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三十二) 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作业】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30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练案[30]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20xx·太原)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 ( B )
[解析]据材料提到,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种满绿色植物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故赞赏绿色植物,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工人阶级需要娱乐,故A项排除;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没有这种说法,故C项排除;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过于绝对,故D项排除。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及其评价》
材料四 事实上,自1890年美国颁布第一部现代反垄断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以来的115年间,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制定了名称不尽相同的反垄断法,如《反限制竞争法》《限制性商业行为法》《竞争法》《公平交易法》等。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反垄断法体系已经建立并臻于成熟。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企业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强弱并购为强强并购所替代、国内并购发展为跨国并购,并购案值屡被刷新、垄断程度再攀新高。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5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十五)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8·云南保山二模)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在棉织、采矿、冶金、制盐、玻璃等行业中迅速兴起。
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也同时发展起来,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劳动工具日趋专门化。
这些发展( )A.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领先世界B.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C.说明民主代议制的确立D.为工业革命准备物质技术条件D[由材料中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多个行业兴起、内部分工和生产技术改进等方面说明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故D项正确。
]2.(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瓦特研究蒸汽机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
1775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
马克思也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
”这说明推动当时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源于英国 ( )A.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B.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C.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D.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C[结合题中关键信息可知,瓦特的发明成果因获得技术专利而受到法律保护,并在生产领域中得到推广,C项正确。
]3.1811年,英国诺丁汉郡的袜商不顾行业规矩生产劣质廉价长筒袜,手工织袜工组织起来捣毁了不法商人的袜机,约克郡也发生了反对新出现的剪绒机的斗争。
后愈演愈烈,议会制定法律重判砸机器罪才被遏止。
斗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劣质产品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B.为了维护公平的行业竞争秩序C.工厂机器夺走了手工工人饭碗D.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残酷压榨C[根据材料信息“1811年”“手工织祙工捣毁袜机、反对新出现的剪绒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工人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工厂使用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夺走了手工工人饭碗,故C项正确。
]4.(2019·成都测试)19世纪的英国“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三十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十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
……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B.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解析:选A 据材料可推知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期间,究其原因就是机械化和交通革命,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物价下降,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工业革命的条件,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英国国内市场,故D项错误。
2.(2019·洛阳期中)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B.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C.加重了人们的工作强度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选D 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政治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A、B两项错误;人们的工作强度的加强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工业革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推动理性休闲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3.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开凿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
据此可知( )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解析:选D 材料英国各阶层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有工业化大生产特点,体现了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故D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岳麓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22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
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明家庭手工业不复存在,故D项错误。 A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七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22讲
真题体验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第七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22讲
真题体验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8-
4.(2014课标全国Ⅱ,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 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 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 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关闭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根据题干信息 “纺车”“手织机”“多半闲置”“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5-
名师点评本题以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为切入 点,深入考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掌握和认识,主要考查阅读和获取 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 跃,但是由于财富分配的不合理,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了社 会的急剧分化。如果能够联系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前,美国社 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赶不上经济 发展水平,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 增长,也不难得出正确答案。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迁移类似的历史现 象进行分析。
第七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22讲
真题体验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第32讲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课件】(67张)

[注]
垄断组织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
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
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
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局部调整。
返回
4.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 开,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返回
⑥上层建筑:西欧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变革和革命,进一步巩固 了资产阶级统治。
⑦经济思想:自由主义 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⑧对外政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⑨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拓]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传
2.过程
返回
(1)起止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40 年代。
(2)核心内容
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1840 年前后,英国基本
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辩]
手工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手工工场和工厂同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存在雇佣与被
孙发明蒸汽机车。
返回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生产力: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③国民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减少,工业作用日益 重要。 ④城市化进程: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⑤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 大阶级。
2020版高考历史通用版一轮温习试题必修2第2单元第2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二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单项选择题1. (2018·山东临沂三模)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爱惜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表现了这一政策。
但到1846年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
这说明那时英国( )A. 踊跃应付国际竞争,完善自由市场制度B. 废弃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干与经济盛行C. 爱惜新贵族的利益,踊跃开拓国内市场D.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2. (2018·湖北襄阳模拟)19世纪,英国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音乐会成为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之一,一些音乐厅老板扩大经营范围和场地规模,聘请专业的演出人员,面向广大平民进行收费演出。
这反映出那时英国()A. 理性休闲方式慢慢兴起B. 公共艺术修养的普遍提高C. 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事业D. 休闲活动呈现商业化特点3. (2018·湖南怀化三模)1848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的第一步,确实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而在1872年德文版这一观点已修正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把握现成的国家机械,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阻碍观点修正的要紧因素是()A.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B. 世界市场大体形成C. 议会制度日趋完善D. 工业资本主义进展4. (2018·河南洛阳三模)1870年至1914年,英国前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另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刻、工伤补偿等公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补偿法、最低工资法等。
这说明英国()A. 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进展B. 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C. 民众生活取得了全然保障D. 民主政治惠及社会基层5. (2018·福建漳州三模)18世纪初期,英国贵族喜爱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进行没有章法的狩猎活动。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二单元第3节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3节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1876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面对“最大奇迹”时惊呼:“我的天哪!这个钢铁做的玩意儿竟然会说话!”。
材料突出反映了() A.巴西政治经济落后B.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C.通讯科技成就巨大D.美国完全实现现代化2.“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
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A。
19世纪6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19世纪80年代D。
19世纪90年代3.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钢铁产量(吨)3 20000029 500000投资总额(美元)121 000000590 000000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4.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达到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博览,在博览会上展示了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以此向全世界显示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下列不可能展出的是()5.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
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B。
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C. 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D. 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6.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7.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是()8.“与其把16到18世纪其他先进经济看作‘没有成功的欧洲’的实例,倒不如把这一阶段的西欧看作一种并不特殊的经济可能更为合理。
”使西欧变得“特殊"的历史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9.“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5 第12单元 第32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本阶段是欧洲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思想发生重要变化。
同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民族独立运动兴起、发展。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后期,欧美等地同时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马克思主义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进入新阶段。
(3)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的殖民扩张使拉丁美洲在18世纪晚期完全沦为殖民地。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速了对亚洲、非洲的侵略;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民族解放运动:西方列强的侵略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洲人民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的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老的亚洲开始觉醒,非洲人民也英勇反抗列强的侵略,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第32讲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标要求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2.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3.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考点定位 1.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特点。
2.现代工厂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3.工业革命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主题一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和特点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内涵: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2.兴起国家英国条件政治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经济(1)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2)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技术手工工场和工人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生产技术的进步概念阐释圈地运动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三十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800~1850年半个世纪中,(英国)棉织品的价格下降了81%,小麦和其他食物的价格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工资基本保持稳定。
……它们对物价的影响大大降低了。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机械化生产普及和交通革命B.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C.圈地运动增加了劳动力资源D.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解析:选A据材料可推知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期间,究其原因就是机械化和交通革命,故A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物价下降,劳动人民购买力显著提高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工业革命的条件,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是英国国内市场,故D项错误。
2.(2019·洛阳期中)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人们的政治地位B.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C.加重了人们的工作强度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选D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政治地位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故A、B两项错误;人们的工作强度的加强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原因,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工业革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推动理性休闲运动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
3.在“蒸汽”时代的英国,许多贵族出巨资购置设备,开发煤矿、投资修筑铁路、开凿运河;工商资本家不断追寻市场、发现商机、谋取利润;工人为了按日或按月的薪水拼命工作;农舍中劳作者也经常为小雇主工作。
据此可知()A.两大对立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B.英国的民族主义具有殖民主义的特点C.投机行为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D.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解析:选D材料英国各阶层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有工业化大生产特点,体现了工业主义伦理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故D项正确。
4.随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这一变化()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解析:选D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应该是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故A、B两项错误;从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看出应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服饰内涵,而不是体现科技革命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2019·洛阳一模)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
这表明英国() 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解析:选A由材料中时间“1870年至1914年”可知此时期为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发展推动社会贫富分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人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因而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建立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
6.1777年,英国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占24%,农业占45%;到1821年,工业收入上升到31%,农业收入下降至26%。
1851年工商业劳动力占有总劳动力的58.7%,农业劳动力占21.7%。
这说明英国()A.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C.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日益降低D.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工业化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即经济结构中工业比重上升导致了其根本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仅能体现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农业比重降低和农业劳动力比重变少,不能说明第一产业生产能力降低,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进步,生产能力有所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收入的情况,故D项错误。
7.(2019·吉林一模)十八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
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
8.(2019·银川一模)1883年4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50个减少到4个。
11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
没过几天,大约有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
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美国()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B.垄断渗透到社会生活C.科学技术的进步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解析:选D材料体现的是垄断组织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国家意志,不是垄断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的进步,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跟着变化的史实,故D项正确。
9.18世纪以前的大学里,自然科学只是有钱的爱好者的副业。
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逐渐被大学接受,但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在大学中一直没有地位。
1889年,德国将一些水平较高的技术学校升级为大学,将技术教育纳入大学体制。
在美国,大学和产业界的交流普遍而顺畅,1870年代以后有了迅速的发展。
19世纪后期大学体系变化的主要背景是()A.生产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B.自然科学地位变得日益重要C.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解析:选A1870年代以后技术教育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18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故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特别是技术教育的发展,而不是自然科学地位日益重要,故B项错误;大学体系变化的背景应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这不是大学体系变化的背景,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期已经基本形成,故D项错误。
10.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
1865~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
这一状况()A.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B.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C.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D.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解析:选D19世纪后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银行家从中获取金融利润,这并不能扩大英国的海外市场,故A项错误;18世纪英国殖民霸权即已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世纪后期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金大量投往国外而不是用于更新本国的工业设备,导致英国逐渐落后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德,因而材料中现象不会削弱英国的竞争对手,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1.(2019·太原一模)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
“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解析:选D A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英国的经济是发展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技术创新是否乏力,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贫富差距,而是讲的行业差距,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社会缺乏劳动力,主要是工业劳动力,所以应该要进行产业的变革,从农业中挤压出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充实到工业生产中,故D项正确。
12.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
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解析:选D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世界工厂”确立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率先开展并在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确立起了“世界工厂”地位,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新英格兰和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工业产品占全国工业产品的6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工业要求企业更接近原料、能源产地和市场。
中西部矿产资源富饶,又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因此迅速发展为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农机、汽车、石油等重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基地。
1939年,中西部的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跃居全国工业的首位。
同年,美国工业摇篮—新英格兰的工业产值仅占8.6%,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的工业产值占28%。
大西洋沿岸中部各州制造业转向制作技术水平较高的精密产品,与中西部并列成为各具特色的两大制造业地带。
1870~1940年,美国城市由663个猛增到3 464个,增长了4倍,城市人口由990万增长到7 400万,增加了6.7倍,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的比重由占25.7%上升到56.5%。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二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贸易日益扩大,商业化的浪潮成为城市化的首要推动力。
统计表明,中国近代产业结构中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是一以贯之的固定格局:1894年,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比例是9.7∶1,1920年是3∶1。
贝罗赫在谈到中国城市化时指出:“在20世纪初,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还比第三世界其他地方低得多。
”至于制造业就业人口在近代中国本是一个无以精确统计的数字,即使以包括海员、搬运工人等在内的并非制造业的全部产业工人人数计之,至抗战前最高估计也不会超过400万,以此与全国四亿多人口的百分比,也不足1%,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的典型的“无工业化的城市化”。
中国近代制造工业主要集中于沿海省份,特别是通商口岸城市;外资工厂在制造业部门占有主要份额。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城市化的成就。
(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与美国城市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中国城市化与美国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