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 咸宁

合集下载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宋朝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一、诗词创作的繁荣宋朝的诗词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诗人。

苏轼、黄庭坚、杨万里等名家纷纷涌现,他们的作品以豪放洒脱、婉约细腻为主要特点。

苏轼的词作更是成为了后世的经典,他以其深沉的思想、独特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以往词作的框架,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二、散文的繁荣与发展宋朝的散文创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文人,以其才情横溢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开创了新的散文风格。

他们的作品注重对社会问题的直接揭示和深入思考,以及对人性的探索。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岳阳楼记》等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三、文学批评的兴起宋朝文学批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刘筠、王安石等文人通过批评和评论,对当时文学的发展和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他们提倡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文学应当具有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宋朝文人的文学批评为后世的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四、小说的兴盛宋朝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

《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小说纷纷问世,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些小说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宋朝小说的兴盛不仅为后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五、历史文学的繁荣宋朝历史文学的发展也是该时期的一大亮点。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其严谨的史料收集和客观的史事评述,成为了后世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此外,陆游的《茶馆诗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纪事本末》等历史文学作品,也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宋朝文学在诗词创作、散文发展、文学批评、小说兴盛以及历史文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咸宁市中国历史七年级复习资料

咸宁市中国历史七年级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用骨针鏠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半坡人: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已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着干栏式的房子,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3、蚩尤:部落名称,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嫘祖:黄帝的妻子,发明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编出乐谱。

4、禹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汤:商的国君,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商朝建立,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

纣:商朝最后一个王,有名的暴君,酒池肉林、炮烙酷刑。

5、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6、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7、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围魏救赵之战)等历史上的一些著名战役的发生。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国战败。

8、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咸宁崇阳旅游景点

咸宁崇阳旅游景点

咸宁崇阳旅游景点
咸宁市崇阳县是湖北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崇阳县的著名景点:
1. 崇阳古城:崇阳古城位于崇阳县城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遗址。

这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如城墙、古街、古井等,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2. 舜帝陵:舜帝陵位于崇阳县南部的舜帝山上,是中国传说中的古代帝王舜的陵墓。

这里环境优美,山水相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

3. 青龙山:青龙山位于崇阳县北部,是一座以山水风光和文化底蕴闻名的旅游胜地。

山上有许多古庙、古塔和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青龙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

4. 东坡书院:东坡书院位于崇阳县城区,是一座古老的文化教育场所。

这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讲学的地方,保存着许多与苏轼相关的文物和纪念品,对于研究苏轼的生平和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5. 崇阳湖:崇阳湖位于崇阳县西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

湖水清澈,周围山峦环抱,是休闲垂钓和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以上仅是崇阳县的一些旅游景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3
欧阳修
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文学才华和政策改革而闻名。
宋代文学批评与理论
诗词批评
对诗歌和词的创作技巧和表现 手法进行评论和研究。
绘画理论
对山水画、花鸟画等绘画作品 进行评论和理论研究。
戏曲理论
对元曲和南戏等戏曲形式进行 研究和评论。
宋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 语言与修辞的影响
宋代文学作品对后世的
2 文学主题与意境的
3 文学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继承
一些宋代文学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在后世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 件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1 政治与军事
2 科技与经济
3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及北方与南方、内地 与边疆之间的军事对抗。
宋代的科技发展与对外 贸易,对文学创作产生 的影响。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文人雅士的儒家思想、 以及女性文学的兴起。
诗歌
以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为主, 表达诗人的感慨与情感。

以牧词、豪放词和婉约词为 主,表达爱情、自然和社会 思考等。
散文
以随笔、笔记和小品文为主, 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
宋代诗歌与词
山水诗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 生境界的思考。
咏物诗
以描绘花鸟的细腻和生动刻画 闻名。
爱情词
描绘婉约动人的爱情场景和情 感表达。
宋代文学的特点
1 反映现实与感伤抒怀
2 注重语言审美
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现 实,以及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追求文学作品的音韵、格调,强调用字运 用的韵味和意境。
3 人文主义思想
4 注重题材多元化
注重对人性、伦理和情感的表达与思考。

南宋文学的政治背景分析

南宋文学的政治背景分析

南宋文学的政治背景分析
1. 引言
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思想内涵、艺术风格丰富多样。

然而,在研究南宋文学时,必须考虑到其产生的政治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本文将对南宋文学的政治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关联。

2. 宋朝政治与社会背景
2.1 宋朝建立与北方失陷 2.2 南迁和建立临安为首都 2.3 统一交通与经济发展
2.4 科举制度变革与士人阶层崛起
3. 政治对南宋文学创作的影响
3.1 文人士族与身份认同 3.2 士人与官场之间的纠葛 3.3 内外交困与心灵压抑
3.4 社会风气对作品主题和观念的塑造
4. 南宋文学作品分类及特点分析
4.1 唐宋古文运动与史传体小说的兴起 4.2 词坛的繁荣与词人的政治倾向 4.3 佛教、道教与南宋文学的融合 4.4 文人画与文学的互动关系
5. 南宋文学名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
5.1 苏轼:《东坡志林》、《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5.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鹧鸪天·世情薄》等 5.3 周密:《齐谐集》、《武林旧事》等
6. 结论
南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产生和发展不可离开特定政治背景。

通过分析南宋时期的政治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时期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和艺术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宋代文学--咸宁

宋代文学--咸宁

〈宋代文学作品选〉讲授纲要第一次课北宋前期词详讲: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略讲: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泛读: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 。

第二次课柳永词苏轼词详讲: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念奴娇》(大江东去)略讲: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泛读: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第三次课北宋后期词.详讲: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略讲: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泛读:秦观《望海朝》(晦英琉淡)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周邦彦《兰陵王》(兰陵王)‘第四次课南宋词详讲: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漫》(寻寻觅觅)、姜夔《扬州慢》(准左名都)略讲: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详《六州歌头》(长准望断)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 泛读: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 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 王沂孙《眉抚》(渐新痕悬柳) 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 无名氏《九张机》第五次课辛弃疾词详讲:《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略讲:《破阵子》(醉里挑灯)、《青玉案》(东风夜放)、《永遇乐》(千古江山) 泛读:《菩萨蛮》(郁孤台下) 、《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鹧鸪天》(壮岁旌旗) 《沁园春》(叠嶂西驰)第六次课北宋诗详讲:欧阳修《戏答元珍》苏轼《游金山寺》黄庭坚《寄黄几复》。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北宋后期 分化期 把宋诗某些特点推 (蜕变期) 向极端
南宋初期 再变期 扭转江西诗派诗风
欧、梅、王、 苏 黄、陈师道 及江西诗派
吕、陈、曾
南宋中期 中兴期
南宋后期 衰落与反 照期
摆脱羁绊,趋于广 中兴四大诗


总成就不高
江湖诗人、 爱国纪实诗 人精课件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 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精品课件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精品课件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 (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 何等辛苦)
精品课件
•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日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
精品课件
•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 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 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 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 理”“以意胜”的特点。
精品课件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 湖上初晴后雨》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西林壁》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 秋月》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 《别滁》
•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 周邦彦》

03第四章宋代文献

03第四章宋代文献
郭若虚: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吴之笔,其势 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 窄,故后辈称之为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落笔雄劲,而傅色简淡……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 为之吴装。(见《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
宋代人物画论
苏轼: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 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 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 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 古今一个而已。
师学舍短——见短勿诋,返求其长;见工勿誉, 返求其拙。
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 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 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
欧阳修、沈括、苏轼的重神似论
善言画者,多云;鬼神易为工。以为画以形似为难, 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奇 极怪,人见輙惊绝,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 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欧阳修《六一题跋》)
苏轼提倡的诗情画意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 湿人衣。
欧阳修、苏轼:见诗如见画。 每下笔皆默合诗人句法。或辅张图绘间,景物
虽少而意常多,使览者可以因之而遐想。昔王 安石有绝句云:“汀洲雪慢水溶溶,睡鸭残芦 映霭中。归去北人多忆法,每家图画有屏风。” 叔傩所画率合此等诗。(见《宣和画谱》)
宋代人物画论
米芾:余乃取顾(顾恺之)高古,不使一笔入吴生。 张彦远:开元中,将军斐旻善舞剑。道玄观旻舞剑,
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时又有公孙大娘, 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杜甫歌行述其 事。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 作也。(见《历代名画记》)
宋代人物画论
苏轼与陈造的传神论 苏轼:“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文学作品选〉讲授纲要第一次课北宋前期词详讲: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略讲: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泛读: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 。

第二次课柳永词苏轼词详讲: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念奴娇》(大江东去)略讲: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泛读: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第三次课北宋后期词.详讲: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略讲: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泛读:秦观《望海朝》(晦英琉淡)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周邦彦《兰陵王》(兰陵王)‘第四次课南宋词详讲: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漫》(寻寻觅觅)、姜夔《扬州慢》(准左名都)略讲: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张孝详《六州歌头》(长准望断)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 泛读: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 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 王沂孙《眉抚》(渐新痕悬柳) 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 无名氏《九张机》第五次课辛弃疾词详讲:《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略讲:《破阵子》(醉里挑灯)、《青玉案》(东风夜放)、《永遇乐》(千古江山) 泛读:《菩萨蛮》(郁孤台下) 、《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鹧鸪天》(壮岁旌旗) 《沁园春》(叠嶂西驰)第六次课北宋诗详讲:欧阳修《戏答元珍》苏轼《游金山寺》黄庭坚《寄黄几复》。

略讲:王安石《明妃曲》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泛读:王禹《村行》林逋〈山园小梅〉梅尧臣《鲁山山行》苏舜钦《庆州败》王安石《泊船瓜洲》苏轼《荔枝叹》《惠崇春江晚景》黄庭坚《登快阁》第七次课南宋诗金诗详讲:陆游《关山月》《书愤》范成大《州桥》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略讲:陆游《游山西村》《沈园》净林升。

《题峰安邸》泛读:陈与义《伤春》陆游《临安春雨初雯》《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文天祥《过零丁洋》《正气歌》翁卷《乡村四月》汪元量《湖州歌》元好问《岐阳》第八次课宋文详讲:欧阳修《秋声赋》曾巩《墨池记》略讲: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泛读:王禹《待漏院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朋党论》《醉翁亭记》司马光《肥水之战》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九次课三苏散文详讲: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略讲:苏轼《石钟山记》苏洵《六国论》苏辙〈枢密韩太尉书〉泛读: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苏轼《喜雨亭记》《朝文公庙碑》唐宋文学背诵篇目:所列作品大体出于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个别作品出于《中国文学史》,极短小或浅显之作如李白《静夜思》未列入。

总计诗词文约200篇。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滕王阁序》 (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独不见》(沈全期);《渡大庚岭》(宋之问);《感遇》二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感遇》(张九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孟浩然);《老将行》、《山居秋冥》、《使至塞上》、《终南山》、《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古从军行》(李颀);《从军行》二首、《长信秋词》、《闺怨》(王昌龄);《燕歌行》、《别董大》(高适);《逢入京使》、《送封大夫》、《白雪歌》(岑参);《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跳楼》、《忆秦娥》(李白);《望岳》、《兵车行》、《丽人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杜甫);《滁州西涧》(韦应物);《过山农家》、《囝》(顾况);《游子吟》、《游终南山》(孟郊);《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进学解》、《师说》、《柳子厚墓志铭》(韩愈);《登柳州城楼》、《渔翁》、《江雪》、《捕蛇者说》、《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竹枝词》三首、《陋室铭》(刘禹锡);《羽林行》(王建);《节妇吟》、《秋思》(张籍);《李冯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致酒行》(李贺);《轻肥》、《买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琵琶行》、《忆江南》(白居易);《早雁》、《赤壁》、《泊秦淮》、《江南春》、《阿房宮赋》(杜牧);《山中寡妇》(杜荀鹤);《安定城楼》、《锦瑟》、《隋宫》、《马嵬》(李商隐);《渔歌子》(张志和);《菩萨蛮》、《梦江南》 (温庭筠);《思帝乡》、《女冠子》 (韦庄);《鹊踏枝》、《谒金门》 (冯延巳);《摊破浣溪沙》 (李璟);《乌夜啼》、《虞美人》、《浪淘沙令》(李煜)。

(计93篇)《渔家傲》、《苏幕遮》、《岳阳楼记》(范仲淹);《浣溪沙》、《蝶恋花》(晏殊);《天仙子》(张先);《踏莎行》、《蝶恋花》、<戏答元珍》、《画眉鸟》、《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村行》(王禹偶);《临江仙》、《鹧鸪天》(晏儿道);《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柳永);《桂枝香》、《明妃曲》、《河北民》、《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王安石);《望海潮》、《鹊桥仙》、《雨霖铃》(秦观);《爱莲说》(周敦颐);《江城子》二首、《水调歌头》、《念奴娇》、《水龙吟》、《惠崇春江晚景》等七绝三首、《喜雨亭记》、《前赤壁赋》、《留侯论》(苏轼)。

《六国论》(苏洵);《黄州快哉亭记》(苏辙);《观书有感》、《春曰》(朱熹);《青玉案》、《鹧鸪天》(贺铸);《醉花阴》、《渔家傲》、《声声慢》、《永遇乐》、《一剪梅》(李清照);《六丑》、《苏幕遮》(周邦彦);《临江仙》(陈与义);《贺新郎》二首(张元干);《念奴娇》(张孝祥);《钗头凤》、《念奴娇》、《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关山月》、《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水龙吟》、《摸鱼儿》、《破阵子》、《西江月》、《鹧鸪天》、《永遇乐》(辛弃疾);《扬州慢》(姜夔);《永遇乐》(刘辰翁);《贺新郎》(刘克庄);《齐天乐》(王沂孙)。

《满江红》 (岳飞);《汴京纪事》二首(刘子晕);《催租行》、《四时田杂兴》四首(范成大);《插秧歌》、《初入淮河》二首(杨万里);《酹江月》、《金陵驿》、《过零丁洋》(文天祥);《岐阳》、《外家南辱》(元好问)。

(计90篇)《宋代文学》教案教学基本要求1)宋代的社会背景的宋代文学的影响;2)宋诗的特点;教学内容1)宋代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2)忧患意识和爱国主题的弘扬;△3)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4)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5)宋诗的特点。

主要介绍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使宋代文学由以诗、文为主变为以戏曲、小说为主,处在由雅变俗转变时期;宋代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外侮不断,爱国主义成为文坛的主调;宋代理学和佛、道教的盛行,导致文学也带有哲理的色彩。

宋词为中国词史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佳作如潮。

宋文经欧阳修、苏轼等人领导的古文运动取得胜利,“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六家,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宋诗以其思想深邃和凝炼概括的特点,成为我国诗史上与唐诗双峰并立的另一大诗派。

思考题:1、宋代文学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说宋代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转折时期?绪论一、宋代文学产生于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

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哲学:朱程理学,是把儒学发展到更高的高度。

绘画:文同、范宽,明确了诗画关系书法:行书四大家“苏、黄、米、蔡”科学:火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二、宋代文学是中国封建文学的大过渡1、承上:对传统文学进行了圆满的总结。

宋诗,唐以后又一块丰碑宋词,宋代的时代文学,最高成就散文,与唐代的散文构成了散文的第三个高潮,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2、启下:(新文学的开端)宋杂剧:对元杂剧的成熟起了重要作用宋话本:明清小说的起源三、宋词概述(一)兴盛及兴盛的原因盛况:(1)作家、作品(1430余人,2万多首,作家分布和作品流传广)(2)词的内容:其一,反映了尖锐的民族矛盾,特别是南宋的爱国词派。

其二,反映市民的生活和心态;其三,表现爱情(最突出,诗庄词媚);(3) 体裁齐备:小令阶段,双调,三迭,四迭。

兴盛的原因:(1)官僚养伎蓄妾的风气(2)市民队伍的壮大。

娱宾遣兴(3)君王的爱好,“多由君王之提倡,非啻一时风会也”。

(4)唐五代词有益的借鉴(二)宋词发展的轨迹1、宋初小令发展期(南唐词风追随期)其特征:(1)作品大多为达官贵族而作(2)作用:娱宾遣兴(3)以小令为主(4)风格、雍容典雅。

(5)题材狭窄,多表现男女恋情和达官贵人的宋情逸趣。

(6)模式多为花前月下的典型环境:残月、斜风、细雨、霜华、碧烟等。

2、意境、体制扩大期柳永时代(俚词、平民词)3、豪放词派开创期。

以苏轼为主4、北宋婉约词发展期以秦观、贺铸、周邦彦为代表5、南宋爱国词派高涨期以辛弃疾为主,“辛派词人”6、南宋婉约词派的活动期李清照、姜夔、张炎、“格律词派”第一章宋初文学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三体的艺术特征和此期的代表作家作品;2)背诵重点的作品:《对雪》《村行》《山园小梅》《泪》教学内容*1)白体诗人;2)晚唐体诗人;3)西昆体的衰落北宋初年的诗人,如王禹偁、林逋等都各有成就,但都以学唐诗为主,未体现出宋诗工说理、重意趣、平淡闲远的特色;自梅尧臣和苏舜钦始,方开宋诗一代新面目。

他们各以含蓄淡远和议论纵横的两种不同风格,既独具个性又反映出一种新诗风,成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宋前期诗坛还有值得注意的诗派是西昆派,由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官员互相写诗酬唱,出了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诗作内容多写官僚生活,致力于雕琢字句,是形式主义诗风的反映。

思考题:1、苏舜钦和梅尧臣的诗有何异同?2、什么叫做西昆派?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词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北宋初期词的状况及发展脉络;2)明确这时期词人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背诵重点篇目:《渔家傲》《苏幕遮》《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蝶恋花庭院深深》《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生查子》教学内容1)晏殊,欧阳修对五代词的因革;2)范仲淹,张先对词境的开拓;*△3)柳永词在词史上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