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1)一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1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1

《古代汉语(一)》考前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B【分值】1.0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品B.耳林从解C.治星欢信D.自文蚕进【答案】A【分值】1.03、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间C.阁围届觉D.辩风国裹【答案】B【分值】1.04、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2000B.3000C.40000D.4500【答案】D【分值】1.05、“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D.异体字【答案】A【分值】1.0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答案】C【分值】1.07、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站语超D.滑株鸠功【答案】C【分值】1.08、《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D.许慎【答案】A【分值】1.09、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答案】B【分值】1.010、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答案】A【分值】1.011、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一增【答案】C【分值】1.012、“北”是一个()字。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C【分值】1.013、下列各组形声字,声符相同的一组是()A.问闷B.福祈C.通过D.江河【答案】A【分值】1.01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雨舟水牛B.兵本日月C.手木鱼甘D.刀亦衰鸟【答案】A【分值】1.0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答案】A【分值】1.016、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答案】D【分值】1.017、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荆b衷c颖d街e徒f衰g碧h瓣A.a/b f/c d h/e gB.a b f/c e/d g hC.a c/b d/e g/f hD.a g/b f/c e/d h【答案】C【分值】1.018、“干”和“乾”的关系是()A.繁简字B.通假字C.异体字D.古今字【答案】A【分值】1.019、下列各组字,与“信一伸”两字间关系相同的一组是()A.赴—讣B.泪—淚C.剩—賸D.予一與【答案】D【分值】1.020、“要”和“腰”之间的关系是()A.异体字B.通假字C.古今字D.古音同【答案】B【分值】1.0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词义扩大的是()。

古代汉语(1)一

古代汉语(1)一

《古代汉语(1)》一一、填空题1、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对“指事”所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对“假借”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3、“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异体字。

5、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6、“慚”的异体字是惭。

“群”的异体字是群。

7、“寶”的简体字是宝。

“馀”的简体字是余。

8、以秦为分界,可以把汉字发展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其中古文字范畴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籀文和小篆。

9、《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孔丘的《春秋》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历史著作。

10、“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中的“焉”是指事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在那里。

“穆公访诸蹇叔”的“诸”是介词,相当于之于。

二、概念题1、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2、六书:“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3、象形:“象形”的定义及例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誳,日月是也;4、四体二用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5、异体字: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古今字: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7、繁简字:繁简字就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是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

8、甲骨文:甲骨文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称作龟甲兽骨文字、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虚文字、殷虚书契等9、金文: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铭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辞。

商周两代出土的铜器以钟鼎为最多,钟是古代的乐器,鼎是古代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自考《古代汉语》文选部分(1)

自考《古代汉语》文选部分(1)

⽂选翻译 01〔原⽂〕 初,郑武公娶于申,⽈武姜,⽣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惊姜⽒,故名⽈“寤⽣”,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制,岩⾢也,虢叔死焉,佗⾢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叔。

祭仲⽈:“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都,不过参国之⼀;中,五之⼀;⼩,九之⼀。

今京不度,⾮制也,君将不堪。

”公⽈:“姜⽒欲之,焉辟害?”对⽈:“姜⽒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多⾏不义必⾃毙,⼦姑待之。

” 〔翻译〕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妻⼦,叫武姜,⽣了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于是姜⽒就很讨厌他。

⽽偏爱共叔段,想⽴他为太⼦,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郑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先为共叔段请求以“制”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地⽅,从前虢叔就死在那⾥,若是封给其它的城⾢,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都的城墙超过⼀百雉长,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先王的制度:⼤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中等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

现在京这个地⽅不合乎制度,不制裁的话,国君将不能忍受。

”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我⼜怎能躲避灾祸呢?”祭仲说:“武姜有什么满⾜?不如早给太叔安排个处所,不要让他(的势⼒)滋⽣蔓延!⼀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

蔓延的杂草尚且不可以除掉,何况是国君您宠爱的弟弟呢?”郑武公说:“多做了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垮台。

你姑且等着瞧吧。

” 02〔原⽂〕 既⽽⼤叔命西鄙、北鄙贰于⼰。

公⼦吕⽈:“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叔,⾂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民⼼。

”公⽈:“⽆庸,将⾃及。

”⼤叔⼜收贰以为⼰⾢,⾄于廪延。

⼦封⽈:“可矣,厚将得众。

”公⽈:“不义不暱,厚将崩。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练习1-汉字结构a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练习1-汉字结构a

古代汉语练习(一)——汉字结构一、分析下列各字的结构。

腋虎取受眉遘夕亦伐莫行趾雷車問甘和从林人【示例】人:象形,像人侧立的样子。

二、分析下列会意字的结构,并简要分析形义关系。

逐取及看即伐戍戒並(竝)采鳴各北【示例】北:从二人,像两人相背站立,表示“相背”。

三、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哀衷悶閨錦錫篇鴻膏旂徒從雜盆基勝務街累釜斧鳳藩波匪群【示例】群:从羊君声,右形左声。

参考答案一、腋:形声,从肉夜声。

虎:象形,像老虎的样子。

取:会意,从耳从又。

受:会意(兼形声),从爪从舟从又。

眉:象形,像眉毛在眼睛上的样子。

遘:形声,从辵冓声.夕:象形,像月亮的样子。

亦:指事,从人从两丶,丶指示腋下.伐:会意,从人从戈,像用戈砍人的样子。

莫:会意,从茻从日,表示太阳落在草丛中。

行:象形,像通衢大道的样子.趾:形声,从足止声。

雷:形声,从雨畾省声。

車:象形,像车子的样子.問:形声,从口门声.甘:指事,从口从一,一指示口中有可口之物.和:形声,从口禾声。

从:会意,从二人,表示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

林:会意,从二木,表示多树的林子。

二、逐:从辵从豕,像追赶猪的样子,表示“追逐"。

取:从耳从又,像获取耳朵的样子(古代战爭的礼俗),表示“获取"。

及:从人从又,像用手(又)触及人的样子,表示“赶得上”。

看:从手从目,像手搭凉棚观望的样子,表示“眺望"。

即:从皀从卩,像一个人跪在食器旁的样子,表示“靠近"。

伐:从人从戈,像用戈砍人的样子,表示“征伐”.戍:从人从戈,像人扛着戈的样子,表示“戍守”。

戒:从廾从戈,像双手持戈的样子,表示“警戒".並(竝):从二立,像两个人并肩站立的样子,表示“并立”。

采:从爪从木,像用手在树上采摘的样子,表示“采集”。

鳴:从鸟从口,表示鸟叫.各:从口从夂(止的反写),像脚踏在某处的样子,表示到达。

北:从二人,像两人相背站立,表示“相背”。

三、哀:从口衣声,内形外声。

古代汉语(1).pdf

古代汉语(1).pdf

单选题1.“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中“是”的词性和意义是A.系词,是B.形容词,正确C.代词,这些D.词尾,……样子答案:C2.“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A.耕作B.站起C.写作D.起义答案:B3.“擐甲执兵,固即死”中“即”的词义是()A.立即B.即使C.走近D.已经答案:C4.“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中“轶”的意思是A.偷袭B.后车超过前车C.攻打D.快马驱车答案:B5.“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中的“凶”的文中义是B.凶险C.荒年D.厉害答案:C6.下列句子中的“而”是连词,连接并列结构的是A.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D.任重而道远答案:D7.“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中“选”的文中义是A.选举者B.提拔的人C.选拔出来的人物D.当权者答案:C8.“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中的第一个“夫”的词性是A.语气词B.副词C.连词D.代词答案:A9.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A.《春秋》B.《谷梁传》C.《国语》D.《公羊传》答案:A1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B.编年体C.纪传体D.语录体答案:B11.“纣以为恶,醢鬼侯。

”中“醢”的意思是A.烹煮B.车裂C.炮烙D.剁成肉酱答案:D12.“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

”中“兹”的词性和意思是A.代词,这里B.名词,年C.介词,在D.连词,却答案:B13.“诺,恣君之所使之”中“恣”的词义是()A.放肆B.纵容C.任凭D.故意答案:C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中的“杇”词义是()A.涂饰B.污泥C.污浊D.污染答案:A15.“俯噣白粒,仰棲茂树,鼓翅奋翼。

”中“噣”的文中义是B.啃噬C.拾取D.鸟嘴答案:A16.下面句子中,有名词用如动词现象的是A.吾道一以贯之。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古代汉语(1)知识点整理

古代汉语(1)知识点整理

古代汉语Ⅰ一、填空(1)《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许慎编写的第一步分析字形的书,19353个字,540个部首,“六书”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汉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进行过命名,他们是郑众、班固(顺序)和许慎(名称)。

汉字的特性是含有表音倾向的表意类型的字。

《说文解字》说解字形主要根据小篆。

(2)“六书”出自《周礼》,是我国古代分析和研究汉字的一种理论,是古人从汉字的结构现象和使用现象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3)最具有数量优势的是形声字。

象形造字法最能反映词的本意。

(4)汉字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2)从隶书到小篆。

(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也是由古文字向最后发展为楷书的一个过渡阶段。

汉字发展到楷书,标志汉字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6)古今词义的三种发展方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轻重和情感态度的改变、义项有增减。

(7)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8)词义引申的类型: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

词义引申的总趋势: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

(9)探究词本义的方法:析字形(要根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求语源/因声求义,徵以文献。

(10)古文翻译的两种类型:直译、意译。

(11)《左传》(左丘明)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谷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独立于《春秋》的著作),又叫《春秋左氏传》(解释《春秋》的著作),是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后经孔子修订,采用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12)《战国策》又称《战国纵横家书》、《国策》、《国事》、《短长》,33篇,497章,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行,既是一部贯穿了纵横家思想的史料汇编(《四库全书》将其归为杂史),又是一部描绘谋臣策士形象的国别体文学作品。

古代汉语(一)练习题1

古代汉语(一)练习题1

《古代汉语》(一)练习题一、请指出以下汉字的形体构造各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解诗星荆休亦本采追逐香颖大突间问首焦斧淼莫哀都负二、请写出下列成语中与古字相对应的今字一暴十寒合从连衡待贾而沽倍道妄行爱屋及乌耳提面命被发文身朋比为奸厉兵秣马却客不内孰视无睹广种薄收例如:一暴十寒暴(古字):今作曝三、在下列四组成语中,哪一组的每一个成语里都有“宾语前置”的用法?(1)何去何从张灯结彩何以家为不汝之罪(2)病入膏肓岁不我与惟命是从自顾不暇(3)时不我待唯利是图毛将安附莫予毒也(4)何罪之有授人以柄莫敢谁何监守自盗四、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本字。

(1)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2)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3)(黄鹄)折清风而抎矣。

(4)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5)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6)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7)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8)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五、翻译下列句子1.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2.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3.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4.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

5.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XXX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

XXX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

XXX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答案古代汉语(一)14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睡”的本义为坐着打瞌睡,后来指躺着睡觉,词义引申的结果是: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D.词义更替正确答案:A2.“XXX数目XXX,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中“目”的用法是: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如动词D.名词作状语正确答案:C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困”的意思是:A.窘迫B.疲惫C.物资贫乏D.不通正确答案:D4.“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中“因”的含义是:A.顺应B.依托C.原因D.副词,因而正确答案:D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返来”讲的“复”的反义词是“往”。

B.当“灭亡”讲的“亡”的反义词是“存”。

C.当“政治上没秩序”讲的“乱”的反义词是“整”。

D.当“副”讲的“贰”的反义词是“正”。

正确答案:C6.“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中“夷”的用法是:A.名词用如意动B.名词用如动词C.名词作状语D.名词用如使动正确答案:A7.“人不难以死免其君”中“免其君”的意思是:A.免掉他的国君B.赦免他的国君C.使他的国君免于难D.让国君赦免自己正确答案:C8.下列表示“去某地”的意义的四个词中,哪个不能带宾语?A.之B.如C.适D.往正确答案:D9.“因而焉河神始旋其面貌,望洋向若而叹”与“合散音讯兮,安有常则”中的“望洋”和“音讯”划分是:A.词组,纯真词B.单纯词,词组C.词组,合成词D.单纯词,单纯词正确答案:B10.“尔”、“乃”作为人称代词在句中首要充任:A.主语B.宾语C.定语D.状语正确答案:C11.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是:A.XXX亦拔剑舞,常以身翼XXX。

B.十旬,方杖策而起。

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D.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正确答案:C12.下列属于词义转移的是:A.禽B.关C.交通D.火正确答案:C13.下列句中的“实”的词性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田野开阔,府仓实,民众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1)》一
一、填空题
1、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对“指事”所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对“假借”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3、“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4、几个具有同一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异体字。

5、异体字形成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6、“慚”的异体字是惭。

“群”的异体字是群。

7、“寶”的简体字是宝。

“馀”的简体字是余。

8、以秦为分界,可以把汉字发展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其中古文字范
畴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籀文和小篆。

9、《左传》相传是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解释孔丘的《春秋》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历史著作。

10、“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中的“焉”是指事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在那里。

“穆公访诸蹇叔”的“诸”是介词,相当于之于。

二、概念题
1、文字: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2、六书:“六书”说是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
用字条例。

3、象形:“象形”的定义及例字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日月是也; 4、四体二用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5、异体字: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
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古今字:古今字,也就是分化字,是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今字。

7、繁简字:繁简字就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