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总结

合集下载

“的”“地”“得”用法详解

“的”“地”“得”用法详解

“的”“地”“得”用法详解,附练习100题及答案记忆小窍门:白勺的后+名词(红色的花),土也地后面+动词(高声地喊),双人得前面+动词(走得很快)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奶奶、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的”“地”“得”是三个结构助词,分别用于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述语)和补语。

1.在句子中“的”衔接在名词前面,“的”的前面是这个名词的修饰成分,主要有名词、代词、形容词或相应的词组充任,表示领属关系或表示被修饰的事物的性质,做句子的定语。

例如:“灿烂的阳光”,“灿烂”(形容词)是“阳光”(名词)的定语;“我的书”,定语“我”是代词;“又高又大的建筑物”,采用的是联合词组“又高又大”作定语.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2.“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是用在动词前面的修饰成分,主要由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充任,对中心词(动词)起限制、修饰、说明作用。

例如:“果树渐渐地绿了”;“渐渐”是形容词,是修饰动词“绿”的,作“绿”的状语;“科学地总结了……经验”,名词“科学”是动词“总结”的状语;“……抓紧一切时间忘我地工作”,“忘我”是动宾词组,作动词“工作”的状语,等等.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3.而在句子中用在“得”字后面的,是由形容词或词组(有时也由动词)充任,用来补充说明“得”字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结果,作它的补语。

例如:“牙疼得厉害”中,形容词“厉害”是动词“疼”的补语;“高得像一座山”中,“像一座山”这个词组用“得”连接,作形容词“高”的补语;“惹得大家十分生气”中,“得”连接“大家十分生气”这个主谓词组,以补充说明前面“惹”这个动词的结果,起到了补语的作用.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得+副词.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快。

香~很。

的(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

小小的进步。

(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

农民生活的提高。

(3)〈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

如:卖菜的。

吃的。

(4)助词。

“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

的得地的用法举例子

的得地的用法举例子

的得地的用法举例子“的、得、地”是汉语中常用的三个助词,它们在语法上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用法。

在汉语中,这三个助词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用来修饰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起到强调、修饰、限定等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的、得、地”的用法,以及它们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

一、“的”的用法1. 修饰名词“的”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表示所属关系或者修饰性质。

例如:他的书包很重。

这是我妈妈的房间。

2. 修饰动词“的”可以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者状态。

例如:他跑得很快。

她哭得很伤心。

3. 修饰形容词“的”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或者强调。

例如:这个问题很严重的。

他很聪明的。

4. 修饰句子“的”可以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表示强调或者肯定。

例如:这就是我要的结果。

他说的话我都听懂了。

二、“得”的用法1. 修饰动词“得”可以用来修饰动词,表示程度或者结果。

例如:他跑得很快。

她哭得很伤心。

2. 修饰形容词“得”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或者结果。

例如:这个问题很严重得。

他很聪明得。

3. 修饰句子“得”可以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表示结果或者程度。

例如:他学习很努力,考试得了第一名。

她唱歌很好听,大家都夸得不得了。

三、“地”的用法1. 修饰动词“地”可以用来修饰动词,表示方式或者状态。

例如:他跑步很快地。

她哭泣地很伤心。

2. 修饰形容词“地”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或者方式。

例如:这个问题很严重地。

他很聪明地。

3. 修饰句子“地”可以用来修饰整个句子,表示方式或者状态。

例如:他很快地跑到了终点。

她很慢地走在路上。

四、“的、得、地”的区别1. “的”表示所属关系或者修饰性质,强调名词的属性;“得”表示程度或者结果,强调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或结果;“地”表示方式或者状态,强调动词或形容词的方式或状态。

2. “的”和“得”都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是“的”强调名词的属性,而“得”强调动词或形容词的程度或结果。

3. “的”和“地”都可以修饰整个句子,但是“的”强调肯定或者强调所属关系,而“地”强调方式或者状态。

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用法

“的、地、得”用法一、的、地、得用法分析:“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四、的、地、得用法例句: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五、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猛烈()北风、胜利()到达、惨痛()教训、愤怒()声讨、鲜艳()红旗、勇敢()战士、迅速()前进、耐心()说服、丰富()经验、热烈()庆祝、巨大()变化、积极()参加、分析()透彻、服务()周到、广泛()阅读、描写()生动、贯彻()及时、毕生()精力、观察()仔细、感动()流泪六、练习答案:猛烈(的)北风胜利(地)到达惨痛(的)教训愤怒(地)声讨鲜艳(的)红旗勇敢(的)战士迅速(地)前进耐心(地)说服丰富(的)经验热烈(地)庆祝巨大(的)变化积极(地)参加分析(得)透彻服务(得)周到广泛(地)阅读描写(得)生动贯彻(得)及时毕生(的)精力观察(得)仔细感动(得)流泪“的、地、得”的区别练习及答案“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的、地、得”的用法(附100则练习及答案)

“的、地、得”的用法(附100则练习及答案)

“的、地、得”的用法(附100则练习及答案)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透露表现举措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当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XXX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定“的”后面的事物,申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布局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定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举措,申明“地”后面的举措怎么样。

布局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定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申明“得”前面的举措怎么样,布局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申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需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可以使书面言语精确化。

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方: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

疼___直叫唤
仔细__温_看馨提示:填字的伟时大候_可_以_祖按下国暂停按钮哦
填完之后再按播放键继续
珍贵___教科书 扫___真干净
乐___合不拢嘴 用力___踢
修饰词 名词
形容词 补充说明
敬爱_的__总理
仔细___看 珍贵___教科书 乐___合不拢嘴
疼_得__直叫唤
伟大___祖国 扫___真干净 用力___踢
三个好朋友

游 戏 规 则
“三个字 :的、”地、得

用法
的 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
“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 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如: 红色的国旗 清新的空气 喝水的时候
漂亮的笔盒 他的铅笔 外面的大雨
地 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
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 怎么样。
乐___合不拢嘴
动词 说补充明
扫_得__真干净
用力___踢
形容词 补充说明
乐_得__合不拢嘴
修饰词 动词
用力_地__踢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美丽的花儿绽笑脸,青青的草儿弯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东流,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小小的鱼儿水中游,红红的太阳当空照。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如: 小声地说 高声地喊 认真地写
急匆匆地跑 仔细地看 开心地笑
得 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
“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 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如: 跑得飞快 洗得真干净 疼得直叫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举例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举例

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举例一、"三个"的地得分别的用法举例在汉语中,“的”、“得”和“地”被称为“三个的地得”,它们是非常常见的词素,用于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和修饰。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词素的用法,并给出一些实例。

1. “的”的用法(1)表达所属关系例如:“父亲的房子”、“小狗的尾巴”。

这里,“的”表示一个名词所属关系,连接被修饰名词与所属事物。

(2)形容词修饰性例如:“美丽的花朵”、“高大的建筑”。

这里,“的”连接形容词与名词,起到描述性质或特征的作用。

(3)动词补语例如:“喜欢的音乐”、“听见的声音”。

这里,“喜欢”的是主语对“音乐”的状态,而“听见”的是主语对“声音”的行为。

(4)时间状语例如:“五点钟的会议”、“晚上十点钟的火车”。

这里,“五点钟”的时间成为会议或火车发生时间之前或之后表达更具体时间意义,加强句子描述能力。

2. “得”的用法(1)表示程度例如:“快得像闪电”、“高兴得跳起来”。

这里,“得”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加强了描述动作或状态的手法。

(2)与形容词、副词连用例如:“聪明得过人”、“快乐得无法言表”。

这里,“得”连接在形容词或副词之前,起到修饰的作用。

(3)用于中心体语和补语例如:“三岁就写字了,写得很漂亮。

”这里,“写得很漂亮”是中心体语“写字”的结果。

3. “地”的用法(1)副词后置例如:“慢慢地走过来”、“安静地进行会议”。

这里,“地”连接在副词之后,作为修饰副词的方式或态度状语。

(2)修饰动宾关系例如:“他认真地完成了工作。

”这里,“地”连接在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主语以某种方式完成了该动作。

(3)与形容词/名词配合例如:“干净地桌子”、“红红地苹果”。

这里,“地”连接在形容词或名词之后,起到修饰或强调的作用。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的”,“得”,“地”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它们在句子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作用。

熟练掌握这三个词素的正确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精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

“的地得”的用法1.“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

如“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

“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

例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

例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

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

例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总结:“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地得用法总结: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
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