外,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额亿元,下降%;电力出口额亿元,下降%;全省自东盟进口农产品亿元,下降%,占全省自东盟进口额的%,其中棕榈油进口额亿元,下降%;水果进口额亿元,下降14%;同时,经中缅油气管道进口缅甸天然气132万吨、亿元;进口天然橡胶7亿元,增长1倍;六2015年云南——东盟贸易概况云南省与东盟分国别贸易总值表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比上年下降%;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下降%;进口总额亿美元,下降27%;全年对欧盟进出口亿美元,下降%;对东盟进出口亿美元,下降8%;对南亚进出口亿美元,增长%;2015全年机电产品出口亿美元,比上年下降%;农产品出口亿美元,增长%;纺织品及服装出口13亿美元,下降%;电力出口亿美元,下降%;有色金属出口亿美元,增长%;在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口亿美元,下降%;金属矿砂进口亿美元,下降%;农产品进口8亿美元,下降%;三.存在问题及对策一云南与东盟贸易存在的问题1.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结构不平衡首先是云南省与东盟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结构不平衡;根据云南对东盟十国进出口统计可以看出云南对东盟双边贸易主要集中在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而对新加坡、文莱这两个发达国家贸易额却很低表现出了极度的发展失衡;其次云南省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和四个新成员国贸易的发展也表现出了不平衡;2012年云南省与东盟六个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为亿美元而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贸易额达亿美元;虽然至2015年云南省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才可实现90%产品零关税的目标,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仍然集中在与新成员国之间的贸易;2.口岸建设滞后云南省的口岸大多开辟于条件较差的地区汉有景洪港、河口、王湍丽等几个口岸属于大口岸其余大部分口岸的基础设施暂时都无法满足云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要求;这些口岸和其他省市的沿海省区贸易口岸相比较危储、物流、加工等功能无法有效的发挥同时阻碍了贸易量的扩容;此外云南省的口岸电子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缓慢,口岸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在出口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对云南省出口在东盟市场上的产品产生了负面影响;3.国际经贸人才匾乏目前,云南省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云南省的国际经贸人才不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且云南省的经贸人员国际化素质较低;此外云南省还缺乏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经贸人才,只有大量的拥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加强云南与东盟的广泛合作;4.广西等邻近省市竞争激烈云南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中面临的最主要的竞争来自广西;与云南省相比广西紧挨云南具有沿江、沿海、沿边三大地理优势其海岸线长达1590公里广西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和东盟其他不接壤的岛屿进行经贸往来,对东盟贸易发展迅速云南省对东盟的贸易则主要集中在互相接壤的国家;近年来虽然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低于云南但是增速却远高于云南,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从长期看广西与云南在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上竞争大于合作;5.东盟各国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自贸区内的关税壁垒通过调整不断削减各成员国为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以及国内企业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绿色壁垒、技术标准壁垒等限制进口;这些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得到法律和协定的约束因此其具有更强烈更直接的贸易保护作用;二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及商品结构在对东盟贸易中目前云南省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仍然与东盟邻国存在相似性,对双方贸易合作形成了阻碍;因此云南应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其烟草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通过资金、技术的投入使得这些产业得到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此外云南省应该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及科技含量;对于旅游产业云南省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开拓东盟等外国市场并与东盟邻国联合开发旅游资源捉进经济发展;2.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云南省应该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电子口岸加大高科技的投入使得口岸的通关便利,电子技术普及减少通关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在口岸人才培养方面应提高口岸人员的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及业务熟练度;只有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才能为云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3.加强与相邻省市特别是广西的联合首先云南省应加强与广西的交通建设合作共同构建国际大通道共同建设连接两省的铁路、公路、航运设施各自发挥地理优势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损失;形成一个统一的贸易整体提高对外贸易的整体实力;同时对于旅游业方面两省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服引东盟市场;最后两省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平台展示各自优势联手开拓东盟市场推动与东盟的贸易合作;4.充分利用关税减让政策合理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首先云南省应当适度的调整产品种类尽可能多出口低关税产品;云南省应当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农业结构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云南省应加快调整工业结构激发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加速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以及优化服务产业;同时在面对东盟成员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应该加强对各国贸易政策的研究台理应对其挑战提高云南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以及创汇能力;云南省应该增强反倾销意识充分发挥商会作用提高政府宏观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应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维护企业的权利;应该提高贸易产品的技术水平,以合理的应对技术贸易壁垒通过进行标准化的建设着重完善产品的质量监控提高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从而减少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摩擦;四.总结近5年来,在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云南已形成了面向东南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与东盟十国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危机时代,云南与东盟的贸易额一路攀升2010-2014,相信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发展,云南在“一路一带”的春风里,搭乘“十三五”发展的快车,将云南——东盟经济贸易推向更高的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云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1.农产品进出口量不平衡的现状
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
尽管东盟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量逐年增加,但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仍占较小比例,而从东盟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比云南省向东盟出口的农产品还要多。
2.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深度不足的现状
云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产业链深度不足,产业利润空间较小。
云南省出口给东盟国家的许多农产品主要是原材料,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加工、深加工贸易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发展。
3.农产品贸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
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账务处理、贸易模式、质量验货等方面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这也是当前双方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
4.云南地缘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东盟国家接壤,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然而,云南的产能与贸易服务体
系发展没有跟上,导致这种地理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5.农产品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为云南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这是云南发展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给云南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进出口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
二、对策研究
1.加强产业链深度
针对云南省出口给东盟国家的许多农产品主要是原材料的现状,需要在加强产业链深度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贸易的附加值,增强产业的利润空间。
具体做法包括:加快农产品加工、深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开展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品牌附加值。
2.提升贸易规范化程度
在农产品贸易账务处理、贸易模式、质量验货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防范贸易风险,提高农产品贸易的规范化水平。
3.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在农产品贸易中,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东盟国家与云南省间的农产品贸易。
建立更多直接贸易渠道,扩大合作
商圈,并积极探索开发新兴市场,将云南省打造成“面对东盟、服务整个世界的农产品进出口大通道”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更多的农业技术和人才,提高云南省的农产品竞争力。
重点培养管理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的人才队伍,为云南省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加强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
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需要政府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统筹规划产业布局、贸易关系以及市场资源开发等,共同创建区域性交易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标准化示范基地等,提高合作效率,提高农产品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三、案例分析
1. 从国家层面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
近年来,中央政府逐渐重视云南南亚东南亚经济走廊建设,加快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贸易合作,规划建设多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这样,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得到了加强,云南向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数量和种类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 推进商品交易场所、市场规范发展
云南省开发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交易场所,通过统一的交易
规则和标准化的贸易管理,促进了云南省农产品贸易的规范化和城市化。
这也使得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规模扩大,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3.推进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发展
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云南省实施了系列政策,包括优质产品销售补贴政策、技术改造补助政策等,使得中小企业在农产品贸易中占有更大份额。
这样,云南省向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云南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相关领域的人才,通过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的竞争力。
5.加强政策与法律的研究和制定
云南省政府加强了政策和法律的规范研究和制定,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农产品贸易的质量标准、企业管理规定和各项税收政策,加强云南省对东盟国家出口的农产品贸易的规范化和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