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

{ = J ’ t 川! 能 J , × 0 提 高魁 J L 的 l 埙 2 2 丛础 性 护 息、 允分 休息
米悦, 为』 提供较
静的环境 , 俅I i , / t r _  ̄ i T . 够进 f i - - i设的休 f
儿 儿 炎的火 { = j 上 , 厄j 址, 【 r 1
・
6 6 ・
儿 童 暴 发 性 心 肌 炎 的 观 察 要 点 及 护 理
摘要
总 结 了 6例 暴 发 性 心 肌 炎儿 童 患者 的 观 察要 点 及 护理 措 施
主 要 护 理 方 法 包括 心 护理 、 基 础护 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 儿童 出现 器 发性 心 肌 炎后 进 行 及 时合 理 的综 合性 护 理 时 儿 童 瀑 发性 心 肌 炎有 很 好 的控 制作 用
避免【 心 肌 缺 m引 发 心 仆 火 常
1 . 1 一股 资料
选取 九锡 , t i 儿 崦 院 2 0 1 3年 6 J l ~ 2 0 1 5年 1 2
必 - 】 1 . , l L i g 『 峨 ? J t
门 我f " l - l f  ̄ ; 住 院收瀹 f l < ; 4 t 有 发 件 心 肌 炎 的 儿 前心 6例 , 其 中 4例 , 女 2例 , 龄5 ~ 1 2岁 , 平均年龄 ( 9 . 5 ± 2 . 3 ) 岁 6驯 患 J L 7 2 病 时 郁 表 …不 同 度 的 】 支 冰 凉 色 I ' 1 以 歧 双 凝 等症状 ; 此外 , 仃 患 儿还 表 现 … 叫 的 乏 、 心悸 以 / 支腹 偏 等症 状 埘其 化指 标 进 行 枪 A 发 , 忠 儿心 肌 酶 谱 发 牛 叫
病 毒直接拟 伤心 肌细 咆的痫毒感染 期及感染 免疫介 的心肌
儿童暴发型心肌炎的护理

临床表现
➢ 急性心功能衰竭:心率增快、呼吸困难、肝脏肿 大、心脏增大
➢ 严重的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 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
➢ 心源性休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尿量减少,烦躁不安,表 情淡漠甚至昏迷(是心力衰竭的极期表现,死亡 率很高)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血肿、皮肤红肿和渗液等情况 ✓ 备好备用电池,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报警,
及时更换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护理措施
(五)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更换电池方法: ➢ 有医师在场 ➢ 时机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 ➢ 起搏依赖: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自主
心率能否出现,再迅速更换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护理措施
(六)心理护理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可发生
便秘的可能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自理缺陷相关因素 与活动无耐力有关 知识缺乏 与年龄及文化层次有关 预感悲哀 对治疗及预后缺乏信心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护理措施
(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是2个)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给予合适体位(半卧位、中凹卧位) ✓ 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氧气吸入 ✓ 保持安静,必要时镇静
猝死,且部分患儿无明显前驱感染症状,家属常表 现出紧张、恐惧的情绪,甚至对治疗护理不信任,护 理人员应对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向家属讲解暴 发性心肌炎的疾病特点及目前的救治水平,并及时 把病情、治疗及护理的信息反馈给家属,打消他们 的顾虑。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护理措施
(七)出院健康指导
✓ 强调休息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能正确认识并实施 ✓ 避免哭闹和不良刺激,不做剧烈运动 ✓ 多进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 加强营养,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预防感冒 ✓ 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 ✓ 教会家属自我监测,主要测脉搏,发现可疑心律失常
《1 例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1 例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一、疾病概述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儿科心血管疾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对小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可引起小儿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
2. 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心肌组织中,引起心肌炎症反应。
(二)发病机制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一方面直接破坏心肌细胞结构,导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另一方面,激活免疫系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
炎症反应可导致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三、临床表现(一)前驱症状发病前 1 - 3 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史,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腹泻等。
(二)心脏症状1. 心悸:患儿自觉心跳加快、心慌。
2. 胸痛: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胸骨后疼痛。
3.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费力,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
4. 乏力、头晕:由于心肌受损,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患儿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
(三)其他症状1. 面色苍白:由于血液循环不良,患儿面色苍白。
2. 四肢湿冷:心源性休克时,患儿四肢末梢循环不良,表现为四肢湿冷。
3. 烦躁不安:病情严重时,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四、治疗要点(一)一般治疗1. 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担,有利于心肌修复。
2. 吸氧: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3. 营养心肌: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C、辅酶 Q10 等药物,促进心肌细胞代谢和修复。
(二)对症治疗1. 心力衰竭: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改善心脏功能。
2. 心源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3. 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ECMO护理

1例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ECMO护理标签:儿童;暴发性心肌炎;ECMO护理暴发性心肌炎是指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凶险的急性重型心肌炎。
临床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可至晕厥或猝死,预后极差[1]。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的手段,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使用ECMO技术可部分或全部代替肺的功能,满足机体重要脏器和组织的氧合需求,为治疗肺部原发病争取时间[2]。
ECMO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成为救治暴发性心肌炎的主要手段,但在国内特别是儿童,还处于起步阶段,报道较少。
2017年9月我科运用ECMO成功治疗1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儿,男,8岁2个月,体重27 kg,身高120 cm。
主诉:因“乏力、咳嗽4天,呼吸困难8小时”于2017年9月11日入院。
现病史:患儿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咳嗽,口服头孢克肟、蓝芩口服液治疗后无缓解。
1天前至外院就诊,查心肌酶:肌酸激酶939.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8.99 U/L。
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心脏彩超示左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射血分数:13%,诊断“重症肺炎、急性心力衰竭”。
予抗感染、营养心肌、强心、利尿等治疗。
9月11日上午患儿出现呼吸困难,伴有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心率230次/分,呼吸57次/分,血压降至70/40 mmHg,遂转入我院儿科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给氧浓度40%~100%),强心升压(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肾上腺素),利尿,抗感染、免疫球蛋白、甲强龙冲击治疗。
患儿休克,难以纠正,9月12日7时出现心脏骤停,予心肺复苏术约2分钟后恢复。
24小时尿量17 ml,请我科会诊协助CRRT治疗。
会诊后建议转我科行ECMO+CRRT治疗,经右侧劲动静脉手术切开置管,按V-A模式(右颈内V-左股A),流量2 L/min,ACT160~200s,患儿逐渐好转,心脏彩超显示左室射血分数:48%。
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1.监测及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闷、气短、乏力等心脏症状,并及时记录。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和可能的心律失常。
-监测血液标志物,如心肌酶谱和C-反应蛋白等。
2.应急处理:-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持续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风险时,应及时调用急救车或将患者转至重症监护室,确保患者安全。
-对于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镇痛药缓解症状。
3.心肌保护:-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给予避免出现感染的合理抗生素,以防止细菌感染引起成为炎症加重因素。
-保持适度的液体摄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避免心脏过度负荷。
-监控和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如有必要,给予氧疗以增加氧气供应和减少心肌负担。
-根据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4.营养支持:-患者需要均衡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减少心脏的负担。
-需要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物的摄入。
-如果患者出现厌食或消化能力下降的情况,可根据情况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5.心理支持:-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使患者能积极应对疾病。
-定期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焦虑,并提供相关信息,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进展。
6.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随访和复查心电图,以评估心脏功能和炎症的进展情况。
-定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计划。
-教育患者注意病情的变化,以便及时就医。
对于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综合以上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情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护理和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来进行,并在护士的监督指导下实施。
同时,患者也需要密切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与合作,以便及时获得所需的支持和指导。
爆发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理
措
施
病情观察:发病早期多数表现为心外症状,对于精神萎靡伴急性消化系统反应的患儿加强观察
心理护理:早期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变化,医务社工介入
基础护理:安静环境、卧床休息、指导科学饮食、保证大便通畅
用药护理:掌握用药配伍禁忌、保护血管、掌握滴数
并发症护理:协助人工气道建立、维持循环通路、密切配合抢救、体外起搏器及人工体外模肺氧合技术(ECMO)备用
健康指导:指导适当锻炼增加心脏储备力
健
康
宣
教
1.强调合理休息。加强营养的重要性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个月
3.预防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常识,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4.带抗心律失常药物出院的患儿,应让患儿和家长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用药方法心肌炎
定
义
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细菌、毒素和自生免疫反应等引起的严重的、广泛的心肌细胞损害,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它是一个临床综合征
临
床
表
现
1.急性心力衰竭
2.心源性休克
3.致死性心律失常
4.阿-斯综合征
观
察
要
点
1.体温、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呼吸、尿量变化
2.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奔马律、水肿、肺部啰音、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
1例ECMO联合CRRT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1例的护理体会

1例 ECMO联合 CRRT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 1例的护理体会610041【摘要】总结1例ECMO联合CRRT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ECMO和CRRT循环支持及管道护理;出入量管理;并发症的预防;防压力性损伤及坠床管理。
经过36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平稳出院。
【关键词】ECMO;儿童;护理;暴发性心肌炎的特征是突发性和严重性弥漫性心脏炎症,起病急,病情凶险,常由于广泛性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阿斯综合征[2] ,通常会因心源性休克或多器官系统衰竭而导致死亡[1],病死率几乎100 %[2]。
ECMO是有效的循环辅助方法同时具有呼吸支持功能,能够快速改善失代偿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低氧血症和循环状态[3]。
我科2022年2月收治1例ECMO联合CRRT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病例介绍;患儿因“哭闹后意识障碍,伴全身湿冷、面色苍白半天”入院。
入院诊断:1.暴发性心肌炎;2.心源性休克;3.阿斯综合征。
入院后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行ECMO心肺支持,左西孟旦+肾上腺素改善循环,甲泼尼龙抗炎,多次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白蛋白、丙种球蛋白支持,纠正内环境紊乱,奥美拉唑护胃,大剂量维生素C、磷酸肌酸保护心肌细胞。
期间患儿出现体温升高,监测PCT明显增高,先后予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万古霉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防治细菌感染,伏立康唑、米卡芬净防治真菌感染。
期间监测心肌损伤cTnI最高>50ug/L。
经积极治疗后,ECMO流量参数需求逐渐降低,予撤离ECMO支持,并予红细胞输注、肾上腺素泵入改善循环。
期间患儿出现反复一过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完善动态心电图1.基础心率:窦性心律不齐;2.房性早搏:10次/24小时;3.室性早搏:3998次/24小时,占总心搏数3.2%,配对间期较短,单发室性早搏3998次。
临时心脏起博器抢救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治疗 。② 给予患儿 氧气吸入 , 行 心 电呼吸血 氧监 护 , 进 迅速 建
立 2组静脉 通路 , 医嘱 给予 抗 心律 失 常 、 养心 肌 、 遵 营 以及血 管活性药物 等 。本组 患儿 均 出现 神志恍 惚 , 躁动 不安 , 医 嘱 遵
滞, 心率 3 — 0次/ i, 频 发 窦性 停 搏 、 房 一室传 导 阻 0 4 mn 且 Ⅲ。
滞 。1 心率 3 例 0次/ n 即用阿托 品多次 , 丙 。 mi, 异 肾上腺 素静 脉
滴注 心率仍不 能提高 , 且患儿 多 次出现 阵发 性 抽搐 , 电 图示 心
窦性 心动过速 , 完全 右束支 、 左前分 支传导阻滞 。1例体温 3 . 9
于备 用状 态 , 中术后 病情 观察 及护 理 , 防并 发 症 的发 生 。认 为 临 时起 搏 器 植入 术 是 一种 稳 定 、 速 、 术 预 快 安全 有 效 的操 作方 法 , 早 地安 置 临时心 脏起搏 器是 挽救 患儿 生命 的重要措 施 。 细致 周 到的 护理 , 避免 各 种 并发 症 的发 生 , 患 儿在 最短 的 及 可 使
例均予 以 安 装 临 时 起 博 器 , 率 及 心 律 平 稳 后 拔 出, 愈 心 治
给予水合 氯醛灌肠 , 地西 泮静脉 推注 , 续静 脉滴 注异 丙 肾上 持
2 1 术 前护理 : . ①与家属 进行 良好 的沟通 , 好心理护理 。 由 做
医生 向家长介绍 患儿的病情 , 解 安装起 搏 器 的 目的 , 出安 讲 指 装心脏 起搏器 的重 要 性 及术 中、 后 可能 发 生 的并 发症 。给 术 予患者 安慰 、 鼓励 , 充 分认 识 本病 的基础 上 建立 信 心 , 在 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利尿剂后,要对尿量进行观察,同时对会阴皮肤做好护理。 在对活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要准确控制滴速,以免血压过大 波动。要注意保护患儿的血管,随时检查患儿的输液局部是否出 现异常,从而防止药物发生外渗。
在对强心利尿类药物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水电 解质水平,并将其详细记录下来。
心理护理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增高显著 肌钙蛋白阳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
ST-T改变:心肌梗死样改变,QRS波低电压等 快速心律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室速,室上速)、心室颤动 缓慢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高度、三度)、室内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猛、 预后 凶险,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
治疗要点——维持患儿正常的心输出量,以保证正常的组织灌注。
保护心肌和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合剂、辅酶 Q10、1,6-二磷酸果糖。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肌炎 性反应和抗休克。
丙种球蛋白。
控制心力衰竭:常用地高辛或西地兰。由于心肌炎时对洋地黄制剂比 较敏感,容易中毒,故剂量应偏小,一般用有效剂量的2/3即可。
临床表现
1. 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 数小时或1-2 天即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或晕厥发作。 可发生猝死。 2. 多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 发热、乏力、咳嗽或腹痛、腹胀、呕吐等,亦有以头痛、晕厥、 惊厥等为首发症状。
3. 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尿少、浮肿、肝 脏迅速增大。 4. 心源性休克:面色苍白、皮肤发花、肢端凉、 脉搏细弱、血压 降低。 5. 阿-斯综合征:面色苍白、突然意识丧失、抽搐。
保持病房的安静,保障患儿能够进行有效的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严格限制活动。合并急性左心衰的病人协助取 端坐位或半坐卧位,休克病人取中凹卧位。 保证患儿的皮肤、口腔以及床单的整洁性,避免感染。 告知家长对患儿进行科学的饮食,不能食用有刺激性且难以消 化的食物,以免降低患儿的心肌耗氧量,要保证大便通畅。
✓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做好疾病知识宣教,告 知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目前的治疗手段,减轻负性情绪。 ✓可采取抚摩、握手等方式配合轻柔的语言加强心理护理,安慰疏 导病人,并尽力创造安静利于休养的环境,允许家属陪护,让病 人有安全感。 ✓与家人一同来减轻或消除病人紧张、恐惧情绪,增加战胜疾病的 信心。
递进关系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简要说明 文字、颜色可随意更改; 注意线条交接处颜色匹配; 亦可作为并列关系使用。 矢量图标可替换
救治心源性休克:静脉大剂量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静脉推注大剂量 维生素C,如效果不满意可应用调节血管紧张度的药物如多巴胺、异丙 肾上腺素和阿拉明等加强心肌收缩。
护理诊断/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组织供养不足有关。 2、 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护理措施:基础护理
护理措施:专科护理
1、给予中高流量吸氧,改善缺氧症状。合并肺水肿者,予2030%酒精湿化吸氧,每次10-20分钟,隔10-30分钟可重复使用, 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渗出,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坏, 增加肺泡换氧。 2、发热护理。体温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
3、做好补液护理。部分患儿存有心源性休克症状,故而要对其血 流动力学进行严密监测,并遵医嘱适当扩容,随之制定合理与有 序的输液计划,护理人员输液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适当调整滴速, 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防出现肺水肿,加重心脏负担。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护理
定义
暴发性心肌炎又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 导致的严重的、广泛的心肌细胞损害,起病急、病死率高。 急性期存活者有发生远期死亡的可能,少数病人呈慢性迁延, 甚至演变成扩张性心肌病,成为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 在发病24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 衰竭(肺水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紊乱、阿斯氏 综合征。
同时及时采集患儿的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完善患儿的床边心 电图与心脏超声,尽早发现异常征象并准确作出判断,避免加重病情而 影响抢救与治疗。
用药护理
暴发性心肌炎在发病后会伴有很多并发症,部分患儿会造成休克, 若排除无脏器性心脏病,即可扩容处理;心源性休克患者则适当 扩容。
使用洋地黄药物处理前要对患儿的心率、血电解质、心律等进行 监测。采用西地兰静脉注射时,其推注速度宜慢,推注过程还要 对患者的面色、呼吸等情况进行观察,用药之后要对治疗效果进 行观察分析,避免出现洋地黄中毒பைடு நூலகம்状。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
1. 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者: ➢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 ➢末梢紫绀、皮肤湿冷、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心动过速或奔马律
2. 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而精神萎靡者 ➢暴发性心肌炎的首发症状常为心外症状,其中以腹痛、腹胀、呕 吐为主。
➢当以消化道、呼吸道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的患儿,若同时伴不 能解释的精神极差、明显乏力、面色苍白、末梢循环不良时,要考 虑到暴发性心肌炎的可能。
4、病情观察
由于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加上他们的自诉能力较 差,故而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使得误诊率较高。因此,临床上应 加强对患儿病情的观察,高度重视患儿的自诉及家属的代诉,尤其是当 患儿伴有原疾病无法解释症状与体征时要高度警惕本病。
若高度怀疑或确诊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应立即置于抢救病房,严密 观察其呼吸、意识、血压、心律、脉搏、血氧情况、皮肤颜色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20余种病毒可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其中以柯萨奇病毒为主。近 年来,腺病毒、甲流H1N1、EV-71病毒感染报道逐渐增加。 病毒感染心肌后,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伤和(或)通过自身 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变性。
病理特征
心肌弥漫性炎症细胞侵润。 大量心肌细胞坏死。 或伴有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