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

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优秀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二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战火纷飞百余载,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图片中的江南好美,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生动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末句“能不忆江南”充分流露出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开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去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
2、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3、兴盛:淝水之战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定都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江南地区战乱比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2、结果: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东晋的兴亡1.问题思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晋朝能够恢复中原。
人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7.18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共30张)

闻鸡起舞
祖逖(ti)与刘琨(kun)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 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 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 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 “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 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 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暑不断。功夫不 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 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
显著发展。 商业兴旺和城市繁荣: 建康(南京)成为大都会
江南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
落后期
开发期
繁荣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宋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
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问题思考:两则材料描绘的江南有何不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 (gēng)鱼,或火耕而水耨( nòu 除草)…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 家。——《史记·货值列传》
发展和利用先进生产技术。
材料说明的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B.江南地
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
D.江南地区
得到开发的结果3. “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
乱时代。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
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
这段“长期动乱时代”是( )A.春秋战国时期
1.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因为它曾做过六个朝代的都城, 下列以它为都城的六个朝代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三国中的吴 ②宋 ③齐 ④梁 ⑤陈 ⑥东晋A.①②③ ④⑤⑥ B.①⑥②③④⑤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背景。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对于这些内容,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历史。
2.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西魏 北周
隋
吴
南 方
东晋
宋齐 梁 陈
317年 420年
南朝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促进统一的因素: ①分裂战乱,人民渴 望统一 ②局部统一、短期统 一促进整个统一 ②民族融合促进统一 ③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三)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后,经济超过了北方吗?
南 北
北
北
南
南
西汉
魏晋南北朝
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
宋代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三、观古今变迁,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P oP wo ew P re o pr w op e io r ni p tn o
ti n t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长江中下游以南。
农业组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手工业组
商业组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文献史料:文字、图片等
史料类型 史实
结论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东晋南朝 时期江 南地区 的开发p p t 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 教材分析《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新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通过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掌握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江南地区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江南地区开发的过程及原因;2.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2.讨论教学法:学生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料;3.网络资源:江南地区的旅游资料、文化习俗等;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信息。
3.操练(15分钟)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兴塘,溉田二千余顷;又在会稽一带开垦湖田,“皆成良业”。据此可
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 C)
A.南方人民辛勤劳动
B.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4.(历史解释)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
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原本落后的江
时东 期 晋 拥戴。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江 南
的 兴
统治: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
地 区
亡 地区,但最终未能恢复中原;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
的
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开
发
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东
南朝 : 420—589年,中 国 南方 政 权更 迭 频繁 , 相继 出现
晋 南
___宋___、齐、__梁____、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
朝 时 期 江 南 地 区
南 朝 的 政 治
都,历史上统称为“___南__朝___”。 兴盛:宋是南朝___疆__域___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 位时,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衰落:梁武帝时期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
从弟导(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
下’。”材料说明
( D)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B.东晋偏安江南导致政局混乱
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
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族的支持
11.(跨学科·地理)下面是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材料反映出 ( C ) A.人口由中原向边疆地区迁徙 B.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 C.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荆、扬、益等州 D.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一:淝 水 之 战
背景
前秦基本统一北方,试图一举吞 并东晋
时间
公元317年
交战双方 结果 影响
前秦和东晋
东晋胜利
1、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 战状态; 2、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有利条件。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 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 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此外,前秦军队指挥 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 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 谋,指挥得当。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
【例题】东晋初年,“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
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
材料说明( D )
A.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B.东晋偏安江南导致
C.东晋皇权被相权左右
D.东晋政权得到了贵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
【思路点拨】本题突出史料实证的考查。据材料可知,司 帝,靠的是王敦、王导等人,所以在东晋,王家有大的话 映了司马睿得到了王敦、王导等贵族的拥戴。
宋 刘裕 420年—479
南 朝
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
年
建 康
梁 萧衍 502年—557
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
年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三国
两晋
(前秦)
魏 (220—265) 蜀 (221—263)
西晋(265—316)
十六国 (304—439)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9年,孙权称帝 建立吴国,标志着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地 方上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西周之后继续推行分封制的朝代,都出现了地方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十
北朝
六
东北
国
北魏 齐
东 汉
三国
前
220-280 西 秦
魏西 魏
魏
晋 淝水之战
北 周
25 |
220
蜀 吴 266 383年 |东 316 晋 宋 齐 梁 陈
隋 统 一 全 国
317
南朝
|
420
两晋和宋齐梁陈(南朝)的更替
朝代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备注
魏 三蜀 国吴
220年铸,造船等有显著进步.
商业 商业和城市繁荣(建康城)
历史进门测
1.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标 志着三国鼎立的正式形成;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实行( 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西周之后还有些朝代继续推行分封制,形成了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
建康(南京) 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陈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表现
原因
农业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犁耕,施肥,选种育种,育秧移栽,麦稻兼 作,双季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