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答案)教学文案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汇总第1篇岳阳楼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谪.守(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②越.明年(及、到)③政通.人和.(顺利;和乐)④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通“俱”,全、都)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就;规模)⑥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写文章)⑦予观夫.巴陵胜状..(那;好景色)⑧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接;吞纳;水流大而急)⑨横无际涯..(边际)⑩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日光)⑪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⑫前人之述备.矣(详尽)⑬南极.潇湘(尽)⑭迁客骚人....(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⑮连月不开.(放晴)⑯日星隐曜.(光辉)⑰浊浪排空..(冲向天空)⑱樯.倾楫.摧(桅杆;桨) ⑲薄.暮冥冥..(迫近;昏暗的样子)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谗言)○21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2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2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全)○24宠.辱偕.忘(荣耀;一起)○25静影沉璧.(圆形的玉)○26心旷.神怡.(开阔;愉快)○27把.酒临风(持,执)○28嗟夫..(唉)○2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思想感情)○30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3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❷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❸一词多义①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②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③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④通⎩⎨⎧政通.人和(顺利)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⑤极⎩⎪⎨⎪⎧南极.潇湘(尽)此乐何极.(穷尽)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⑥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⑦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整个)⑧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⑨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❹古今异义①气象..万千 气象⎩⎨⎧古义:景象,景致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②微.斯人 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古义:景象今义:看 ④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⑤浊浪排空..排空⎩⎨⎧古义:冲向天空今义:全部去除掉 ⑥予观夫.巴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今义:丈夫,夫人⑦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习作 ⑨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⑩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 ⑪去国.怀乡 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❺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③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郡守) 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北、南,向北、向南)第2篇 醉翁亭记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林壑.尤美(山谷)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④饮少辄.醉(就)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散)⑧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⑨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⑩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绿荫)⑪伛偻提携....(文中指老人、小孩)⑫泉香而酒洌.(清澈)⑬山肴野蔌.(菜蔬)⑭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开)⑮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⑯弈.者胜(下棋)⑰觥筹..交错(酒杯;酒筹)⑱已而..夕阳在山(不久)⑲树林阴翳.(遮盖)❷一词多义①而⎩⎪⎨⎪⎧而.年又最高(表并列,并且)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朝而.往(表修饰,不译)溪深而.鱼肥(表递进,而且)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②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③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④谓⎩⎨⎧太守自谓.也(称)太守谓.谁(是)⑤乐⎩⎪⎨⎪⎧山水之乐.(名词,乐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⑥临⎩⎨⎧临.溪而渔(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⑦名⎩⎨⎧名.之者谁(给……命名)卷卷有爷名.(名字)⑧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⑨高⎩⎨⎧而年又最高.(大)风霜高.洁(高爽)⑩开⎩⎪⎨⎪⎧连月不开.(放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开.我东阁门(打开) ⑪其⎩⎪⎨⎪⎧其.西南诸峰(那)太守之乐其.乐也(他们的)醉能同其.乐(人们) ❸古今异义①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③射.者中 射⎩⎨⎧古义:投壶今义:用推力送出或受到压力挤出❹词类活用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②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③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第3篇 湖心亭看雪❶重点词语解释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①是⎩⎨⎧是.日更定矣(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②更⎩⎪⎨⎪⎧是日更.定矣(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③一⎩⎨⎧余拏一.小舟(一只)上下一.白(全)④白⎩⎨⎧上下一白.(白色)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⑤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⑥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❸古今异义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古义:我今义:剩下的 强⎩⎨⎧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 白⎩⎨⎧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今义:颜色,与“黑”相对❹词类活用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第4篇 鱼我所欲也❶重点词语解释①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 ③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 ⑥贤者能勿丧.耳(丢掉) ⑦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 ⑧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⑨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⑩妻妾之奉.(侍奉) ⑪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 ⑫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❷通假字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❸一词多义①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介词,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接受)②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③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代他)今为宫室之.美(助词,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代这件事)④而⎩⎨⎧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⑤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引出陈述的对象,对)⑥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呼尔而与.之(给予)❹古今异义①一豆.羹 豆⎩⎨⎧古义: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类的名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古义:指带来好处今义:增加③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可以⎩⎨⎧古义:“可”和“以”两词连用,可以用来今义:能够④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古义:假使,如果今义:让,派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❺词类活用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名词作动词,感激)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名词作动词,合乎礼义) 第5篇 唐雎不辱使命❶重点词语解释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不译) ③大王加.惠(给予) ④以大易.小(交换) ⑤故不错意..也(置意) ⑥请广.于君(扩充) ⑦轻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 ⑧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⑨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⑩布衣..之怒(平民) ⑪以头抢.地耳(撞) ⑫此庸夫..之怒也(平庸无能的人) ⑬非士.之怒也(文中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⑭休祲..降于天(吉祥;不祥) ⑮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文中指穿丧服) ⑯秦王色挠.(屈服) ⑰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⑱寡人谕.矣(明白,懂得)❷通假字①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置) ②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④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❸一词多义①徒⎩⎨⎧亦免冠徒.跣(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②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派遣。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词语解释练习【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词语解释练习【部编版】教材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毛泽东2.我爱这土地/艾青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5.我看/穆旦1 沁园春·雪课下重点注释:【北国】。
【惟余莽莽】。
【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天公】。
【须】。
【红装素裹】。
【妖娆】。
【折腰】。
【输】。
【文采】。
【天骄】。
【弯弓】。
【俱往矣】。
【风流人物】。
补充:【风骚】。
参考答案:课下重点注释:【北国】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天公】指天。
【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文采】这里的“文采”和下文的“风骚”,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天骄】天之骄子。
【弯弓】拉弓。
【俱往矣】都过去了。
俱,都。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补充:【风骚】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也借指文采、才情。
2. 我爱这土地重点词语解释:【嘶哑】。
【汹涌】。
【黎明】。
【腐烂】。
参考答案:重点词语解释:【嘶哑】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
【汹涌】水势翻腾上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腐烂】烂掉,朽坏,指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下重点注释:【娉婷】。
【鲜妍】。
【冠冕】。
补充:【轻灵】。
【娉婷】。
【呢喃】。
参考答案:课下重点注释:【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
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补充:【轻灵】指动作轻巧灵活,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知识梳理第二讲 文言文PPT语文课件

2.中心思想 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 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课堂变式练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C )
A.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B.至若春和景明
景:日光
C.沙鸥翔集
集:集会
D.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文人,大多在这里会聚,(他们)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15)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 (16)而或长烟一空:全 (17)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18)此乐何极:哪有尽头 (19)把酒临风:持、执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指朝廷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 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感觉。 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春风和煦、日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接, 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重点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守:(2)越.明年越:(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4)衔.远山,吞长江衔:(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晖:(6)前人之述备.矣备:(7)连月不开开:(8)山岳潜形形:(9)薄.暮冥冥薄:(10)郁郁..青青郁郁:(11)渔歌互答答:(12)宠辱偕.忘偕:(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2.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释义:3.古今异义(1)增其旧制.古义:今义:(2)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今义:(3)春和景.明古义:今义:(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5)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6)微.斯人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1)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或①而或.长烟一空②或.异二者之为7.句子翻译(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6)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7)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8)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9)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0)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重点字词(1)环.滁皆山也环:(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4)峰回.路转回:(5)作.亭者谁作:(6)名.之者谁名:(7)太守自谓..也自谓:(8)醉翁之意.不在酒意:(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11)云归而岩穴暝暝:(12)晦.明变化者晦:(13)野芳.发而幽香芳:(14)佳木秀.而繁阴秀:(15)临溪而渔渔:(16)杂然..而前陈者杂然:(17)颓然..乎其间者颓然:(18)树林阴翳翳:(19)太守谓.谁谓:9.古今异义(1)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今义:(2)射.者中,弈者胜古义:今义:10.一词多义(1)归①云归.而岩穴暝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谓12.特殊句式(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句式:(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句式:五、翻译13.句子翻译。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复习一、文学常识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荡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实12、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但是:固然如许,那末……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墨客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傍晚冥冥薄:迫近19、去国怀乡去:分开国:都城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23、波澜不惊:僻静24、锦鳞游泳鳞:鱼儿25、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大儒诚信教育资源提供《岳阳楼记》的复资料。
这篇文章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他被世人称为“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在文章中,有一些词语有多种意义,例如“观”可以表示“看”,也可以表示“予观夫巴陵胜状”,即“欣赏”。
又如“极”可以表示“到了极点”,也可以表示“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些词类活用的例子,例如“百废具兴”中的“具”表示“全、都”,“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表示“降职或远调”,“忧谗畏讥”中的“谗”表示“说别人坏话”。
还有一些通假字,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表示“嘱托”。
“岳阳楼记”中还有一些重点词语,例如“增其旧制”表示“规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示“雄伟景象”。
在修改这篇文章时,我们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同时,我们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1.Expressing the author's concern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and hi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rld。
(Fan Zhongyan was a famous minist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o cared about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devoted himself to the country。
This sentence shows that he put the country's troubles first and personal happiness last。
demonstrating his noble qualities of worrying about the country and considering the people.)2.What is the n een the linked material and "Worry about the world's troubles first and enjoy the world's pleasures later"。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谪,贬官。
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2、【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具】同“俱”,全、皆。
5、【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6、【属】同“嘱”,嘱咐。
7、【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9、【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10、【朝晖夕阴】早晚阴睛多变。
晖,日光。
11、【大观】壮丽景象。
12、【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13、【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4、【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极,至、到达。
15、【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16、【骚人】泛指文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18、【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19、【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0、【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1、【开】指天气放睛。
22、【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芒。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5、【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
摧,折断。
26、【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冥冥,昏暗。
2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国,指国都。
28、【景】日光。
29、【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30、【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广阔。
31、【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
32、【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33、【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内文言文考点解析及分册练习(九年级上下册)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解析及分册练习九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册10.岳阳楼记知识梳理1.重点词语解释(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越.明年(3)百废具.兴(4)属.予作文以记之(5)予观夫.巴陵胜.状(6)浩浩汤汤....(7)横无际涯..(8)朝晖.夕阴(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0)前人之述备.矣(11)然则..北通巫峡(12)南极.潇湘(13)迁.客骚人..(14)若夫淫雨霏霏....(15)连月不开.(16)浊浪排.空(17)日星隐曜..(18)山岳潜形..(19)樯倾.楫摧.(20)薄.暮冥冥..(21)则有去国..怀乡(22)忧谗畏讥....(23)至若春和景..明(24)波澜不惊.(25)沙鸥翔集.(26)锦鳞.游泳(27)郁郁..青青(28)而或.长烟一.空(29)此乐何极.(30)宠.辱偕.忘(31)把.酒临风(3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3)或.异二者之为.(3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6)先.天下之忧而忧(37)后.天下之乐而乐(38)微.斯人(39)吾谁与归.2.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3.古今异义(1)越明年..,政通人和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看(3)增其旧制.古义:;今义:制度(4)前人之述备.矣古义:;今义:具备,具有(5)则有去.国怀乡古义:;今义:前往(6)而或长烟一.空古义:;今义:数词(7)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今义:景色,景观(8)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今义:判断动词(9)微.斯人古义:;今义:细微4.一词多义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___(1)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政通人和__________(2)通北通巫峡__________南极潇湘__________(3)极此乐何极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__________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4)和政通人和__________浊浪排空__________(5)空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6)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5.词类活用(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作动词,(2)百废.具兴作名词,(3)北.通巫峡作状语,(4)南.极潇湘作状语,(5)日星隐曜.作名词,(6)先.天下之忧而忧作状语,(7)后.天下之乐而乐作状语,6.文言句式请指出下面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
解释(答案)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词语解释
一、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巴陵郡。
越.
(到)明年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同..(第二年),政通人和
“俱”,全、皆)兴。
乃.(于是,就)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同“嘱”,嘱托)予作文
..(写文章)以.(表目的,来、用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美景,胜:美好),在洞庭一.(全)湖。
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宽阔无边),横无际涯
..(边际);朝晖.(日光)夕
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的)大观
..(壮丽景象)也。
前人之述备.(详
尽)矣。
然则
..(如此……那么)北通巫峡,南极.(至、到达)潇湘,迁客
..(被
降职到外地的官员,迁:贬谪、降职)骚人
..(泛指文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
..(表推测,恐怕)异乎?
若夫
..(雨..(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
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连月不开.(天气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冲向
天空);日星隐曜.(光芒),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桅杆倒下,
船桨断折,倾:倒下,摧:折断);薄暮冥冥
..(昏暗),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离开)国.(国度)怀乡,忧谗.(说坏话)畏讥.(批评指责),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极言广
阔);沙鸥翔集.(停息),锦鳞
..(美丽的鱼)游泳;岸芷汀兰,郁郁
..(形容草木茂盛)青青。
而或长烟一.(全)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圆形的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哪有尽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荣耀)辱偕.(一起)忘,把.(持、执)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
..(品德高尚的人)之心,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因为)物喜,不以
己悲。
居庙堂
.....(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朝廷)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方官)则忧其君。
是.(这)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如果没有)斯人,吾谁与归?
二、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环.(环绕)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格外,特别)美。
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并且)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曲折、回环)路转,有亭翼然临.(居高面下)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到)此,饮少辄.(就)醉,而.(表递进,而且)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意趣。
情趣)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若夫日出而林霏.(弥漫的云气)开,云归.(巨龙)而岩穴暝.(昏暗),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花)发.(开放)而幽香,佳木秀.(茂盛)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季)也。
朝而.(表修饰,不译)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穷尽)也。
至于负者
..(背着东西的人)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偻.(指老人)提携
..(指小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蔌.(菜蔬),杂然而前.(在前面,名作状)陈.(陈列,摆开)者,太守宴也。
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不,不是)丝.非竹.(丝竹:指音乐),射.(投壶)者中,弈.(下
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
..
(苍老的容颜)白发,颓然
..(倒下的样子)乎.(在)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
..(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遮
盖),鸣声上下,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
然而
..(表转折,但是、却)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以……为乐)其乐.(乐趣)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记述)以.(用)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三、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消
失)。
是日更定
..(晚上八时左右)矣,余拏.(撑(船))一小舟,拥.(裹、
围)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更.(还)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酒杯)而别。
问其
姓氏,是.(判断动词)金陵人,客.(客居)此。
及下船,舟子
..(船夫)喃喃
曰:“莫.(不要)说相公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诗词三首
1.金樽.(酒杯)清酒斗十千
2.玉盘珍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万钱
3.长风破浪会.(终将)有时
4.直挂云帆济.(渡)沧海
5.暂凭杯酒长.(增长,振作)精神
6.何似
..(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7.何事
..(为什么)长向别时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