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节课的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心理健康第一课《说说我自己》教案

二年级心理健康第一课《说说我自己》教案

第一课,说说我自己一、教学目标:1。

初步体会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保持健康而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三、教学过程:1。

天真屋(1)“印指纹”小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动物朋友也各有各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2)观看flash——动物学校的故事.让学生结合动画和阅读材料,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特点分别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3)小结过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动物们也一样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2.聊天室(1)创设心理情境。

小兔子它们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可急坏了动物学校的校长,你想对小兔子、小鸭子、蛇和老鹰说些什么呢?(2)分享妙招。

把想说的话写一写或画一画,然后交流分享(3)总结归纳。

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为重要。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明星。

3.游戏角(1)填写。

小明星档案。

(自信卡).(2)交流分享-—“这个,我真的很不错!.”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为什么我们不能自信地说一声。

“这个,我能行”呢?请大声而有感情地朗读小明星档案给大家听。

(3)总结归纳.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每个人都应从小看重自己,在别人肯定你之前,你要先肯定自己.请为自己设计一张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名片吧。

学生用卡片、彩笔设计名片。

4.加油站(1)我夸我.假如有记者来采访你,你会怎样介绍你自己呢?(2)总结归纳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勇敢地面对缺憾.让我们从这一课起,带着自信的笑脸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5。

亲子分享(1)牵手父母。

回家采访爸爸妈妈,听听他们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五上第1课《独特的我》教案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五上第1课《独特的我》教案

《独特的我》教学设计心理方面: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社会方面: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活动:猜猜我是谁收集全班同学的特点卡,老师随机抽取卡片并读出来,让同学们猜是谁。

材料:一个同学的自我认识我是一个普通的女生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的人你怎么看待她对自己的认识?不自信,没有全面认识自己二、生命小秘密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尽管很少有人能样样突出,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什么是智能?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

读一读:一位自闭症患者,从小与人交流困难,无法完成普通学校的学业。

但他喜欢画画,通过绘画与世界进行沟通。

他在乘坐直升机游览城市上空后,能凭借记忆画出完整、详细的城市鸟瞰图。

他惊人的记忆力、非凡的绘画天赋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感叹,被称为“活人相机”。

他的一些作品被大剧院、画院收藏,他自己也开设了一家画廊。

思考:他的成功与他的哪些智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关?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你的哪些智能得到发挥了?三、生命加油站活动:“绝技”汇演每个同学准备一项“绝技”,在小组进行展示;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进行“绝技”汇演。

问:你最擅长的“绝技”是怎样炼成的?材料:英国心理学家哈菲顿做了一个实验,他请来三个人,用握力计来测验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第一次,在正常的情况下,3个人都拼命抓握力计,平均握力102磅。

第二次,他们被告知身体十分强壮,于是他们的平均握力达到142磅。

第三次,他们被告知身体非常虚弱,于是平均握力只有29磅。

思考:为什么三次情况不同?被给予了不同的心理喑示“绝技”炼成秘诀: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材料:美国心理学教授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进行试验,对只能记住7位数字的普通人训练一年,结果他们可以记住长达80至100位的数字。

阿里克森对“天赋说”最热门的体育、音乐等领域也做了细致的研究,从音乐神童莫扎特,到篮球名宿乔丹,再到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所有的所谓“天才”,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认真练习,并没有谁是“生而知之”的。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本领大》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本领大》

大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本领大》教案题目:《我的本领大》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树立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自我认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2.自信心培养: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3.积极向上: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树立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认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建立自信心并制定学习目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复习(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反义词卡片,让学生说出上课之前听到的与“自卑”相对应的词汇。

2.学生回答后,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中的哪些人是自卑的?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让学生讨论如何树立自信心。

步骤二:呈现新知(10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观看《我的本领大》的短片,让学生了解主角通过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树立自信心的故事。

2.学生观看短片后,老师提问:“你们觉得主角通过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是如何树立自信心的?”3.学生回答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确保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

步骤三:活动与探究(2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领域(如运动、艺术、科学等),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该领域的优势和长处。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记录下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

3.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成员的优势和长处。

步骤四:总结与延伸(15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程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老师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如何帮助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3.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计划,老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步骤五:课后延伸(5分钟)1.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为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姿多彩的我(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姿多彩的我(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多姿多彩的我(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和绘画思考,引导学生眼中的“我”,从而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增强自信心。

】三、了解同学眼中的“我”一)小组合作,交流认识。

1.组队:同学们,请自由组队(规定每组3-4人),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彼此眼中的“我”。

2.交流:请同学们依次介绍自己的“我”(即第二步中画的海洋生物),并请其他组员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我”的特点,最后请这个“我”的主人总结自己的特点。

二)展示成果,分享感受。

1.展示:请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你们小组的“我”和特点展示给全班同学。

2.分享:请展示完毕后,代表同学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了解同学眼中的“我”,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同时也能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特点和优点。

】四、了解父母眼中的“我”一)阅读信件,思考反思。

1.分发信件:请同学们拿到一封信,这是你的父母给你写的,信中写了他们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请认真阅读。

2.思考反思:请同学们在一号卡片纸的背面,根据信中所写,总结出父母眼中的“我”的特点,并思考一下,这些特点和你自己的认识是否一致,是否需要改进。

二)展示成果,分享感受。

1.展示:请同学们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父母眼中的“我”的特点,用彩笔在二号卡片纸上画出来。

2.分享: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画和感受,同时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不足和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信件和思考反思,让学生了解父母眼中的“我”,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同时也能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特点和优点。

】五、角色扮演,体验“我”多彩的一面一)分组演绎,体验感受。

1.分组:同学们请自由组队(规定每组4-5人),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我”多彩的一面。

2.角色扮演:请每组选择一位同学扮演一个角色(如老师、医生、警察、农民等),其他同学扮演这个角色的朋友、家人、同事等,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我”多彩的一面。

我的校园我做主 劳动课教案

我的校园我做主 劳动课教案

《我的校园我做主劳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理解自己的参与和努力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与校园劳动的意识和责任感。

3.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

二、教学内容
1. 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校园建设的基本知识,包括校园布局、设施设备、绿化美化等方面。

同时,讲解个人参与校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包括植树种草、卫生保洁、设施维护等方面。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劳动实践,如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卫生清扫等工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案,让校园成为自己的家园。

三、教学步骤
1. 确定劳动任务和时间安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 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前的安全教育和准备工作。

3. 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劳动,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4. 及时总结和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

四、注意事项
1. 确保学生安全是首要任务,教师要注意现场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劳动过程,防止意外发生。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安排适当的劳动任务,避免过度劳累。

4.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新老师第一节课教案(精选13篇)

新老师第一节课教案(精选13篇)

新老师第一节课教案新老师第一节课教案(精选13篇)新老师第一节课教案篇1目的:1、思想品德教育2、再进行坐、立、行、课堂听讲等训练,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3、安全教育。

活动内容及过程:一、爱校教育1、老师祝贺小朋友返回学校,和同学们交流新年的愿望。

2、教育学生爱学校,爱班级。

二、常规教育大家又回到了学校。

回到了教室,谁能记得老师要求在教室里怎样坐呢?让我先来看看谁坐得最像一年级的小学生。

表扬坐姿端正的同学。

1、课堂坐姿我们先来看看其他的同学们是怎样坐的(播放照片)。

老师说明要求:上课的时候正确的坐姿是:小手平放桌面(右手在上),双脚平放地面,腰背要挺直,小眼睛要看着老师或黑板。

老师示范。

现在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念一个神奇的咒语,老师说:123,你们说:快坐好!我们小朋友就能变成一个个坐姿端正挺拨的小学生了。

咒语你们记住了吗?我们来练习一下。

老师与学生配合练习口令。

现在老师要念咒语了,看谁能很快地变成一个小学生,坐得最好的小朋友,由老师发给孩子贴纸,作为奖励。

师在课桌间检查指导坐姿还不太端正的孩子。

2、听课、发言常规教育3.1、是会用耳朵听。

听老师说话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听同学发言,要注意听他回答对了没有,如果你还有想法,就举手说出你的想法,今天开始,我们又回到教室里,始上课了。

上课的时候坐姿要端正,不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也不能和边上的小朋友说话。

如果老师说话了,你们就要看着老师,认真听老师在说什么。

如果你们也在说话,老师的话就听不见了。

现在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正看着我,听得最认真。

(班主任发贴纸奖励做得好的小朋友)如果老师请小朋友在课堂上发言,你也要静静地听。

不能带玩具来学校玩,也不要带钱来买零食吃。

3.2、如果你要提问,或者发言,要先立起你的右手,经得老师同意后再发言。

训练发言(师示范):立起右手,经老师同意后,左移或右移一步,站立在课桌边的空位,双手自然垂直在大腿两侧,腰背挺直。

发言要大声。

二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一课 说说我自己 通用版

二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一课 说说我自己 通用版

标题:二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一课说说我自己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介绍,提高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姓名、年龄、爱好、特长等。

2. 认识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

3. 调整情绪的方法:呼吸法、情绪宣泄、积极思考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3. 情绪认知:让学生了解喜、怒、哀、乐等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4. 情绪调整:教授呼吸法、情绪宣泄、积极思考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整情绪。

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自我介绍和情绪表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我认识和情绪调整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顺利进行自我介绍,表达清晰、流畅。

2. 学生能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

3.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同学互动良好。

五、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

2. 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剧等。

2. 组织家长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3. 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学会调整情绪,为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情绪调整:教授呼吸法、情绪宣泄、积极思考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调整情绪。

”在二年级的心理健康课程中,教授学生如何调整情绪是非常关键的。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并且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情绪。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1)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1)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的魔法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第二节,主题为“我的魔法棒”。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魔法棒,了解魔法棒的作用,学习用魔法棒进行简单的表演,以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魔法棒的基本特点,能够理解魔法棒在故事和表演中的作用。

2. 学会用魔法棒进行简单的表演,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表现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魔法棒的作用,用魔法棒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认识魔法棒,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魔法棒、故事卡片、音乐CD、头饰等。

学具:每人一根魔法棒,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魔法棒的童话故事,引发幼儿对魔法棒的探究欲望。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向幼儿展示魔法棒,讲解魔法棒的基本特点。

(2)示范用魔法棒进行表演,让幼儿了解魔法棒的作用。

3. 实践活动(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根魔法棒,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表演。

(2)鼓励幼儿用魔法棒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自由发挥,用魔法棒进行表演。

(2)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魔法棒的作用。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魔法棒”2. 板书内容:魔法棒的特点与作用表演技巧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魔法棒进行家庭表演,记录表演过程和感受。

2. 答案示例:表演内容:我拿着魔法棒,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和爸爸妈妈一起跳舞。

感受:我觉得魔法棒真的很神奇,它能帮助我们实现愿望,还能让我们变得更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魔法棒的神奇,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一节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2、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教学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教学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画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索有关船的图片、模型、文字资料等。

二、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资料。

2、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一、两件特别的资料。

三、欣赏:
1、出示课件,欣赏船的图片。

2、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3、教师归纳,突出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

四、设计创作:
1、表现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来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

2、局部表现:体现船的种类。

3、装饰船:用线和色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

五、学生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大胆创作。

六、小结:
作品评讲,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