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分类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分类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分类总结1.添加反应:添加反应是将两个或多个反应物加在一起,形成一个产物的反应。
常见的添加反应包括加成反应、加氢反应和加氨反应。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通过在双键上添加一个原子团,将互相共享的双电子转化为一对孤立的电子,从而形成单键。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氢化反应、氯化反应和溴化反应。
-加氢反应:加氢反应是指将氢气与一个不饱和化合物反应,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氢反应包括烯烃加氢、酮烯加氢和醛烯加氢。
-加氨反应:加氨反应是指将氨或其衍生物与一个化合物反应,生成含有氨基的产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氨反应包括亲电加成反应、核磁加成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
2.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些官能团进行脱离,生成一个小分子(如水、氨、甲醇等)的反应。
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脱水反应、脱氨反应和脱卤反应。
-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OH)被脱除,生成一个水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脱水反应包括醇脱水、酸脱水和酮脱水。
-脱氨反应:脱氨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氨基(-NH2)被脱除,生成一个氨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脱氨反应包括酰胺脱氨、亚胺脱氨和胺脱氨。
-脱卤反应:脱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卤原子(如氯、溴等)被脱除,生成一个卤化氢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脱卤反应包括亲电脱卤、自由基脱卤和亲核脱卤。
3.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官能团被另一个官能团所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包括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和亲核取代。
-亲电取代:亲电取代是指亲电试剂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亲电中心发生取代反应。
常见的亲电取代包括酰基取代、硫酰基取代和亲电芳香取代。
-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取代是指自由基试剂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自由基发生取代反应。
常见的自由基取代包括卤代烷取代、醇取代和醚取代。
-亲核取代:亲核取代是指亲核试剂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亲核中心发生取代反应。
常见的亲核取代包括取代基取代、氨取代和烷基取代。
4.重排反应:重排反应是指一个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团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的反应。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化学物质反应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化学物质反应,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机制。
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反应过程、反应物种类、反应速率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物质反应类型,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被氧化,而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这种反应类型广泛存在于生活和工业中,如金属腐蚀、燃烧和电化学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明显的能量变化和电荷转移,常常伴随着发热、发光、气体释放等现象。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胃酸与胃药的中和、洗涤剂与油脂的清洁等。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过程中,由于产生的沉淀不溶于溶液而生成的反应。
沉淀反应是离子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常用于物质分离和检测。
例如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时,生成的氯化铜沉淀可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收集。
4. 反应分解反应分解是指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类型。
这种反应常被用于制备和分析化合物。
例如过氧化氢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实验室中常用来生成氧气。
5. 酸催化和碱催化反应酸催化和碱催化反应是指在酸或碱的存在下,促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反应类型。
例如酸催化反应常见于生物化学过程中的酶作用,而碱催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
6. 键合重排反应键合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或分子间原子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键和分子结构的反应类型。
如醇和酸反应生成醚,以及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等。
7. 加成与消除反应加成与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单体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分子,而消除反应是指一个分子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分子。
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分类

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分类化学反应是化学领域中最基本的过程。
它指的是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同时产生一些新的性质。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分类。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那些涉及到原子/离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反应。
氧化指的是原子/离子失去电子,而还原指的是原子/离子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离子被氧化的同时,其他原子/离子则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一个电子传递系统来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特点是,它们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由于电子的流失和得到,这种变化可以体现为电能或热能的释放或吸收。
例如,火焰可以产生热和光,这是由于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二、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涉及到酸或碱的反应。
酸是指含有可溶解于水的氢离子(H+)的物质,而碱则是指含有可溶解于水的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会互相中和,产生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会产生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 H2O)。
酸碱反应可以在它们的强度和浓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
因此,酸碱反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正确地选择和使用酸和碱。
三、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涉及到两个可溶解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产生沉淀物的反应。
在沉淀反应中,两种物质是可溶的,但它们的产物(沉淀)是不可溶的。
例如,当氯化银与硫酸钠混合时,它们会形成一种白色的沉淀物:氯化银(AgCl)+ 硫酸钠(Na2SO4)→ 2 NaCl + Ag2SO4。
沉淀反应的产物可以用来确定化合物的型号或浓度,这对于分析或实验室化学非常有用。
四、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离子被另一个原子或离子替换的反应。
在取代反应中,有两种类型:单取代反应和双取代反应。
单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离子被替换,而双取代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两个不同原子或离子被替换。
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类型在化学领域中,我们经常研究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原有的物质通过不同的反应条件和途径,形成新的物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一、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的过程。
酸和碱分别是质子(H+)的供体和受体。
常见的酸碱反应包括氢氧化钠和盐酸之间的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酸碱反应常常伴随着中和现象,也是许多生活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比如草酸和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可以中和草酸的刺激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者获取电子的过程,是一种电子转移的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2Mg + O2 → 2MgO氧化还原反应是许多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类,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
三、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一个原子或者离子被另一个原子或者离子所取代的反应类型。
常见的置换反应包括金属活动性的比较:Fe + CuSO4 → FeSO4 + Cu金属的活动性序列表明了不同金属在反应中的置换能力,这对于理解金属的反应性质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有机物中的双键或三键发生断裂,原子或者基团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新的有机物的反应。
加成反应常发生在烯烃化合物上。
常见的加成反应包括乙烯和溴水的反应:CH2=CH2 + Br2 → CH2Br-CH2Br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两个或者更多的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主要发生在不稳定的化合物上。
常见的分解反应包括氢氧化铜的分解:2Cu(OH)2 → CuO + H2O分解反应在分析化学和工业反应中有重要的应用,能够解析复杂的化合物结构。
六、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两个或者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的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化学反应的类型在化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根据它们所涉及的物质和过程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也称为组合反应,是两个或更多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过程。
合成反应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反应物A + 反应物B → 生成物AB合成反应的一个例子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H₂ + O₂ → 2H₂O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将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分解反应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反应物AB → 生成物A + 生成物B分解反应的一个例子是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2H₂O₂ → 2H₂O + O₂3. 双替代反应双替代反应也称为置换反应,是两个化合物之间发生原子或离子交换的过程。
双替代反应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反应物AB + 反应物CD → 生成物AD + 生成物CB双替代反应的一个例子是氯化钠和硫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钠:- NaCl + Ag₂SO₄ → AgCl + Na₂SO₄4. 单替代反应单替代反应是一个元素或离子替代另一个化合物中的元素或离子的过程。
单替代反应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反应物A + 反应物BC → 生成物AC + 生成物B单替代反应的一个例子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Fe + 2HCl → FeCl₂ + H₂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涉及电荷转移的反应。
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氧化剂 + 还原剂→ 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例子是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4Fe + 3O₂ → 2Fe₂O₃这只是化学反应类型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反应。
理解这些反应类型对于研究和应用化学都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各种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原理

各种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原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在化学领域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本文将会对各种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原理进行全面的介绍。
1.加和反应加和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单体结合成一个大分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其中一个例子是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指同种或者不同种分子单元在化学键的形成下结合成更大分子的化学反应。
举例来说,聚合物是由分子中含相同化学结构单元连结而成的分子复合物。
2.消除反应消除反应是指根据自发过程实现对分子中的一个部分进行去除,通常就是双键或异性化反应的促进。
以烯烃为例,消除反应将引发一个烷基悬浮物形成,并且生成另外的分子。
消除反应是分子的化学分解,相对于加和反应,消除分子的性质可能会有所改变。
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一个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物质捐献电子,而另一部分则接受电子。
捐献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而接受电子的物质则被称为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了电子的交换,因此也被称为“电子转移反应”。
电池中的电流就产生了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4.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在一起的反应,反应产物是盐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是酸和碱的反应产生水和溶解的盐。
酸和碱被混合后,会产生弱酸和弱碱。
水是中和反应的产物之一,而中和过程是提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5.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指化合物与水反应,产生两个或更多的比原来化合合物更简单的反应产物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水分子被加入到一个化合物中,其中一个化合物被切断成两个较小的化合物。
碳酸(H2CO3)是由碳酸氢盐和带一个羟基的乙醇酰脲(NH2COOC2H5)水解得到的。
6.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与另一个原子或分子交换位置的化学反应。
在金属中,例如铁和镁,它们与其他元素反应时会形成盐。
这种保守性质使得它们对生命的存在和功能有着很强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分类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分类化学反应是化学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很多人可能会听说过它,但至于它的类型和分类,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清楚。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地探讨一下化学反应吧。
一、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从而形成新的物质。
这个定义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上,它涉及到许多化学原理和现象。
例如,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相互作用时,它们中的原子或分子之间会发生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物质。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在化学中,有许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类型。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物质的状态改变。
在这种反应中,一种物质通常会失去电子,而另一种物质通常会接受这些电子。
这种电子的转移过程也被称为氧化和还原。
例如,由于化学反应,锌会失去两个电子,而铜会接受这些电子,最终形成铜和锌离子。
这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酸通常会把氢离子(H+)放到水中,然后生成水的一个离子。
碱通常会把氢氧离子(OH-)放到水中,然后生成水的一个离子。
酸碱反应也被称为中和反应,因为当酸和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遇时,它们中和在一起并形成水。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在其混合物中产生沉淀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是离子的沉淀反应,也可以是分子的沉淀反应。
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1. 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可以转化为产物,产物也可以转化为反应物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产物会反向变为反应物,反应物也会反向变为产物。
例如,当碳酸钙在水中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时,反应物会变成产物,而当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时,产物反向变为反应物。
这就是可逆反应。
2. 不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是一个单向过程,不会反向。
化学反应类型分为哪几种

化学反应类型分为哪几种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过程,通过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变化特点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1.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又称合成、合成化合物或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化学变化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合成反应的一般形式为:A + B → AB。
例如,将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H₂ + O₂ → 2H₂O。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的一般形式为:AB → A + B。
例如,将水通过电解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H₂O → 2H₂ + O₂。
3.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也称为单一置换反应,是指一个物质中的元素被另一个元素取代的反应。
置换反应的一般形式为:A + BC → AC + B。
例如,氯气和银反应生成氯化银:2Ag + Cl₂ → 2AgCl。
4. 加和反应加和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相互结合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加和反应的一般形式为:A + B + C → D。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H₂ + 1/2O₂ → H₂O。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又称化合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发生电荷转移的过程。
一种物质的氧化态增加,另一种物质的氧化态减少。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包括合成、分解、置换和加和等反应。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铁:4Fe + 3O₂ → 2Fe₂O₃。
6.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一般形式为:酸 + 碱→ 盐 + 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H₂SO₄ + 2NaOH → Na₂SO₄+ 2H₂O。
7.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形成一个较大分子的反应。
缩合反应的一般形式为:A + B → AB。
例如,乙醇和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₃CH₂OH + CH₃COOH →CH₃COOCH₂CH₃ + H₂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加入电解质 实例:
1.豆浆里加盐卤(MgCl2· 6H2O)或石膏 (CaSO4· 2H2O) ,使之凝聚成豆腐; 2.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 速率;
3.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 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验:将Fe(OH)3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 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 结论:Fe(OH)3胶粒与H2SiO3胶粒带相反电荷.
练习: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 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 沉积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 肥皂 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 易出现堵塞 ⑦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 识有关的是 ( )D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全部都是
是
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 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 。
六、胶体的聚沉
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 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 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胶粒带电、布朗运动
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 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 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 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3、渗析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 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 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淀粉胶体和 Na Cl溶液 于半透膜内 蒸镏水
应用:
胶体净化、 提纯使胶 体和溶液 分离
四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 集合体
分散质微 粒直径 < 1nm 1 ~100 nm 分散质微 许多分子 粒 单个分子或离子 集合体 能否透过 能 滤纸 能 能否透过 能 不能 半透膜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五、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 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物质的量 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实验室用 20gCaCO3 和 200ml 的盐酸恰好 完全反应,计算: 1)生成CaCl2的质量 2)盐酸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生成的CO2在标况下的体积
小结
1.计算的基本步骤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写出已知、未知量 (3)列出比例式求解x。 (4)写出答案。 2.弄清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分散剂
实例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油漆
气
液 固
固
固 固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 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2 按照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分散剂 为水或其他液体)
分散系
分散质 微粒直 径
溶液
<10-9m
胶体
10-9m-10-7m
浊液
>10-7m
(< 1nm)
普遍存在 的现象
原因:溶剂分子随机无休止地撞击胶体粒子, 使其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c )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树状分类法
例2、
酸 化合物 碱 盐
氧 化 物
一、分散系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其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分散质 二分 散系的 分类方 法 按 1 分 散 质 或 分 散 剂 状 态 ( 固 液 气 ) 有 9 种 类 型
(1 ~100 nm)(>100 nm)
三、胶体
1. 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 胶体的分类:
Fe(OH)3
胶体
雾、 云、 烟 有 色 玻 璃
淀粉 胶体
练习:(2000· 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 工到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 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 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 同数量级的是 (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 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 定性的主要因素。
例题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 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 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 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 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 积 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 阴极聚积 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 ,理由
(2)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 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
例1、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①是不是化合反应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②是不是氧化反应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3、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 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Fe(OH)3胶体向阴极 移动——带正电荷
阴极
-
阳极
+
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带正电荷胶粒 带负电荷胶粒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实例: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 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3)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 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 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 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 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C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溶液)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 B )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 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