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中西医诊疗示范
(完整word版)骨伤科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能、CO2(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 编码:S22.3/S22.4 )。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 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 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 线片。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肋骨骨折临床路径

一、肋骨骨折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
(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疗 肋骨骨折
(TCD编码:BGU020,ICD-10编码:S22.301)
• (二)诊疗根据 • 1、疾病诊疗 • 1)中医诊疗: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行业原则《中医病症诊疗疗效原则(1995)》 (TZ/T001.9-94) • 2)西医诊疗:参照《外科学第8版》(中华 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 • 2、疾病分期 • (1)早期:伤后2-3周内。 • (2)中期:伤后4周-8周。 • (3)晚期:伤后8周以上。
2、外固定治疗:采用弹性胸带固定胸廓,降 低肋骨断端活动,减轻疼痛。
3、手术治疗:采用肋骨钢板,或钢丝、可吸 收线内固定,用于骨折移位明显并对肺有 损伤旳患者。
4、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配合外 敷中药膏剂或洗剂。
(1)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2)淤血凝滞证: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四)原则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
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肋骨骨折旳患者。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疗旳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 加入途径。 3、除外下列情况:合并肺挫伤,血气胸,连枷胸。
(六)中医症候学观察
四诊和参,搜集该病种不同症候旳主症、次症、 舌、脉特点。注意症候旳动态变化。
4、证候诊疗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五’ 要点专科协作组肋骨骨折诊疗方案”。
(1)血瘀气滞证:伤后2-3周内。气滞血瘀,阻谒胸 胁征:损伤早期胸胁部肿、痛并见,气促呼吸困难 或胸胁满闷胀痛,痛处不定或胸胁刺痛,痛有定处, 拒按拒动,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
(完整版)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肋骨骨折的门诊患者。
一、肋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ICD-10编码:S22.3/S22.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骨折分类(1)少数(≤2)肋一处骨折(2)多数肋骨一处骨折(3)肋骨多处骨折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肋骨骨折临床常见证候: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后期: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肋骨骨折协作组制定的“肋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肋骨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肋骨骨折的患者。
2.开放性肋骨骨折,肋骨多处、多段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内脏器损伤等,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苔、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胸部CT、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CO2CP、胸/腹部超声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1.复位或外固定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早期:气滞血瘀,阻遏胸胁证:宽胸理气,逐瘀止痛。
(2)中期:营卫失调,瘀血凝滞证:调和营卫,化瘀和伤。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其并发症的临床体会

例, 气胸 6 7例 , 血胸 3 9例 , 血气 胸 2 1例 , 伤性 湿 肺 16例 , 创 1 伴
有呼吸困难 7 6例 。
12 治 疗 方 法 .
12 1 中西医结合处理肋 骨 骨折 . .
根据 患者 肋 骨骨折 的情 况 ,
骨不愈合病 例。 12 24 创伤性湿肺 的处理 ... 诊断标准 : 患者均 有胸部钝伤 史 , 伴 有咳嗽 、 部分痰血 , 肺部 呼吸音异常 , 片和 ( ) 胸 或 胸部 c T片显 示 肺 内局灶性 云雾 状 阴影 , 排除肺 部感染 灶或肺 梗 塞灶 ; 并 既往 无心肺 疾患史 。本组病人 早期 使用抗生 素预 防感 染 , 应用 激素对 抗 肺水肿 , 给予有效镇痛 , 充分供氧 以纠正低 氧血症。 12 3 肋 骨骨折 的康 复治疗 .. 整复 固定后 , 轻者 可下地活动 , 重
中 西 医 结 合 保 守 治 疗 多 发 性 肋 骨 骨 折 及 其 并 发 症 的 临 床 体 会
孙胜 荣
【 中图分类号 】 631 R 8. 【 文献标识码 】 A
王孝勇
【 文章编 号】61 72 (0 8 1 — 03 0 17 — 8120 )8 09 — 2
9 % 。本组 中大 量 气 胸 者 (>3 % ) 胸 腔 闭式 引 流 , 果 7 0 行 效
~
5天后 , 积血基本 清除 , 片示肺膨胀 良好 , 胸 隔天拔 管。 成人无移位 骨折 、 儿童青枝 骨折 , 患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病人 12例 , 18例 , 5 7 男 1 女 4例 , 年龄 1 5~
122 3 锁骨 骨折 的处理 .. .
6 8岁 , 平均 3. 。致 伤类 型 : 祸伤 12例 , 53岁 车 4 挤压 伤 2 1例 , 其 他 9例。全 部病 人均为 闭合 性胸 部损 伤。 以上 病人 骨折 伤情 如 下: 单侧多发性肋 骨骨折 16例 , 3 骨折 处多 在 3~8肋不 等 , 中 其 多根多处骨折 1 ; 9例 双侧 多发性肋 骨骨折 3 , 6例 骨折处多在 3~ 1 0肋不等 , 中多根多处 骨折 7例 。全 部 病人 合并锁 骨 骨折 1 其 3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doc
肋骨骨折是指肋骨的断裂或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
中医认为肋骨骨折属于“骨折”范畴,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辨证分型:
1. 气血瘀滞型:疼痛剧烈,胸痛难忍,局部有淤血瘀斑,压痛明显,舌质紫暗,脉细涩。
2. 气血亏虚型:疼痛较轻,胸痛呈钝痛或胀痛,舌质淡白,脉细弱。
论治原则:
1. 气血瘀滞型: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方药组成:桃仁、红花、丹参、三七、当归、水蛭、川芎、白芍等。
2. 气血亏虚型:益气养血,强筋壮骨。
方药组成:黄芪、党参、熟地黄、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
治疗方法:
1. 内服药物:根据患者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内服。
2. 外用贴敷:制成药糊或外敷药水贴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3. 针灸疗法:可选用针灸配合推拿技术进行治疗,以舒筋活络、疏通经络为目的。
注意事项:
1. 保持休息:切忌剧烈活动,保持适当的休息,有助于骨折愈合。
2. 饮食调理:骨折期间应遵循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增加营养供给,促进愈合。
3. 合理活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恢复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肋骨骨折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
同时,辅以适当的外用贴敷和针灸疗法,配合饮食调理和合理活动,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肋骨骨折诊疗指南

肋骨骨折【概述】肋骨骨折在胸部钝性和穿透性创伤中均最为常见,约占胸部创伤的60% 以上。
其病因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
前者所致的骨折多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断端可向胸内凹陷而损伤肋间血管、胸膜和肺等,产生血胸、气胸或血气胸;而间接暴力多为胸部前后遭受挤压,常在肋骨中段折断,骨折端向外。
枪弹或爆炸伤产生的骨折多为粉碎性,且多伴有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因咳嗽、打喷嚏等肌肉强烈收缩而发生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最常发生在4〜7肋,1〜3肋有锁骨及肩胛骨保护而不易折断;8〜10肋软骨连接于肋弓,有弹性缓冲,亦不易折断;11肋和12肋为浮肋,活动度大,骨折更为少见,但当暴力强大时,这些肋骨仍可发生骨折。
第1或第2肋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胛骨骨折时,应密切注意有无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内脏器损伤。
对下胸部的肋骨骨折,要注意有无膈肌及腹腔脏器损伤,特别是肝、脾及肾脏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儿童及青年肋骨本身富有弹性,不易发生骨折。
因此,儿童及青年胸外伤,有时有内脏损伤而未发生骨折。
若发生骨折,说明暴力强烈更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损伤。
【临床表现】1.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显著的症状,可随呼吸、咳嗽加重。
2.压痛骨折处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或局部凹陷,或有骨擦音、骨擦感。
3.胸廓挤压试验用手前后挤压胸廓,可引起骨折部位剧痛。
【诊断要点】1.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及体征,肋骨骨折的诊断不困难。
2.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的损伤。
3.对下部肋骨骨折应注意腹腔脏器,特别是肝、脾破裂之可能,必要时行腹腔诊断性穿刺。
4.对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应进行连续血气分析,以便明确低氧血症程度。
5.X线胸部照片可观察骨折情况并可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及并发症(气胸、血胸、肺挫伤、纵隔增宽等)。
但应注意如骨折无明显移位或骨折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能X线胸片不易显示骨折线,待3〜6周后X线复查发现骨痂影。
6.对疑有肺挫伤患者,CT及MRI对明确肺挫伤的严重程度、范围大小均有帮助,常可发现肺内血肿和肺撕裂伤。
胸外科肋骨骨折诊疗规范样本

胸外科肋骨骨折诊疗规范样本
【概述】
肋骨骨折在胸部伤中约占61%~90%。
不同的外界暴力作用方式所造成的肋骨骨折病变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于胸部局限部位的直接暴力所引起的肋骨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可刺破肋间血管、胸膜和肺,产生血胸或(和)气胸。
间接暴力如胸部受到前后挤压时,骨折多在肋骨中段,断端向外移位,刺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壁血肿。
枪弹伤或弹片伤所致肋骨骨折常为粉碎性骨折。
在儿童,肋骨富有弹性,不易折断,而在成人,尤其是老年人,肋骨弹性减弱,容易骨折。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①病史:胸部外伤史;②病状与体征:胸部疼痛,在深呼气咳嗽或转动体位时加重,胸壁可有畸型,局部疼痛明显,有时可触及骨擦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反常呼吸。
2.辅助检查:①胸部X线平片;②胸CT
【诊断依据】
有上述临床表现与影象学依据。
【鉴别诊断】
单纯胸壁软组织损伤。
【手术适应症】
1.合并进行性血胸;
2.大量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者;
3.严重肺挫裂伤;
4.连枷胸合并其他手术适应症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病(肋骨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医概念:骨折病
西医概念:肋骨骨折临床多见,好发于成人和老年人,青少年则少见。
分类及定义:肋骨呈扁平,为两层薄弱的密质骨中包裹一层松质骨,因此,肋骨较为脆弱,易于骨折。
一肋一处骨折多见,多肋多处骨折少见,一旦发生则可并发内脏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
因肋骨与肋骨之间均有肋间肌,即由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交叉固定,将肋骨连成一体,故肋骨骨折一般移位较少发生。
中医临床表现: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西医临床表现及并发症:1、病史:大部分有明显的外伤史,凡是有胸部外伤病人,疑有骨折,必须拍片排排除。
2、症状和体征:
①叩击痛:骨折处压痛,咳嗽、打喷嚏、深呼吸或躯干转动时疼痛则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
②畸形:多根双处骨折时,吸气时骨折处胸壁可出现塌陷畸形。
③肿胀:伤后局部肿胀,可有血肿和瘀斑。
④功能障碍:骨折后呼吸运动略减弱,深吸气运动受限尤为明⑤骨擦音和骨擦感:体检时可检查到,但不能故意去检查他
3、辅助检查:X线检查:最终要X线片检查确诊,X线片检查作为骨折分类和治疗参考也不可缺少。
线状不全骨折,无移位完全骨折,X线片可能不能立即显示骨折线,待2-3周后因骨折部骨折吸收,骨折线才会显示明晰,因此临床上怀疑肋骨骨折的X线片虽未显示,也应按肋骨骨折处理,2-3周后再拍片复查中医诊断: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
中期:伤后3~4周左右,疼痛减轻,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
晚期: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性改造,已相当稳定。
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肋骨骨折的鉴别诊断主要应判断是否合并有血气胸。
合并闭合性气胸者,可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检查伤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低或消失。
合并开放性气胸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脉细数,伤侧呼吸音低微和消失,同时可听到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的声音,叩诊为鼓音。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整复手法
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内、外肌的保护和其余肋骨的支持,所以无明显移位,且稳定,一般无需手法整复。
移位明显的骨折尽量争取复位。
1.立式整复法《证治准绳》载: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2
人靠实处,医人以两脚踏患人两脚,以手从胁下过背外,相叉抱住患人被后,以手下于其肩掬起其胸脯,其骨自入“。
此法令患者站立靠墙,医者与患者相对,并用双足踏患者双足,双手通过患者腋下,相叉抱于背后,然后双手扛于肩部,使患者挺胸,骨折断端自然整复。
2.坐位整复法根据上法原理,嘱患者正坐,助手在患者背后,讲一膝顶住背部,双手握其肩,缓缓用力向后方拉开,使患者挺胸,医者一手扶健侧,一手按定患侧,用推按手法将高凸部分按平。
若后肋骨骨折,助手扶于前胸,另患者挺胸,医者在患者背后,用推按法将断骨矫正。
3.卧位整复法患者仰卧位,一助手双手平按患者上腹部,令患者用力呼吸,至最大限度再用力咳嗽,同时助手再用力按压上腹部,术者拇指下压突起之肋骨骨端,即可复位,若为凹陷骨折,在咳嗽的同时,术者双手对挤患部两侧,使下陷者复起;
注意事项:整复前,术者与助手均要手摸伤处,阅读正侧位X线片,全面了解骨折移位、成角、粉碎骨块的位置、断端嵌插短缩及下尺桡关节有无分离等情况,做到手摸心会,法从手出,制定整复计划,做到手法整复时动作协调一致。
(二)固定方法
1.宽绷带固定法:骨折复位后,可外贴吊膏,然后覆以硬纸壳,胶布贴于胸壁,再用宽绷带或多头带包扎。
一般固定3-4周。
2.胶布固定法:适用于第5-9肋骨骨折。
每条胶布宽约7厘米,比病人胸廓半周长10厘米。
病人住位,两臂外展或上举,在呼气末即胸廓最小时,先在后侧超过中线5厘米,第一条胶布贴在骨折下2 3
肋,然后以叠瓦状向上增加4-5条,以跨越骨折部上、下各两肋骨为宜。
(此种方法现多用肋骨固定带代替。
)
3.肋骨牵引固定法:多根多处骨折,必须迅速固定胸壁,减少反
常呼吸引起的生理障碍,此时可行肋骨牵引。
其方法是:在浮动胸壁中央,选择1-2根下陷严重的肋骨,在局麻下用巾钳夹住下陷的肋骨,通过滑动牵引来消除胸壁浮动。
(三)练功活动:患者经整复固定后,一般均应下地活动,重伤员需卧床休息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并锻炼腹式呼吸运动。
有痰者,护理人员需扶住伤处,鼓励病人咳嗽,待症状减轻后即应下地活动。
(四)药物治疗
1.分期分型治疗(内服中药)
初期:由于筋骨脉络的损伤、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机凝滞,经
络受阻。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可选用消肿止痛汤(院内方):当归9 红花5 儿茶5 炒白芍9 白
芷9 丁香3 元胡15丹皮15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5g、当归10g、川芎10g、白
芍10g、车前草20g、大黄5g(后下)、甘草5g。
红桃消肿合剂加减:当归10g、川芎9g、生地10g、香附10g、牛膝10g、甘草5g、元胡10g、桃仁10g、木瓜10g、枳壳10g、连翘10g、金银花10g、桂枝5g、乳香10g、没药10g、川断10g、红花5g。
中期:此期肿胀消退,疼痛明显减轻,但瘀肿虽消未尽,骨尚未
连接,治法:接骨续筋为主
方药:新伤续断汤加减:
乳香6g 没药6g 丹参12g 自然铜(醋煅)12g 骨碎补12g 泽兰12g 续断15g 甘草3g
疼痛加:地鳖虫3g 元胡6g
肿胀加:当归12g 红花6g
后期:一般已有骨痂生长。
治法: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为主。
内服:八珍汤加减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川芎6g 当归10g 熟地
10g 白芍10g 甘草3g 疼痛加地鳖虫3g 元胡6g
2. 外治法
初期:专科特色中药外敷消肿散
方药:制乳香6g 制没药6g 虎杖6g 大血藤6g 天花粉
12g 大黄12g 苏木12g
研抹凡士林调敷患处
中晚期专科特色中药外敷接骨散
方药:制乳香6g 制没药6g 自然铜(煅淬)15g 滑石15g 大黄9g 赤石脂9g
醋或黄酒调敷患处
后期中药熏洗化瘀通络洗剂
方药:骨碎补12g 桃仁6g 红花6g 续断l0g 苏木10g 桑寄生lOg 伸筋草12g
水煎熏洗患处。
三、其他疗法
肋骨骨折一般无需手术治疗,但若为新鲜开放性肋骨骨折,在开
胸出来胸前内脏之后,可用钢丝把骨折两个断端固定在一起;横断骨折采用钢丝穿孔固定法,斜面骨折采用横行钢丝捆绑法,
在捆扎处作1小骨槽,防止滑脱,以利固定。
近年来有专用的锁骨固定钢板,如普通钢板、钛合金爪型钢板等。
四、合并症的处理:
1.气胸:如胸腔积气较少者,对肺功能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积气往往能自行吸收。
若积气较多,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可在第二肋间隙锁骨中线处行胸腔穿刺,抽出积气。
开放性气胸,急救时可见消毒的纱布或凡士林油纱布填塞伤口包扎,阻止胸腔与外界空气相通,待病情好转后,再进行清创术。
如合并内脏损伤时,应先处理脏器损伤。
张力性气胸,需紧急降低胸腔内压力,以后插入胸腔此流管进行水封瓶引流。
2.血胸:非进行性血胸如量大,可在伤后12-14小时后,在腋后
线第肋间隙进行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血,如积血多者,可分次抽出,每次抽吸后注入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进行性血胸,在积极抢救休克后,进行开胸探查,术后插入引流管,水封瓶引流。
肋骨骨折无合并血气胸者在复位固定后,一般均应下地活动,重
伤员需卧床休息者,可抬高床头取半坐卧位,并锻炼腹式呼吸运动。
有痰者,护理人员需扶住伤处,鼓励病人咳嗽,待症状减轻后即应下地活动。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者,并注意观察患者
呼吸情况,可行胸腔穿刺抽气或抽液,或行胸腔闭式引流,3-5天后拍片复查胸腔积气、积血的吸收情况。
四、康复治疗
指导病人深呼吸、吹气球等,锻炼肺活量,帮助肺复张。
加强患
侧上肢功能锻炼,如抬高、拿物等。
出院后多做深呼吸运动,注意饮食调节,保持良好心态,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禁止吸烟,以促进康复
五、护理调摄
1.心理护理病人大多是意外伤害引起,加上受伤后疼痛、呼吸困难、有濒危感。
因此护士应陪伴在病人身边,讲解与本病有关的知识和治疗措施。
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是病人有安全感,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体位护理如无休克倾向,可给予半卧位休息,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利于引流。
协助病人健侧翻身,向病人讲解定期翻身的重要性。
3. 环境护理病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内禁止吸烟,以消除烟
雾刺激咽喉、支气管引起的咳嗽,并注意通风换气,注意患处保暖。
4.饮食护理饮食对病人极为重要,创伤后由于蛋白分解代谢的增加;环境改变,打破了原有的饮食习惯,影响食欲,影响营
养的吸收。
因此应指导帮助病人制订适宜的食谱,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多饮水,并进行必要的解释。
六、疗效评定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已愈合,局部肿痛消失,咳嗽及深呼吸无疼痛。
好转:骨折对位好,基本愈合,局部有轻微疼痛或压痛,胸廓挤压征(+-)。
未愈:骨折未愈合,局部肿痛无改善,或仍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