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加减

合集下载

八珍汤

八珍汤

八珍汤1 【组成】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补益气血。

2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茯苓,甘草,砂仁等分【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气血,理脾胃。

【主治】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3 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熟地20克白芍1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大枣10克生姜5克,这两样加上好些;不同方剂有所差异,此处用党参替代人参。

)【功效】气血双补4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9克、炙甘草5克、2片生姜、2粒大枣。

年轻时穷得只剩下爱情,憧憬着有钱就会拥有天堂;可当你当置身金钱的滚滚洪流,爱情在哪里?你在哪里?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为了钱历尽艰辛,很多人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但当你真的有钱了,你幸福吗?艰苦的日子可以过的甜蜜,富足的生活会让人迷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方剂中药处方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下焦湿热。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名】鱼败银海汤。

【组成】鱼腥草31克,败酱草31克,金银花18克,海金沙24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石苇12克,地肤子18克,千里光15克,黄芩12克,白花蛇舌草3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兰学良方。

附:其他急性尿路感染偏方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急性发作期,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腰痛,或发热恶寒,偶见血尿为特征,因而多属中医淋证中的热淋和血淋范畴,其辨证论治如下:(1)膀胱湿热症状: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蒲公英、石韦。

加减八珍汤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减八珍汤5方_思维导图_方剂学_中药同名方来源

加减八珍汤5方1《女科百问》卷下。

组成:当归1钱半,川芎1钱,熟地(姜汁炒)5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人参3分,益母草1钱,陈皮5分,砂仁5分。

功能主治:产后乍寒乍热。

用法:上(口父)咀。

水1钟半,煎7分,食前温服。

2剂后,与益母丸间服,服益母丸用芎归汤送下。

2《万氏女科》卷三。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炙草、归身、川芎、赤芍、熟地、玄胡索、香附。

功能主治:脾胃素弱,中气本虚,产后气乏血阻,败血虽少,但恶露不能尽下,腹痛乍痛乍止,痛亦不甚者。

用法: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食前服。

3《广嗣纪要》卷十二。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炙草、当归、生地、白芍、阿胶各等分。

功能主治:妊娠泻久不止。

用法:水2钟,煎1钟,入阿胶,煎8分,食前服。

4《洞天奥旨》卷十。

组成:人参1钱,当归3钱,白芍2钱,生甘草1钱,茯苓3钱,白术5钱,黄耆3钱,熟地5钱,生地5钱,柴胡1钱,川芎8分,天花粉2钱。

功能主治:疥疮脓窠。

用法:水煎服。

先用6剂;去柴胡,加北五味子10粒,再服6剂。

5《会约》卷十五。

组成: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1钱半,炙草1钱,当归3钱,白芍1钱半(酒炒),熟地3钱,黄耆(蜜炒)7钱,肉桂1钱,干姜(炒黄)8分,牛膝2钱,红花3分,益母草1两。

功能主治:临产浆水来多,胎干不得下,肢体倦怠。

用法: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次煎浓葱汤,令稳婆洗产户,使气上下通畅。

更用菜油、滑石涂产户。

傅金英教授八珍汤加减治疗妇科病经验举隅秦侯林王改换

傅金英教授八珍汤加减治疗妇科病经验举隅秦侯林王改换

傅金英教授八珍汤加减治疗妇科病经验举隅秦侯林王改换八珍汤是传统中医经典名方,治气血两虚证的要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傅金英教授运用八珍汤加减治疗女性的经、孕、产、乳等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标签:八珍汤;气血两虚;妇产科疾病八珍汤是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药方,首载于元代沙图穆苏的《瑞竹堂经验方》,因其中八味药皆乃益气补血药中珍贵之品,故名八珍。

至明代,大医家薛己在其著作《正体类要》中将此方(《瑞竹堂经验方》中八珍汤)药物剂量略微调整后,常用于治疗外伤失血过多所致气血皆虚者[1]。

该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8味中药组成,是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的复方,方中八味药是益气补血不可或缺的常用药,全身各系统很多急、慢性疾病所致的气血两虚之证,应用本方均可达到气血双疗的效果。

临床上常用于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疾病。

祖国医学认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气血“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灌溉一身”,只有气血充盈,才能保证机体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2]。

八珍汤是女性调养身体的美容圣品。

笔者导师傅金英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育及科研工作多年,擅长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妇科肿瘤等疾病,在妇科经、孕、产、乳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

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导师常用八珍汤治疗女性经、孕、产、乳诸多疾病,现介绍如下。

1药物组成八珍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现常用党参代之)、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

2病案举例21月经后期病患者宋某,女,27岁,职员,已婚,未孕。

2015年11月初诊。

自诉月经2月余未来潮,患者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1~2月,经期5~7天,量少,色暗,有少量小血块,无痛经史,自觉乏力。

患者面色萎黄,精神欠佳,体态微胖,舌淡,苔白,脉沉细滑。

测妊娠试验阴性;血红蛋白含量为113g/L;盆腔彩超提示:右侧卵巢似多囊样改变,内膜厚约10mm;内分泌检查示:LH/FSH=26,T、E2未见异常。

八珍汤加减治疗各种不孕症:

八珍汤加减治疗各种不孕症:

八珍汤加减治疗各种不孕症:
八珍汤加减治疗各种不孕症: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红花生地党参茯苓丹参水煎服。

痛经加香附川断元胡五灵脂;白带多加苍术龙骨牡蛎;肥胖人加大腹皮通草木通;瘦人加熟地阿胶肉苁蓉;月经先期加艾叶炭蒲黄炭阿胶;月经后期小腹冷属寒加肉桂吴茱萸五味子枸杞子;一切正常加茺蔚子泽兰;口干便秘经期有血块,此属血热,加丹皮生地;另外在服用此药期间,尚须配合外用抹药,处方是:三棱莪术各三十克山甲地龙各五克土元十克血竭五克蝼蛄十个为细末,用棉花籽油一斤调好后装瓶密封一周即可,用此药抹痛处,无痛处即抹小腹部。

八珍汤的配方八珍汤的做法

八珍汤的配方八珍汤的做法

八珍汤的配方八珍汤的做法一、八珍汤标准配方是什么八珍汤药物组成为:人参9g,白术9g,白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白芍药9g,熟地9g,炙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上末,每服用3钱9g,水一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本方治症多由久病失治或后失调,或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两虚,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治益气与养血并补,方中人生与属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协人参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属地补益阴血,均为臣药。

佐以川芎活血行气,使之不起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以使药。

上述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即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和中;属地、白芍、当归、川芎,即四物汤,养血和血,使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血。

因此,本方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益气和养血兼顾。

本方的主要配伍特点是:补气之中又有行气,补血之中又有和血活血,从而使补气而不滞气,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并且,补气之中兼有养血和血药物,养血之种兼有益气行气的药物,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益气而生血,助阳以和阴。

如此可达更好的补气养血之效。

张仲景云:“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痢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入人参。

古人学脱者益气,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物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也。

若单用补血药,血无由而生矣。

《素问》言:无阴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故补气需用人参,血虚者亦须用之”。

原始配方:人参9g,白术9g,白茯苓9g,当归9g,川芎9g,白芍药9g,熟地9g,炙甘草5g。

八珍汤的现代配方有所调整,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好的配方:党参6克,白术10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2-3个) ,生姜5克。

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加减1.八珍汤加减。

人参、熟地黄、白术、茯苓、当归(酒拌)、川芎、白芍药各9克,甘草(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随证加减。

四君子汤加右归丸,十全大补加阿胶、鹿角胶等。

2.人参10克,大枣5枚。

人参切片备用。

大枣洗净备用。

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

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

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

方中以人参为主,大补元气;以大枣为辅佐,补气养血。

人参与大枣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贫血。

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

3.取3叫斤母鸡1只,粳米2两。

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取计,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

本方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羸瘦,气血亏损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病症4.大枣10——15个,粳米2两。

加水,二者一起煮粥。

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

有哪些简便的养血中药方?①桑椹50g,枸杞子20g。

水煎服。

②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

水煎服。

③人参6g,大枣10枚,水煎服。

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④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 。

水煎服。

⑤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煮鸡、鸭血汤,放调料。

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⑥熟地12g,首乌12g,黄精12g,灵磁石30g,代赭石30g,麦饭石30g,大枣5枚,水煎服。

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⑦黄芪30g,当归12g,水煎服。

用于气血两亏型的贫血。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①八珍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对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贫血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气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八珍汤

八珍汤

八珍汤八珍汤,此乃古代中药汤剂,这个汤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组成】当归(酒拌)10g、川芎5g、白芍药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3g、白术(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补益气血。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方解】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心悸怔忡。

脉细虚,舌淡苔白,皆为气血两亏,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亏,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则归、地补而不滞;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类别】补益类【出处】《瑞竹堂经验方》【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当归,赤芍,川芎,熟地黄,人参,白茯苓,甘草,砂仁等分【用法】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加减八珍汤

加减八珍汤

加减八珍汤【方名】加减八珍汤【处方】党参(30-60g)、当归(15-30g)、熟地(120g)、白术(15g)、黄芪(30g)、枸杞子(20g)、茯苓(15g)、川芎(6g)、白芍(15g)、炙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禁烟酒辛辣,注意饮食调养。

【适用病症】用于益气健脾、补肾填精。

白细胞减少症(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症状为头晕、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懒言、易感冒、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便溏;或伴心悸失眠,潮热盗汗、小便多、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按】本方症系气血亏虚,脾肾不足而致。

气血亏虚,肌体失养则头晕神疲乏力,易感冒,气短懒言;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累及于胃,胃失和降,则食欲不振,恶心欲吐,腹胀便溏;肾阴不足,虚热内扰则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小便多。

方中党参、白术、黄芪、茯苓、甘草补气健脾以助后天之本;熟地、白芍、当归、川芎、枸杞养血滋阴,补肾填精以固先天之精。

使气血化生有源,血能化精,精能生髓化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八珍汤补气血作用可能与含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有关。

四君子汤含铜锌量高,而气虚患者血中铜、锌明显低于正常人;四物汤含铁、锌高,这和现代医学铁剂治疗贫血的理论相一致。

锌对肾精生成与功能有作用,因而可推想,铁、锌、铜减少是气血两虚的病理基础。

同时说明,升高白细胞,消除疲乏等可能为中医的补气作用;升高血色素、血小板,消除头晕、心悸等可能是补血的功能。

白细胞上升迟缓者加鸡血藤、女贞子、菟丝子、枣皮、大枣;阴虚伴盗汗、失眠者加麦冬、浮小麦、五味子、酸枣仁等;有血瘀者加丹参、三七等;伴恶心呕吐、腹胀纳差者加法夏、陈皮、麦芽、山楂等;伴咳嗽、吐痰带血者加金银花、黄芩、白茅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八珍汤加减。

人参、熟地黄、白术、茯苓、当归(酒拌)、川芎、白芍药各9克,甘草(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

随证加减。

四君子汤加右归丸,十全大补加阿胶、鹿角胶等。

2.人参10克,大枣5枚。

人参切片备用。

大枣洗净备用。

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

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

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

方中以人参为主,大补元气;
以大枣为辅佐,补气养血。

人参与大枣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贫血。

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

3.取3叫斤母鸡1只,粳米2两。

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取计,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

本方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羸瘦,气血亏损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病症4.大枣10——15个,粳米2两。

加水,二者一起煮粥。

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

有哪些简便的养血中药方?
①桑椹50g,枸杞子20g。

水煎服。

②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

水煎服。

③人参6g,大枣10枚,水煎服。

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④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 。

水煎服。

⑤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煮鸡、鸭血汤,放调料。

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⑥熟地12g,首乌12g,黄精12g,灵磁石30g,代赭石30g,麦饭石30g,大枣5枚,水煎服。

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⑦黄芪30g,当归12g,水煎服。

用于气血两亏型的贫血。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①八珍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对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贫血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气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人参养荣丸: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有失眠症者。

③归脾汤: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脾养心,益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食少心悸的患者。

④七宝美髯丹:由何首乌、茯苓、牛膝、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补骨脂组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乌发的作用。

适用于贫血属肝肾阴虚者。

⑤龟鹿二仙胶:由龟板、鹿角、人参、枸杞子组成,具有补阴填精,益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
肾虚精亏者。

⑥河车大造丸:由紫河车、熟地、杜仲、天冬、麦冬、龟板、黄柏、牛膝组成,具有补肾填精,滋阴泻火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阴虚内热者。

1 大枣粥-红枣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调味食用。

有健脾胃,补气血作用。

适用于病后或年老体弱、体虚,胃弱食少,大便溏稀,营养不良,气血不足;体弱赢瘦,慢性肝炎,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等症
2 豆腐、羊肉、虾、生姜、香葱各适量,同煮熟后加入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脾肾阳虚、阳痿,遗精等症。

3 鹅肉100克,当归15克,杞子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淮山30克。

水煎,去药渣,饮汤食鹅肉。

每日1料治气血不足、头晕目眩、手足麻木
4 龙眼,含有维生素A和B,以及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具有养血安神、驻抗衰的作用。

对那些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者非常有益。

5 胡萝卜250克,羊肉300克,淮山30克,生姜20克,蜜枣5个。

羊肉洗净切块,下油起锅用姜少许爆香;胡萝卜洗净,切片;淮山、蜜枣洗净,与羊肉,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佐膳。

治气血不足、头晕眼花、视物昏花:
6 药蒸猪肚-熟猪肚250克,斜切成条块;枸杞子、党参、淮山、制附片、干荔枝(去壳核)各10克;红枣、龙眼肉(去壳核)各20克;白胡椒(捣碎)3克;食盐1克;熟猪油10克,冰糖30克;同放大碗内,加入鸡汤501克,置锅内隔水蒸至烂熟时即可食用。

有补脾益气,固肾缩尿作用。

适用于病后虚弱,小儿、老人遗尿,
夜多小便,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症。

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

注意:感冒发热、咳嗽者忌食
7 十全大补肉汤-猪肉500克,墨鱼50克,猪肚50克,猪杂骨适量,药袋一个(内装熟地、当归各15克,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酒白芍各10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肉桂4克)同放入锅内,再加水、生姜、花椒、料酒、食盐适量,置大火上煮沸后,再用小火煨炖,煮至猪肉熟烂时,捞起切成条,再放回汤中,捞出药袋不
用。

食用可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服一碗,分数日服。

此汤有气血双补作用。

适用于气血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等症
8 牛奶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牛奶250毫升,白糖调味食用。

有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

服用牛奶粥时,忌食酸性食物。

9 归参山药炖猪腰=猪腰500克左右,中间切开,剥去白色筋膜,与人参5克(或党参30克)、当归10克、淮山16克,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

煮熟后捞出猪腰切片,拌入酱油、醋、姜丝、蒜末、香油调味食用。

有益气养血,补肾壮腰作用。

适用于气血亏损之心悸,气短,腰酸痛,失眠,自汗等症
10 羊肉鹌鹑汤-鹌鹑1只去毛及肠杂,羊肉250克,小麦50克,同煮汤,用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有补气补血,滋阴壮阳作用。

适用于年老或病后体虚,血虚头晕,身体瘦弱,面色萎黄,体困神疲等气血两亏之症。

11 牛肉粥-鲜牛肉100-150克,剁成肉末,与大米(或小麦)100克同煮粥,粥熟时加适量姜末,熟后加油盐调味食用。

有健脾强胃,补中益气,强筋健骨,祛寒消肿作用。

适用于病后脾胃虚弱,气血两亏,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体虚浮肿,营养不良,下肢湿疹等症。

12 莲藕250克,猪脊骨300克,炖熟食,隔3天1次,2-4次可见效。

治气血虚弱
13 麻雀肉饼麻雀5只,去毛及内脏,瘦猪肉250克,同剁成肉末,加入适量白糖.淀粉.食盐.酱油.黄酒拌匀,做成饼状,蒸熟食用。

有补肾壮阳作用。

适用于中老年人阳虚怕冷,精神疲倦,气血虚弱等症。

14牛肚粥-牛肚250克,用开水泡洗,刮去黑色粘膜,切块,与大米100克同煮粥加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有健脾强胃,助消化,益气血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气血虚弱,小儿病后体虚,消化不良等症。

15 枸杞炆牛肉-牛肉500克切小块,撒上适量食盐和胡椒粉后,再用面粉拌和,放入油锅内炒成赤色,加入两个切片的洋葱共炒,倒入番茄汁1杯,枸杞子30克,共煮1小时,再加入胡萝卜片约100克,土豆片150克,快熟时加入洋葱3个(切片),豌豆荚一把,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有补益强壮作用,对儿童和老年人是营养极佳的大补菜肴。

治气血虚弱
16 乌骨鸡一只,宰杀时从肛门开口取出内脏,洗净,将熟地、白芍、当归、知母、地骨皮各11克塞入鸡腹内,缝合切口,加适量食盐、水。

蒸熟食用。

可治气血虚弱引起的潮热,盗汗,月经不调等症。

四物汤的四大主角分别是当归、熟地、川芎和白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