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宋代文学概述PPT课件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太祖曾在宫中立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 事人。”作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
– 宋代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对文官 特别优待,大量吸纳中小地主的知识分子参政, 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 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形 成了宋代士人独特的风采。
2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 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
– 国家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 国各地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 工工厂,厂里的工人可按期领工资。元丰年间, 中国华北地区钢铁产量为15万吨,而英国在工 业革命之后1788年的钢铁产量为7. 6万吨。
14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诗文
——江西诗派 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代表
人物黄庭坚,提倡句法散文化,用典故,去陈反俗,好奇特,崇瘦硬。
——道学派古文 以理学家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为主的道学派古文,
为文从容平易、比较通俗,但缺乏文采,以专门发挥性理,表彰经义 为主。
9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文学的特点
– 宋代文人多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 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 情怀,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 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
10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将议论、 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融为一体,使散文的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的 成就超过了唐文 。
18
宋代文学概述
– 宋太祖曾在宫中立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 事人。”作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
– 宋代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对文官 特别优待,大量吸纳中小地主的知识分子参政, 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 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形 成了宋代士人独特的风采。
2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 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
– 国家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 国各地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 工工厂,厂里的工人可按期领工资。元丰年间, 中国华北地区钢铁产量为15万吨,而英国在工 业革命之后1788年的钢铁产量为7. 6万吨。
14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诗文
——江西诗派 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代表
人物黄庭坚,提倡句法散文化,用典故,去陈反俗,好奇特,崇瘦硬。
——道学派古文 以理学家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为主的道学派古文,
为文从容平易、比较通俗,但缺乏文采,以专门发挥性理,表彰经义 为主。
9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文学的特点
– 宋代文人多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 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 情怀,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 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
10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将议论、 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融为一体,使散文的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的 成就超过了唐文 。
18
宋代文学概述
第四章 宋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共65张PPT)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zhōnɡ tínɡ)。庭下如积 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第四十二页,共65页。
• 4、苏轼的词 • 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
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tiāndì) 奇观。〞 • 〔1〕题材:①至情深婉类
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zhí shǒu)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 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 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卜 算 子
沙 洲 冷
肯 栖 ,
。
,
。
往 来 ?
。
,
。
第四十五页,共65页。
• ②超迈(chāo mài)豪放类
第四十六页,共65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qīnɡ chénɡ)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 一、什么是词 • 唐代的时候,词被称为“曲子〞或者
曲子词,曲子词的音乐(yīnyuè)多取 材于唐代流行的小曲 。
第三页,共65页。
• 二、花间词派与婉约(wǎnyuē)词派
• 花间词: • 五代后蜀的赵崇祚收录了晚唐到五代
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编成了第一部文人 词集,起名?花间集?。 • 温庭筠被后人称作“花间鼻祖〞了。 • 花间词的内容多抒写闺怨之思,风格 婉丽绮靡 。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宋代文学史培训演示课件.ppt

适情调。
宋初 “三体” · 白体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人。 今存诗580余首。 三类诗值得重视: ⒈ 疾苦感喟诗 《感流亡》 《对雪》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神宗朝 南渡后
西昆体
苏梅 荆公体
苏黄 苏门六君子 江西诗派 南宋四大家
江湖 四灵
宋 代 文 学
宋代文学理论
词论
李清照《词论》 张炎《词源》
诗论
司马光《读诗话》 叶梦得《石林诗话》
沈义文《乐府指迷》 张戒《岁寒堂诗话》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
文论
古文家 文道合一
政治家 文以载道
道学家 作文言道
宋 代
文
学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者 内部矛盾
宋 代 文 学
农业
兴水利、垦荒、 新农具、稻米
手工业
纺织业、瓷器业、 印刷业
经济繁荣
税收白银1亿两、清3 千万、1900年8千万
科技进步
造纸、印刷、 火药、指南针来自金融业交子、钱引
宋初 “三体” · 白体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人。 今存诗580余首。 三类诗值得重视: ⒈ 疾苦感喟诗 《感流亡》 《对雪》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神宗朝 南渡后
西昆体
苏梅 荆公体
苏黄 苏门六君子 江西诗派 南宋四大家
江湖 四灵
宋 代 文 学
宋代文学理论
词论
李清照《词论》 张炎《词源》
诗论
司马光《读诗话》 叶梦得《石林诗话》
沈义文《乐府指迷》 张戒《岁寒堂诗话》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
文论
古文家 文道合一
政治家 文以载道
道学家 作文言道
宋 代
文
学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者 内部矛盾
宋 代 文 学
农业
兴水利、垦荒、 新农具、稻米
手工业
纺织业、瓷器业、 印刷业
经济繁荣
税收白银1亿两、清3 千万、1900年8千万
科技进步
造纸、印刷、 火药、指南针来自金融业交子、钱引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文学完整教学课件

• 相见欢 李煜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
《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 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 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5.宋代的文艺散文 历史散文、理学散文 6.宋代的其它文学样式 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繁荣的先河,带来中 国小说史的变迁; 戏剧:杂剧、南戏,戏曲的源头 《西厢记诸宫调》
宋代文学的特色、规律和成就 1.诗、词、散文、话本、戏剧皆有 散文:最用心、最富思想(理学兴起,散文衰落) 诗歌:最使气、最注豪情(平淡流畅、执拗瘦硬) 词:最无奈、最隐痛 2.宋代文学的主体特色:恢弘的议论和充实的才学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辛弃疾)
宋诗的艺术成就
1.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世俗化); 2.风格上追求平淡; 3.情感温和内敛; 4.长于思理。
• 陈寅恪: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 考证>序》)
• 文学影响:
•
学术空气的加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
必然使文人更崇尚学问,推重学术,也必
然使作家的知识结构向更高元、多元方面
发展,形成文学家与学问家兼于一身。所
以宋人的作品常给人一种知识性、学术性、
文人气很强的感觉。其佳者,能增加文学
1 绪论 2 第一章 宋初文学 3课时17页PPT文档

• 林逋诗主要特点:抒写隐逸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 北宋初年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 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曾编纂《册府元龟》, 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特点:内容空虚,点缀升平;形式华美,脱离社会生活。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王禹偁 1、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人。晚年贬
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 2、散文创作:继承韩愈,强调文风平易,提出“明
心”、“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诗歌创作:简淡古雅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称为“南北朝”。
杨亿(974—1020) 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 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 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 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
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北宋----南宋----南宋亡
(960) (1127) (1279)
319年
绪论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定位:高峰与转折
(一)高峰。 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精华。 2,宋诗。 3,宋文。 (二)转折。 (1)宋以后的雅文学虽然仍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 北宋初年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 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曾编纂《册府元龟》, 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特点:内容空虚,点缀升平;形式华美,脱离社会生活。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王禹偁 1、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人。晚年贬
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 2、散文创作:继承韩愈,强调文风平易,提出“明
心”、“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诗歌创作:简淡古雅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称为“南北朝”。
杨亿(974—1020) 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 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 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 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
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中国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北宋----南宋----南宋亡
(960) (1127) (1279)
319年
绪论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定位:高峰与转折
(一)高峰。 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精华。 2,宋诗。 3,宋文。 (二)转折。 (1)宋以后的雅文学虽然仍然受到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五、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古文: 1、对唐代古文继承发展:文体多样化; 2、古文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整合; 3、古文风格变化; 强烈的政治色彩; 平易自然的文风; 浓厚的文学色彩。 ; 4、古文的普及。
(二)宋诗:
1、宋诗对唐诗的因革; 2、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3、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北宋的强敌之一:金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
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 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并于1125年灭辽,两 年后再灭北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 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1234 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五代十国: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 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 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 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 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 政权。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宋代文学史》课件

3
吴承恩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通过 描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展现了那一时期社会的奇 幻世界。
宋代小说特点及影响
宋代小说的特点在于其情节曲折离奇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生动。
宋代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同 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5
02
宋代散文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 切相关,体现了宋代社会的多元化和繁荣。
03
宋代散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为后世 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他的作品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 誉。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他的作品简洁明快,寓意深远 ,表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生 追求。
宋诗特点
宋诗注重思想性和哲理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 远。
宋诗流派
宋诗主要分为江西诗派、江湖诗派、豪放派等流派, 各具特色。
宋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王安石
《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
陆游
《示儿》、《游山西村》等。
苏轼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散文概述
01
宋代散文是宋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唐诗 之后的重要文学形式。
宋代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宋代文学与绘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宋代文人画注重文学与艺术的结合 ,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既 善绘画又通文墨,他们的作品充满了 文学意蕴。同时,宋代绘画也常常以 文学作品为创作题材,如《清明上河 图》等名画即取材于文学作品。
VS
宋代绘画与文学相互融合,丰富了各 自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通过文学的 描述和启发,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和 意境,而文学则借助绘画的形象和色 彩,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 形象。这种融合使得宋代文学和绘画 都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人大多对荣辱利禄不再耿耿于怀,而是 善于排解人生的苦难,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使 宋代文学呈现一种旷达的风格,给人以理性上 的启发。
9
四、宋代文学概说
▪ (一)宋词:被誉为“一代之文学” 1.宋词繁荣的情况:
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士人妇女,都爱 好词章,《宋史·乐志》说:“太宗洞晓音 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 三百九十。”南宋太学生俞国宝将《风入 松》一词写在西湖边酒楼屏风上,宋高宗 见了,将其词“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 “明日重扶残醉”。(见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西湖游幸》)
10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上元节之夜皇帝与民 同乐,赐酒市民,一女子窃所饮金杯被卫 士抓到徽宗面前,该女子作《鹧鸪天》词 以自辩,(词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 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降笙萧舞,不觉鸳 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脸 生春。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做照 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 归。可见宋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
11
据清人田同之《西圃词说》统计, “终宋之世,乐章大备,四声二 十八调,多至千余曲。有引、有 序、有令、有慢、有近、有犯、 有赚、有歌头、有促拍、有摊破、 有摘遍、有大遍、有小遍、有转 踏、有转调、有增减字、有偷 声。”
今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录词 人1330余家,词作19900余首, 宋词作品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14
▪ 今人将苏、辛的豪放与秦、柳的婉约之外 的第三种词派称为“格律词派”(《辞 海》)或“风雅派”(薛硕若《宋词通 论》)、“清雅派”等。称格律词派的还 包含有北宋周邦彦在内,称“风雅派”、 “清雅派” 的就多指南宋姜夔、张炎等人 了。这一派既吸收婉约派含蓄委婉之长, 又去其骨力孱弱之短,既吸收豪放派骨力 刚健之长,又去其抒情直率之短,词作境 界清峻,语言刚劲而文雅,重视词的音律, 在词的发展史上另开蹊径。
人”誓碑。(《宋人轶事汇编》卷三一)
赵匡胤
宋代民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为了防止兵变,宋王朝采取了一系
列政策,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造成战斗力异常低下。
4
▪ 2、忧患意识的增强:
▪ 宋代内忧外患不断:(1)冗官、冗兵、冗费,造 成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宋代官员名目繁多,上 下重叠,互相牵制。加上科举取士的增加,造成 了官僚集团的空前庞大与腐败。宋朝军队也日益 庞大(从开宝37.8万到庆历125.9万)。冗官、冗 兵加上对外纳币,费用开支巨大,导致国家财政 枯竭。(2)对外战争失利。宋代外患不断,宋王 朝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守势,很少赢得主动权。
12
▪ 2.宋词的流派和发展概述 ▪ 宋词流派众多,宋金时就有“柳永体”、
“东坡体”、“易安体”、“稼轩体”、 “白石体’等名目,明代以后,又将宋词 划分为两派、三派等,影响最大的,当数 张綖提出的婉约、豪放两体:
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 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 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诗余 图谱》)
13
▪ 清人王士祯的《花草蒙拾》进一步将“体” 发展为“派”: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 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 称首。
▪ 主张分三派的有清人顾咸三: 宋名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
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 各极其妙。而姜白石、张叔夏辈,以冲谗 秀洁,得词之中正。 (高佑钦《陈其年湖海楼词序》引)
15
宋词的发展概况:
▪ 宋初词坛继承晚唐五代词绮靡婉约之风, 抒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代表作家是晏 殊、晏几道、张先,他们多写小词,风格 委婉精美。宋前期成就最高的词人是柳永, 他跳出文人狭小的圈子,描写都市生活, 并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和 丰富了词的体裁。在词风上,他摆脱了 “雅词”的写法,自成通俗自然、铺叙点 染的独特风格,深受市民欢迎。
4、印刷业的发展: 公私刻书业发达。《郡斋读书志》和《直 斋书录解题》等都是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 目录学专著。
7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内敛型:冷静、理智、淡泊 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3、以俗为雅:题材上以俗事俗物入诗(题材日 常生活化),语言上运用俗语方言。 4、追求平淡美:
16
▪ 另一位开创性的词人是苏轼,他突破了 “词为艳科” 的传统偏见,打破了诗词的 界限,城市乡村、怀古伤今等传统题材均 可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他 打破了“词媚”的传统,在当时流行的婉 约词之外,创立了豪放词,词风清逸刚健, 感情真挚深沉。他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 最高成就。北宋后期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有 较高的成就,秦观善于用纤细优美的语言 委婉抒发愁情,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周邦彦刻苦钻研词的音律和艺术技巧,成 为格律词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人大多对荣辱利禄不再耿耿于怀,而是 善于排解人生的苦难,这种超脱的人生态度使 宋代文学呈现一种旷达的风格,给人以理性上 的启发。
9
四、宋代文学概说
▪ (一)宋词:被誉为“一代之文学” 1.宋词繁荣的情况:
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士人妇女,都爱 好词章,《宋史·乐志》说:“太宗洞晓音 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 三百九十。”南宋太学生俞国宝将《风入 松》一词写在西湖边酒楼屏风上,宋高宗 见了,将其词“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 “明日重扶残醉”。(见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西湖游幸》)
10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上元节之夜皇帝与民 同乐,赐酒市民,一女子窃所饮金杯被卫 士抓到徽宗面前,该女子作《鹧鸪天》词 以自辩,(词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 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降笙萧舞,不觉鸳 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脸 生春。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做照 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 归。可见宋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
11
据清人田同之《西圃词说》统计, “终宋之世,乐章大备,四声二 十八调,多至千余曲。有引、有 序、有令、有慢、有近、有犯、 有赚、有歌头、有促拍、有摊破、 有摘遍、有大遍、有小遍、有转 踏、有转调、有增减字、有偷 声。”
今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录词 人1330余家,词作19900余首, 宋词作品数量之多,可见一斑。
14
▪ 今人将苏、辛的豪放与秦、柳的婉约之外 的第三种词派称为“格律词派”(《辞 海》)或“风雅派”(薛硕若《宋词通 论》)、“清雅派”等。称格律词派的还 包含有北宋周邦彦在内,称“风雅派”、 “清雅派” 的就多指南宋姜夔、张炎等人 了。这一派既吸收婉约派含蓄委婉之长, 又去其骨力孱弱之短,既吸收豪放派骨力 刚健之长,又去其抒情直率之短,词作境 界清峻,语言刚劲而文雅,重视词的音律, 在词的发展史上另开蹊径。
人”誓碑。(《宋人轶事汇编》卷三一)
赵匡胤
宋代民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为了防止兵变,宋王朝采取了一系
列政策,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造成战斗力异常低下。
4
▪ 2、忧患意识的增强:
▪ 宋代内忧外患不断:(1)冗官、冗兵、冗费,造 成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宋代官员名目繁多,上 下重叠,互相牵制。加上科举取士的增加,造成 了官僚集团的空前庞大与腐败。宋朝军队也日益 庞大(从开宝37.8万到庆历125.9万)。冗官、冗 兵加上对外纳币,费用开支巨大,导致国家财政 枯竭。(2)对外战争失利。宋代外患不断,宋王 朝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守势,很少赢得主动权。
12
▪ 2.宋词的流派和发展概述 ▪ 宋词流派众多,宋金时就有“柳永体”、
“东坡体”、“易安体”、“稼轩体”、 “白石体’等名目,明代以后,又将宋词 划分为两派、三派等,影响最大的,当数 张綖提出的婉约、豪放两体:
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 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 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诗余 图谱》)
13
▪ 清人王士祯的《花草蒙拾》进一步将“体” 发展为“派”: 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 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 称首。
▪ 主张分三派的有清人顾咸三: 宋名家词最盛,体非一格,苏、辛之
雄放豪宕,秦、柳之妩媚风流判然分途, 各极其妙。而姜白石、张叔夏辈,以冲谗 秀洁,得词之中正。 (高佑钦《陈其年湖海楼词序》引)
15
宋词的发展概况:
▪ 宋初词坛继承晚唐五代词绮靡婉约之风, 抒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代表作家是晏 殊、晏几道、张先,他们多写小词,风格 委婉精美。宋前期成就最高的词人是柳永, 他跳出文人狭小的圈子,描写都市生活, 并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和 丰富了词的体裁。在词风上,他摆脱了 “雅词”的写法,自成通俗自然、铺叙点 染的独特风格,深受市民欢迎。
4、印刷业的发展: 公私刻书业发达。《郡斋读书志》和《直 斋书录解题》等都是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 目录学专著。
7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1、内敛型:冷静、理智、淡泊 2、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 3、以俗为雅:题材上以俗事俗物入诗(题材日 常生活化),语言上运用俗语方言。 4、追求平淡美:
16
▪ 另一位开创性的词人是苏轼,他突破了 “词为艳科” 的传统偏见,打破了诗词的 界限,城市乡村、怀古伤今等传统题材均 可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他 打破了“词媚”的传统,在当时流行的婉 约词之外,创立了豪放词,词风清逸刚健, 感情真挚深沉。他的词代表了北宋词坛的 最高成就。北宋后期的秦观和周邦彦也有 较高的成就,秦观善于用纤细优美的语言 委婉抒发愁情,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 周邦彦刻苦钻研词的音律和艺术技巧,成 为格律词派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