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指南

成分输血指南
成分输血指南

成分输血和护理

成分输血和护理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 并发证,尤其要熟悉经血液能转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 要抢救措施; 一、输血技术 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输血速度较慢。通常开始输血时速度应慢,约5ml/min,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10-15分钟后一切正常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一般200ml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 二、护理 (一)输血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 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病人病情和输血风 险三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 性指示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输血前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掌握输血的有关知识,熟悉输血的全过程,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查”:的内容

●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外观: 有效期、检查血袋封口有无破损和渗漏,标签是否清晰或有无脱落等。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为二层,上层为 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染;③输血器是 否完整无损。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及交叉配血试验单的各项内容;还要核对血袋上的编码、血型、血量、血液品种、有效期等是否正确和一致。 ●其他血制品,如血浆、白细胞、血小板、某些凝血因子(冷 沉淀)等均需要核对血型,必要时也需做交叉配血。 配血和输血的准备 ●抽取配血标本时,由责任护士到床边与患者核对,要确定输 血申请单内容、试管标示内容、病员资料,三者完全一致后方可抽取血标本,并贴上标签。 ●抽取后在输血申请单上签上责任护士全名,连同血标本送输 血科(血库),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核对无误后签收,做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执行输血医嘱 ●先将领血单与患者病历夹中患者资料(内存有血型鉴定报告 单)各项内容核对无误后,再去输血科(血库)取血。 ●取血时,与输血科(血库)人员根据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 试验单、血袋进行“查对”,无误后方可领取。

成分输血和护理

成分输血和护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成分输血和护理 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1.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输血的政策法规; 2.熟悉主要血型、全血及其成分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证,尤 其要熟悉经血液能转播哪些疾病,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3.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要抢救措施; 一、输血技术 输血速度 应根据病情决定输血速度。如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速度应较快,心脏功能差者输血速度较慢。通常开始输血时速度应慢,约5ml/min,以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及循环系统耐受情况;10-15分钟后一切正常时可适当加快速度,一般200ml血液可在30-40分钟输完 二、护理 (一)输血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 输成分血和输全血一样,也有发生输血传染病的危险,病人担心害怕在所难免。护士应根据病人病情和输血风险三者关系做好解释工作;并做好输血前病人各种传染性指示检测工作,让病人放心。 输血前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掌握输血的有关知识,熟悉输血的全过程,操作熟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查”:的内容 查血液有效期及血袋外观: 有效期、检查血袋封口有无破损和渗漏,标签是否清晰或有无脱落等。 查血液质量:①正常库血:肉眼观察主要分为二层,上层为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下层为均匀暗红色的红细胞,上、下层界限清楚,无血凝块或异物。②异常库血:血浆变红或浑浊或有泡沫,红细胞呈暗紫色,两者界限不清或有较明显的血凝块存在等,说明血液可能变质或有细菌污染,切勿输入。 查输血器:①有效期;②包装有无漏气、污染;③输血器是否完整无损。 “对”的内容 认真对照病历上医生医嘱、输血申请单、血型血清学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鉴定抗体筛选结果及交叉配

儿童输血指南

儿童输血指南 儿科输血特点 1.儿童时期是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血容量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变化。 因此血液成分的使用需考虑患儿当时的体重、正常状态下的血容量、贫血的程度、出凝血状态等因素。失血比例应根据体重和机体失血量进行准确评估。 2.新生儿由于在宫内处于相对乏氧状态,出生时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但以胎儿血红蛋白(HbF)为主,其对氧的亲和力强,释放氧的能力较低。 因此,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评判贫血程度时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儿童。 3.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血容量较少,对有活动性出血或手术出血的患者失血量进行准确评估和合理补充非常重要。足月新生儿血容量仅为300m l 左右,而失血量又不易准确评估,故易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临床表现。 4.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应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的血液成分。 5.大量失血时常伴有凝血因子的丢失与消耗。 儿童输血前评估 1.急性失血,Hb呈进行性下降,生命体征不稳定及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 儿(尤其是新儿)。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因伴发凝血功能障碍(如DIC,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等),易导致颅内或重要脏器出血而死亡。初治和复发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常会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 3.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出现鼻出血不止。青春期女孩血小板计数<30×109~50×109/L,经期出血不止。 4.重度贫血合并心肺功能不全。 5.对于围术期的患儿,应对术中出血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备血方案时应考虑到以下因素: (1)新生儿。 (2)术前贫血,Hb<90g/L。 (3)各种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再次手术、粘连严重,预计手术较为困难。 (5)复杂手术、大型手术或Ⅳ级手术估计出血较多,恶性肿瘤根治术等。 (6)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可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感染性损伤及非感染性损伤,只要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地开展自体输血。 儿童输血指征 1 红细胞输注指征 (1)一般儿科红细胞输注指征: 1)Hb<60g/L或Hct<0.20,伴有明显贫血症状。

成分输血与输血安全

仇丽云 (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淄博255200)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然后再根据患者的需要,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输血更加安全、更加有效【2】。成分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地肯定和关注,同时也不否认,由于各成分血特性的不同,输注要求存在差异,输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而影响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施,笔者借文献资料和临床经验,对成分血的特性和输注要素得以综述,以期护理同行能从中得以借鉴,从而保证成分血安全有效地输注。 成分血的特性及输注要点 1.红细胞的种类、制备、及输注要点 1.1 悬浮红细胞:将采集的全血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大部分血浆,把剩余的少部分血浆和红细胞制成的成分血,即为浓缩红细胞。如将浓缩红细胞中加入保存液即为悬浮红细胞。红细胞的保存时间是有保存液决定的。目前常用的保存液有三种:ACD(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CPDA-1(CPD+腺嘌呤)。保存液的作用机理:其中枸橼酸盐可结合血中的钙,抑制了血液中的凝血瀑布,从而防止血液凝固,葡萄糖通过糖孝解代谢不断产生ATP,以维持红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物质。ACD CPD 保存液的红细胞储存期为21天,CPDA-1的保存期为35天【2】。 适应症: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提供有运氧能力的红细

胞。 1.2 洗涤红细胞:采用物理方式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时间在6日内的全血、浓缩红细胞或红细胞悬液用大量0.9%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0.9%生理盐水中所形成的红细胞成分血即为洗涤红细胞。由于加入生理盐水(无保存液)应在4±2℃温度中保存24小时【2】。 洗涤红细胞适应症:1、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荨麻疹和其它过敏反应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睡眠性血红蛋白尿4、反复输血或妊娠产生了白细胞血小板抗体【2】。 1.3 辐照红细胞:用co放疗机辐照红细胞,将其中的淋巴细胞杀死,以防止GVHD(移植物抗索主反应)【2】。 辐照红细胞适应症:适用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 红细胞输注的注意事项:(1)血液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注,若30分钟后输注应放在4±2℃冰箱内保存,从而抑制血液中细菌的生长,≤2可导致红细胞破坏。(2)输血前可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和保存液充分混合,若输注过程中越输越慢时,可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3)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前15分钟要慢,输注时间不超过4小时,洗涤红细胞应在2小时内输完。(4)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物,尤其是乳酸复方氯化钠、5%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否则会发生凝集或溶血【3】,。(5)血液一般不需加温,若速度过快有冷感时,要给予肢体保暖,避免用热水袋直接加温。 2. 血小板的种类、制备及输注要点

成份输血

山东自考题—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补充教材试题 判断题 1、输注FFP如没有37℃水浴箱可放置室温使之自然融化() 2、洗涤红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多次洗涤主要是去除血浆和白细胞() 3、冰冻红细胞中的甘油,冰冻血小板中的二甲基亚砜都是作为冷冻保护剂来使用的() 4、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患者可输注洗涤红细胞() 5、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及高钾血症和肾功能障碍输血应输洗涤红细胞() 6、对施行骨髓移植及其它器官移植的患者输血时应输全血() 7、联袋制备浓缩红细胞在4℃±2℃条件下可保存21-35天() 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持渗透压() 9、血小板表面有ABO抗原,应做交叉配血试验,不然可导致输注无() 10、新鲜冰冻血浆因不含红细胞,可同型或相溶输注() 11、可以用血浆补充血容量和营养() 12、血小板的制备有手工制和机采两种() 13、血浆置换能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 14、FFP一经融化还可再次冰冻保存() 15、冷沉淀粘度较大如经静脉推注,可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 16、全血含有多种成分,凡有输血指征着输全血较好() 17、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8、粒细胞输注前必做ABO血型交叉配血试验,而且制备后应尽快输注() 19、全血的血浆中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输全血能增强抵抗力() 20、全血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悬液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悬液多() 21、白细胞输注效果主要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 22、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患者需要,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 23、下列血液成分的比重依次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浆() 24、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8小时内完成,严格无菌操作() 25、浓缩红细胞可以与药物混合输注() 26、浓缩红细胞可以用林格氏液稀释后输注() 27、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应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24小时() 28、洗涤红细胞可用于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 29、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主要用于稀有血性患者输血() 30、白细胞制品可于室温保存,但不应超过24小时() 31、血小板可于4℃保存24小时() 32、亲属作为血小板供者,制品可不进行辐照() 33、血小板供、受者HLA-I类抗原匹配程度越高,输注效果越好( ) 34、AB型血浆可安全的输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 35、O型血浆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受血者() 36、冷沉淀-30℃下可保存1年() 判断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35× 36√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概念:把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分离制成各种较浓和较存的制品供临床应用。 血型系统:RBC有26个,WBC有HLA和特有的抗原等7个系统,PLT有HLA和特有的5个系统,血浆有21个系统。 红细胞输注 红细胞输注是纠正贫血病人贫血症状的迅速有效手段,凡贫血达到一定程度,机体出现较重缺氧症状者均可输注红细胞。红细胞输注占全部需要输血病人的80%左右。根据不同病情可选择下列红细胞制品: 1.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 全血经离心法或沉降法移去部分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该制品红细胞压积>70%,容量只有全血的一半,抗凝剂、乳酸、钾、钠、非蛋白氮、氨等含量也比全血少,因此用于心、肾、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更为安全,血浆量减少可以避免血浆抗原引起的反应。该制品由于红细胞压积较高,输血速度较慢,必要时加入少量生理盐水输注。 2.添加液红细胞(红细胞悬液) 在浓缩红细胞的基础上,加入适量保存液的红细胞成分。现在国内临床常用的是MAP(含氯化钠、磷酸盐、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红细胞添加剂,HCT为0.5—0.65。该制品优点是血浆含量少,血黏度低,输注时较全血流畅,且保存期可达到35天。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途径,适应症同浓缩红细胞。 3.洗涤红细胞 这是一种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以去除白细胞和血浆的制品。经过洗涤后,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98%的血浆,至少保留了70%以上的RBC,还去除了乳酸、钾、钠、氨、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洗涤红细胞的主要适应症: (1)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曾发生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 (2)对血浆有过敏者,尤其是缺乏IgA且已有IgA抗体者; (3)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 (4)AIHA和PNH的受血者。由于多采用开放式洗涤法故制备后24小时内应尽快输注。 4. 辐照红细胞 是经15—25(25—30)Gy的r射线照射的RBC成分,可以灭活血液中有核细胞,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免疫缺陷、骨髓移植或是器官移植后输血用 血小板输注 浓缩血小板:是常规用的血小板制品,其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法,国内多以200ml新鲜全血分离制成1个单位,约含血小板≥2.0×1010/L。合并单位的PLT是由8—12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1 输全血的弊端 输血以安全有效为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的输血方法是不论患者需要何种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但输全血存在以下弊端和安全隐患。 1.1 使循环负荷加重在1u全血中血浆所占的容量大,按有效成分治疗量折合成全血后输入全血量多,对老年人和儿童患者输入大量全血会引起循环超负荷使病情加重[1],如引起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1.2 易引起输血反应由于全血中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使全血含免疫原增多,会有各种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增加了输血同种免疫机会,如引起发热反应、急性溶血反应等[2]。 1.3 不能做到一血多用,浪费血液资源全血的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的,而全血中其他成分如血小板、凝血因子和颗粒白细胞则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全部丧失。如Ⅷ因子在4℃保存24h活性即损失一半,血小板在24h后活性全部丧失。 1.4 增大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病毒在全血各成分中含量不同,如有的病毒在血浆中含量较多,如患者只需红细胞时如输注全血则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如感染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1.5 增加经济负担如50ml的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至少需要400ml左右的全血制备。 1.6 稳定性差保存1周后的全血具有功能的成分仅有红细胞和血浆蛋白,其他成分如血小板等功能则全部丧失。 2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是通过科学方法把血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针对患者病情需要而有选择性地输注,与输全血相比成分输血具备以下优点。 2.1 纯度高,疗效好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的成分血使其比全血疗效更高。如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浓缩血小板含量可达 5.5×1011/(400~500)ml,输入机器单采血小板可在短时间满足治疗要求并避免了输入全血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另外成分血比全血中含钾、乳酸氨和枸橼酸盐都低,更适合心功能障碍的病人。 2.2 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当病毒污染血液时[2],病毒是不均匀分布在各种血液成分中,有的成分如白细胞和血浆中病毒分布较多,危险性相对其他有效成分就大。而有的成分如红细胞中病毒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危险性也就相对较小。当病人只需某种血液成分时,特别是只需某种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时,就应该只给病人输注这种成分,如输全血则会增加病人感染病毒的危险,而这完全可以通过成分输血来避免。实际上,临床大部分输血病人都仅需输红细胞。另外,通过成分输血将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为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对于全血,由于其由各种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组成,目前不可能建立

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 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

定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 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第十二条及时向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第十三条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事宜。

成分输血主要种类

成分输血主要种类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制品、冷沉淀和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输给病人。 成分血的浓度和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资源。大多数病人,并不是因为全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只是缺乏血液中的某种成分。例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输用血小板就行了,而不需要其他成分,如输用全血,不仅会造成浪费,有时还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反复输用全血,易出现输血反应。 输血的发展 最早有记载的输血始于公元十七世纪,一位法国医生曾成功把羊血输入人体。但碍于知识和技术的限制,发展极之有限。直到一九OO 年,被誉为近代输血学之父的KarI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发展配血技术预防排斥现象,输血治疗法才得以发展。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输血技术不断改良。尤其是在最近的数十年内,从技术到概念都有突破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血液冷冻储藏技术成功,血库得以成立,输血就越益普遍。早期的输血服务主要集中在收集、储存、血型学和配血等范畴。到五十年代,科学家开始掌握提炼血浆蛋白的技术,现在,我们从血浆提炼出多种成份,供不同病人使用。 成分输血主要种类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浆及蛋白和自身输血这五种 1)红细胞输注:①少浆血。②浓缩红细胞。③代浆血或晶体盐红细胞悬

液。④少白细胞的红细胞。⑤洗涤红细胞。⑥其他:冰冻红细胞、年青红细胞、照射红细胞等。主要用于需要输注红细胞的患者,适用于:①任何原因的慢性贫血均可输注浓缩红细胞,因对血容量影响较少而不会引起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②急性失血如无全血时,可输入代浆血。③洗涤红细胞:最常用于因输血而发生严重过敏的患者。④如输血后有反复发热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可输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2)粒细胞输注:应用浓缩白细胞应十分慎重,因为粒细胞可引 起输血副作用。主要适应证:①用于治疗:当患者白细胞少于0.5 x 190 /L、有严重细菌感染而经抗生素治疗24?48h无效时。②用于预防:当治疗白血病或骨髓移植后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时,输白细胞可能减低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但引起副作用的弊病可能更大。③新生儿败医学教,育网整理血症,可明显减低其死亡率。输粒细胞时必须用与患者AB0 和Rh 同型的血液,若HLA 血型相配则更为有益。 3)单个核细胞输注: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输注用于病毒感染、肿瘤、白血病等。造血干细胞用于自体骨髓移植、肿瘤化疗后等。 血小板输注:①富含血小板血浆。②浓缩血小板。③少白细胞血小板。输血小板的适应证:①血小板数减少:一般血小板数v 20 x910 /L且合并出血时应给输血小板。②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 症、血小板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药物或肝肾功能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1临床输血与检验

1临床输血与检验 第1章绪论 1(1930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 B(ABO血型系统的发现 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 D(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 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人输血 【答案】B 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A(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 B(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 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 D(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 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 【答案】D 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 A(采供血集中化 B(血液成分输血 C(采供血质量管理 D(有偿献血 E(自体输血 【答案】A 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

A(禽流感,巨细胞病毒 B(疟原虫(疟疾),梅毒 C(HIV,乙肝 D(甲肝,丙肝 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 【答案】E 第2章输血安全 1(乙型肝炎病毒是威胁输血安全的主要病毒之一,原因是 A(乙肝病毒抵抗力强 B(感染后造成肝脏损伤 C(普通人群中乙肝感染率很高 D(乙肝可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 E(乙肝病毒为DNA病毒 【答案】C 2(无偿献血是为了从低危险人群挑选安全的献血者,因此献血者 A(应该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B(应该都是重复献血者 C(应该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人 D(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应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E(应该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答案】D 3(对病原体进行常规筛检必要性的前提条件是 A(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灵敏性高 B(经血液传播是该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感染将导致临床后果(发病) C(病原体献血者中的感染率高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大量出血患者如何输血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在大出血时,按照预先制定的血液成分方案予以输血,需要妇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及输血科医师及血库共同努力完成输血协议。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胎盘前置及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产后出血已成为围产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则。 当下对于大出血的病理机制研究较多,鉴于早期蛋白C及纤溶途径的激活,目前止血复苏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即早期使用血液制品及止血药物,而不是晶体液复苏。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教授等对大量输血方案在产科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研究者指出产科一旦出现大出血,应按照比例输注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而无需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文章发表在AJOG上。 既往经典的液体复苏为晶体液及浓缩红细胞,除非凝血检查提示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50000/mm3,纤维蛋白原<100-150mg/dl、凝血酶原时间(PT)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延长1.5倍以上,才予以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等制品。 大出血予以输注晶体液复苏会增加血管内静水压同时冲刷血管内皮的新鲜凝血块,加重出血。 同时,大量的晶体液进入第三间隙,导致脑水肿、心衰及肺水肿。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肾脏灌流不足甚至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出血所致的肾衰使用大量晶体液时,尤其是富含氯离子的液体复苏时易导致肾间质水肿、肾静脉闭塞从而不利于重建肾功能。 目前多主张使用平衡盐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术前控制出血时收缩压控制在80-100mmHg是可行的,可避免持续失血。但是,因为需要维持宫内胎儿的灌注,产科的允许性低血压尚待评估。 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 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是以1:1:1的比例使用。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可使血小板升高 5000-10000/mm3,用量为1单位/10kg。 1L的新鲜冰冻血浆含有2g纤维蛋白原,一个单位的新鲜冰冻血浆可使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10mg/dl。使用浓缩红细胞的时间为出血18分钟内,1h 内予以新鲜冰冻血浆。 重组人凝血活化因子 VII 此药被批准用于血友病及体内存在凝血因子VIII及IX抗体者,但目前也用于旁路支架术后、创伤及产科出血,对于前面成分输血无效者,可予以此药。但此药有动脉血栓的风险,且半衰期较短,并不是出血治疗的一线用药。 用药前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血小板计数>50000/mm3,纤维蛋白原 >50-100mg/dl,温度>32°C,pH值 >7.2,钙离子浓度正常。 产科的研究数据主要来自病例报告,无证据表明此药可以改善生存率,且此药价格昂贵,不推荐常规使用,可予以氨甲环酸、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代替。

外科输血-习题及答案

外科输血-习题及答案

1[A1/A2型题]因多次输血出现发热反应者,最适宜选用 A.浓缩红细胞 B.全血 C.少浆血 D.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E.冰冻红细胞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2) 正确答案:D 2[A1/A2型题]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中,一般不会发生 A.酸中毒 B.高血钾 C.低体温 D.凝血异常 E.低血钙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1) 正确答案:A 3[A1/A2型题]输血引起的相关性传染病中,不包括 A.甲型肝炎 B.疟疾 C.乙型肝炎 D.巨细胞病毒感染 E.丙型肝炎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2) 正确答案:A 4[A1/A2型题]怀疑输血引起细菌污染反应时,最简单而快速的诊断方法是 A.患者血做直接涂片 B.患者血做细菌培养 C.所输血做细菌培养 D.取供者余血直接涂片检查 E.抗菌药物治疗性诊断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2) 正确答案:D 5[A1/A2型题]输血发热反应一般多发生于输血开始后 A.2~4小时 B.1~3小时 C.2~3小时 D.10~30分钟 E.15分钟~2小时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1) 正确答案:E 6[A1/A2型题]手术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时,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是 A.黄疸 B.血红蛋白尿 C.手术野渗血,血压下降 D.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E.大量血性泡沫痰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1) 正确答案:C 7[A1/A2型题]输血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循环超负荷 B.细菌污染反应 C.传染病的传播 D.溶血反应 E.过敏反应 下一题不会纠错收藏 答案解析与笔记讨论(1) 正确答案:D 8[A1/A2型题]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

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对88例急性失血患者进行输血前及输血后定时血气分析监测,根据血气监测结果分析成分输血对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观察期间14例患者存在其他影响酸碱平衡因素退出。纳入分析的74例中,44例输血前存在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输血后26例酸中毒消失,17例减轻,1例略加重。74例患者中输血后发生输血相关性碱中毒24例,其24 h内新鲜冰冻血浆(FFP)平均用量2 063 ml,明显高于非碱中毒患者。输血相关性碱中毒的病例未使用酸性药物进行治疗,停止输血后13~48 h自动恢复。结论:急性失血患者输血前大部分存在程度不同的代谢性酸中毒,经有效止血、输血后多能缓解。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罕见。输血相关性碱中毒一般为自限性,停止输血后可自行恢复。 标签:急性失血;成分输血;酸碱平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083-02 目前认为大量输血后可能发生酸中毒,也可能发生碱中毒[1-2]。前者是由于红细胞在保存期间产生乳酸以及血液保养液中含有枸橼酸,后者则由于血液保养液中的枸橼酸钠在肝脏中转化成碳酸氢钠以及治疗过程中过多使用碳酸氢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所致。但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有何影响,迄今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监测输血前后血气变化探讨成分输血对急性失血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ICU 2007年4月~2008年10月期间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8例。其中男46 例,女42例,年龄14~82岁,平均(48.2±21.3)岁。出血病因:手术出血29例,外伤出血21例,产科出血14例,消化道出血14例,其他10例。 1.2 入选对象 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血气分析显示酸碱平衡正常或单纯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已被列为入选对象的患者如需再次输血,与上次输血间隔时间72 h以上,酸碱平衡已恢复正常者可再次入选。 1.3 排除标准 为排除其他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输血前存在下述任何一项者不进入研究:①任

成分输血题库

成分输血题库 一、是非题: 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3、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6) 7、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疗效差。(√) 8) 9、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手工分离法,它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先用离心机将 全血进行离心分层,然后再用压浆夹或虹吸方法把各种成分分离开来。(√) 10、制备血液成分用原料全血的质量要求:全血应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血袋应封闭 良好,容量误差不大于标示量±20%。(×) 11、各种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10小时内完成。(×) 12、将采集到联袋内的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或静置待红细胞下沉后,将上层 血浆移走,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悬浮红细胞。(×) 13用装有添加剂及含有抗凝剂的三联袋或四联袋,采全血200ml—400ml于含有抗凝剂的血袋中,重离心,尽量移除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中加入添加剂即制成添加剂红细胞。(√) 14、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6次,最后加50ml 抗凝剂悬浮即制得洗涤红细胞。(×)

15、机采法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供血者采集一次可获得血小板为2.0—6.0×109个。 (×) 16、机采血小板质量具有血小板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少,但是无效输注出现早。(×) 17、抗凝采血,取新鲜全血于12小时内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50℃以下冰冻 成块即制成新鲜冰冻血浆。(×) 1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 持渗透压。(√) 19、新鲜血主要适用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容量正常的慢性需要输血者。(×) 20、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12小时。(×) 二、单选题 1、成分输血就是:(D) A、输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浆 D、根据患者需要输注从全血内分离出来的 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即血液制品) 2、 A、针对性强 B、可一血多用 C、疗效好 D、减轻工作量 3 A、大量输液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B、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C、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D、全血是宝贵的资源,全血内所含的成分足量, 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 4、正确描述成分输血概念的是( C ) A、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低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B、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针对性差等特点。 C、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D、成分输血比例的高低不是衡量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

各种成分血液的输注和护理要点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成分输血有针对性强、制品浓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使一人献血、多人受益等优点。这是输血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输注过程中,临床护士应掌握各种成分血的特点,以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全血和红细胞的输注和护理 储存温度为4~6℃,稍复温后即可输注;选择比较粗大的静脉穿刺;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轻摇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中加以稀释并混匀,在血液输完时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血袋,尽可能不浪费血袋内的余血;严格掌握输注时间,先慢后快,输注时间一般不超过4h;洗涤红细胞应尽快输注,必须在2h内输完,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只能在4℃冰箱保存24h;红细胞内不能加任何药品,尤其是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否则会发生凝固、凝集或溶血;对于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

儿应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幼儿也尽可能输注洗涤红细胞;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血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血小板的输注和护理 保存条件为24~26℃,轻轻振荡;因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所以取回后应立即输注(输注前将血袋混匀,切忌剧烈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用输血器输注;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应在常温(22±2)℃下保存,并每隔10min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冰箱暂存;ABO血型同型输注,Rh阴性患者如有条件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小板有特殊要求,应特别注意。 血浆的输注和护理 保存条件为-20℃以下,融化后应尽快取回;输注前必须检查血浆外观,正常应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如颜色异常或有絮状物则不能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输注,以避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输注速度一般为5~10ml/min;用输血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经融化不可再冰冻保存,如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注,可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h;血浆原则上需同型输注;骨髓、血干细胞、脐带血移植病人输注血浆有特殊要求,一般输注AB 型血浆,应特别注意。 冷沉淀的输注和护理

临床输血标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 一成分输血指南 一、成分输血的定义 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供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各地应积极推广。 三、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一)红细胞 品名特点保存方式及保存期作用及适应证备注 浓缩红细胞(CRC)每袋含200ml全血中全部RBC,总量110ml~120ml,红细胞压积0.7-0.8。含血浆30ml及抗凝剂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等同一袋全血。规格:110~120ml/袋4±2℃ACD:21天CPD:28天CPDA:35天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 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④小儿、老年人输血交叉配合试验 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79±1.2%,红细胞回收率>74±3.3%;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4±2℃24小时作用:(同CRC)适用:1.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2.防 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 红细胞悬液(CRCs)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规格:由400ml或20ml全血制备(同CRC)(同CRC)交叉配合试验洗涤红细胞(WRC)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规格:由400ml 或200ml全血制备(同LPRC)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②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主侧 配血试验 冰冻红细胞(FTRC)去除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保存,保存期10年,解冻后洗涤去甘油,加入100ml无菌生理盐水或红细胞添加剂或原血浆。白细胞去除率>98%;血浆去除>99%;RBC回收>80%;残余甘油量<1%。洗除了枸橼酸盐或磷酸盐、K+、NH3等。 规格:200ml/袋解冻后4±2℃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适用:①同WRC;②稀有血型患者输血;③新生儿溶血病换血;④自身输血加原血浆悬浮红细胞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加生理盐水悬浮只做主侧配血试验。 (二)血小板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 由200ml或400ml全血制备。血小板含量为≥2.0×1010/袋 20~25ml≥4.0×1010/袋40ml~50ml 规格:20 ml ~25ml/袋40~50ml/袋22±2℃(轻振荡)24小时(普通袋)或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目的 为加强和完善输血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特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全院范围。 参考文件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三级综合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等。 名词解释 无 制度内容 5.1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医务部、输血科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5.2 医院建立临床急救用血预案。 5.3 医院建立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加强临床医护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培训。新上岗医务人员应接受岗前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促进医院规范、合理、科学用血。 5.4 医院建立临床用血评价与公示制度,定期由医务部组织对临床科室用血情况的考核,并纳入病历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医生个人工作业绩和用血权限的重要内容。对没有遵照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或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过失,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医院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5 临床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5.6 输血申请 5.6.1 经治医师在决定输血治疗前,必须认真做好输血前评估,记录在病历,并应向患者(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送输血科备案后入病历保存。 5.6.2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主管领导或总值班同意、备案,并记录在病历。 5.6.3 择期手术和首次输血患者,应常规检测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输血前九项检查(ALT、乙肝三系、丙肝、梅毒、艾滋病),以预防输血医疗纠纷的发生。 5.6.4 申请输血应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应由中级以上医师逐项填写电子版《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和《输血治疗同意书》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输血科。择期手术病人的血样和《输血治疗同意书》原则上于手术前一天送交输血科。因术前未备血造成术中输血延误、配血不合等所引起的后果由临床医师负责。 5.6.5 临床输血一次用量超过1600ml,必须履行输血审批手续,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科主任、医务部核准签字后送交输血科备案。 5.6.6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成分输血题库

成分输血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成分输血题库 一、是非题: 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 3、成分输血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5、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6) 7、全血内所含的成分不浓、不纯和不足一个治疗剂量、疗效差。(√) 8) 9、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法是手工分离法,它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不同,先用离心机 将全血进行离心分层,然后再用压浆夹或虹吸方法把各种成分分离开来。(√) 10、制备血液成分用原料全血的质量要求:全血应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血袋应封闭 良好,容量误差不大于标示量±20%。(×) 11、各种成分的制备应在采血后6—10小时内完成。(×) 12、将采集到联袋内的新鲜全血或保存不久的库血经离心或静置待红细胞下沉后,将上层 血浆移走,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即为悬浮红细胞。(×) 13用装有添加剂及含有抗凝剂的三联袋或四联袋,采全血200ml—400ml于含有抗凝剂的血袋中,重离心,尽量移除血浆即为浓缩红细胞中加入添加剂即制成添加剂红细胞。 (√)

14、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6次,最后加50ml 抗凝剂悬浮即制得洗涤红细胞。(×) 15、机采法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供血者采集一次可获得血小板为—×109个。 (×) 16、机采血小板质量具有血小板数高、混杂红细胞、白细胞少,但是无效输注出现早。 (×) 17、抗凝采血,取新鲜全血于12小时内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50℃以下冰 冻成块即制成新鲜冰冻血浆。(×) 18、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载氧和维 持渗透压。(√) 19、新鲜血主要适用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容量正常的慢性需要输血者。(×) 20、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后尽快输用,4℃保存不超过12小时。(×) 二、单选题 1、成分输血就是:(D) A、输红细胞 B、血小板 C、血浆 D、根据患者需要输注从全血内分离出来 的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即血液制品) 2、 A、针对性强 B、可一血多用 C、疗效好 D、减轻工作量 3 A、大量输液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 B、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担越重 C、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D、全血是宝贵的资源,全血内所含的成分足量, 盲目输注全血是对血源的浪费。 4、正确描述成分输血概念的是( C ) A、成分输血就是把从全血中的各种有效的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低浓度的制品,然后根 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