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冲突案例
大学生的矛盾纠纷事件分析

大学生的矛盾纠纷事件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我们都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的大学生矛盾纠纷事件。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大学生纠纷事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的矛盾纠纷事件分析11、2015年12月11日,“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某被依法执行死刑。
不知从何时起,一直被人们视为纯净的大学突然就成了“很暴力”的重灾区,大学生们究竟怎么了?2、2011年10月28日上午11点左右,在广州白云区的广东某高校男生宿舍内发生一起凶杀案。
一名大三的学生手持菜刀砍死同宿舍的室友。
3、2009年10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某弑师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23岁的付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付某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期间,因其女友与其分手而对该校教授程某不满,遂起意杀害程某。
付某事先购买了作案凶器菜刀1把。
2008年10月28日18时许,付某来到昌平区中国政法大学端升楼端201教室内,持菜刀猛砍程某的颈部。
程某因被砍断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外、内静脉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付某作案后即用手机拨打110报警,向公安机关投案。
4、2006年,北京大学共工学院2002级学生安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坐在了北京市斯一种及任命法院的被告席上。
据悉,安某与被害人崔某共同喜欢办理的一位女同学,这位同学与崔某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安某并不死心,决定在崔某面前用自残的方式让其明白自己的感情。
两人发生争执后,安然将崔某砍伤致死。
5、2004年3月17日凌晨,公安部A级通缉在逃犯罪嫌疑人马某被押解回到云南昆明。
马某在数名警察押解下从飞机后机舱门走出。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4受害学生均为马某的同学。
6、2004年,丽江女大学生张某及情人谢某因贪图木某的钱财,将其杀害并分尸。
该案件查证后,两人均被判死刑,另外一名帮凶陈某被判死缓。
群体行为案例: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

群体行为案例: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群体行为案例: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明娟不再和阿苏说话了。
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远。
开始,她认为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壮志。
但是,明娟决心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处好关系,因此她邀请他出去吃午饭,一有可能就表扬他的工作,甚至还同他的儿子保持联络。
但随着中西部地区营销主管的任命,所有这一切都结束了。
明娟一直叮着这个职位,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这个职位。
她同与她同一级别的另三位管理人员竞争这个职位。
阿苏不在竞争者之列,因为他没有研究生文凭,但是阿苏的意见被认为在高层有很大的影响力。
明娟的资历比其他的竞争者要浅,但是她的部门现在已成为公司的核心部门,而且高层管理多次对她进行褒奖。
她相信,若阿苏好好推荐的话,她能得到这个职位。
但马德最后得到了提升去了陕西,明娟十分失望。
她未能得到提升就够糟的了,使她无法忍受的是选中的竟然是马德。
她和阿苏曾戏称马德为:“讨厌先生”,因为他们都受不了马德的狂妄自大。
明娟觉得马德的中选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侮辱,这使她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行了反思。
当传言证实了她的猜测—阿苏对决策的作出施加了重大影响—之后,她决定把她同阿苏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
办公室里的关系冷了下来,持续了一个多月,阿苏也很快就放弃了试图同明娟修复关系的行动,他们之间开始互不交流,仅用不署名的小便条进行交流。
最后,他们的顶头上司威恩无法再忍受这种冷战气氛,把他们两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我们要呆在这,直到你们重新成为朋友为止。
”威恩说道,“至少我要知道你们究竟有什么别扭。
”明娟开始不承认,她否认她同阿苏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变化。
后来她看到威恩是严肃认真、誓不罢休的,只得说道:“阿苏似乎更喜欢和马德打交道。
”阿苏惊讶地张大了嘴,吭哧了半天,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威恩告诉明娟:“部分是由于阿苏的功劳,马德被安全的踢走了,而且以后你们谁也不用再想法对付他了。
寻衅滋事3人以上案例

寻衅滋事3人以上案例寻衅滋事是指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挑衅他人,引发纠纷或者冲突的行为。
在我国的法律中,寻衅滋事是被严格禁止的,一旦被定性为寻衅滋事,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寻衅滋事3人以上的案例。
案例一:在某个酒吧内,甲、乙、丙三人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口角,随后演变成了肢体冲突。
在冲突中,甲乙丙三人不断相互挑衅,最终引发了酒吧内的混乱局面,给其他顾客造成了恐慌和困扰。
警方介入后,对甲乙丙三人进行了调查,最终认定他们的行为构成了寻衅滋事,依法进行了处罚。
案例二:某小区内,甲、乙、丙三人因为停车问题产生了矛盾。
在争执中,三人不断互相辱骂,最终演变成了肢体冲突。
由于当时正值小区内有许多居民外出活动,这场冲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给小区内的居民造成了恐慌和困扰。
警方及时赶到现场,对甲乙丙三人进行了制止,并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案例三:在某个学校内,甲、乙、丙三名学生因为一些琐事产生了矛盾。
在矛盾升级的过程中,三人不断进行言语上的挑衅,并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群体冲突。
这场冲突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学校及时介入,对甲乙丙三名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寻衅滋事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化解矛盾,避免言语和行为上的过激,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同时,法律也会对寻衅滋事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避免寻衅滋事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群体冲突管理策略

强调共同目标与价值观
明确目标
确保团队成员了解共同的目标和 价值观,以便在行动中保持一致
。
共享价值观
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使成 员在处理冲突时能够以团队利益
为重。
强调合作
鼓励成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强 调团队的成功需要依赖集体力量
。
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与合作精神
营造积极氛围
通过团队活动、庆祝活动等方式营造积极、友好 的团队氛围。
鼓励合作
鼓励成员之间进行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 团队整体水平。
培养团队意识
通过培训和教育,使成员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提高团队意识。
01
群体冲突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新旧团队成员间的冲突
总结词
文化差异和缺乏信任导致新旧团队成员间产生冲突。
详细描述
新旧团队成员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缺乏信任是导致他们之间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新成员可能不熟悉公 司的文化和工作流程,而老成员则可能认为新成员的加入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这种情况下, 双方容易产生冲突。
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数据,对冲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 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群体冲突的严重程度评估
分析冲突的影响
01
评估冲突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情绪、安全、经济
等方面的影响。
考虑冲突的暴力程度
02
判断冲突是否可能升级为暴力冲突,需要考虑参与者的情绪、
资源和组织程度等因素。
判断冲突的持续时间
员工士气低落
群体冲突可能导致员工士气低落,使 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和满意度降低。
01
群体冲突的识别与评估
群体冲突的早期识别
观察冲突的迹象
密切关注可能引发冲突的行为 和言论,如情绪激动、争论不
历史上的种族仇恨案例

历史上的种族仇恨案例
历史上有很多种族仇恨的案例,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是:
1. 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迫害和屠杀,估计有600万犹太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2. 美国奴隶制度:在美国历史上,奴隶制度造成了严重的种族仇恨。
数百年的奴隶贸易和强迫劳动使得非洲裔美国人遭受了极大的苦难和压迫。
3. 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在印度,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和种姓冲突导致了长期的不和与暴力事件。
4.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将人民按照肤色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并剥夺了非洲黑人的基本权利。
这种制度导致了严重的种族仇恨和社会不公。
5. 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之间的冲突:在20世纪90年代,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数千人的死亡和大规模的种族清洗。
这些只是历史上的一些种族仇恨案例,这些事件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对整个社会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启示

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启示--走群众路线道路一、什么是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们,为了向政府表达某种意愿或者实现某种目的,采取围攻、静坐、游行、集会等方式对抗党政机关,乃至破坏社会公私财物和危机干群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例如,前几段,鸿利回迁楼的老百姓举着条幅上街游行,采取过激手段阻碍施工,无论有理无理,都属于群体性事件。
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已进入国际公认的敏感期,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在此期间,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引发了越来越多群体性事件的出现,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案例一:广东省“乌坎事件”乌坎村是位于广东省陆丰市东海镇的一个边陲渔村,毗邻乌坎港,富甲一方,曾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并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2011年9月21日,广东省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财务、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上访。
因有关部门处置不当,一些村民发生打砸行为。
当天下午及第二天发生几次数百人在村内聚集活动。
11月24日,村民薛某、张某、洪某、庄某等,被警方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和妨碍公务罪拘捕。
11月27日,村民设置路障阻止警方进入,而警方则封锁该村,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12月11日,被羁押在看守所的薛某突然死亡,围绕死因与尸体处置,矛盾进一步激化。
由此引发了国内外舆论聚焦的“乌坎事件”。
案例二:四川省“什邡事件”四川宏达钼铜有限公司的“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是四川地震灾后发展振兴重点项目和“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也是该市历史上首个百亿级投资项目。
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钼4万吨、阴极铜40万吨、硫酸180万吨,每年伴生回收黄金10吨、白银5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达500亿元,利税超过40亿元,届时该市将成为全国第一大钼生产基地、第四大铜生产基地。
2011年3月26日,钼铜项目通过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6月29日,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在什邡市举行。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扫描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扫描[日期:2010-06-09] 来源:河南省内乡县委组织部作者:袁浩[字体:大中小]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扫描袁浩近年来,由于干群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在一些地方发生了群体性事件。
贵州瓮安事件6月22日凌晨,一位14岁的女孩在贵州瓮安县西门河溺水身亡。
6月28日,这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演变为群体性事件,不法分子对瓮安县委和县政府大楼进行打、砸、抢、烧,一度冲击临近的县看守所,整个过程持续近7小时,共造成15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
这起事件的导火线表面是一名初中女生的死亡导致谣言纷乱,而实质却是公安局不作为,党委、政府的不作为。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现场办公时,大声问大家:这样的庸官、懒官、拿钱不干活的官,该不该下课啊?代表委员激动地齐声应答:应该!石宗源说:对!该下课的统统下课,决不姑息!大家热烈鼓掌。
云南孟连事件2008年7月19日上午,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事件,执行任务的民警遭到500多名胶农暴力围攻,41名执勤民警在冲突中受伤,9辆执勤警车被砸坏;危急情况下,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枪自卫,2名胶农被击中不久后死亡,另有15名群众受伤。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指出,胶农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望被一些坏人利用,导致胶农长期以来对橡胶公司的积怨逐步转化为对基层干部、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怨,最终集中爆发引起冲突。
群众利益诉求反映机制不健全,群众没有地方讲话,反映的情况得不到处理,是这起冲突事件带给广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教训。
湖北石首事件2009年6月17日,湖北石首发生了酒店厨师蹊跷坠楼亡事件。
6月19日,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该市东岳路和东方大道设置路障,阻碍交通,围观起哄,现场秩序出现混乱。
6月20日凌晨,少数不法分子借机制造事端,在停放尸体的酒店内纵火滋事,并煽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袭击前来灭火的消防战士和公安民警,造成多名警察受伤,消防车被掀翻砸坏。
对人际冲突的认识400字真实案例

对人际冲突的认识400字真实案例一、案例描述陈某,女,20岁,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因父母忙于工作,自幼由爷爷和奶奶照顾。
在读大学二年级学生。
性格内向,自幼朋友甚少。
学习刻苦,成绩一般,复读一年。
自大二开学以来,她根本不想呆在寝室。
她感到焦虑,郁闷,苦恼;感觉“大家都挺虚伪的,一回到寝室,就胸口发闷”。
原因是她觉得自从大二以来,舍友们都不怎么关心学习了,只顾玩、找男朋友什么的;最讨厌的就是那个所谓本地的女孩子,老是和她针锋相对:她晚上她说早点睡觉,那个女孩子早上就起得特别早,陈某想她肯定是在报复自己,让她小声点,她就很冒火地和陈某吵起来了;还有一件事就是班上的同学竞争入党,本来寝室也有3个室友申请了,但是后来人数有限,陈某得到了入党的机会。
一天陈某回寝室看到她们几个在聊天,听到她们好像说“什么就会讨好老师,拍马屁什么的”。
陈某一听就知道在说自己,从那天以后她们几个关系变得很差了。
陈某心里特别不舒服,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因为心情一直很糟糕,在学习上面不能静下心来,根本无法专心复习,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期末考了,怕成绩考得不好,更怕会挂科,越想心里越乱,越不知所措。
二、形成原因分析主观原因1、生物学原因:该求助者自幼体健,无躯体异常感觉,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性原因:(1)人际关系方面,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和室友之间的误会;(2)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忙于工作,缺乏沟通,对求助者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3)缺乏社会支持,如被同学背后议论,很少和老师沟通。
3、心理原因:(1)被烦恼、焦虑、自卑情绪所困忧,自身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2)性格偏内向不稳定,个性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客观原因1、个体差异是产生不良人际关系的潜在因素大学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
他们在生活习惯、个性心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管理案例案例:小明和小强住在同一间宿舍,小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没与同学之间经常交流与沟通,他喜欢早睡早起,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
但是,小强却不怎么爱读书,在校大部分时间以玩电脑游戏为主,而且他经常玩游戏到深夜才睡,然后明天早上睡到很晚才起床的。
小强的性格也是相对比较内向,平时话不多。
由于小明和小强的作息时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他们心里其实都觉得对方影响自己的休息,因为这事他们一直存在着矛盾,但由于他们的性格原因吧,在初现矛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把对对方不满的地方直接告诉对方,但是,时间久了,因为那件事,他们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暴躁,最后,他们之间的冲突爆发了,结果,他们经常互相指责对方。
小明指责小强玩游戏到太晚了,而且在玩游戏的同时,小强特别的兴奋,还时常发出声音。
因此,小强时常影响到他的休息。
同时,小强却反驳说道,小明每天早上太早起床以至于每天早上都经常被他吵醒。
由于他们一直因为那事情发生争吵,迟迟不能找出一个让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最后,导致矛盾升级,他们发生肢体冲突,打起来了。
最终,通过辅导员的协助,把他们调换宿舍才把上述问题解决了。
一、冲突发生的原因(一)冲突的客观基础由于小明和小强住在同一间宿舍,除非他们各自分开居住,不然他们各自的行为都会互相影响到对方,因此,他们两者存在依赖关系。
这种依赖关系是双向的,这种双向依赖关系既可以引起冲突的趋势最大,但它同时又具有减少冲突的趋势,由上述案例可知,小明和小强由于作息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他们两人互不体谅,互不顾及对方的利益,也就是小明不能很好地体谅到小强要满足玩游戏的需要,而小强也不能顾及小明的作息。
因此,最终导致双方引起冲突的趋势最大化。
如果小明和小强互相做出让步,让大家一起商量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作息时间,那么,双方也许不会发生冲突,也不至于到了最后双方选择通过调换宿舍才把上述问题解决。
(二)冲突形成的一般原因相互依赖性充当了冲突的催化剂,由于小明和小强互相妨碍对方的目标,也就是小强由于深夜通宵玩游戏而妨碍到小明休息,而小明因为太早起床也影响到小强的休息,这样冲突就发生了。
事实上,相互依赖性不是直接引起冲突的充分条件,只是引起冲突的必要条件.冲突是否发生还取决于其一般原因----彼此差异性。
从案例中可知,小明和小强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正是小明和小强彼此之间的作息时间差别很大。
因此,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
(三)个人内心冲突的成因 1.目标不一致由于小明习惯早睡早起,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希望在他休息的时候,宿舍的其他人能尽量不打扰到他的休息,而小强平常喜欢玩游戏,睡得比较晚,他的目标就是可以玩游戏到深夜,同时,由于小强他玩游戏到深夜,所以他也想明天要睡晚一点才起来,也希望宿舍其他人不要太早起来打扰到他休息。
但因为小明和小强的作息时间差别很大,所以他们双方想要达到各自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们之间发生矛盾,冲突。
2.冲突管理风格小明和小强的性格特点都是内向型的,平常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方法,而是采取一种回避的方式。
当他们双方的内心矛盾进一步加大的时候,那么他们的冲突就很有可能发生,他们之间的冲突管理风格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只会进一步加速冲突的发生,从案例可知,最终他们也确实发生了冲突。
3.冲突形成的推动力小明和小强的性格特点都是内向型的,平常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不会主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而是采取一种回避的方式。
他们都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方式隐瞒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时间长了,那么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会爆发出来,形成冲突的推动力。
二、冲突管理流程(一)确定个人之间冲突管理的目标在案例中可知,小明和小强的作息时间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让单方来做出让步来解决。
也就是不可能让小强不要玩游戏,晚上早点休息,或者,小明为了不影响小强早上睡眠质量而晚起。
因此,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他们双方要么按着学校的要求,统一作息时间,要么,他们互相做出让步,通过讨论商量做出一个让双方相对满意的作息时间表。
当然,在玩游戏的时候,小强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宿舍不能随便制造噪音特别是在舍友睡觉的时候,同时,小明早起的时候动作也不要太大,还要顾及小强或者其他人在睡觉。
(二)诊断个人之间的冲突我们可以从案例中了解到,小明和小强之间的冲突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作息时间存在很大定的差异,互相抱怨对方影响各自的休息而导致的。
由于他们之间的利益不能得到平衡,同时,因为他们的性格特点原因,没有一方愿意主动出来商量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最后,他们矛盾升级,发生肢体冲突,那时候,只能通过辅导员老师的介入,作为第三方关系人,处理那件事情。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要是他们之间的冲突不能有效地解决的话,后果会很严重,他们之间的冲突不仅会伤害到宿舍的和谐而且也会伤害到他们双方的身心健康。
(三)体会冲突中另一方的立场和感受虽然小明和小强由于作息时间差异很大导致互相影响到对方的休息,最终导致双方发生冲突,但是,如果他们之间互相体会对方的立场和感受,两人坦诚地商量处理矛盾的方法,我想,他们之间的冲突也许不会最终以分开宿舍居住来收场,但是,从案例中可知,小明和小强通过肢体冲突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结果只会使双方受到伤害最大化,甚至会让双方的同学关系、友谊关系都失去了。
(四)控制冲突中情绪方面的问题 1.尊重他人从案例中,我觉得小强要是懂得尊重他人,没有玩游戏到深夜以及在玩游戏的同时随意发出噪音的话,哪怕小明和小强的作息时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那么,他们之间的冲突也许不会发生,当然,小明早上起来的时候也应该动作轻点,尽量减少对舍友的影响。
总之而言,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大家互相尊重对方的话,那么,生活中的很多矛盾是可以避免甚至是控制的。
2.倾听并重述他人的愿望由于小明和小强性格内向,通常不会积极主动解决矛盾,如果小明和小强在发生矛盾之前或者发生矛盾之后,他们能够互相就各自的想法、需求和感受等等与对方进行交流,倾听并且重述对方的愿望,那么,也许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双方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甚至避免冲突得发生。
3.最终采取解决冲突的措施小明和小强可以通过加强沟通与交流、通过商量来选择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利益平衡点来解决冲突。
但是,他们最终采取一种很消极的解决方法也就是通过肢体冲突来了结矛盾,这种解决方法只会让双方受到更大的伤害。
他们之间的冲突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相关利益人、冲突解决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一)相关利益人小明和小强的冲突不仅涉及到他们之间的利益,同时,他们之间的冲突也会影响他们的舍友,他们的冲突会破坏宿舍的平静乃至和谐,因此,相关利益人除了包括小明和小强外,还包括他们宿舍的两个舍友。
(二)冲突解决的策略与方法由上述案例可知,小明和小强的冲突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斗争形式的。
刚开始的时候,小明与小强的冲突只是在口头上进行的,但是由于他们双方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做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最终导致双方发生肢体冲突,由于他们肢体冲突是不能有效解决他们的矛盾的,只会暂时性地发泄一下各自忍受已久的情绪,舒畅一下心情罢了。
所以,到了后面,当协商无效时,他们只能找由双方都信赖的、具有一定权威的第三方人士也就是辅导员老师出面,对他们的冲突进行调解,由于辅导员在对他们进行调解的时候,他们还不能互相做出让步,互相理解,调整各自的行为,当调解无效的时候,辅导员只能对他们进行裁决,也就是通过帮他们调换宿舍来解决冲突。
四、冲突管理的建议(一)树立正确的冲突管理观1.冲突管理的重要性2.树立积极的冲突观(1)正视冲突的存在(2)重视双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3.正确理解和进行冲突管理(1)管理,而不仅是控制或解决冲突问题(2)冲突管理还包括积极地诱发建设性冲突(3)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提高沟通技巧沟通的方式是顺利沟通、消除冲突的前提,而沟通的技巧则决定了沟通双方消除冲突的程度。
1.掌握成功沟通的基本要素(1)真诚待人(2)相互理解(3)彼此信任2.做到知已知彼(1)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2)要充分认识自己3.善于倾听三种类型:被动倾听、承认式倾听和主动倾听(1)倾听要主动(2)避免倾听过程中常见的障碍 A.选择性注意B.想说多于想听C.心不在焉 D.想”不”多于”是”E.缺乏反馈(3)积极倾听的三项主要技能:感觉、参与和反应A.感觉:是通过观察讲话者的非语言行为来意识到他传达的沉默信息的一种能力,非语言行为包括语调、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 B.参与:指的是积极的倾听者用语言、声音和视觉向讲话者传达信息,来表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倾听.这些暗示包括直接的眼神接触、坦诚的姿态、不停地点头以及适当的面部表情和语言表达. C.反应:积极的倾听者根据信息传达者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感情来总结和给予反馈.这些行为鼓励了讲话者进行详细的阐述,使讲话者感觉到被理解,甚至可以提高讲话者自己对问题或所关心事件的理解.反应还包括提问来获得额外的信息、促进额外的沟通并且发掘信息传达者的情感。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管理及有效对策大学生处理宿舍人际冲突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沟通化解、伤害对方、回避与冷处理、反思、争执、排解压抑、等都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会及以往经验做出的处理宿舍人际冲突的方法,难免有诸多不适当不恰当之处,要想有效地处理宿舍人际冲突的方法首先要了解冲突的来源,找到冲突的原因,把握冲突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处理方法。
有效的冲突管理模型有多种, 应用最广的是托马斯的二维模型如图1:图 1 托马斯的冲突管理模式该模型中横坐标维度“对他人的关心”,表示冲突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与对方的合作程度,也就是其试图使他人的关心点得到满足的程度;纵坐标维度“对自己的关心”,表示冲突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的武断程度,也就是试图使自己的关心点得到满足或坚持自己的程度。
该模型以冲突主体的潜在行为意向为基础,定义了其冲突管理的二维模型,并组合形成了通用的竞争、回避、迁就、合作、妥协五种基本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