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趣味实验
【趣味实验】10个最经典化学趣味实验,让学生一秒爱上化学!

【趣味实验】10个最经典化学趣味实验,让学生一秒爱上化学!
如何让你的学生爱上化学,是许多化学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下面选择了几个适合在课堂上做的化学趣味实验,来帮助各位老师让学生爱上化学!!!
以下实验请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实验一:酒精蒸气的爆燃。
混有空气的酒精蒸气在较小的空间内能产生爆燃。
实验二:旅行的火焰。
利用石蜡蒸气的可燃性。
实验三:能点燃的肥皂泡。
用打火机里的丁烷吹泡泡就可以了
实验四:自制氢气球。
厕所清洁剂和锡纸反应。
实验五:漂白粉和汽油
实验六:漂白粉和可乐
实验七:法老之蛇,用的是糖、小苏打、沙子和煤油
实验八:大象牙膏,双氧水、碘化钾和洗洁精
实验九:火山喷发,浓硫酸和白糖,请在化学老师指导下完成。
实验十:燃烧的洗手液,其实洗手液里加了酒精而已。
趣味化学小实验4则

兴趣化学小实验4那么1.瓶吞鸡蛋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好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参加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严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响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响,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会跳舞的鸡蛋在一只大量筒中参加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渐渐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渐渐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助。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外表,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外表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3.浮起来的气球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非常有趣。
请你分析答复: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应用的是物理学科中的浮力知识,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蓝色气球浮起来。
4.被戏弄的蜡烛将一支燃烧的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向其中参加一定量的鸡蛋壳,然后再沿烧杯内壁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让盐酸吞没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家庭化学趣味小实验(100例)

常见的家庭化学趣味小实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五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三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六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七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八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九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一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二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三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四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五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六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七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八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十九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十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十一。
趣味实验活跃化学课堂

趣味实验活跃化学课堂1. 铁水合成实验铁水合成实验是一种简单又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铁与水的反应过程。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铁片和瓶装水,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铁与水反应的过程。
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铁片表面的氧化现象,以及水分子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机理。
2. 气体生成实验气体生成实验是化学课堂上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得的化学物质,如小苏打粉和醋,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气体的生成情况,来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实验内容,如颜色变化实验、气味实验等,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水溶液鉴别实验水溶液鉴别实验是一种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气体的产生等现象,来鉴别不同的化学物质。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溶液,如盐水、碳酸氢钠水溶液等,然后邀请学生进行实验鉴别。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气体的产生等现象,来判断溶液中的物质种类,从而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参与度和兴趣。
4. 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化学反应的放热过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易燃的物质,如木片、酒精等,在实验室中进行燃烧实验。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燃烧过程,了解燃烧的条件、放热的原理等化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以上这些趣味实验,教师们可以有效地活跃化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施趣味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希望通过趣味实验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29个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一)鸣炮庆祝用品:研钵、玻璃片、滴管、玻棒、纸。
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
原理:氯酸钾为强氧化剂,红磷为易燃物,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用药匙将它们相混时会发生燃烧。
将混和物撞击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操作:将2克氯酸钾晶体放在研钵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
取0.6克红磷放在氯酸钾粉末旁。
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两种药品上,使药品潮湿,然后用玻棒将它们混和均匀调成糊状,分成三等分。
等它们干燥后分别用纸包紧粘牢。
庆祝开始时,把三个纸包先后用力朝水泥地或砖头上掼,就会发出三声炮响。
(二)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三)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趣味化学小实验(三例)

趣味化学小实验(三例)1.果皮爆气球(1)实验器材:气球、橘子皮(2)实验步骤:将气球吹鼓,向气球上挤出橘子皮汁,观察气球(3)实验原理:橘子皮皮的汁液中含有植物性芳香油类物质等可以溶解橡胶,从而使气球爆裂。
讲解: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接下来要为大家演示的实验叫作橘子汁爆气球,大家看一下,这是这次实验所用到的道具,橘子皮和气球。
你们可以想到这两者之间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吗?将橘子皮的汁液挤到气球上,它就会爆炸,眼见为实,请大家稍微往后站一点,仔细观察啊。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当气球沾到橘子皮的汁就爆炸了。
是不是感到很诧异呢,这个实验现象包含了一定的化学原理的,我们都知道气球的主要成分是橡胶,而我们橘子皮汁的主要成分则是酯类,当这种化学物质遇到气球时就会将橡胶溶解,这时呢我们的气球就会变薄,所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气球就会爆炸。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演示的实验,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一定不要让他们在吃橘子的时候玩气球,会存在危险。
希望这个实验会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哟~2.维生素C的检测(1)实验药品:淀粉、碘酒、水果汁、维生素C溶液(2)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3)实验步骤:先在4个烧杯内加少量淀粉溶液,分别滴入2~3滴碘酒。
向一个烧杯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其余烧杯内分别加入不同的水果汁,观察现象并进行对比。
(4)实验原理: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白色。
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生活中我们喝的酸酸甜甜的果汁不一定都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的哦!真正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他的名字叫做“维生素C”,小朋友们听过吗?今天,哥哥就要教大家怎么去辨别果汁的真假哦!大家每天都要吃饭,那你们知不知道吃饭吃的是什么吗?(拿起淀粉)吃的就是哥哥手上的这个东西——淀粉。
现在哥哥要往淀粉中加入水,制成淀粉溶液,然后把它平均的倒到面前的四个小烧杯中。
趣味化学实验大全

趣味化学实验大全
1. 火焰变拳头实验
实验材料:
- 喷雾器
- 酒精
- 火源
实验步骤:
1. 将酒精倒入喷雾器中;
2. 点燃火源;
3. 用火源点燃从喷雾器中喷出的酒精;
4. 酒精着火时,通过喷雾器将火焰喷出;
5. 火焰遇到空气后,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焰拳头。
2. 乳胶内火花实验
实验材料:
- 乳胶
- 干冰
实验步骤:
1. 在一个中放入一小块干冰;
2. 往里倒入适量的乳胶;
3. 密封;
4. 等待一段时间后,打开;
5. 在黑暗的环境下,可以看到乳胶内产生美丽的闪电般的火花。
3. 彩虹火焰实验
实验材料:
- 铜离子溶液(可通过铜片和硝酸反应得到)
- 锂离子溶液(可通过锂金属和水反应得到)
- 钠离子溶液(可通过钠金属和水反应得到)
- 火焰源
实验步骤:
1. 将铜离子溶液、锂离子溶液和钠离子溶液分别倒入三个中;
2. 将火焰源点燃;
3. 依次将铜离子溶液、锂离子溶液和钠离子溶液倒入火焰中;
4. 可以看到火焰随着不同离子的进入,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形成美丽的彩虹效果。
这些趣味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原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这份实验大全能够帮助到您。
用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孩子对化学的兴趣

用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孩子对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一门既有趣又重要的科学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趣味化学实验来激发孩子对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化学的奥妙,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旨在帮助孩子们对化学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 彩色奇迹材料:透明杯、牛奶、食用色素、洗洁精、棉花棒步骤:将透明杯中倒入一些牛奶,再加入几滴食用色素。
然后,将洗洁精倒入棉花棒上,并将其放入杯中。
你将会看到一些奇迹般的化学变化发生,彩色的图案会在牛奶中浮现。
这是因为洗洁精中的化学物质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了有趣的图案。
2. 神奇气球材料:醋、小瓶子、小口漏斗、小颗粒发霉食物(如面包)、氢氧化钠步骤:首先,在小瓶子中倒入一些醋。
然后,使用小口漏斗将小颗粒发霉食物(如面包)放入醋中。
接下来,向小瓶子中加入一些氢氧化钠。
你会看到瓶子里产生了气体,气体会使瓶子中的气球膨胀。
这是因为醋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使气球充满。
3. 魔术指环材料:铁裁剪、塑料喷漆、纯棉绳步骤:首先,使用铁裁剪将塑料喷漆制作成一个环状。
然后,将纯棉绳绕在塑料环上。
接下来,将塑料环揉搓一会,然后拉开纯棉绳,发现它变成两根绳子了!这是因为塑料环在揉搓时变得比较热,使它表面的塑料发生了化学变化,变得比原来更柔软,因此可以轻松地将纯棉绳分开。
总结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孩子们能够观察到化学物质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科学的兴趣。
这些实验不仅有趣,而且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孩子们能够对化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并喜欢上这门有趣的科学学科。
让我们一起共同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和学习化学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趣味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本节课是一节趣味实验课,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及规范学生的一些实验操作。
【教学设计】
1、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棉手帕、70%的酒精、烧杯、酒精灯、坩埚钳等。
实验步骤:将棉手帕侵泡在70%的酒精中,用坩埚钳夹起棉手帕放到酒精灯出点燃,边燃烧变晃动,等火焰熄灭后,拿下手帕观察手帕有什么变化?
实验原理:因为棉手帕是用70%的酒精侵泡过的,酒精燃烧时,30%的水分蒸发需要吸热,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所以火焰熄灭后,棉手帕还是完好无损。
2、魔棒点灯:
实验用品:玻璃棒、表面皿、酒精灯、高锰酸钾、浓硫酸等。
实验步骤: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观察酒精灯能否被点燃?实验原理: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灯被点燃。
3、喷雾作画:
实验用品:画纸、画笔、喷雾器、酚酞、醋酸等。
实验步骤:先用画笔蘸取酚酞溶液在画纸上作画或者写字,等风干后观察不到痕迹,再用装有醋酸的喷雾器对着画纸喷,观察画纸上有什么变化?实验原理:无色的酚酞遇酸变成红色。
4、水火相容:
实验用品:玻璃杯、镊子、玻璃棒、水、氯酸钾、浓硫酸、白磷等。
实验步骤:在一个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把十几颗氯酸钾晶体放到水底,再用镊子夹取几小粒白磷放到氯酸钾晶体中。
接着用玻璃移液管吸取浓硫酸少许,移注到氯酸钾和黄磷的混合物中,这时水中就有火光发生。
水中有火,岂不是“水火相容”吗?实验原理:在水中放进氯酸钾,氯酸钾是含氧的化合物;再放进白磷,白磷是极易燃烧的东西,在水里因为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了,所以没有自燃。
但是,加进了浓硫酸,浓硫酸与氯酸钾起作用生成氯酸,氯酸不稳定,放出氧来。
氧又与白磷起反应而燃烧,这种反应特别猛烈,因此在水里也能进行,使得水火同处在一个杯中。
磷被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与水起作用,生成磷酸。
5、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步骤:
(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象煮树叶汤(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当叶肉呈现黄色后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净;
(3)将叶子平铺在瓷砖或玻璃板上,用试管刷或软牙刷慢慢刷去叶肉。
将剩下的叶脉放在水中轻轻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可乐”变“雪碧”】
可口可乐和雪碧都是夏令时节的理想饮料。
可口可乐是淡褐色的液体,而雪碧汽水则是清澈透明的液体。
下面介绍一则将“可口可乐”变成“雪碧”的小实验。
取可口可乐空瓶一只,倒入四分之三体积的蒸馏水。
取烧杯一只加入50亳升酒精,并加入适量碘片,制得深褐色酒精碘溶液。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可乐瓶中,边加边振荡直到溶液的颜色和可乐相似为止。
一瓶“可乐”制好了。
在干燥的瓶盖内放入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粉末,然后取一张糯米纸盖在内粉末上,再将瓶盖轻轻地盖在瓶口上,小心盖紧,注意不要使大苏打粉末散落在瓶内。
将可口可乐瓶用力一摇,很快一瓶“可口”变成了无色透明的“雪碧”。
原来,硫化硫酸钠和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去碘溶液的颜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自然,这种“可口可乐”不会可口,“雪碧”也不会令人清爽,它们绝对不能饮用。
【白纸上面变黑字】
取一张白纸,用稀硫酸在白纸上写“化学”两字,因为稀硫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白纸上几乎看不出字迹来,但是将白纸晒干以后,白纸上面就变出,“化学”黑字来。
请问,这是什么道理?
答案
当稀硫酸在白纸上晒干后,由于水分的减少,使稀硫酸变成浓硫酸,浓硫酸有个特性,就是可以使有机物质碳化。
白纸的主要成分是由纤维素(有机物)组成的,浓硫酸使白纸脱水碳化,使写字的地方变成焦黑,原来写的“化学”两字就变了出来。
【魔棒点灯】
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答案是肯定的。
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
【魔棍下的猴变蛇】
“下一个节目,魔棍之下猴变蛇,是由化学组张老师表演。
”报幕员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年过半百的张老师信步走到讲台上来,只见他右手拿着个洁白如玉的工艺品小猴,左手拿一根二尺多长的细玻璃棒,让观众看过之后,把猴子放在表演台上。
接着又用玻璃棒的一端轻轻地点了一下猴子的小脑袋,奇迹立刻出现了:顿时,小猴升烟起火,变成了一条婉蜒的淡黄色的长蛇,冲天而竖,摆出要袭击宿敌的架势,他的精采表演,令人感到惊奇。
诚然,除了张老师的搁熟的技巧之外,一定还有什么诀窍。
请大家动脑深思,他的诀窍在什么地方?
答案
原来,这个小猴子是用一种叫做硫氰化汞的材料做成的。
其方法是:
取适量的硫氰化汞,少许的水,微量的胶水,再加一些蔗糖和硝酸钾,把这些物质粘聚后,做成小猴,待干后便可表演。
表演前,将小猴的头部钻一个小洞,然后滴进几滴酒精。
玻璃棒的一端事先蘸上一些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因为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和浓硫酸混合后,具有强烈的氧化燃烧作用。
所以,只要轻轻地点一下小猴子的头部,酒精即燃,随后整个猴子开始燃烧,因为含有硝酸钾(硝酸钾受热时放出氧气),所以燃烧的猛烈。
由于硫氰化汞受热时膨胀极大,于是,一条弯曲的谈黄色的长“蛇”拔地而起。
但是,当蛇形发生时,有一种难闻的气味,注意不要把灰弄到嘴里。
【奇怪的节目单】
铃声一响,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首先由报幕员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向观众报幕,只见他手里拿着喷雾器,对准一张白纸一喷,白纸立刻出现鲜艳夺目的红字:第一个节目“奇怪的节目单”,其他节目也依次显现出来。
这位报幕员的精采表演,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可是,其中有位小观众提出个问题:这张白纸红字的“奇怪的节目单”是怎样显现出来的?亲爱的读者,你能否给予解释?
答案
原来,这个“奇怪的节目单”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
过程是这样的,先用无色的酚酞溶液在白纸上把字写好、晾于,报幕员再用喷雾器将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喷到纸上,两者化合即变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