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途径(仿写)

合集下载

仿写: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

仿写: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
年龄、 职业 、 性格和特 点 , 为文 章 的 中心 思 要 想 服务 。如《 鸟语 》 文有 这 样 一 段 描 写 : 一 “ 我多想做 一个通 晓鸟语 的‘ 冶 长 ’ !即 公 啊
是有神 。你靠近她 , 看着就 觉得好 亲切 ; 你走 远 了, 觉得她 在 注视 你 。印象 最深 当然是 还
“ 了多少分? 妈妈 单刀直入 。 考 ” “ 没考好 , 次一 定 考 好 。 我 只得 如 实 下 ”
说, 并赶 紧表 态。
( )人 物 心 理 描 写 三
和《 奶奶 的笑容 》 。
老师的眼睛 数 学老 师的 眼睛我 们最 熟悉 , 的特 点 她
描写人物 心理 活动要 符合 人物 的身 份 、
考卷 , 先 映入 眼 帘 的竞是 几 个 小红杠 , 首 都
是不应该错 的错 了, 分的希 望 泡汤 了。这 满
明白写好对话要语 言流畅 、 精炼 , 能够表现 要 人物的性格 。于是 , 我指 导学 生恰 当地 运用 文中的几种 对 话形 式 , 写 了《 桌上 的谈 仿 饭
次数 学 只 有 8 9分 , 很 怕爸 爸 妈 妈 责 怪 。 我
里还没底 , 己既 盼 着很 快 看到 试 卷 , 怕 自 又
考得不很 好 , 想越 不敢 看 卷子 , 里很 矛 越 心 盾 。这不 , 师抱 着 一 大堆 卷 子进 教 室 了, 老 我心里 越发 忐 忑不 安。好 不 容 易发 到我 的
学完《 因斯 坦和 小女孩 》 文后 , 爱 一 学生
等, 专供背诵 、 析、 承。学生 阅读 这些 经 赏 传
典, 对作 文 、 做人 无 疑有深 远的影 响 : 不仅 可 以训练语感 , 体会汉语 言的美 ; 还可 以陶冶情 操, 锤炼 品格 , 受用终 身。另 一类主要是现 当 代脍炙人 口的作品 , 这些课文更 贴近现实 、 贴

巧设仿写训练,促进读写有效结合

巧设仿写训练,促进读写有效结合

巧设仿写训练,促进读写有效结合作者:周小燕来源:《语文天地》2022年第08期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两个重要模块,也是教学的难点。

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与写作独立教学、互不联系,这就使得通过阅读学习获得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无法反哺写作能力提升。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整合阅读与写作教学,通过巧设仿写训练,促进读写有效结合,致力于创新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促进高中生写作智慧的生成,为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典作品的仿写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提倡“用教材教”。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材的编写是专家学者对高中生的特点进行考察分析之后精心设计的,教师应该吃透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资源,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来带动写作。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题材广泛,涉及祖国风光、亲情友情、科技自然、文人抱负等,这些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都是学生很好的写作资源。

例如,教材为学生选择了很多国外经典文学作品,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小说的阅读教学不仅是带领学生去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旨,更要借助優秀作品组织学生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如在《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有很多语言描写片段运用了多种写作方式,打造出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经典形象——特洛伍德小姐。

如作者描写了特洛伍德小姐为了维护“我”的利益,和谋得斯通展开了一系列的语言交锋,借助这些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特洛伍德小姐刚正仁慈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动作方面作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刻画,如描写特洛伍德小姐收拾家务时的动作,借助详细的动作描写令读者很容易感受到其勤劳能干的性格。

不仅如此,作者还巧用了对比手法,如通过特洛伍德小姐对待“我”的态度,与谋得斯通两两比较,更加表现了特洛伍德小姐的仁慈。

可见,依托教材资源,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借助经典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去了解不同作家的写作方式和语言风格,加深了学生对不同题材、写作手法的认知。

读写巧妙结合 练出无限精彩

读写巧妙结合 练出无限精彩

读写巧妙结合练出无限精彩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自然地融入读写结合的实践训练,一改阅读教学中“君子动口不动手”之弊端,是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强化语言训练、运用语言实践的有效策略。

在巧妙的读写结合中,在学生精彩的小练笔中,将会创建一个灵动的课堂,一个底蕴丰富、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

一、巧妙的仿写训练式在阅读教学中,有一些典型的句段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它们,让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让学生积累与迁移并进,夯实语言基础。

1.仿句式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句,从修辞上分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反问句等,从句式上分有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

积累并迁移这些句型,能帮助学生规范语言,提高他们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桂花雨》中的一句母亲说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可以安排这样一个设计:这里的水再甜,也比不上家乡_____。

这里的月亮再明,也比不上家乡___。

这里的_____再_____,_____。

这种练笔看似原始低级,却是学生习得语言的起始点,构建“万丈高楼”的地基。

2.仿段式小学语文课本中,构成语段的方式有承接式、总分式、并列式等。

模仿语段结构进行读写结合的练笔,可提高连句成段运用语言的能力,形式的模仿加上语言的创造,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课文《庐山的云雾》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庐山的云雾景观。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先以“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的总述句概括了云雾的特点,然后把处在不同位置云雾的样子用打比方的方法描绘得更具体、更优美。

这种典型的先总述后分写的构段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是学生片段仿写的良好范例。

学习本段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以深秋时节校园花坛里的菊花为内容,以“花坛的菊花千姿百态”为总起句(或学生自拟),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他们就能把菊花的各种姿态、多种颜色,写具体写生动。

3.仿篇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应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如何把领悟到的文本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呢?全文仿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找最佳读写结合点,设计有效写话练笔

找最佳读写结合点,设计有效写话练笔

找最佳读写结合点,设计有效写话练笔梅棠高山小学周强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读写结合,每学完一篇课文后,一般都要设计一个写话练笔,几乎成了一个固定的环节,似乎不这样做,就算不上是一堂好的阅读课。

纵观这些写话练笔,随意性大,教师自由发挥多。

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无益处。

如何找最佳读写结合点,设计阅读教学中的写话练笔,使之更有效,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正确理解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一堂阅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促成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达成。

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任何一项听说读写的训练都不能为练而练。

所以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要为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感悟文章人文内涵而练。

二、写话练笔的设计要因文而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人文内涵比较丰富,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有的在表达上非常有色,如郭枫的《草虫的村落》;还有的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如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

不同的文章它的特色不同,找到最佳的读写结合点,是设计好写话练笔的关键。

《慈母情深》是一篇歌颂伟大母爱的文章,通过品读课文,学生已被故事里的母爱所感动。

“情动辞欲发”,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我认为此时是激发学生写话的最佳时刻。

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

师:读完了课文,又读了小说中的几段话,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想到自己的母亲。

虽然我们的生活不再贫困,但母亲的爱是亘古不变的。

我想每一位同学都有许多深切的感受,许多珍贵的记忆和许多朴素而美丽的故事。

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写一个有关母爱的片断。

10分钟后学生写出了许多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慈母情深的片断。

这个写话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母爱的体验也更深刻。

《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读写结合的五种常见方法

读写结合的五种常见方法
仿 某 些 片 段章 句 ,如 :开 关 、结 尾 、对 话 、炼
字 、 修 辞 方 法 、 句 群 段 式 结 构 等 。 首 先 ,教 师 要 仔 细 分 析 范 例 , 让 学 生 了 解 课 文 的 写 作 方
法 。 其 次 ,要 指 导 学 生 从 生 活 中寻 找 仿 写 的材
师要注 意提 醒学 生平 时积 累一 定数 量的 词汇 ,
尤 其 是 同 义 词 和 近 义 词 。 这 类 词 汇 掌 握 的数 量
越 多 ,仿 写就 越 能 游 刃 有 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切 不 可 把 仿 写 当
成 一 种 技 巧 , 要 引导 学 生 从 语 言 的 积 累 上 来 加 强 这 一 能 力 的 训 练 。让 学 生 仿 写 也 是 高 考语 文
检 测 的 常 见 内 容 ,高 考 复 时 ,要 通 过 持 续 性
练 习 ,促 使 学 生 做 到 :1.学 会 正 确 分 析 被 仿句 的 句 子 结 构 ,把 握 整 句和 散 句 的结 构特 点 。 2.
能 够 正 确 分 析 被 仿 句 使 用 的 修 辞 手 法 ,使 用 与 被 仿 句 相 同 的 修 辞 手 法 表 达 应 表 达 的 内容 。 3. 能 正 确 揣 摩 被 仿 句 中 心 话 题 或 仿 写 角 度 ,拟 写 与 话题 或 角 度 一致 的 仿写 句 。4. 准 确 捕 捉 被 能
料 。再 次 ,要 面 向全 体学 生 , 降低 仿 写的 难 度 。
对 于 写 作 较 好 的 学 生 要 求 仿 照 课 文 的结 构 , 对
于 写作 上 有 闲难 的 学 生 则 要 求 仿 照课 文 的 某 个
段 落 。 第 四 ,在 指 导 学 生 仿 写 时 ,除 了 在 叙 述 顺 序 或 表 现 手 法 上 要 符 合 例 文 的 样 子 外 ,其 他 方面 可 以 不 受约 束 ,要 鼓 励大 胆 创新 。第 五 ,教

培养学生仿写作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仿写作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仿写作文的能力文无定法亦有法。

我们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用死板教条的方法写作文必然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世间万物都是一个:“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过程,作文也不列外。

大量实践证明,优秀作文总是有那么几个共同点,或是立意独特,或是选材精当,或是文采斐然。

掌握这些要点,对帮助我们的作文取得好成绩,无疑是有大裨益的。

无论是大到构思谋篇,还是细化到语言文字,都给粗了一定规则与法度,有了这些指导,同学们就会少走弯路.读是吸纳,写是输出。

如同书法要先临贴,学绘画需要写生一样,学习作文也应从“模仿入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唱。

高品质的精品文章始终是一本作文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将这些精品有效吸收,并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作文高。

作文高人一等不再是梦!没争议,没探讨,就不能存有进步。

同一篇文章,相同的人看看了就可以存有相同的见解,我们一定必须存有海纳百川的气量,积极主动汇报相同的意见,在批评中思考,在思考中蜕变,而切勿孤芳自赏。

谁不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吸引人!说实话,如果你的作文吸引人了,那么你的作文就非常成功了。

也就是说,要达到“吸引力”的效果,那可是写作文的最大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无论你多么会写作,哪怕你已经成了一个大作家,这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

这里,我想说一点,那就是要想吸引别人,首先得吸引自己,感动自己,让自己觉得特别有趣。

如果你说的话,你写的人,叙述的事,你自己都不感觉新鲜,我想你的作文是不可能吸引人的。

预祝每位同学都能够写下一纸好作文!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写作能力就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学生广泛害怕文学创作,本文融合教学课堂教学从累积名句、逸闻天问、不减半文体文学创作、修正润色四个方面抓起,教导学生会累积文学创作素材,努力做到天问逸闻“形神皆像是”,使学生将“写下”与“改为”融合出来,努力做到文从firstlook,消解学生文学创作畏难情绪,从而提升其写作能力。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读写结合点

冀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读写结合点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课内读写结合(一)《华北明珠白洋淀》选段夏天,整个淀区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

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

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舟三五成群。

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

等到鱼儿满舱的时候,渔舟就一个接着一个向村边划去。

1、阅读赏析:作者抓住了一望无边的芦苇,挨挨挤挤的荷叶、摇摇摆摆的荷花、在湖中徜徉的渔舟、翻飞的渔网等景物的特点,为读者描绘出了白洋淀独特的水乡景色,同时也暗示着白洋淀的物产丰富。

2、仿写训练:认真观察,抓住我们邯郸景物的特点,仿照文段的写法,写一写你眼中的邯郸。

二、拓展阅读第二单元一、课内读写结合(一)《祖先的摇篮》选段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1、阅读赏析: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2、仿写训练: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一写,你能想象人类的祖先怎样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用上“可曾……可曾……”(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选段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1、阅读赏析:这首小诗的2---5小节,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我们辨别方向的方法。

这一切是多么有趣,多么神奇呀!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2、仿写训练: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指南针吗?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文段的形式,写写你知道的天然的指南针。

二、拓展阅读第三单元一、课内读写结合(一)《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选段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让您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听到百鸟齐名的欢歌。

1、阅读赏析:第二节当我上学的时候,蝈蝈会陪伴婆婆,并且会带给婆婆欢乐。

蝈蝈的歌声会将婆婆带到田野,调动婆婆的视觉、嗅觉、听觉,解除婆婆的寂寞。

随文仿写,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随文仿写,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语文2016·6习作歌声是那么厚朴、真诚。

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听着奶奶的婉转曲调。

古老的歌,古老的月院,古老的树,古老的月,古老的光,古老的夜,有个古老的人,带着一颗不老的心,为一个稚望苍穹的憧憬……这个学生的“微作文”,用排比的句式,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然后举例讲述自己对甜的独特认识,认为它是人间最真挚的亲情,立意深刻。

这样的文章有章可循,可以仿写。

以下是另一个学生较为成功的仿写:甜的感觉无处不在,有时是一次表扬,有时是一次宽容,有时还是一次体验……记得有一天妈妈生病了,我尝试着照顾她,帮她端茶、做家务……我时常打翻盆子,倒水时总把水倒在外面,可妈妈没说什么,只是向我投来欣慰的目光。

妈妈身体痊愈了,她用温柔的目光看着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心里很温暖。

现在我长大了,但那甜甜的感觉仍然在我心头回荡。

虽然是仿写作文,但是只是从例文中受到一些启发,模仿行文结构,主要的内容和感受还是自己的,也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不会有无从下笔的感觉。

经过几次手把手的指导,学生觉得自己会写了,也能信手拈来了,自信心就增强了。

四、勤写日记,即时发表作文的素材从哪里来?生活无疑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学生每天坚持撰写日记,也就是在积累写作素材。

为了写日记,他们必须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概括又仔细地描述好?看到了什么美景,如何经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也如看过一般?如何表达自己对某一事情的看法?这些都可以写。

日记没有上升到作文的高度,所以学生往往把日记本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日记本中倾诉出来。

学生每天的日记,总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写,表明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一篇篇鲜活的“微作文”。

我们也可以进行循环日志,让学生每人每天轮流写。

这样在写的时候,学生可以欣赏前一位同学是怎么写的,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也可以提出中肯的建议。

以此类推,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当然,现在网络较为发达,学生不一定要在日记本上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写练笔
仿写,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在练笔中,学生捕捉范文的特点,模仿范文练笔,可以从中学到作者经典的构思,精妙的布局,精当的遣词造句,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仿写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仿内容这种仿写可以开阔学生的选材思路,使学生在作文时有人有物,有话可写。

如学习完《放风筝》一文,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上飞的样子。

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或自己看到过的风筝在天上飞的样子。

由于学生有了课文的“范本”,有“模”可仿,也就有了练笔的兴趣,精彩的章句也层出不穷:“那美丽的‘翠鸟’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一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前方,好像在寻找食物似的。

”“那金黄色的‘巨龙’身上的鳞片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好像在天空中追寻着巨大无比的火球。

”这些都是学生练笔时精美的句子。

2.仿方法这种模仿是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进行模仿时,我们要充分运用好课文“范例”,进行模仿练笔。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四段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的动作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董存瑞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学完了课文,可以抓住“动作描写要具体准确”这一点,让学生以“跳高”为题,描写同学在体育课上练习跳高的具体动作,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又如,《第一场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雪后的美景。

这一段在构段方式上是从整体到部分,在描写内容上抓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学完后,让学生按这种构段的方式,学习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仿写一处景物,如写“我喜爱的大榕树”或“校园的小坡地”等。

比如,教完《颐和园》一课,要求学生仿照作者“按参观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写一写“风光迷人的___”。

教学《她是我的朋
友》后,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在什么情况下为谁做过什么事,为什么要去做?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以“我是他(她)的朋友”为题练笔。

这样的练笔,能让学生触类旁通,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