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的位置及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应用心理学:商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公关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教育 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 政治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等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 心理测验
人的智能有4种要素,7个水平,医学临床专业的人大多是:机 械操作80、人文理解85以上、艺术领悟80以上、逻辑推理90。 从操作性来分,每个学科的硬度不同:
(二)医学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战期间,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参与了军队临床工作,50年代以后,
由于临床心理学家学术地位的提高,他们主要在综合医院、精神病院、
医学院、心理保健诊疗所、大学心理系以及私人诊所。
三、我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是从30年代开始的。1979年11月成立中国心 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从80年代中期,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等都陆续招收医学心理学硕士和博士生。
三级区(重叠区)在皮层后部枕(视)、颞(听)二级区的 交界处,在顶一枕一颞最高形式的脑基础。
皮质前部的三级区位于运动区的前面即前额叶。前额叶的功 能与有目的指向性活动的最高级整合形式有关,负责组织、计划 和实现随意活动。
第三级皮质仅见于人,约占大脑皮层的一半以上,其细胞主 要来自Ⅱ、Ⅲ层。在个体发生上这部分脑是最晚成熟的,约七岁 以前它不能充分发展。
前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将大脑皮层分成三级皮质区。 一级区(又称投射区),主要结构是皮层第IV、V层细胞,具有高度 模式化和特异性,专门接受外周各种感受器传入的信息(听、视,体感) 和专门发送出运动的指令。 二级区其结构主要是皮层Ⅱ、Ⅲ层细胞。二级区与知觉和认识有关。 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对感觉经验进行加工和保存。二级区仍保存着 通道特异性。
《医学心理学》PPT

CHAPTER 05
医学心理学的前沿研究与发展
人工智能与心理评估
总结词
人工智能在心理评估领域的应用正逐渐被探索和 实施,为医学心理学带来了新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
总结词
人工智能的心理评估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 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已 被用于开发自动化心理评估工具,这些工具能够 快速、准确地分析患者的语言、声音和行为模式 ,以评估其心理状态和问题。
心理干预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 总结词: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干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 干预效果和患者的接受度。
• 详细描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干预技术被探索和实施,如虚拟现实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和游戏疗法等。这些新技术具有更高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 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
通过心理测验、评估工具等手段,对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认知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和问题所在。
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对个体或团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确定其性质、程度和原因,为后续的心理咨询和 治疗提供依据。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
通过与个体或团体进行交流、倾听、引 导等方式,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缓解 情绪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 健康发展。
• 总结词:心理干预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有助于提高干预效果,降低治疗时间和成 本。
• 详细描述:与传统心理干预相比,新技术通常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更短的治疗 时间,能够降低治疗成本和提高治疗效率。同时,新技术的使用也有助于患者 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心理问题,提高治疗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果。
医学心理学课件(全)

07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 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在各类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病患者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 应对长期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如焦虑、抑郁等,提高患者的心
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急性病患者
对于急性病患者,医学心理学可 以协助患者缓解因疾病突发带来 的恐惧、不安等情绪,促进患者
的康复进程。
疼痛患者
与其他学科关系
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与临 床医学、预防医学等紧密相关,为医 学提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医学心理学还与神经科学、社会学、 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共同探讨人类 身心健康问题。
与心理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心理 活动与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健 康和疾病中的表现。
02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概述
1 2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 心理活动及其表现。
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等。
3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 法等。
心理实质探讨
心理实质的定义
01
心理实质是指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核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
提问技巧
医生应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患者详 细描述病情和感受,以便更准确地了 解患者情况。
解释技巧
医生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 术语和复杂概念,确保患者能够充分 理解。
非语言沟通
医生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和表情 等非语言信息,传递出积极、专业和 可信的形象。
提高医患沟通效果途径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动的生理机制。
心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03
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法,探究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内在联
系。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对心理活动影响
01
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通过神经元的相互连接和传递信
息,实现对心理活动的调控。
02
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同时也对心理活动产
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 心理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应激源的性质、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等。
03
心理评估与诊断技术
常用心理评估工具介绍及应用场景分析
自评量表
如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 评量表(SDS)等,用于个体自我
评估情感状态。
投射测验
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TAT)等,通过个体对模糊刺激 的反应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 课件
目录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心理生理基础 • 心理评估与诊断技术 • 心理干预与治疗策略 • 特殊人群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目录
• 医学心理学领域前沿进展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医学心理学概述
医学心理学定义与发展
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 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与疾 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 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干预中创新尝试
智能化心理评估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治疗中 的应用
通过构建虚拟现实场景,模拟真实环境,帮助患者在 虚拟世界中进行暴露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智 能化心理评估系统,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心理学课件.ppt

四、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
1.树立对服务对象的整体认识
人有三种属性:生物属性
心理属性 社会属性
2.掌握交往技巧改善医患关系
五、是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的需要
医技——专业素质 医心——心理素质 医德——道德素质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心理测验法 5.个案法
预防疾病战略三阶段
1.环境卫生
改善环境预防传染病
2.个人卫生
提高体质预防疾病
3.行为卫生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 行为预防疾病
三、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1.树立心身相关的现代医学理念。
心身相关:是指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发生改变,另一 方面也随之发生改变。
2.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3.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狭义: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和疾病及 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的 一门科学。
广义: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
关系的一门科学。 *****
(二)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涉及医学和心理行为科学 2.基础学科:与解剖、生理等一样为基础课程 3.应用学科:可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也可独
复习思考题
1. 概念:医学心理学、心身相关 2. 医学模式发展四阶段。 3. 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心理学。 4. 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5.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适应能力
1.生活自理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 3.学习工作与操持家务维持家庭 生活的能力 4.遵守社会规范伦理道 德风俗习惯规章制度等 的能力
绪论
Introduction
*****绪 论*****
第一节 什么是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全套PPT课件

二、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医学心理学的酝酿和奠基
德国哲学家洛桑(B.H.Lotze)他在1852年出版了《医学心理学》。 美国的魏特曼(L.Witmer)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第一个 临床心理诊所,首次提出了“临床心理学”这一术语,被称为美国的“临 床心理学之父”。 卡特尔1890年首先提出了“心理测验”,订出第一套标准化的测验方法。 美国20世纪初的心理卫生运动,比尔斯发表(A mind that found itself) 一书在康涅狄克州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
医学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的位置及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应用心理学:商业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公关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 教育 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 政治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等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统计学 心理测验
人的智能有4种要素,7个平,医学临床专业的人大多是:机 械操作80、人文理解85以上、艺术领悟80以上、逻辑推理90。 从操作性来分,每个学科的硬度不同:
那种刚刚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 阈限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感觉性就越大,二者成反 比关系。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
(四)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
是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如 暗适应、嗅适应等。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课程性质
一、医学心理学的概念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医学 和心理学相结合的新型学科,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 心理现象的科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医学心理学 是心理学(psychology)的一个分支。
医学心理学完整版课件

认知理论
人类情感与动机理论主要研究情感和动机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
人类情感与动机理论
概括
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动机理论,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是由一系列层次化的需要所驱动的。
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情感与动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和解决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情绪障碍、心理创伤、成瘾行为和社会心理问题等。
应用
心理神经免疫学
心理神经免疫学是一种研究心理压力和神经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概括
心理生理学理论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对生理和健康的影响,以及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应用
心理生理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理解各种身心疾病和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疼痛和焦虑症等。
心理生理学理论
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性质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
它涉及到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社会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
医学心理学还与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共同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01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02
03
04
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02
行为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行为、认知、社会和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学习而发生变化。
行为学习理论
概括
行为疗法是一种使用行为学习理论来帮助人们克服各种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方法。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和非临床环境中,包括心理健康治疗、学校教育、家庭治疗和企业组织管理。
03
临床心理诊断
包括症状诊断、病因诊断和病理诊断。
医学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发展历程
医学心理学经历了从哲学心理学、经验心理学到实 验心理学的漫长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体系。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 和群体的心理健康、心理疾病的 预防与治疗、心理社会因素对健 康的影响等。
任务
医学心理学的任务包括揭示心理 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促进 人类身心健康。
05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
Chapter
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保密原则
确保咨询过程中涉及的隐私和信 息不被泄露。
尊重原则
尊重来访者的意愿、感受和价值 观。
共情原则
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情感和 经历。
提问技巧
使用开放式问题,引导来访者深 入思考。
倾听技巧
积极倾听,不打断来访者,给予 充分表达的机会。
心理评估的方法与应用
临床诊断
通过心理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存 在心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疗效评估
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评估的方法
包括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 、心理测验法等。
治疗计划制定
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法。
科研与教学
心理评估可为心理学研究提供 数据支持,也可用于心理学教 学和实践。
03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
Chapter
心理应激的概念及其影响
心理应激的定义
指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 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 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
作用的适应过程。
心理应激的来源
包括生活事件、日常琐事、重大 变故等。
心理应激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信息论观点,记忆的形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 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三个阶段。识记 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即为遗忘。
•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 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思维过程是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概括的过程。
思维根据思维方式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按 思维的独立程度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了解: 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 大脑皮层的三级功能区 心理学的神经科学研究现状 记忆的生理学基础、问题解决与人工智能、思维与医学临床 情绪脑机制的有关理论以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意志的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性格分类的对立型模式和多元型模式
主要 内 容
第一节 心理的脑基础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定势、动机、迁移、功 能固着和个性等。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有无目的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 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并 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 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 特点。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和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 督的功能。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的品质: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 注意的转移。
❖人的心理
心理或心理现象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 性;心理现象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加以认识。
学习医学心理学,首先要掌握与心理现象 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
目的: 学习心理与脑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
掌握: 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和协同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人的社会化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的概念; 知觉的特性、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影响记忆的因素、思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意志的概念及特点 个性的概念、个性心理结构 动机的概念与功能,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气质类型及其生理基础 性格的定义与特征
熟悉: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观察的概念及其条件 解决问题的思维 想象的概念及种类情绪和情感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类别 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 情绪、情感的内容
包括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表情)两部分,情绪伴 有明显的生理变化。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按照对立的性 质形成两极状态。具体表现为肯定与否定、强与弱、积 极与消极和紧张与轻松。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 变化称为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 是与 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与情绪有关的生理 反应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
第三节 认知过程概念
• 感知觉
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在人脑的反映,或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的 反应。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 官与人脑对刺激的解释、分析和整合。具有选择性、整 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二节 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客观现 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人还能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
•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从一个自 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 行为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 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接受社会教化实现的,是一 个逐步内化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四节 情感过程
•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伴随的心 身变化。情绪和情感在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⑴情绪的产生与生理性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有关; 而情感多与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⑵情绪具有明显 的情境性,一般由情境所引起,具有不稳定性;而情感 一般不受情境所左右,具有稳定性、深刻性。⑶情绪比 情感强烈,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它包括积 极的思维活动,也称为思维的知觉。
•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再认和回忆。 识记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再认与再现是 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 现时仍能认识。再现也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的事 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 脑的基本机能系统与不对称性
大脑的基本机能系统包括调节张力和维持觉醒水平 的系统、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运动的计划、 调节和控制的系统。所有心理过程都是由脑的三个机能 系统协同完成的。
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在某些心理功能上 一侧大脑半球有一定优势,左半球机能具有分析的、抽 象的、继时的、理性的和主题的特性,右半球机能具有 全息的、具体的、同时的、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
• 心理是脑的功能
人脑及其心理功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的脑化 指数远远大于其它动物,新皮层的高级联合区在人类得 到高度发展。在个体发展中,大脑皮层的成熟是各种心 理活动形成和完善的必要前提。皮质一级区负责特定的 感觉功能或直接参与运动的发起和执行,皮质二级区只 与特定的感知觉或运动功能有关,皮质三级区已失去通 道特异性,而具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对行为的计划组 织功能。
• 情绪和情感类别
人们根据与需要的关系,往往把快乐、悲哀、愤怒、 恐惧作为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或原始情绪,把爱、憎等看 成是与社会因素有关的基本情绪。
情绪状态是指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 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的 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情绪状态。
社会性情感起因于社会文化因素,为人类所独有。 社会性情感调节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包括道德感、理智 感和美感。
•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 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思维过程是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概括的过程。
思维根据思维方式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按 思维的独立程度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了解: 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 大脑皮层的三级功能区 心理学的神经科学研究现状 记忆的生理学基础、问题解决与人工智能、思维与医学临床 情绪脑机制的有关理论以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意志的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性格分类的对立型模式和多元型模式
主要 内 容
第一节 心理的脑基础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定势、动机、迁移、功 能固着和个性等。
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有无目的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 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 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并 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 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 特点。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和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 督的功能。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的品质: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 注意的转移。
❖人的心理
心理或心理现象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 性;心理现象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加以认识。
学习医学心理学,首先要掌握与心理现象 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目的要求
目的: 学习心理与脑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
掌握: 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和协同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人的社会化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的概念; 知觉的特性、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影响记忆的因素、思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意志的概念及特点 个性的概念、个性心理结构 动机的概念与功能,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气质类型及其生理基础 性格的定义与特征
熟悉: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观察的概念及其条件 解决问题的思维 想象的概念及种类情绪和情感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类别 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 情绪、情感的内容
包括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表情)两部分,情绪伴 有明显的生理变化。人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按照对立的性 质形成两极状态。具体表现为肯定与否定、强与弱、积 极与消极和紧张与轻松。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 变化称为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 是与 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与情绪有关的生理 反应是由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
第三节 认知过程概念
• 感知觉
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在人脑的反映,或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的 反应。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 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 官与人脑对刺激的解释、分析和整合。具有选择性、整 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二节 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客观现 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人还能积极能动地改造客观现实。
• 人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从一个自 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 行为方式,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 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接受社会教化实现的,是一 个逐步内化的心理发展过程。
第四节 情感过程
•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伴随的心 身变化。情绪和情感在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 表现在:⑴情绪的产生与生理性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有关; 而情感多与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⑵情绪具有明显 的情境性,一般由情境所引起,具有不稳定性;而情感 一般不受情境所左右,具有稳定性、深刻性。⑶情绪比 情感强烈,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它包括积 极的思维活动,也称为思维的知觉。
•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再认和回忆。 识记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再认与再现是 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 现时仍能认识。再现也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的事 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
• 脑的基本机能系统与不对称性
大脑的基本机能系统包括调节张力和维持觉醒水平 的系统、信息的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运动的计划、 调节和控制的系统。所有心理过程都是由脑的三个机能 系统协同完成的。
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不对称的,在某些心理功能上 一侧大脑半球有一定优势,左半球机能具有分析的、抽 象的、继时的、理性的和主题的特性,右半球机能具有 全息的、具体的、同时的、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
• 心理是脑的功能
人脑及其心理功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的脑化 指数远远大于其它动物,新皮层的高级联合区在人类得 到高度发展。在个体发展中,大脑皮层的成熟是各种心 理活动形成和完善的必要前提。皮质一级区负责特定的 感觉功能或直接参与运动的发起和执行,皮质二级区只 与特定的感知觉或运动功能有关,皮质三级区已失去通 道特异性,而具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对行为的计划组 织功能。
• 情绪和情感类别
人们根据与需要的关系,往往把快乐、悲哀、愤怒、 恐惧作为最基本的情绪形式或原始情绪,把爱、憎等看 成是与社会因素有关的基本情绪。
情绪状态是指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 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的 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情绪状态。
社会性情感起因于社会文化因素,为人类所独有。 社会性情感调节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包括道德感、理智 感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