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评估-2016
ct诊断肺结节的标准

ct诊断肺结节的标准
CT诊断肺结节的标准主要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和增强特征等几个方面。
首先,结节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标准。
通常来说,结节的直径越大,其恶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一般来说,小于6毫米的结节被认为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而大于6毫米的结节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其次,结节的形态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指标。
良性结节通常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而恶性结节则可能呈现出不规则形状、分叶状或有毛刺。
这些形态特征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结节的密度也是CT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结节的密度,良性结节通常呈现出均匀的密度,而恶性结节可能呈现出均匀或不均匀的密度,甚至可能出现空泡征象。
最后,结节的增强特征也是CT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增强扫描可以观察结节的强化模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情况。
恶性结节通常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强化,而良性结节则可能
呈现出较为轻微或无强化。
综上所述,CT诊断肺结节的标准主要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和增强特征等多个方面。
结合这些特征,医生可以进行综合分析,对肺结节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当然,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肺部结节诊断中128层螺旋CT低剂量的应用价值分析

肺部结节诊断中128层螺旋CT低剂量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研究肺部结节诊断中采用128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价值。
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2017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部体检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8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和观察组(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每组100例。
将两组受检对象的图像质量、肺部结节检出率及相关参数、扫描辐射剂量进行对照。
结果:观察组受检对象的图像质量评分(3.92±0.69)分、肺部结节检出率12%,最大径(5.28±1.27)cm,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28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技术的肺部结节检出率及图像质量相近,但低剂量扫描可使辐射剂量减少,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大。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ow dose and conventional dose scan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nodules with 128-slice spiral CT.Method:chose 200 cases of lung check-up as the object from Octo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128 layers of conventional dose spiral CT scanning)and observation group(128 layer spiral CT low-dose scan),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image quality,pulmonary nodules detection rate and relative paramete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canning radiation dose.Result:Observation group tested object image quality score of 3.92~0.69 points and lung nodules detection rate of 12% and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5.28±1.27)cm,had smalle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data (P>0.05),and scanning radiation d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P<0.05).Conclusion:128 layer spiral CT low-dose lung nodules detection rate and conventional dose scanning technology and image quality are similar,but low dose scanning can reduce radiation dose,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value.[Key words] Pulmonary nodules;Routine dose scanning;128 slice spiral CT;Low dose;Detection rate肺部結节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一般可在健康体检中检出。
肺结节报告的解读

肺结节报告的解读1. 背景介绍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结果,主要通过胸部X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发现。
肺结节是指在肺组织中发现的小而圆形的病变,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
2. 肺结节的分类根据影像学特征和患者的临床情况,肺结节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2.1. 良性肺结节良性肺结节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良性特征的结节,通常是由于炎症、肉芽肿、血管瘤等引起的。
这些结节往往具有清晰的边界、均匀的密度,并且在长期随访中没有明显变化。
2.2. 恶性肺结节恶性肺结节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恶性特征的结节,通常是由于肺癌转移、淋巴瘤等引起的。
这些结节往往具有模糊的边界、不均匀的密度,并且在长期随访中会出现明显的增大。
2.3. 不确定性肺结节不确定性肺结节是指在影像学上无法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结节。
这些结节可能具有一些良性或恶性特征,但不能明确诊断。
对于不确定性肺结节,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活检或PET-CT等,以确定其性质。
3. 肺结节报告的解读肺结节报告是由放射科医生编写的,用于描述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和可能性。
一份典型的肺结节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结节数目和大小报告中会描述发现的肺结节的数目和大小。
这些信息是评估结节恶性风险的重要因素,通常根据结节的直径进行分类,如小结节(直径小于6毫米)、中等结节(直径6-8毫米)和大结节(直径大于8毫米)。
3.2. 结节形状和边界报告中会描述肺结节的形状和边界。
良性结节通常具有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恶性结节则往往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和模糊的边界。
3.3. 结节密度报告中会描述肺结节的密度。
良性结节通常具有均匀的密度,而恶性结节则往往具有不均匀的密度,可能伴有坏死、出血或钙化等。
3.4. 结节增长趋势报告中会描述肺结节的增长趋势。
恶性结节通常在随访中出现明显的增大,而良性结节则一般没有明显变化。
3.5. 长期随访建议根据结节的特征和可能性,报告中会给出相应的长期随访建议。
肺结节诊疗策略

(2)肺癌中危结节
标准:直径介于5 mm-15 mm且无明显恶性CT征 象 的实性结节。
处理策略:应在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其生长特 性,发现结节生长纳入高危结节处理,无生长性 则继续 随访2年(图4)
(3)肺癌低危结节
标准:直径<5mm的实性结节 处理策略:肺癌低危结节建议1年后随访,发 现生长则纳入高危结节处理,无生长行年度随 访(图3)。
五、 肺癌的治疗
对可疑肺癌的肺结节进行临床分期,检查 方法包括支气管镜、胸部及全腹CT增强, 头颅双倍剂量MRI增强,有条件可行PETCT检查,对于确诊的肺癌依据类型和分期 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一)非小细胞肺癌
(1)I期肺癌治疗 包括Ia期(T1a,bN0M0)和Ib期(T2aN0M0),治 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 以期实现R0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完全切除的Ia期患 者不推荐辅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立体定向 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可作为 根治 I期肺癌的可行手段。此外,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也是治疗选择之一,但RFA不推荐用于靠 近肺部大血管的肿瘤。
实性结节 solid nodules
肺泡完全塌陷, 实质性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亚实性)Mixed GGO
onset
2 yrs later
单纯毛玻璃影 Pure GGO: AAH
单纯毛玻璃影
癌细胞匍匐式生长
三、肺结节的评估方法
China National Guideline of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Lung Nodules (2016 Version)
肺结节病的诊断标准

肺结节病的诊断标准肺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圆形或椭圆形影像学表现,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有肺癌、肺转移瘤、肉芽肿、结核病等。
因此,对肺结节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一、影像学检查。
1.肺CT检查。
肺CT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首选方法,通过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肺内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等特征,对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有很高的准确性。
2. PET-CT检查。
PET-CT检查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结合CT扫描,观察结节的代谢活性,有助于鉴别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
二、病理学检查。
1. 细胞学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经皮穿刺等方式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2. 组织学检查。
对于无法明确良恶性的结节,需要进行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如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症状,以及体温、呼吸音、胸部叩诊等体征。
四、病史和危险因素。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暴露史,如吸烟史、职业暴露史等,对于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随访观察。
对于良性结节,可以进行随访观察,通过定期复查CT、PET-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结节的生长速度和变化,有助于判断结节的性质。
综上所述,对于肺结节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病史和危险因素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结节的性质,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希望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根据标准规范操作,提高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肺磨玻璃结节的精准判断和处理

*
AIS:pGGN和mGGN的大小
構成類型 橫斷面最大徑 橫斷面平均徑 空間最大徑 空間平均徑
pGGN(81) 8.8±2.3mm 8.0±2.0mm mGGN(19) 10.6±3.3mm 9.4±2.5mm
• Sublobar resection with a secured safety margin and without nodal dissection is performed for HRCT-suggested pure-GGN invasive adenocarcinomas and has a 100% 5-year survival rate. (pGGN表現的IA只做亞肺葉切除也有100%的5年生存率)
25(19)
505(3) 20(15) 7(3) 3(3) 35(24)
31(31)
60以上 1 17 4 6 28
25
1,男女比 1:2; 發病年齡中沒有性別差異; 2,發病年輕化,但仍然年齡大高發; 3,診斷提前:侵襲前占62%,MIA占26% (不包括良性)。
*
背景2- 肺癌自然史
100
半徑 1
• CONCLUSION: A size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nearly half of the GGNs and suggested the progression to an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When a mild collapse of the GGNs is observed, a careful follow-up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a solid component. Tumor size decreases may represent the optimal timing of pulmonary resection for curative * treatment.
通过四个一,抓住中国肺结节诊治新契机561

㊃专家视角㊃D O I :10.3760/c m a .j .i s s n .1673-436X.2016.08.001作者单位: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通信作者:白春学,E m a i l :b a i .c h u n x u e @z s -h o s p i t a l .s h .c n 通过四个一,抓住中国肺结节诊治新契机白春学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㊂WHO 公布的资料显示,肺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全球癌症首位㊂最近中国肿瘤中心公布的中国肿瘤年发病人数为429.16万例(男251.21万例,女177.95万例),其中肺癌年发病人数为73.33万例(男50.93万例,女22.40万例),年病死人数为61.02万例(男43.24万例,女17.78万例),也均居中国肿瘤之首[1]㊂此外,由于诊断偏晚,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15.6%㊂要改善肺癌预后,急需要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㊂最佳策略为将诊断肺癌端口前移至诊断肺结节,尽可能多地诊断和治疗早期(原位癌和Ⅰa 期)肺癌㊂一㊁国际经验及中国限制如何提高中国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国际经验值得借鉴㊂低剂量C T (L D C T )筛查长达10年的大样本研究(E a r l y L u n g C a n c e r A c t i o n P r o g r a m ,E L C A P )证实L D C T 年度筛查可发现85%的Ⅰ期肺癌,接受手术切除的患者10年生存率为92%[2]㊂其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又进行了一项大规模胸片和L D C T 筛查对比随机对照研究(N a t i o n a l L u n g S c r e e n i n g T r i a l ,N L S T )[3]㊂该研究将53454名肺癌高危人群随机分为L D C T 组和胸片组,结果表明肺癌发病率在L D C T 组为645/10000,在胸片组仅为572/10000㊂肺癌病死率在L D C T 组为247/10000,在胸片组为309/10000㊂与胸片相比,L D C T 筛查肺癌降低了20%的病死率(P =0.004),为后者筛查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供了有效证据,并得到N C C N 推荐㊂这些研究均表明普及筛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才有可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应用C T 筛查早期肺癌可以大幅度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㊂但是,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在中国仍然是个有待探索的过程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近3年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开始了有计划的行动,提出 端口前移,重心下沉 的顶层设计,并以 一项共识,一项指南,一张网,一个工程 (四个一)作为基础,落实精确㊁准时㊁共享和个体化的精准医学精神㊂二㊁通过四个一,提高早期肺癌诊断水平(一)一项共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参考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 C C P )指南[4],达成中国专家肺结节评估和管理的共识[5]㊂专家组更新现有的文献综述㊁综合证据,并参考A C C P 肺癌指南(第三版)中 肺癌指南发展的方法学 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㊁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的 原发性肺癌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制定适合中国的共识㊂在该共识内,将根据结节直径>8mm 或ɤ8mm 和不同密度(实性结节与非实性结节)分别进行讨论㊂之所以将结节直径界限值定为8mm ,是因为ɤ8mm 者在短时间内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或肿瘤倍增时间较长,目前较难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精确评估,也很难进行非手术活检㊂根据共识,应对肺结节患者进行恶性肿瘤的概率估计㊁影像学检查(以充分体现肺结节的形态学和/或功能学特征),评估各种替代管理的相关风险,并征求患者的意愿进行评估和管理㊂此外,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应用物联网技术协助早期诊断㊂物联网医学技术具有其特有的联网㊁信息挖掘和拓展功能,不但适合肺结节筛查,方便信息采集和储存,而且还有利于联合云中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和随访跟踪㊂(二)一项指南A C C P 关于肺结节评估的临床实践指南在亚洲国家的临床医师中可能采用率不高,因为亚洲患者的独特特征影响了肺结节的诊断性评估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牵头制定了亚太肺结节评估指南[6]㊂其目的是修订A C C P 指南,以便为亚洲医师提供专家共识意见㊂由亚洲的肺科和胸外科医师组成多学科专家组,采用修订的A D A P T E 过程㊂在第一次的小组会上,专家组分析了所有A C C P 推荐意见,达成部分共识,并确定在达成共识之前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㊂修订好的建议被分发给小组成员反复审查和重新起草,形成最终指南㊂结果表明,亚洲的肺结节评估指南在细节上普遍遵循A C C P指南㊂医师应该认识到室内和室外高浓度空气污染所带来的肺癌风险,以及非吸烟女性肺腺癌的高发病率㊂此外,在进行结节分析时应考虑到亚洲肉芽肿性疾病高发,以及由其他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肺结节㊂因此,在非亚洲人群中开发出的诊断风险计算公式,在亚洲患者中可能并不完全适用㊂总体来说,应该考虑对肺结节进行长期监测,比A C C P指南推荐的随访期限更长㊂在亚洲,肺结核的诊断倾向于更多地使用非手术活检而不是手术活检或随访,也较少依赖P E T扫描㊂应该鼓励亚洲的临床医师使用修订后的专家共识指南,以形成对肺结节评估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㊂(三)一张网有了共识和指南,如何执行,特别是简便易行地执行,需要研发切实可行的技术㊂物联网医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发新技术提供了便利㊂笔者根据自己 一种手机云加端物联网医学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方法 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获得批准的3项相关软件著作权,最终研发出包括被苹果手机采用的亚洲国家唯一独立开发的研究软件包,含5A流程㊂该研究软件包为物联网智能诊断软件,可实施物联网肺结节精准医疗㊂物联网医学3+2式肺结节诊治法与研究软件包融合在三级联动平台上,可缩小时间㊁空间㊁经验和资源四大差别,有利于解决肺结节诊断㊁鉴别诊断和肺癌早期诊断的问题㊂其中3个步骤分别是:①采集信息,即物联网医学技术可为采集信息提供方便㊂②无创检查,包括胸部C T㊁肿瘤标志物和肺功能,根据海量信息深度挖掘的要求,统一C T检查参数和扫描范围,实时同步三维图像至手机端;采用自动图像识别技术,数字化上传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肺功能的检查结果㊂③海量信息深度挖掘㊂物联网医学技术的2个精准解决方案分别为:①组织病理诊断:对合适者,可选用纤维支气管镜㊁电磁导航㊁自荧光㊁超声支气管镜㊁胸腔镜(兼做治疗)和纵隔镜活检,供病理和分子病理诊断㊂②密切科学随访:未定性者可用物联网技术预设的随访周期随访,提醒医疗单位安排患者随访检查,同时提醒患者就诊㊂根据临床信息㊁结节大小㊁手术可行性和肺癌高危因素,确定随访频率和时间㊂在 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5]中增加了物联网医学技术,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考虑应用该技术协助早期诊断㊂物联网医学技术具有其特有的联网㊁信息挖掘和拓展功能,不但适合肺结节筛查,方便信息采集和储存,而且还有利于联合云中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和随访跟踪㊂物联网医学技术可从2个方面协助肺结节诊断和鉴别㊂(四)一个工程即百千万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百 家医院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在这百个分中心培养 千 名肺结节诊治名医;每年诊治10 万 例以上早期肺癌㊂每年可以使10万例患者中90%生存10年以上,为患者和国家节省百亿医疗费用㊂在仅仅1年半的时间内已经启动60余家分中心,预计年底即可完成这一计划㊂参考文献[1] C h e n W,Z h e n g R,B a a d e P D,e t a l.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i nC h i n a,2015[J].C A C a n c e rJC l i n,2016,66(2):115-132.D O I:10.3322/c a a c.21338.[2]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a r l y L u n g C a n c e r A c t i o n P r o g r a mI n v e s t i g a t o r s,H e n s c h k eC I,Y a n k e l e v i t zD F,e t a l.S u r v i v a l o fp a t i e n t sw i t hs t a g eⅠl u n g c a n c e rd e t e c t e do nC Ts c r e e n i n g[J].NE n g l JM e d,2006,355(17):1763-1771.D O I:10.1056/N E J M o a060476.[3] N a t i o n a lL u n g S c r e e n i n g T r i a lR e s e a r c h T e a m,A b e r l eD R,A d a m sAM,e ta l.R e d u c e dl u n g-c a n c e r m o r t a l i t y w i t hl o w-d o se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i cs c r e e n i n g[J].N E n g lJ M e d,2011,365(5):395-409.D O I:10.1056/N E J M o a1102873.[4] G o u l d MK,A n a n t hL,B a r n e t tP G,e t a l.Ac l i n i c a lm o d e l t oe s t i m a t et h e p r e t e s t p r o b a b i l i t y o fl u n g c a n c e r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s o l i t a r yp u l m o n a r y n o d u l e s[J].C h e s t,2007,131(2):383-388.D O I:10.1378/c h e s t.06-126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4):249-254.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001-0939.2015.04.004.[6] B a iC,C h o iC M,C h u C M,e ta l.E v a l u a t i o n o f p u l m o n a r yn o d u l e s: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c o n s e n s u s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 A s i a[J].C h e s t,2016,p i i:S0012-3692(16)01308-8.D O I:10.1016/j.c h e s t.2016.02.650.(收稿日期:2016-03-22)。
肺结节判断标准

肺结节判断标准肺结节是指肺部出现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卵圆形影像学表现的结节病变。
它是目前常见的肺部疾病之一,对于肺结节的判断是决定患者进一步诊治方案的重要基础。
然而,肺结节往往具有多种病因和病理特点,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判断。
本文将从影像学表现、病史特点、肿瘤标志物和活检等方面探讨肺结节的判断标准。
一、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表现是判断肺结节的首要依据。
通常,肺结节在CT上呈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高密度结节,边缘清晰、光滑。
结节的直径、形态和密度是影像学鉴别判断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肺结节直径较大,边缘不规则,甚至能出现毛刺状或锯齿状,密度不均匀;而良性结节则多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此外,肺结节的位置、数量和分布也需要考虑,因为某些类型的肺结节有特定的分布规律,如肺结核常常表现为上叶结节。
二、病史特点病史特点也是判断肺结节的重要参考依据。
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家族史等都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一般来说,年轻患者出现肺结节时更容易怀疑为炎症、良性结节或结核等原因,而中老年患者则更容易考虑肺癌等恶性病变。
此外,吸烟史和家族史也是判断肺癌风险的重要指标,长期吸烟者及家族有肺癌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恶性肺结节。
三、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判断肺结节类型的辅助手段。
一些特定的肿瘤标志物能够提供有关肺癌、结核或肺炎等疾病的信息,进而对肺结节的病因进行判断。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NSE、CYFRA 21-1等。
临床上,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初步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
四、活检活检是确诊肺结节病因的最主要手段。
一旦发现患者有肺结节,尤其是怀疑为恶性病变时,就应该尽早进行活检。
常见的活检方式有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
穿刺活检通常通过经皮针吸活检或经支气管活检进行,它是一种非手术的微创技术,能够准确获取结节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明确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作用。
手术切除活检则适用于较大、较深部位的结节,通过手术切除结节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PET 可以进行术前分期,查找之前未被 发现的转移。 2.9 若患者选择手术活检,推荐行微创手术 2.10 临床医生在作出处理前应该充分考虑患 者的经济情况
肺结节的诊断技术
手段
荧光镜引 导支气管 镜肺活检
描述
纤维支气管镜
优点
•并发症发生率较 低 •可建立良好的诊 断
缺点
诊断率(敏感性)
•外周结节诊断有限 •并发症 ≤2cm结节诊断率为34%, •若为恶性肿瘤,没 >2cm结节诊断率为63% 有明确处理 •成本高 •阴性结果不能除外 肿瘤 •若为恶性肿瘤,没 有明确处理 •结合TBB整体敏感度 58.3-80% •结合TBB≤2cm结节诊断 率为54.5%,>2cm结节 诊断率为66% •合并整体敏感度65-67% •结合PET-CT或ROSE≤2cm 结节诊断率为75.6%,> 2cm结节诊断率为89.6%
肺结节的评估
2016 亚洲共识指南
奉贤区中医院 内二科
概述
肺结节定义
指肺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直径不超过 3cm 的圆形 或类圆形结节影,不能排除早期肺癌的可能。 小结节(<1cm)包括亚厘米结节(≤8mm) 大结节(1~3cm)。 包块(masses)直径(>3cm)支气管源性可 能性大,在明确诊断前原则上应认为恶性。
VR显示MIA(微浸润腺癌)血管集束征
血管集束征:是指肺癌常有多条血管营养,多条血管向肺癌聚集,CT表现为一支或数 支肺小血管受牵拉向病灶聚拢移位,在病灶处中断或贯穿病灶。
血管集束征(肺静脉)
肺静脉
血管集束征(肺动脉)
肺动脉
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征:指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线形或幕状阴影,也可为星状阴影,系肿瘤瘤体内的瘢痕组织 牵拉临近的脏层胸膜所致。以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多见。
•并发症相对较高特 备是气胸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 •高(整体敏感度>80%) 恶性肿瘤 •对于大于3cm诊断率高 •若为恶性,没有明 确处理
经胸穿活 检
切割或自动活 检针经CT或透 视下获得组织 作病理检查
•高诊断率 •为分子检测提供 组织
•并发症相对较高特 备是气胸 •整体敏感度>90%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 •对于<1.5 cm 结节诊断 恶性肿瘤 率低 •若为恶性,没有明 确处理
结节是否稳定?
一、不确定性质的结节
结节是否稳定?
< 8 mm性质未明的实性结节
•专家小组建议由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影像科医生和病理科 医生共同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希望通过定量模型来预测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但 要注意,这些模型并未在亚洲人群中验证。 •个人的地域和文化环境可能对患者对于这个「小概率的可能 性」的在意程度有所不同。总体来说,亚洲人群肺结节为恶 性病变的可能性要比欧洲人群要高。 •看似良性的结节(为恶性的概率很低的结节)有时候准确的 诊断要比监测更加必要。例如:肺结核或其他需要特殊治疗 的感染性疾病还有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移植)需 要采取积极的治疗。
5.1 对于﹥5 mm 的非实性(纯磨玻璃) 结节,至少 3 年内每 年做 CT 对结节进行 再次评估,之后根据 患者的意愿和临床的 判断,每年行 CT 检 查监测。 5.2 ﹥8 mm 的部 分结节,每 3 个月行 低剂量螺旋 CT 对其 重新评估,若有细菌 感染的征象,应经验 性地使用抗生素进行 排查。对于 3 个月后 仍然存在的结节,可 考虑行非手术活检和 / 或外科手术,在术 前可行 PET 对其进 行分期。
2.2 对于胸片发现性质未明的 肺结节患者,行低剂量螺旋 CT(最好是薄层)了解结节的 特征,评估其为恶性的可能性。
> 8 mm性质未明的实性结节
2.3 用 CT 监测情况: ▪临床上预测其为恶性 的概率很低 (<5%) ▪活检阴性,PET 评价 病灶非高代谢 ▪充分了解疾病有进展 的风险,患者更愿意 这种非侵入性的方式 2.5 需要在 3-6 月,912 月,18-24 月进行 连续的薄层 CT 的监 测,之后,根据临床 的判断和患者的意愿 每年做一次
一、不确定性质的结节
结节是否稳定?
非实性(磨玻璃)结节
非实性结节中普通的肺组织和血管可见。癌前病变非 典型腺瘤样增生表现为磨玻璃样,可能多年后才转变 为恶性。 磨玻璃结节有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此外, 磨玻璃结节很多都随着时间消失,再次证明监测方法 的适用性。 基于早期肺腺癌的生长特性,可考虑 3 年以上的长期 监测。
VNB
痰细胞学
通过痰液检测 异常细胞或肿 瘤标记物
•无创 •价格低
•对周围病变敏感度为 •诊断率低特别是对 49% 外周型病变 •广泛识别肿瘤标记物
肺结节的诊断技术
手段 描述
细穿刺针在CT 引导下获取足 够的样本进行 生物学检测
优点
缺点
诊断率(敏感性)
CT引导下 肺穿刺
•价格相对较低 •对适当的病例, 诊断率较高
充气支气管
毛刺征
分叶征
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征
胸膜凹陷相关切迹
结节内钙化
空洞
一、不确定性质的结节
• 在没有明确的诊断前,所有新发现的肺结节性质 都是未定的。一些如弥散状、斑片状硬,爆米花 状钙化影像学特征提示结节为良性病变。 • 几乎没有证据支持对实性结节进行 2 年一次 CT 监测。但对于肺癌高危人群,需要根据国际指南 和当地保健标准每年做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 薄层 CT(≤ 1 mm)更能够了解结节的影像学特 征。结节大小的测量可以帮助了解结节是否生长。
概述
•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制定的肺结节评估指南 的认知度很高,但亚洲临床医生对指南的实践率很低。 • 亚洲许多国家肺癌发生率高,尤其是吸烟率高的国家 • 亚洲肺结核发病率高,这意味着就算是良性的肺结节 也需要得到明确的诊断。在西欧,加拿大和美国等, 肺结核的发病率小于 10/10 万人 / 年。在亚洲,虽然 在一些高收入的国家比它们发病率还低(例如日本), 但大部分国家还是要比它们的发病率高(中国 70 例, 印度 171 例,泰国 119 例)。复查监 测肿瘤的生长 利用特殊软件 将CT感兴趣的 区域进行三维 重建
优点
•无创 •能检测到其他非 恶性的病理改变
缺点
•诊断率不确定 •辐射 •耽误诊断及治疗
诊断率(敏感性)
主观性强(量度结节大 小,不同医生,不同时 间结论不同)
•诊断率72%(排除PPL (周围型肺癌))(大 多数研究通过TBB活检)
EBUS
•观察肺组织同时 气管镜前端安 允许活检标记手术 装360°超声探 位置 头 •更容易捕获结节
CT和电磁导航 ENB(磁导 相结合,通过 工具(TBB、细 •增加诊断率 航支气管 胞学针刷, •并发症发生率低 镜) TBNA,钳子)对 病灶活检
一个或多个结节
除一个主要的结节外,还伴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结 节,专家小组建议对每个结节进行单独评估,不排除根 治性治疗,酌情考虑病理学确认是否为转移。尽管 PET 很难对≦8 mm 的结节进行描述,但术前 PET 有助于指 导进一步评估。ENB(磁导航支气管镜) 等新技术可以 对外周的多个小病灶同时进行活检和病理评估。
≤ 8 mm性质未明的实性结节
≦4 mm 的结节, 根据患者的意愿和临 床的判断,考虑进行 每年的 CT 检查 ﹥4 mm,≦6 mm 的结节,如果大小稳 定,根据患者的意愿 和临床的判断,考虑 行每年行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对其重新评 估。 ﹥6 mm,≦8 mm 的结节,如果大小稳 定,根据患者的意愿 和临床的判断,在 6 月、18-24 月行低剂 量螺旋 CT 检查对其 重新评估。
一、不确定性质的结节
1.3 对 于胸片 发现性 质未明 的肺结 节患者, 行低剂 量螺旋 CT(最 好是薄 层)了 解结节 的特征, 评估其 为恶性 的可能 性。 1.1 在胸片上新发现一个性质未明肺结 节时,回顾该患者之前做的影像检查。 1.2 对于大 小在 2 年内 变化不明显 的性质未明 的肺结节, 高危患者每 年做 CT 筛 查,时间超 过 2 年。
> 8 mm性质未明的实性结节
•在亚洲,肺癌高发,大小稳定的结节在多年之后出现恶变, 因此监测的时间应该扩大(≥3 年),证据缺乏,辐射风 险? •临床上评估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低但 CT 对结节的描述并 不确切的时候可以做 PET 以进一步明确。但感染(例如 肺结核、真菌或者寄生性疾病)和肿瘤生长缓慢(例如原 位癌)可能造成 PET 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诊断率 并不特别高。
> 8 mm性质未明的实性结节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对较大的结节(> 8 mm)每 3 月一 次的 CT 复查评估可能造成诊断的延误。在这种情况下, 可考虑性即时的介入治疗。对于选择非手术的活检还是手 术切除,应该根据各个中心专业水平,患者的身体状况还 有患者的意愿来选择。若果可以,建议在术前行 PET 对 疾病进行分期。
≦4 mm 的结节, 12 个月后复查 CT, 之后根据患者的意愿 和临床的判断,考虑 进行每年的 CT 检查 ﹥4 mm,≦6 mm 的结节,6-12 个月, 18-24 个月时行 CT 对其重新评估,若无 明显变化,根据患者 的意愿和临床的判断, 每年复查。 ﹥6 mm,≦8 mm 的结节,在 3 个月, 6 个月,12 个月时行 CT 对其重新评估, 如果大小稳定,根据 患者的意愿和临床的 判断,每年复查)
一、不确定性质的结节
结节是否稳定?
≤ 8 mm性质未明的实性结节
•≦8 mm 的实性肿瘤虽然为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很低,但不能 完全排除。 •专家小组推荐增加对肺部小结节监测频率和延长监测时间 (根据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延长到 3 年以上),这一推荐是 根据早期腺癌的自然发展史。 •一个泰国的研究发现,≦8 mm 的结节肺结核的发生率很高, 特别是 4.5-11 mm 的小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