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六章复习和总结》

小丽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
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指在甲
图所示位置,若要使天平平衡,应将
向
(填“左”或“右”)移动.图乙是一次正确
测量的情景(天平下方为游码标尺的放大图),
则物体的质量是 g.用这架天平测量某一金
属块的质量时,估计金属块的质量在150g左
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
知识点二 密度及其测量
1.定义: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 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物理量符号:ρ 3.单位: kg/m3,g/c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多 少、体积的多少无关. 5.密度计算公式:ρ= m
V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1)用天平测得烧杯 和酱油的总质量m总为 140g. 图(a)显示的是 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 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 酱油的总质量m,则m= 106.4 g;
(湖北黄冈中考)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
能源. 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 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
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
度比水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 头裂开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
(2)图(b)显示的是 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的 酱油的体积V,则V=
30 cm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3)酱油的密度ρ=1.12 g/cm3.
解析: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
量为100g+5g+1.4g=106.4g,
则倒入量筒内的酱油的质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 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 的三要素
4.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
5.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 画( ) A.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 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重力
物理八年级第六章

物理八年级第六章
物理八年级第六章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重要内容:
1. 电流和电路:介绍了电流的概念和单位,以及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电流计的使用方法等。
还介绍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 电阻和电阻定律:介绍了电阻的概念和单位,以及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还讲解了欧姆定律,即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电阻的应用:介绍了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如限流电阻、电子元件中的电阻、电阻在电灯、电热器等电器中的作用原理。
4. 电功和功率:介绍了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还讲解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原理。
5. 简单电路的分析:通过实例来分析简单的电路,如电池、开关、灯泡等组成的电路,并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和功率。
6. 安全用电知识:介绍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如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防止电器起火等。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将了解电流、电阻、电功、功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分析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
同时,也能够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提高对电器使用的安全意识。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重点知识点大全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有四个用同一物质制成的相似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质量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是()A.B.C.D.答案:CA.如图,质量为9g,体积为1cm3,密度ρ1=m1V1=9g1cm3=9g/cm3B.如图,质量为72g,体积为8cm3,密度ρ2=m2V2=72g(2cm)3=9g/cm3C.如图,质量为234g,体积为27cm3,密度ρ3=m3V3=234g(3cm)3≈8.67g/cm3D.如图,质量为9g,体积为1cm3,密度ρ4=m4V4=576g(4cm)3=9g/cm3通过计算可知C的密度小于其他三个立方体的密度,C为空心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B.调节横梁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才能判断是否平衡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最小的砝码天平仍不能平衡时,要移动平衡螺母D.当移动游码天平平衡以后,记录结果应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答案:CA. 因为托盘天平底座不能调节水平,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将游码归零,即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果指针在正中间刻度两侧偏转的角度相同,也视为已经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才能判断是否平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物体,右盘放砝码,当放最小的砝码天平仍不能平衡时,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C错误,符合题意;D. 根据天平使用的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当移动游码天平平衡以后,记录结果应是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年5月10日,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快递”物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实现自主快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 密度

第2节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一、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的公式:vm=ρ密度(ρ)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 3)质量(m )的单位:千克(kg )体积(V )的单位:立方米(m 3)3、密度的另一个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 3],它与前面一个单位的换算如下:1g/cm 3=1.0×103kg/m 3。
4、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备注:(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21V V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m m =2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V V =12ρρ。
二、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2、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3、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 算出它的质量。
4、判断空心、实心。
5、理解密度公式vm =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知识点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界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
物理的知识点可以分为多个章节,其中第六章主要涉及了光学、声学和机械波的基本知识。
下面将从光学、声学和机械波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的知识点。
一、光学:1. 光的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传播并传递能量的现象。
2.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为30万千米/秒。
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减慢。
3.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5. 光的色散:光经过棱镜等物体时,会发生色散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会被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6. 光的衍射:光通过窄缝或者在物体边缘发生衍射现象,这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
二、声学:1. 声波的产生: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传播所引起的一种机械波。
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震动引起的。
2. 声波的传播:声波通过介质传播,能够传播的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在空气中,声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波的特性:声波具有频率、振幅和波长等特性。
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4. 声音的衰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其衰减程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也与距离有关。
5. 声音的吸收和回声:声音在遇到不同材质的物体时会发生吸收或者产生回声。
吸声材料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从而减小回声。
6. 声音的共振:当外力作用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
共振能够增大声波的振幅,从而增强声音。
三、机械波: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一种波动,能够传播能量而不传递物质。
机械波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2. 机械波的特性:机械波具有频率、振幅、波长和传播速度等特性。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共4节)》知识点梳理第1节 质量1、质量:(1)定义: 叫做质量。
用字母 表示。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1t= kg ,1kg= g= m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50(2)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各种秤也是测 的工具。
2、天平:天平是测的 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 的桌面上,之后把 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 ,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 处,表示天平已调平衡。
若指针左偏,左右两个平衡螺母都像 调。
平衡后才能称量质量。
称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砝码加在 盘,加砝码时先加质量 的后加质量 的,最后加 ,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读数时物体的质量= 质量+ 质量。
3、使用天平称质量时应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码,应用 加减砝码,;不能把化学药品或液体等直接放在砝码盘里称质量,要用烧杯等装起来称量;加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如何称小瓶中水的质量?4、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 、 、 、 而改变。
1kg 的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2kg 的面拿到月球上质量为 ,一铁丝把它完成铁环质量 (变、不变)。
*5、天平秤质量时,若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 。
第2节 物质的密度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 。
函数图象为2、密度:(1)定义、 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
密度的公式是 ;(2)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为 ,密度的单位是由 的单位和 的单位组合而成。
换算1g/cm 3= kg/m 3; a ×103 kg/m 3;= g/cm 33、水的密度为 kg/m 3,读作 ,它表示的物理意思 ,;一桶水的密度与一滴水的密度那个大?答 。
4、密度的大小由 决定,还与物质的 有关。
同种物质的密度同否?答 。
一般有: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气体的密度;铝的密度 铁的密度 铜的密度 水银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冰的密度 木块的密度。
(填大于活或小于)5、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 (有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 (同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八年级第六章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第六章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学习中,第六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其中包含
了很多物理知识点,包括热、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等。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热和温度
热是指物体内部的分子运动所带来的能量,是一种形式的能量。
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平均运动能力的大小,是一种状态指标,
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一般情
况下,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分子的平均运动能力就越大,从而使物体的热量也增加。
二、热量
热量是指物体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的能量转移,这种能量转移是
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进行的。
在物理学中,常用的热量单位是
焦耳,可以用来量化热量的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热传递来实现烹饪和暖气等功能。
其中,热的传递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来实现。
三、热传递
热传递是指通过热分子的碰撞和运动,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
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对流、
传导和辐射。
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将热传递到其他物体的过程,常见的
例子包括风扇和水流动等。
传导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振动将热传递到其他物体的过程,可以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导热性来进行区别。
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将热传递到其他物体的过程,常见的
例子包括日光、电烤箱和微波炉等。
总之,在八年级第六章中,我们对热、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等物理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在科学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知识点
第6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
5.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
6.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
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
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总结: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向另一边转,针指中线才算完。
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质量——千克(kg)
V——体积——立方米(m3)
密度的常用单位1g/cm3,1g/cm3单位大,1g/cm3=1.0×103 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ρ=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V=m/ρ。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ρ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
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3 1mL=1cm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
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