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合集下载

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

.
15
测量频度: • 白天(6:00-22:00)间隔时间为 15-45分钟,一般30分钟。
夜间(22:00-6:00)间隔时间为 30-120分钟,一般60分钟 。
.
16
(四)、测试注意事项: ABPM测试中应严格遵循正规操作
程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引 起测试数据偏差或无效检测: • 1、袖带不应固定过紧或过松,应 遵照高血压测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 2、使用柯氏音法测量时,应注意 将感知器准确无误地固定于上肢肱动 脉搏动明显处。
.
33
(三)、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运用: • 1、指导用药。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选择 其时间与血压相适应的药物,有利于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降压治疗不仅 应降低升高的血压,而应尽可能恢复 其紊乱的昼夜节律。
.
34
对昼夜节律存在的高血压患者, 可以在早晨使用短作用药物或使用不 影响夜间血压的降压药物。
24小时测试完毕后,全部血压数据输 入电脑,通过软件程序对原始资料、 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并打印出 各种图表、曲线和报告。各种数据可 在显示器上显示,并可存入磁盘保 存。
.
14
(三)、动态血压测量频度: 如何设置白天和夜间自动测量度,
即时间间隔,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监测 的目的。考虑到血管在长时间或频繁受 压情况下会有反抗效应,一般情况下, 白天两次临近测量间隔不宜小于15分 钟,还应注意夜间测量过密会影响病人 睡眠,所以夜间测量时间间隔应适当延 长,而保证病人休息。
.
32
(二)、在高血压预后方面的运用: 动态血压可以从血压水平、昼夜
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三个方面较全面地 预测高血压的预后。
目前认为在同等水平的诊所血压 和同等程度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较高 的动态血压水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 害。血压变异性差及昼夜节律减弱或 消失的高血压患者心脑事件发生率明 显高于昼夜节律存在的高血压患者。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24小时血压负荷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 室充盈率呈负相关,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大于40% 是预测左室功能不全的指证。 血压负荷为诊断高血压病及预测其靶器官受累程 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24h血压趋势图和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等也作为判 断血压水平和节律的指标。
夜间<125/75mmHg。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血压负荷指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读数大于正常值的 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比。血压负荷较动态血 压的平均值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更能精确 地预测心血管事件。
有报道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程度大于30%时,可有 显著的心室舒张功能降低。
高血压分型
杓型
10% ~相比,下降在
10-20%之间 。其基本的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如同 下表。这是最为常见的血压变化情况,正常人和 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的血压应该符合此种类型。 此类患者朋友宜清晨服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非杓型
< 10%
血压高,呈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的一种病理状态。 此类患者的风险程度增高,如嗜铬细胞瘤患者。 此类患者宜清晨给药,下午补服短效药物。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超杓型
> 20%
指的是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超过20% 的患者。 此类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以老年人居多,宜 清晨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 2 3 4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发作性高血压如阵发性、夜间高血压 低血压如体味性、药物性低血压等 原因不明的晕厥者 血压波动伴特定症状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夜间心绞痛和肺气肿者 5 临床对照检测

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

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
因此 ,我们的工作目标: 广泛开展 深入讨论 达成共识 形成规范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2011颁布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评价了血压测量的三种方式, 建议:以家庭血压为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可推行动态血压监测。
指南指出: 1. 诊室血压升高伴靶器官损害等高危情况,即开始治疗。 2. 未伴靶器官损害则建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1)若家庭血压≥135/85mmHg,则开始治疗; 2)若家庭血压<125/70mmHg则继续随访; 3)若在125/71mmHg—134/84mmHg则行动态血压监测; 3. 24小时ABPM结果若≥130/80mmHg,则开始治疗。
动态血压监测(ABPM ) 操作及诊断规范
主要内容
一 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三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 四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五 动态血压监测的规范操作 六 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常用参数
一. 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高血压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状态,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 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终末期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与受试者明确测压间隔时间:白昼(15、20或30min)夜 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为30或60min。
五. 动态血压监测的规范操作
服用降压药物的受试者为考核降压疗效或观察血压昼夜 节律状况,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量保持一致,记 录开始睡眠和清醒的时间。
监测期间,保持以往平常生活或工作状态,避免佩戴 袖带肢体大幅度活动:如提重物、手工劳作等,以防袖 带位置移动或松动而影响测压的结果,若发生袖带位置 明显移动或松脱应及时纠正。
六. 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参数
24小时平均血压: 24小时血压平均值: < 130/80 mmHg, 24小时白昼血压平均值:< 135/85 mmHg, 24小时夜间血压平均值:< 120/70 mmHg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对降压治疗的指导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对降压治疗的指导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对降压治疗的指导意义英国高血压指南建议,所有诊室血压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怀疑高血压的患者都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诊室筛查发现的高血压予以确诊[1]。

除了诊室血压≥180/110 mm Hg的重度或3级高血压患者,都应该等待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的结果才能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该指南强调了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作用。

在最近进行的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上,专门召开了“动态血压监测指南研讨会”,共同讨论制定第一部“欧洲动态血压监测指南”,。

由此可见,ABPM在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

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动态血压监测专家共识[2](以下简称该共识)。

该共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降压起始治疗及降压靶目标的动态血压监测数值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该共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1 与诊室血压相比,动态血压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更密切三种常见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是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及家庭自测血压。

血压水平受到活动、体温、情绪及昼夜节律等的影响。

各大高血压指南主要依据诊室血压评价患者心血管病风险。

诊室血压因测量次数过少以至于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的血压水平[3]。

动态血压监测白天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1次,夜间每30~60分钟测量血压1次,通过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既可以测量活动状态下的血压,也可以测量睡眠中的血压,因而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一个人整体血压水平(表1)。

西班牙高血压协会在2004年进行了一项大型的“西班牙高血压学会动态血压登记研究”[4]。

该研究共纳入10万余例进行ABPM的患者,通过对比ABPM与诊室测量血压的结果发现,单纯采用诊室血压管理高血压患者既可能低估高血压控制情况,也可能高估血压控制情况,不仅造成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严重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2、降低血压变异性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4、降低晨峰血压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ABPM 舍弃标准: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y = k * x;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 年经人通常<0。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于设定 次数 的 80%为合 格 。监 测 时 可从 事 日常 活动 ,测 量 时保 持 的 治疗 效果 。
左上 肢 自然 下垂 ,不持 重 物 和 相对 安静 至 袖 带 完 全松 弛 ,睡眠 时 6 意 义
勿使左 上 肢受 压 。
减 少误 诊 ,选 择 合适 治 疗方 案 ,尽 可能 使 24小 时血 压得 到有
血压 监测 是 临床 最 主要 的测 量 之一 ,动 态血 压 监 测能 较好 的 血 压波 动 性与 心血 管损 害的严 重 性 相关 独立 并显 著 ,与 高血 压引
反 映真实 血压 变化 ,有 效弥 补 了诊 室 血压 测 量 的不 足 。目前 ,动态 起 的靶 器官 损 害相 关 。
尤其 在欧美 国家 已被认 为是 高血 压诊 治 的 理想 选择 。
5.2避 免 “白大衣 ”性 高血 压 ,轻 中度高 血压患 者 白大衣高 血压可 达
1 资料 与方 法
15%左 右 。 目前 已把 ABPM作 为诊 断 白大 衣高血 压的首选 方法 。
1.1资 料 :对 我 院 4月份 21例 疑 为 高 血压 或 确 诊 为 高血 压 患 者 5.3发现早 期 高血 压 :早期 发 现 高血 压患 者 ,提高 检 出率 以便 得 到
稳 ,下 午 4:00~6:00左 右 出现 第 二个 高峰 ,夜 间进 入 睡 眠后 血压 逐 据 此选 择合 理 的治 疗方 案 。
渐下 降 ,夜 间 2:00~3:00最低 【1]。血压 昼 夜 变化 节 律是 否 正 常是 判 7.2在评 估 高血 压靶 器 官损 害 中 的作用 ,动 态 血压 升 高 比诊 室 血
诊 治 、预 后和研 究产 生更 为重要 的意义 和 深远 的影响 。

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动态血压监测是指通过一定时间内多次血压测量,以了解患者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与传统的单次血压测量相比,动态血压监测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血压状况,对于诊断高血压、评估治疗效果、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动态血压监测中,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是一项重要指标,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是指在24小时内进行的多次血压监测所得到的数据,包括白天和夜晚的血压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的定义,正常成年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为,白天平均动态血压为135/85mmHg,夜晚平均动态血压为120/70mmHg。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则更为严格,一般要求白天平均动态血压不超过135/85mmHg,夜晚平均动态血压不超过120/70mmHg。

其次,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包括白天和夜晚的血压变化规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高血压问题。

其次,它可以指导医生更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

最后,它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指导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

此外,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的测量方法也值得关注。

目前,常用的动态血压监测方法包括动态血压记录仪和自测动态血压监测仪。

动态血压记录仪通常由医生在诊所或医院进行操作,患者需佩戴记录仪24小时,并在此期间正常生活、工作、睡眠。

而自测动态血压监测仪则是由患者自行使用,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血压测量,且可以记录多次血压值,便于医生分析患者的动态血压情况。

最后,对于患者来说,了解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24小时动态血压标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分析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

2. 夜间血压下降率是评估昼夜血压变化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血压均值x100%。

一般情况下,夜间血压下降率应在10%-15%之间,若超过20%则属于异常,同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0mmHg和5mmHg也属于异常。

3. 血压变异性系数(CV)是指单位时间内个体血压波动的程度,包括短时变异和长时变异。

通过标准差/均值比值,可以分别求出24小时、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系数。

血压变异系数越大,靶器官损害也越严重,同时也可能是心肌缺血的一个触发因素。

血压变异性高的患者,其靶器官损害分值更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越高。

另外,动态血压的血压变异性增大与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4. 血压的长时变异性需要通过连续观察24小时血压才能准确测得,同时一天中所测量的血压值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反映全天血压波动的趋势。

夜间血压的测量应在不干扰受试者睡眠的前提下进行。

因此,只有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连续测压才能准确测定血压的长期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的表示方法包括:24小时最高和最低血压及差值、白天和夜间血压均值及差值、24小时血压的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24小时血压波动趋势图、曲线下面积和血压负荷。

5. 血压负荷值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比。

即在24小时监测过程中,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的频数百分数或相应的曲线下面积。

正常人的血压负荷值为5%-15%。

一些学者认为,血压负荷值>50%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指标。

但研究表明,血压负荷值>40%时,有60%-90%的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或舒张功能的减退。

因此,血压负荷值接近40%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靶器官损害。

6. 动态脉压是24小时脉压的指标,也是高血压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
控制 24h 血压的目的:
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
2、降低血压变异性
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
4、降低晨峰血压
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
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
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

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
ABPM 舍弃标准: 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

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

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
y = k * x; 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
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年经人通常<0.5,老年人通常<0.7。

此值越大,表明血管硬化程度越大。

平滑指数:平滑指数(Smoothness index)通常用来表示曲线的平滑程度。

在动态血压中,用来表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平稳下降的程度。

具体意思:在服用降压药前测量一组动态血压值,比如从8:00- 20:00; 在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月之后,再测量一组动态血压值,时间仍然为8:00-20:00;通过这两组数据来计算平均每小时血压下降的平滑指数。

即:在8:00-20:00点之间,计算服药前,服药后每小时的降压值,与其方差的比例。

临床意义:好的降压效果的平滑指数的范围通常大于1,即大于1时说明降压药效果好。

声明:这两个参数属于较前沿的研究参数,国内外专家都对此进行研究,还无确切的定论。

仅供参考,不能做为临床诊断依据。

平滑指数
平滑指数包含两种:1,使用降压药后的血压平稳下将的指标【1】;2,动态血压曲线波动的指标【2】。

上面图中,短公式为1的计算公式,长公式为2的计算公式。

我们采用公式2,即计算的是动态血压曲线波动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