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甩功简介
平甩功

不可思議的平甩功☐【李鳳山師父小傳】☐李鳳山師父,祖籍北平。
家中世付素有修道習武傳統,因此自小接受父親磨練,打造石鎖等鍛鍊耐性。
成長時期憑著一股行俠仗義的傻勁,頗多機緣巧遇,先後得到修道隱士、武學奇人等傾囊相授,使其所學得以貫串古今、融會貫通,真正步入中國武學博大精深的內在堂奧與精髓中。
☐作為一位由氣入道、由武入道的修行家、實踐家,李師父始終以「明白的師父」自勉,目的在「傳生活之道,授養生之業,解生命之惑」。
而導引現付人重新「還回本來面目」,勇敢找回老祖宗付付傳承、靠智慧延續下來的養生之學、性命之道,則是李師父化慈悲為願力、結合「作為」與「修為」的浩大精神工程。
如何練習平甩功☐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
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效果更好。
練完之後,慢條斯理的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穩定氣機。
☐練功過程中,如有任何問題,請回歸到梅門,隨時與之連絡。
並且務必要下功夫紮實的鍛鍊,切忌自己還沒弄清楚,就與他人分享,反而將彼此都耽誤了。
☐公益專線:梅門一氣流行養生學苑02-2361-7919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呼吸自然。
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圖A)2〃然後讓手像鐘擺似的自然往後甩,甩到哪裡算哪裡,保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往後抬。
甩到舒服的位置,利用慣性,把手甩回胸前。
雙手輕鬆打直,保持平行,五指微微舒展。
(圖B)3〃甩到第五下,手往後甩的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輕鬆的上下彈動兩次。
(圖C)練習原則☐1〃腳踏實地。
☐2〃雙手在前面始終擺平。
☐3〃左右平衡。
☐4〃手不必刻意往後甩,每次讓它自然落下來即可。
平甩的特點,從一開始就養成不取巧的態度。
☐5〃每甩到第五下,膝蓋保持彈性,蹲兩下。
☐6〃蹲的時候,視個人放鬆狀況,可高蹲亦可低蹲。
☐7〃速度不要快,始終保持輕鬆,否則甩快了反而會有緊繃之感。
☐8〃每日至少三十分鐘,以十分鐘為一個單位來緩衝初步練習時,可能產生的四肢酸麻的現象。
平甩功治疗高血压的例子

平甩功治疗高血压的例子
平甩功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百姓。
许多人已经证明,平
甩功可以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来帮助控制和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常伴随着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平甩功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动作和呼吸调节,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并缓解高血压所带来的不适。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平甩功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李先生是一个高血压患者,常年
服用药物控制血压,但药物的副作用使他感到不适。
一天,他听说了平甩功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于是决定尝试。
李先生每天早晨和晚上坚持进行平甩功练习。
他按照指导的姿势和动作,通过
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逐渐进入一种专注而放松的状态。
每次练习大约持续30分钟,他体会到身体逐渐放松,内心平静。
经过几个月的练习,李先生的血压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他开始逐渐减少服药量,并告别了药物副作用。
此外,他还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精神状态也更加积极向上。
这个例子展示了平甩功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
然而,需要注意
的是,平甩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
在开始练习之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特别是对于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总结而言,平甩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帮助控制血压、提高
血液循环,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但在选用时需谨慎,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练习,以确保安全和最佳效果。
平甩功的基本要领

平甩功的基本要领以平甩功的基本要领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平甩功是一种传统的健身功法,它以平衡和协调为基本要领,通过练习平甩功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将介绍平甩功的基本要领。
第一,正确的站立姿势是平甩功的基础。
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稍微弯曲膝盖,保持身体的平衡。
双手自然下垂,放松肩膀和腰背部的肌肉。
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第二,平甩功的动作应该流畅自然。
动作要求舒展、柔顺,并且要保持节奏的稳定。
练习时要注意放松身体,避免用力过猛或者过于迅速,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扭伤等伤害。
第三,呼吸是平甩功的关键。
练习平甩功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
每完成一个动作,应该配合吸气或呼气,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放松和伸展。
深呼吸有助于增加氧气的供应,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第四,练习平甩功时要保持专注和集中。
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感受到每个动作的细微变化,从而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免受到干扰,提高练习效果。
第五,持之以恒是练习平甩功的关键。
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练习。
每天花一些时间进行平甩功的练习,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同时,练习平甩功也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保持身心的平衡。
第六,注意安全是练习平甩功的前提。
在练习平甩功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使用力量或者做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动作。
如果有身体不适或者疼痛感,应该及时停止练习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平甩功的基本要领包括正确的站立姿势、流畅自然的动作、配合呼吸、保持专注和集中、持之以恒和注意安全。
通过遵循这些要领,我们可以更好地练习平甩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促进身心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锻炼,享受平甩功带来的好处。
李凤山平甩功、和功

轉自:擺渡人氣功大師李鳳山說,氣功是深度呼吸的有氧運動,以習練平甩功為例,一般人只要每天甩手10分鐘,持恆鍛鍊,就能促進氣血循環,讓身體的氣脈暢通、筋骨鬆開,有助於提升免疫能力。
不過,如果是行動坐臥上經常感到痠疼、麻痛者,最好每天能甩手20分鐘,有助於調整身體的過勞之處,回歸平衡狀態;至於身體已經出現慢性病變,最好能夠每天甩手30分鐘,活絡筋骨,加強身體的循環。
平甩功的功法簡易,隨地都可做,只要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讓手自然向後甩,再甩回胸前;在甩動的過程中,雙手輕鬆打直,五指微微舒展,等甩到第5下時,手往後甩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輕鬆彈動兩次即可。
發表會當中,也請來罹患肝癌患者及罹患糖尿病致視網膜病變、失明的患者,現場見證練平甩功的好處,他們練功後,病況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對此,宏恩醫院院長、神經外科醫師黃宗炎表示,癌症是因為細胞病變,導致身體防禦能力降低,藉助氣功這種運動,能激發身體的自癒能力,讓好的細胞生長,病況也因此轉好,其實不管是做運動、或練氣功,只要能讓身體變好,都是一種好的改變。
■如何自行練習平甩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
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效果更好。
練完之後,慢條斯理的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穩定氣機。
動作說明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呼吸自然。
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圖A)2.然後讓手像鐘擺似的自然往後甩,甩到哪裡算哪裡,保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往後抬。
甩到舒服的位置,利用慣性,把手甩回胸前。
雙手輕鬆打直,保持平行,五指微微舒展。
(圖 B )3.甩到第五下,手往後甩的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輕鬆的上下彈動兩次。
(圖C)練習原則1.腳踏實地。
2.雙手在前面始終擺平。
3.左右平衡。
4.手不必刻意往後甩,每次讓它自然落下來即可。
平甩的特點,從一開始就養成不取巧的態度。
5.每甩到第五下,膝蓋保持彈性,蹲兩下。
6.蹲的時候,視個人放鬆狀況,可高蹲亦可低蹲。
平甩功是个骗局 平甩功

平甩功是个骗局平甩功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平甩功”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平甩功” 甩出健康与幸福文,李凤山其实甩手功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流行了,但是有的甩手功,女性生理期不能练;有的甩手功,孩子太小不能上手,也不能练;有的则是年纪太大,关节比较硬化的时候,也不太能练。
所以,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将甩手的方式更简单化了。
我们的「平甩功」出自两大系,一为达摩老祖的「易筋经」,一为张三丰祖师的太极功,主要在「平」的意境上多下功夫。
「平甩功」能让气血到达四肢末梢,排出不洁之气。
而且基于十指连心的道理,气血会回流循环到五脏六腑,使全身气脉畅通,筋骨松开,使全身灵活、有弹性。
这个功法学起来很简单,而且经过持恒锻炼,可以改善各种身心病症。
1平甩功的特点:许多的甩手功有练习的禁忌,而且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练习。
但是「平甩功」不同,它乃是经过梅门多年的体证,属细水长流型。
在动作上讲究宁可慢不要快,练的时候全身放松,手自然摆动;但虽说是放松,又松中有动,而非完全的静止;动中又有松,也非用力的动态,所以是一种很细致的运动,而且阴阳调和、刚柔并济。
此外,练习时只要呼吸自然就好。
平甩功的反应酸痛麻痒胀就在排毒刚开始练习「平甩功」,可能会出现「酸、痛、麻、痒、胀」这五种排毒效应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五感」。
?「酸」:平甩时,在关节、腰部、颈部、背部、手或胳臂产生酸的现象,多是因为平时累积劳累的缘故。
一个人若是长期过劳或紧张,会造成元气受损,抗体也会相对减弱。
透过平甩,可以很快的把这种累积甩掉。
?「痛」:出现痛感,是因为累积太久,以致于某些部位已经全然不通或几乎已经不通了。
没有锻炼的人,在一般循环下,每次气血循环到那些不通的地方,就会自动躲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阻碍。
「碍」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身体的堵塞,一种是心理的挂碍。
身体和心理的阻碍,必须相提并论来调整,才能更见其功。
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功法加上持恒的练习,就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现象。
“平甩功”甩出健康与幸福

“平甩功”甩出健康与幸福文/李凤山平甩功视频_show/id_XODcwNDYzODA=.html其实甩手功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流行了,但是有的甩手功,女性生理期不能练;有的甩手功,孩子太小不能上手,也不能练;有的则是年纪太大,关节比较硬化的时候,也不太能练。
所以,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将甩手的方式更简单化了。
我们的「平甩功」出自两大系,一为达摩老祖的「易筋经」,一为张三丰祖师的太极功,主要在「平」的意境上多下功夫。
「平甩功」能让气血到达四肢末梢,排出不洁之气。
而且基于十指连心的道理,气血会回流循环到五脏六腑,使全身气脉畅通,筋骨松开,使全身灵活、有弹性。
这个功法学起来很简单,而且经过持恒锻炼,可以改善各种身心病症。
平甩功的特点:许多的甩手功有练习的禁忌,而且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练习。
但是「平甩功」不同,它乃是经过梅门多年的体证,属细水长流型。
在动作上讲究宁可慢不要快,练的时候全身放松,手自然摆动;但虽说是放松,又松中有动,而非完全的静止;动中又有松,也非用力的动态,所以是一种很细致的运动,而且阴阳调和、刚柔并济。
此外,练习时只要呼吸自然就好。
平甩功的反应酸痛麻痒胀就在排毒刚开始练习「平甩功」,可能会出现「酸、痛、麻、痒、胀」这五种排毒效应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五感」。
●「酸」:平甩时,在关节、腰部、颈部、背部、手或胳臂产生酸的现象,多是因为平时累积劳累的缘故。
一个人若是长期过劳或紧张,会造成元气受损,抗体也会相对减弱。
透过平甩,可以很快的把这种累积甩掉。
●「痛」:出现痛感,是因为累积太久,以致于某些部位已经全然不通或几乎已经不通了。
没有锻炼的人,在一般循环下,每次气血循环到那些不通的地方,就会自动躲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阻碍。
「碍」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身体的堵塞,一种是心理的挂碍。
身体和心理的阻碍,必须相提并论来调整,才能更见其功。
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功法加上持恒的练习,就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现象。
●「麻」:麻的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在打通的过程中,遇到原本有阻碍的地方,因为气不断的去通它,所以产生了酸麻的感觉,这是可喜的现象,因为如果没有去疏通这些有阻碍的地方,它就会堵住,堵到最后,就会变痛了。
气功巨匠李凤山之平甩功[必读]
![气功巨匠李凤山之平甩功[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24628c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a.png)
气功大师李凤山之平甩功氣功大師李鳳山之平甩功**◆轉自擺渡人氣功大師李鳳山說,氣功是深度呼吸的有氧運動,以習練平甩功為例,一般人只要每天甩手10分鐘,持恆鍛鍊,就能促進氣血循環,讓身體的氣脈暢通、筋骨鬆開,有助於提升免疫能力。
不過,如果是行動坐臥上經常感到痠疼、麻痛者,最好每天能甩手 20分鐘,有助於調整身體的過勞之處,回歸平衡狀態;至於身體已經出現慢性病變,最好能夠每天甩手 30分鐘,活絡筋骨,加強身體的循環。
平甩功的功法簡易,隨地都可做,只要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讓手自然向後甩,再甩回胸前;在甩動的過程中,雙手輕鬆打直,五指微微舒展,等甩到第 5下時,手往後甩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輕鬆彈動兩次即可。
發表會當中,也請來罹患肝癌患者及罹患糖尿病致視網膜病變、失明的患者,現場見證練平甩功的好處,他們練功後,病況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對此,宏恩醫院院長、神經外科醫師黃宗炎表示,癌症是因為細胞病變,導致身體防禦能力降低,藉助氣功這種運動,能激發身體的自癒能力,讓好的細胞生長,病況也因此轉好,其實不管是做運動、或練氣功,只要能讓身體變好,都是一種好的改變。
■如何自行練習平甩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
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效果更好。
練完之後,慢條斯理的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穩定氣機。
動作說明1.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呼吸自然。
雙手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圖A)2.然後讓手像鐘擺似的自然往後甩,甩到哪裡算哪裡,保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往後抬。
甩到舒服的位置,利用慣性,把手甩回胸前。
雙手輕鬆打直,保持平行,五指微微舒展。
(圖 B )3.甩到第五下,手往後甩的同時雙膝微微下蹲,輕鬆的上下彈動兩次。
( 圖 C)練習原則1.腳踏實地。
2.雙手在前面始終擺平。
3.左右平衡。
4.手不必刻意往後甩,每次讓它自然落下來即可。
平甩的特點,從一開始就養成不取巧的態度。
5.每甩到第五下,膝蓋保持彈性,蹲兩下。
气功大师李凤山之平甩功

學員問我為什麼甩五下要蹲一下?
我說:甩手是一種增強您體內循環的功法
可是只有甩手是只有上半身的循環
藉由第五下甩手微微下蹲把循環帶到下半身
其實您如果有 vcd可以注意
下蹲的動作更貼切一點應該說彈兩下
沒辦法用文字敘述
保持膝蓋的彈性也很重要喔
再補充一點
在甩手的時候冷氣電扇不要對著吹 會受寒
氣功大師李鳳山之平甩功 ** ◆
轉自擺渡人
氣功大師李鳳山說,氣功是深度呼吸的有氧運動,以習練平甩功為例,一般人只要每天甩手10分鐘,持恆鍛鍊,就能促進氣血循環,讓身體的氣脈暢通、筋骨鬆開,有助於提升免疫能力。
不過,如果是行動坐臥上經常感到痠疼、麻痛者,最好每天能甩手 20分鐘,有助於調整身體的過勞之處,回歸平衡狀態;至於身體已經出現慢性病變,最好能夠每天甩手 30分鐘,活絡筋骨,加強身體的循環。
對此,宏恩醫院院長、神經外科醫師黃宗炎表示,癌症是因為細胞病變,導致身體防禦能力降低,藉助氣功這種運動,能激發身體的自癒能力,讓好的細胞生長,病況也因此轉好,其實不管是做運動、或練氣功,只要能讓身體變好,都是一種好的改變。
■如何自行練習平甩
每回至少甩十分鐘(約五百下),一日甩三回。若能一次持續甩到三十分鐘,效果更好。練完之後,慢條斯理的喝杯溫開水,更有助於全身氣血循環、穩定氣機。
平甩,即平鋪直敘,平步青雲。
「平甩」功是梅門創辦人李鳳山師父,修習中國傳統功法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精華。「平甩」功看似極平凡,但只要得法,持恆鍛鍊下去,就會變得不平凡。
我們從鍛鍊中得到的不凡效果,除了學員們親身的體證外,再透過國科會的氣功科學實驗,早已獲得無數次的驗證,其實驗數據也屢次在國際上為中國人爭得一席學術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动作说明
1、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呼吸自然。
双手举至胸前,与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2、然后让手像钟摆似的自然往后甩,甩到哪里算哪里,保持放松,不要刻意用力往后抬。
甩到舒服的位臵,利用惯性,把手甩回胸前。
双手轻松打直,保持平行,五指微微舒展。
3、甩到第五下,手往后甩的同时双膝微微下蹲,轻松的上下弹动两次。
二、练习原则
1、一开始就要培养一种心境:不取巧、不求快、不贪功。
2、双手在前面始终摆平,微微舒指,高度不过肩。
3、脚踏实地,呼吸自然,身形中正,左右平衡。
4、手不必刻意往后甩,每次让它自然落下来即可。
平甩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养成不取巧的态度。
5、每甩到第五下,膝盖保持弹性,蹲两下。
6、蹲的时候,视个人放松状况,可高蹲亦可低蹲。
7、速度不要快,始终保持轻松,否则甩快了反而会有紧绷之感。
8、每日至少三十分钟,以十分钟为一个单位来缓冲初步练习时,可能产生的四肢酸麻的现象。
9、练完之后,慢慢喝杯温开水,更有助气血循环、气机稳定。
三、平甩功的效果
1、甩五百下大约十分钟,第一个十分钟可以达到浑身的循环,第二个十分钟开始进入我们身体过劳之处,第三个十分钟开始调整病灶,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
2、平甩时,因为放轻松,保持四平八稳,全身上下不用力,自然而然可练出韧性和弹性,体会“在有力中无力”、“在无力中有力”的意境。
3、平甩的屈膝动作,非刻意负重与用力,要保持轻松,因此长期锻炼之后,膝盖会更灵活有劲、不老化,甚至退化的关节也会活化开来。
4、每甩第五下蹲一蹲,松中带沉,一沉到底,让人不会心浮气躁,也不会因为不断地动而变得身体紧张。
这个规律性,使人动静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渐能进入高妙的神定状态。
5、整体来讲,十指充满而后感传,由感传而循环,因此,五脏六腑很容易得到滋养,甚至受损的脏腑也会得到修复。
即使是年纪大的人,只要用心锻练,就可以消除许多老毛病和老人病,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四、平甩功的反应
酸痛麻痒胀就在排毒
刚开始练习平甩功,可能会出现“酸、痛、麻、痒、胀”这五种排毒效应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五感”。
1、“酸”:平甩时,在关节、腰部、颈部、背部、手或胳臂产生酸的现象,多是因为平时累积劳累的缘故。
一个人若是长期过劳或紧张,会造成元气受损,抗体也会相对减弱。
透过平甩,可以很快的把这种累积甩掉。
2、“痛”:出现痛感,是因为累积太久,以致于某些部位已经全然不通或几乎已经不通了。
没有锻炼的人,在一般循环下,每次气血循环到那些不通的地方,
就会自动躲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阻碍。
“碍”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身体的堵塞,一种是心理的挂碍。
身体和心理的阻碍,必须相提并论来调整,才能更见其功。
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功法加上持恒的练习,就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现象。
3、“麻”:麻的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在打通的过程中,遇到原本有阻碍的地方,因为气不断的去通它,所以产生了酸麻的感觉,这是可喜的现象,因为如果没有去疏通这些有阻碍的地方,它就会堵住,堵到最后,就会变痛了。
另外一种则是“麻木不仁”,意思就是每次气经过某个地方,感觉好像那里空了一块,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经过,这种现象相当危险,因为气血若是不能通过,就会变成瘀血,瘀血久了,就会腐坏,若碰到细菌感染,也容易变成“癌”。
4、“痒”:甩手时感觉到“痒”,是因为气到了!这种痒,是完全从里面发展出来的痒,搔也搔不到痒处的痒,这是可喜的现象,表示功有练进去了。
5、“胀”:胀的感觉通常出现在身体的末梢,这表示回流不够好。
身体若是不畅通,心就不畅通。
身畅而后心畅,心畅而后身更畅,身心是相互辉映的。
一般人身体出了毛病,很少能继续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低落,也会造成生命力降低,抗体衰弱,免疫功能消失的现象。
但是只要持恒的平甩,就可以改善回流欠佳的现象,使得身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