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备课参考 淀粉和油脂
沪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淀粉和油脂》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下册《淀粉和油脂》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初三化学下册《淀粉和油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解有关淀粉和油脂的知识和相关实验操作,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主要有:1.理解淀粉和油脂的化学结构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质。
2.掌握淀粉和油脂的鉴别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3.了解淀粉和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它们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1.授课教学法2.实验教学法三、学情教学分析本学期,学生们已经学过了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学生从应用角度深化对淀粉和油脂的理解和认识,并了解它们在我们身体中的作用和怎样鉴别淀粉和油脂。
本课程采用了“实验+授课”方式教学。
在实验环节,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热水溶液中淀粉的鉴定1.实验目的: 了解淀粉质的检验方法,掌握鉴别淀粉的技能和方法。
2.实验器材: 夹子,草纸,显微镜等。
3.实验步骤:1)将少量淀粉加入试管中;2)加入足量的热水,摇匀;3)待热水冷却后,观察淀粉糊状物是否能溶于冷水。
4.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淀粉状物是否能溶于冷水,若能溶解则说明样品中不含有淀粉,否则则说明样品中有淀粉。
第二部分:油脂的分离1.实验目的:掌握油脂的分离方法,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器材:盐水,调料瓶等。
3.实验步骤:1)取适量的盐水,加入调料瓶中;2)倒入一定量的油脂(如食用油),直到油与水分开;3)轻轻摇晃瓶子,观察油水分离的情况。
4.实验结果及分析观察油水分离的情况,若油脂分离良好,则说明油脂纯度高,可以放心食用。
第三部分:淀粉和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淀粉和油脂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例如,淀粉可以用于增加食物的量感和口感,也可以用于生产木质素等化学品。
而油脂可以被用于生产肥皂、润肤霜、化妆品以及烹饪食品等领域。
九年级化学 8.2 淀粉和油脂教案1 沪教版

课题第二节淀粉和油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淀粉、葡萄糖、油脂等物质的组成;2、知道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属于碳水化合物(糖类);3、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知道淀粉、葡萄糖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葡萄糖和油脂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4、学会检验葡萄糖的一种方法,熟练淀粉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淀粉、葡萄糖、油脂等物质的相关知识;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以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3.通过交流讨论知道淀粉、油脂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人体健康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养成合理膳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淀粉、葡萄糖、油脂的组成及对人体的作用;淀粉和葡萄糖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淀粉和葡萄糖的相互转化;教学用品投影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做“白纸显字”游戏,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两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告诉学生这是淀粉与碘水作用的结果设问淀粉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讲述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淀粉和油脂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和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讨论下列问题:问题1 人为什么要摄取淀粉?问题2 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产生的?问题3 淀粉有哪些用途?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与学生共同小结有关知识(重点淀粉的用途)问题4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食物中富含淀粉?猜想一下你带来的食品中哪些观察老师演示结果。
针对问题发言自由发言根据查阅的资料自由发言实验探究:检验自己带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
利用游戏吸引学生,展开讨论引出“淀粉”,进入新的学习情景。
有两种答案:一为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碱液,一为淀粉遇到碘水。
学生应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便能回答讨论问题1、2时引导学生书写二个化学方程式问题3答案有作食品、酿酒、烧菜时勾芡、作可降解的塑料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含有淀粉;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问题5 你知道什么是“低血糖”和“糖尿病”吗?低血糖是怎么造成的?了解这些知识后你有何感悟?问题6 你知道医院里是如何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的吗?引导学生阅读P216的活动与探究,然后指导学生动手检验带来的食品浸泡液和实验室提供的样品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九年级化学下册《淀粉和油脂》教案、教学设计

-淀粉和油脂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
-淀粉和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淀粉和油脂对环境的影响。
3.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实验:针对淀粉和油脂的性质,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实验内容:
-淀粉溶液的显色反应。
-思考淀粉和油脂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结合自身饮食习惯,分析如何保持营养均衡,提高生活质量。
-思考淀粉和油脂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淀粉和油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知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淀粉和油脂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淀粉和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较为直观的认识,但对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的理解尚浅。
-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油脂的性质和作用:
-讲解油脂的组成、分类、性质。
-介绍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以及它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油脂在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淀粉和油脂的作用——教案掌握

化学反应中淀粉和油脂的作用化学反应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而淀粉和油脂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
它们不仅在人类的饮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与化学反应的过程密切相关。
本文将会讨论化学反应中淀粉和油脂的作用以及他们在这些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
淀粉淀粉是一种多聚糖,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能源贮存物质。
淀粉是由若干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的,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可以被分解成葡萄糖单元。
这就是为什么淀粉在体内运用能量时能够迅速被消耗的原因之一。
同时淀粉具有吸水性,它在水中膨胀,形成一定量的溶胶。
这种吸水性是淀粉在化学反应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1.淀粉与酶的反应淀粉在化学反应中可以与酶发生反应。
在人类的消化系统中,口腔中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的糖。
这个过程依赖于淀粉对水的吸附和溶胶稳定性,而唾液酸当然也不会缺席。
通过分解淀粉,人体可以从中获取到更加简单的糖类,从而提供给身体进行能量的运作。
2.淀粉与氧化剂的反应淀粉中的羟基和羰基可以作为氧化剂的还原剂。
在某些反应中,淀粉可以与氧化剂反应,这个过程产生了光,因此淀粉还常常被用作生化发光物质的基质。
在实验室里,淀粉可以被反复用于建立发光检测蛋白的测定体系。
这一过程中淀粉作为还原剂,将有机分子还原,产生光的同时自己被氧化,消失。
3.淀粉与油脂的反应当淀粉和油脂混合时,会减缓淀粉分解的速率。
实验表明,淀粉与油脂的混合时,油脂的分子从淀粉粒子表面膜囊内透入被吸附的淀粉内部,加快淀粉与水分子的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淀粉分解降速。
油脂油脂是混合油酸、酪醇和甘油等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油脂通常为白色或棕色半固体状态。
油脂可提供热量,并在体内帮助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此外,油脂在工业上出现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如润滑、胶合、渗透等等。
在反应中,油脂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油脂与氧化剂的反应由于油脂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空气存在下会极易氧化变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食用油在油炸食品的过程中都会渐渐变黑的原因之一。
沪教版九年级下化学第八章8.2.1淀粉和油脂精品教案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认识葡萄糖和淀粉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2、知道葡萄糖、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了解它们的元素组成,了解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关系;能力目标:会用实验方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情感目标:通过对食物中糖类的学习,知道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是重点;(2)理解葡萄糖、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及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关系是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出示一盆花草,置于太阳下。
这盆花草在发生着什么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证明?1.光合作用想一想: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如何检验?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光合作用?点拨:沐浴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在悄悄进行着一个一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它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
6CO2 + 6H2O C6H12O6 + 6O2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把葡萄糖进一步转化成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2.淀粉与葡萄糖作用讨论交流:我们可以从哪些食物中摄取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如何被消化?小结:大米、玉米、土豆、面粉等食物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葡萄糖,食草动物还能把牧草、青草等中的纤维素通过体内的微生物作用分解、消化,转化成葡萄糖。
葡萄糖进一步发生缓慢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
联想与思考:马拉松运动员在途中为什么补充葡萄糖水?低血糖的人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时为什么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水而不是淀粉?点拨:葡萄糖在体内可以直接氧化,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而淀粉则需要经过消化、水解才能变成葡萄糖。
拓展: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大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具有C m(H2O)n的特征,我们称它为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例如:淀粉(C6H10O5)n是一种糖,可以把它写成C6n(H2O)5n的形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①苯酚C6H6O ②蔗糖C12H22O11 ③纤维素(C6H10O5)n④葡萄糖C6H12O6 ⑤氨基乙酸C2H5O2N阅读:酒的酿造原理拓展: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在空气中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节淀粉与油脂

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节淀粉与油脂课题淀粉和油脂课型新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艺(1) 知道运用淀粉的重要性,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
(2) 了解葡萄糖的来源及葡萄糖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它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热量和能量的重要意义。
(3) 知道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这一方法的运用。
(4) 看法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罕见的油脂。
知道油脂的分类方法,油脂的组成以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进程和方法(1) 经过对本节课的预习,培育先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才干,并对获取的信息停止整理。
(2) 经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停止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渐构成良好的思想才干和入手做实验的好习气。
(3) 提出效果,停止初步的迷信探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培育先生对食品营养的关留看法,养成先生们合理膳食的习气。
重点淀粉的检验方法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难点淀粉的检验方法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课前准备教员:碘水(或碘酒)、新制氢氧化铜、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先生:就以下效果,停止课前探求活动(1) 联络日常生活实践,举例说明几种富含糖类、油脂的食品,说明他们对人体主要营养作用。
(2) 葡萄糖的来源及葡萄糖的组成及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3) 查阅资料,了解淀粉的检验方法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教学环节教员调控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食物中淀粉的重要性检验淀粉的方法葡萄糖的来源、物理性质及意义糖类创设效果情境:(1) 你能说出三种生活中的主食么?(2) 你知道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 你知道食物中淀粉的重要性么?创设效果情境:你了解检验淀粉的方法么?经过实验我们来验证一下哪些物质中含有淀粉为先生预备检验淀粉的药品(碘水或碘酒)你知道葡萄糖的来源么?你知道葡萄糖对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请举出几种富含糖类的食品?。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第2节淀粉油脂优质教案(3)

葡萄糖、 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 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活动与探究】如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实验 1:淀粉地检验方法 淀粉与碘水 ( 或碘酒 ) 作用呈现蓝色 实验 2:葡萄糖地检验方法 葡萄糖与新制地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生成 红色沉淀 【总结】碳水化合物
碳组 水成
生成 检验
用途
化葡化
动物性油脂。如猪油等
油——呈液态地
植物性油脂。如豆油等
作用——营养物质。人体内
地脂肪提取——油脂易溶于有机溶
剂。用有机溶剂乙烷可以提
取大豆中地油脂
【教后小结】
1、光合作用:
光能
6CO2 + 6H 2O C H O 6 12 6 + 6O 2 叶绿素
2、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并放出能量: C6H1206+602→ 6CO2+6H20+( 能量 ) 3、淀粉地检验方法 淀粉与碘水 ( 或碘酒 ) 作用呈现蓝色 4、葡萄糖地检验方法 葡萄糖与新制地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生成 红色沉淀 第二课时 油脂 【交流与讨论】 富含油脂地食物以及常见地
光 与新 在体内经缓慢
合 萄学 6CO2+6H20= 制地 氧化转化为二
物 糖 式 C6H1206+6C02 氢氧 氧化碳和水, 释
C6H12 绿色植物光 化铜 放出能量。
06 合作用产生 加热 C6H1206+602→
至沸 6CO2+6H20+( 能
腾生 量)
成红
色沉
淀
淀高 绿色植物可 淀粉 主食,酿酒
油脂。
【教师讲述】油脂由碳、氢、氧组成。常见
地有牛油、猪油、奶油、花生油、豆油……
呈固态地动物性油脂叫脂,如猪油等;呈液
《淀粉和油脂》优秀教案

教学用具
研钵、玻璃棒、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火柴 花生(或黄豆)、己烷、热水、冷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葡 萄 糖 如 何 生 成 并 思考回答 在体内代谢的,如何 检验
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油 脂 也 是 人 体 必 需 思考、讨论回答
得出油脂存
的营养素,它都存在
在及分类
于 什 么 样 的 食 物 动物性油脂常温下通常呈固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糖 得出油脂的 类)过多,会使之转化为脂肪, 作用 堆积在体内,可能造成肥胖, 堆积在肝脏中可能会造成脂 肪肝,甚至是肝硬化。所以减 肥的最佳方法是:坚持锻炼, 消耗热量。
备注
1
如何提取油脂呢?
阅读书 217 页拓展视野,总结
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用有机 溶剂乙烷可以提取大豆中的 油脂
计
5、溶解性: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 2、分类:脂——呈固态的动物性油脂。水。
油——呈液态的植物性油脂。6、提取:用有机溶剂乙烷可以提取大豆、
3、元素组成:碳、氢、氧
花生中的油脂
后 记
2
课题
8—2 淀粉和油脂(二)
教 1、认识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 主要源,认识富含油脂的食物;
学 3、知道常见的油脂、油脂的分类、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的状态差异
目 4、认知到油脂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的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油脂的分类方法,油脂的组成以及对 生命活动的作用。
如何提取油 脂
①原料粉碎②正已烷浸泡溶 解(无毒低沸点(687℃)③ 过滤④水浴加热恒温蒸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蓝
变蓝
物质中含有 淀粉
注意:我们用碘单质来鉴别是否存在淀粉,这个是特性反应。
3.淀粉的存在: 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
4.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180g
(3)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
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乏力、疲倦
、 昏迷、休克等症状。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会造成“ 糖尿病”。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 6.葡萄糖的检验:(配制氢氧化铜时,要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要大大过量,使溶液呈碱性)
葡萄糖完全 氧化,可以产生大约为 2804kJ 热量。
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 或 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 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
剂。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或者在体内完全氧化 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 化亚铜),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 糖。
现象可能会生成黑色物质[ Cu OH CuO H2O], 2
二、油脂
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作用: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 淀 粉等的 2 倍以上。人体中的脂肪储存丰富的热能。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CH4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糖类物质的作用:
(1)糖类: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 果糖等。
(2)糖类 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过多,会使之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可能造成肥胖, 堆积在肝脏中可能会造成脂肪肝,甚至是肝硬化。
减肥的最佳方法是:坚持锻炼,消耗热量。 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 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4.油脂的分类:
第 2 节 淀粉和油脂
要点精讲
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2.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
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
实验:用碘酒检验淀粉
实验内容
红薯
实验现象
土豆
面包
粉条
实验结果 [
滴少量碘酒于以下几 种物质上,观察现象
变蓝
变蓝
典型例题
1.用简单可行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 (1)牛奶和米汤 (2)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 (3)蚕丝和棉纱线 【答案】(1)加碘酒; (2)加碘酒; (3)灼烧 【解析】(1)米汤中含有淀粉,牛奶中没有,所以可以用碘酒鉴别,加入碘酒后变蓝的是米 汤,不变的事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酸、碱后,会发生变质而沉淀。红糖质地较粗,含 非糖类物质较多,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苹果酸等。若在牛奶中加入红糖达到一定含量时, 其中的酸就会使牛奶变质淀粉。故加入较多的红糖并煮开,能产生沉淀的是牛奶,没有的是 米汤。 (2)也可以用碘酒,变蓝的是可溶性淀粉,不变的是葡萄糖。不能采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 加热的方法,因为葡萄糖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而可溶性淀粉在 加热时可会分解,产生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无法鉴别葡萄糖和 淀粉溶液。 (3)灼烧时有羽毛烧焦味的是蚕丝,棉纱没有这种气味。 2.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 别 说摄取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说法科学吗?请说说观点 【答案】这种说法不科学;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提供能量的物质,因此每天应吃点含脂 肪 的物质,否则就会对身体造成的很大伤害。 【解析】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 50~60g 油脂,它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 20%~25%,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
生素的吸收,起到保护人体内脏器官的作用。
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5.油脂的溶解性: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 等) 6.大豆中提取油脂 (1)用研钵将大豆碾碎,放入试管中,加入 10mL 己烷,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 (2)过滤; (3)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己烷; (4)得到的液体便是大豆油 注意: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