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德国历史大事年表体系
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德国地区被称为日耳曼尼亚,由各个日耳曼部落居住。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部落开始在德国地区形成自己的王国。
公元800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公元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宗教改革运动,使德国宗教格局发生巨变。
公元1618年-164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德国成为战场,导致德国人口大量减少,经济和社会遭受严重破坏。
公元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被宣布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公元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战败,签署凡尔赛条约,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
公元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党开始掌握德国政权。
公元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侵略国家,
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
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被盟军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德成为苏联卫星国家,西德成为民主国家。
公元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东德与西德合并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公元1990年:德国重新获得主权,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公元2002年:德国引入欧元作为国家货币,加入欧元区。
公元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德国采取严格措施控制疫情,并成功应对疫情挑战。
以上是德国历史大事的年表,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德国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历史的曲折和起伏,展现出一个国家的坚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德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历程。
德国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德国历史发展阶段简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110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
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
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曾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
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
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1、早期历史日耳曼一词来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亚,尤利乌斯·凯撒以日耳曼尼亚称呼莱茵河右岸的各个部落,日耳曼尼亚纪载于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亚志》。
而德文中的德意志国(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为diutisciu land)来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语的diutisc(大众的,指属于diot或diota'人'的)一词而来,该词最初用以区别源自拉丁文及罗曼语族的地方话。
diutisc一词依序来自原始日耳曼语的tiudiskaz(大众的),tiudiskaz又来自于teudō,teudō又承继自原始印欧语的tewtéh(人)。
很早以前德国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公元476年推翻了罗马帝国(西罗马)。
2、罗马帝国843年德意志从法兰克帝国分裂出来,962年建立神圣罗马帝国。
通过长期的对外征服,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波兰西部,并远征俄罗斯、匈牙利。
德国简史

德国简史(一)从日耳曼人到法兰克王国1.日耳曼部落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人。
大约在3000年前,他们就已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威悉河和奥得河之间的平原、波罗的海海滨和沿海岛屿上。
日耳曼民族还包括英国和北欧诸国人,但今天人们却习惯把“日耳曼”一词专留给德国。
公元前600年左右,日耳曼人开始向南迁移,西达莱茵河下游.东至维斯杜拉河,占据了喀尔巴阡山脉和波希米亚山脉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过着游牧生活。
公元前后,他们继续南进,直至多瑙河上游地区,并与南方的奴隶制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军事冲突。
在恺撒时代,罗马人把所有居住在莱茵河左岸的日耳曼人赶向右岸。
公元9年,日耳曼各部落在舍鲁斯克部落(derCherusker)首领阿尔米尼乌斯Arminius(又名赫尔曼Hermann)领导下联合抗击罗马军团,在今日下萨克森州的托伊托堡山(TeutoburgerWald)获大胜。
阿尔米尼乌斯被认为是第一位德意志民族英雄,人们在他当年打败罗马人的德特莫尔德附近为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纪念碑-赫尔曼纪念碑。
为丁抵御日耳曼人的入侵,自公元84年起,罗马帝国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修筑了一条东南走向的“界墙”,并在莱茵河沿岸建造了城市。
科隆、特里尔、美因兹等城市的起源可追溯到这个时期。
此后,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和平相处近200年。
从公元3世纪起,日耳曼人部落开始结成部落联盟,其中较大的有法兰克、东哥持、西哥特、汪达尔、盎格鲁、萨克森、勃良弟等等。
这些部落联盟为日耳曼民族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公元4世纪,日耳曼人由于受到匈奴人和其他外族的驱逐,开始成群结队地涌向南部的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和帝国境内奴隶起义的双重订击下,两罗马帝国宣告灭亡。
日耳曼人在原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
史称日耳曼人南移或者日耳曼民族大迁陡(GemanischeVölkerwanderung)。
在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日耳曼人和罗马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得到厂发展和加强。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德国在欧洲大陆西部,东临波罗的海,西向阿登贝尔湾,南有奥地利、瑞士及法国,北邻荷兰、丹麦和捷克,面积356799平方公里,是欧洲面积第四大的国家,总人口约8200万。
德国历史追溯至古老的时候,在公元前12世纪至1世纪期间,部落联盟成为德国的内核,德国出现的早期的政治体系形式也是部落联盟的统治体系,其中最重要的部落联盟是古德国人。
德国古代历史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代的哥特时期。
公元九世纪以前,哥特人扩张至中欧大部分地区定居,大量德族人受此影响,向哥特文化转变,形成哥特帝国,形成了中欧联盟。
中晚中世纪,德国是群马宗法王朝所统治。
自960年以来,拥有帝国国籍的德意志人民联盟被建立,由十二个州组成,其中重要的诸侯国包括普法兰克、汉诺威、斯图加特、巴伐杜因、布伦瑞克、拉腊和黑森共和洲,是一个利维坦结构的政权。
自十四世纪以来,英格兰和法国的侵略也给德国带来了深刻的冲击。
十六世纪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
1517年,马丁·路德带来了新教改革运动,荣誉宗教改革是德国文化改革的开始。
1556年,联邦取代了宗法王朝在德国的统治,尽管各地仍然有诸侯统治,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野心受到助推。
18世纪,普鲁士改善了农业,行政,公共教育,金融和军事组织,德国开始有迹象表明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经济体制,18世纪的德国经济发展较快,复兴时期的文化影响建立了古典德国文化。
19世纪,经济发展迅速,民族主义在人民中流行起来,德国统一成为可能,在1871年为德意志帝国成立,取代德意志人民联盟。
同时,普鲁士帝国扩大了对中欧,西非,南非,欧洲几内亚湾,印度海,太平洋岛屿的殖民扩张,建立了殖民帝国的影响力。
20世纪上半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灭亡,1918年签署停战协议。
之后,德国短暂出现共和制,但1933年纳粹党因势而动,掌权,至1945年底在欧洲战场中宣告投降,后改为联邦共和国,称为西德,东部被占领成功被苏联控制,称为东德,继尔根斯堡协定正式分裂德国。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摘自维基百科)德意志(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开始仅指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属于日尔曼语族的方言。
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ße,即法语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
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德意志这个词的含义由语言扩展到说此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兰(Deutschland)。
公元920年后,日尔曼人的东法兰克王国依然称为东法兰克王国,但称呼国王为非加洛林家族的东法兰克国王,也称为“日耳曼王国”(拉丁文Regnum Teutonicum),开始了所谓“德国”的历史(所谓的“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王国”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两者只存在于历史学概念中)。
与中国这样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对于历史上长期处于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过程中的德意志地区来说,民族、国土、国家常常是相互分离的。
因而从德意志历史整体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Deutschland这个词才包含了同一的国土和国家政权的含义,因此,准确地说,只有这之后的历史才可以称为“德国史”,之前的历史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目录[隐藏]• 1 日耳曼族o 1.1 莱茵-卫塞河族群o 1.2 北海族群• 2 早期历史o 2.1 史前时期o 2.2 德意志立国时期o 2.3 神圣罗马帝国• 3 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o 3.1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o 3.2 三十年战争o 3.3 拿破仑终结神圣罗马帝国o 3.4 普鲁士崛起o 3.5 1848年革命o 3.6 德国统一• 4 现代德国o 4.1 第一次世界大战o 4.2 魏玛共和国 (1919年—1933年)o 4.3 纳粹德国o 4.4 冷战时期o 4.5 德国再次统一日耳曼族主条目:日耳曼人德国地界, 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
德国概况简介课件

行政区划
01
02
03
联邦州
德国共有16个州,包括巴 伐利亚、巴登-符腾堡、不 来梅、汉堡等。
主要城市
德国主要城市有柏林、汉 堡、慕尼黑、科隆等。
特别行政区
德国设有三个特别行政区 ,即汉堡、不来梅和巴伐 利亚。
02
德国经济
经济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中世纪时期
德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手工 业和商业逐渐发展。
德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游客可以在博物馆、古迹等地方了解德国 的历史和文化。
美食
购物
德国美食以香肠、猪蹄、啤酒等著名,游 客可以在餐馆、市集等地方品尝到正宗的 科隆 的“国王大道”等,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 到各种商品,如时尚服饰、手工艺品等。
旅游须知
05
德国与世界
德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01
德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事务具有重
要影响力。
欧盟成员国
02
德国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在欧盟内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欧
盟的政策制定和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G7和G20成员国
03
德国是G7和G20成员国之一,参与全球经济的治理和协调,代
社会救助
德国政府提供各种社会救助措施,如失业救济、住房补贴等,以保 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04
德国旅游
著名景点
柏林墙
作为德国历史的见证,柏林墙是德国最有名的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其历史背景,也可以在保留的墙 体拍照留念。
科隆大教堂
作为德国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科隆大教堂是许多游 客的必游之地,其宏伟壮观的建筑和细致的雕刻都令人惊 叹。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德国为什么会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德意志(Deutsch)又做何解呢?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这些称谓的起源,以便从历史的演进中更好的了解现代德国的产生。
“日耳曼尼亚”是一个拉丁语词汇,很有可能起源于凯尔特语,是罗马和高卢人对莱茵河以东,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部落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称谓。
而这些部落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这只是外界对他们的一种称谓。
“德意志”一词源于古日耳曼语“Diutisc”(由theoda,即民众一词而来),这个称谓的第一次在公元800年左右的法兰克人的教会文献中,指的是莱茵河对岸的部落所讲的方言。
慢慢的这些生活在现在德国版图上的居民由于共同的语言产生认同感,这个古日耳曼语的称谓最终演化为现代德语中的“Deutsch”。
无论是“日耳曼尼亚”还是“德意志”最初的起源都是其它民族对民族意识尚未觉醒的德国人的称谓。
德意志民族构成复杂,在现代德国人既有古日耳曼人的血统,也保有斯拉夫民族的特征,在漫长历史的演变中,德意志民族融合了来自不同种族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史。
现代德国的发展过程不同于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后者由一个核心向外发展,如意大利由罗马发展而来,法国由法兰西岛发展而来。
相反德国是由不同的地域、民族的人民聚合法发展而来。
简单的把现代的德国人称为古代日耳曼人的后裔是不恰当的,他们实际上是多种民族的聚合体。
日耳曼与罗马已知的最早的日耳曼部落居住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之后日耳曼人不断向南迁徙,其中的一支,条顿人逐渐定居于德意志地区。
不断扩大的部落同时受到来自东方的压力——匈奴人入侵西欧,他们只得不断向南迁徙,并最终与当时的“文明世界”罗马发生了接触。
公元84年罗马帝国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修筑了一条东南走向的类似中国古代长城的“界墙”,以抵御日耳曼人的不断南迁。
同时在莱茵河沿岸建造了城市。
科隆、特里尔、美因兹等城市的起源可追溯到这个时期。
此后,日耳曼人和罗马人和平相处近200年。
德国历史简介大全

德国历史简介大全德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前的石器时代。
在中世纪,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很多强大的部落和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弗兰克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1. 弗兰克王国弗兰克王国是在公元5世纪后期开始形成的,它位于现在的法国和德国地区。
在公元8世纪,弗兰克人的国王查理曼大帝统治下,弗兰克王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查理曼大帝推行改革,建立起军事、司法、行政和教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他还促进了拉丁文和基督教的传播,为后来的欧洲文化和宗教生活奠定了基础。
2. 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在公元962年建立的,它覆盖了大片的欧洲领土。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三百年间,它成为了欧洲文化、经济、宗教和政治中心。
然而,作为一个集合了不同民族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也面临了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最终在公元1806年解体。
3. 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王国是在公元1701年成立的,它位于现在的德国和波兰地区。
普鲁士王国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经历了一段强劲的经济发展期,并逐渐成为一个军事强国。
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弗里德里希大帝)的领导下,普鲁士王国在拿破仑时期的欧洲联盟中表现出色。
19世纪后期,普鲁士王国和其他德意志国家合并,形成了德意志帝国。
4. 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是在1871年成立的,它覆盖了现今德国、奥地利、捷克和波兰部分地区。
德意志帝国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被迫投降,德意志帝国解体。
5. 纳粹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遭受了沉重的惩罚,社会和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动荡。
1920年代末期,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领袖,他迅速将党派进行重组,建立出一个新型的、极度反犹太和种族主义的政治理念。
在1933年的选举中,纳粹党赢得了大选,并取代了魏玛共和国政府。
纳粹德国开始立法支持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政治思想,追求战争和扩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历史
概述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
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
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
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18世纪初奥地利(Österreich)和普鲁士(Prussia)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
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Weimarer Republik)。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
德国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
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
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
翌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
德国作为一个地理单元在历史上曾经几经分裂,最近的一次分裂是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当时德国分裂为: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GDR;Die Democratik,Deutsche Democratishe Republik,der DDR);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FRG,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两个国家。
1990年10月3日再次统一。
古代历史
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
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
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
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
意志第一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
德意志是第一个战胜罗马帝国的民族。
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近代历史
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
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
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
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
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
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
德意志第二帝国: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这是德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魏玛共和国: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和德意志帝国的瓦解而告终。
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这个由希特勒统治的法西斯德国号称“德意志第三帝国”。
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开进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军进军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次世界大战共有61个国家参与,死亡5000多万人,使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
现代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战败,根据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中英、美、法、苏四国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理事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
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
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著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
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的动作,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
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
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
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
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政体。
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相对于英美法占领区所组成的西德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东德则是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阵营组织--华约组织。
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
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
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间媒介的限制等。
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
11月9日,“柏林墙”开放。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
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
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
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
条约。
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
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
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asrepublik Deutschland,BDR)为存续单位,东德遂成为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家。
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二战中,波兰有25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饱经痛苦、绝望的折磨,最终无助地死去。
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
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
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
东西柏林问题
1945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
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
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
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
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
1961年,为阻隔东德人迁往西德,东德政府在东柏林自己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东德合并到西德。
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
这一天,被确定为德国的国庆日。
Berliner Mauer
Berliner Mauer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