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河南师范大学第七届学术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豫教高[2008]169号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豫教高[2008]169号](https://img.taocdn.com/s3/m/9bf38ae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6.png)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豫教高〔2008〕169号)各有关高等学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评选第七批(2008-2010年)河南省重点科学的通知》(教高〔2008〕318号),经过学科点申请、学校推荐、专家评选、省教育厅审核,确定郑州大学历史学等258个学科为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各高等学校及重点学科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以实现重点突破为目标,凝炼学科方向,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突出优势特色,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把省重点学科建成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技术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增强为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建设期为2008-2010年,建设目标任务书另发。
附件: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二○○八年八月十二日附件第七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一、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1郑州大学历史学2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3郑州大学法学4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郑州大学物理学6郑州大学化学7郑州大学数学郑州大学生物学9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10郑州大学水利工程11郑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12郑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13郑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4郑州大学机械工程15郑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16郑州大学土木工程17郑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18郑州大学基础医学19郑州大学临床医学20郑州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1郑州大学药学22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河南大学教育学24河南大学心理学25河南大学体育学26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27河南大学新闻学传播学28河南大学艺术学29河南大学历史学30河南大学工商管理31河南大学数学32河南大学化学33河南大学生物学34河南大学地理学35河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36河南大学中药学37河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河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39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40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41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4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43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44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45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46河南师范大学数学47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48河南师范大学化学49河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50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51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52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54河南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55河南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56河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57河南理工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58河南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59河南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0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1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62河南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63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64河南科技大学作物学65河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6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67河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河南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69河南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70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7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7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73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74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75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76郑州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77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78郑州轻工业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79郑州轻工业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80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81河南财经学院理论经济学82河南财经学院应用经济学河南财经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84河南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85中原工学院机械工程86中原工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87中原工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88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二、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名单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1马克思主义哲学2郑州大学国民经济学3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4郑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5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6郑州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7郑州大学企业管理学8郑州大学9郑州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10郑州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郑州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2郑州大学化工过程机械13郑州大学工程力学14郑州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15郑州大学热能工程16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7郑州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8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19河南大学政治经济学20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21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2河南大学国民经济学23河南大学俄语语言文学24河南大学法律史25河南大学诉讼法学26河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7河南大学凝聚态物理28河南大学光学29河南大学理论物理30河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1河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32河南大学结构工程33河南大学化学工程34河南大学免疫学35河南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36河南大学内科学(呼吸内科、肾内科)37河南大学神经病学38河南大学护理学河南大学外科学(胸心外、泌尿外)40河南大学肿瘤学41河南大学药剂学42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3河南农业大学生态学44河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45河南农业大学遗传学46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7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48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学49河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50河南农业大学森林经理学51河南农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2河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哲学53河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55河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56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57河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58河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59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60河南师范大学动物学61河南师范大学植物学62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3河南师范大学遗传学64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电子学65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66河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6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养殖68河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河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70河南理工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71河南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72河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73河南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74河南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器75河南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76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77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78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学79河南科技大学应用数学80河南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81河南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2河南科技大学植物学83河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河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85河南科技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86河南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冶金87河南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88河南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9河南科技大学化学工艺90河南科技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91河南科技大学工程力学92河南科技大学果树学9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94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兽医学95河南科技大学肿瘤学96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97河南科技大学内科学98河南科技大学神经外科河南科技大学药理学100河南工业大学产业经济学101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02河南工业大学应用数学103河南工业大学微生物学104河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105河南工业大学结构工程106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107河南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08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109河南工业大学岩土工程110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化工111河南工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11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11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应用数学114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工程115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116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流体机械及工程117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118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土工程119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20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分析学121河南中医学院药理学122郑州轻工业学院设计艺术学123郑州轻工业学院企业管理124郑州轻工业学院应用化学125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机与电器126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学127郑州轻工业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128郑州轻工业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29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130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学工艺131郑州轻工业学院发酵工程132中原工学院企业管理133中原工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34中原工学院材料学135中原工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36信阳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137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38信阳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139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140信阳师范学院基础数学141信阳师范学院理论物理142信阳师范学院植物学143信阳师范学院144新乡医学院应用心理学145新乡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46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147新乡医学院儿科学148新乡医学院眼科学149新乡医学院神经病学150新乡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15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52新乡医学院药物化学153新乡医学院药理学154河南财经学院民商法学155河南财经学院伦理学156河南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157河南科技学院预防兽医学158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59安阳师范学院中国古代史160商丘师范学院理论物理161平顶山工学院材料加工工程162南阳师范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63洛阳师范学院无机化学164黄河科技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65周口师范学院植物学166应用化学167平顶山学院生态学168南阳理工学院结构工程169黄淮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70安阳工学院应用化学——结束——。
河南师范大学卢锦梭奖学金汇总表学硕

高书燕
[1]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with controllable proportion of micropore area by dual-activator synthesis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8, 6 (31): 15340-15347. SCI工程一区;IF=9.931第一作者
河南师范大学“卢锦梭奖学金”汇总表(学硕)
序号
专业
学号
姓名
导师
成果名称(注明刊物、期卷、页码、级别、署名次序)
超过85分成绩比例(%)
备注
1.
物理化学
1703182013
赵亚岭
高书燕
2)一种多孔氮磷双掺杂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7649166A(受理)除导师外一作
[2]3,4-二氨基吡啶氮氧类手性催化剂及其在Steglich重排中的应用,申请号:CN201811579027.5受理第三
92.85%
2016年11月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16年12月化学化工学院“学术活动月”硕士论坛三等奖
2017年05月河南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2017年05月河南师范大学“文明标兵宿舍”
2.Boron additive passivated carbonate electrolytes for stable cycling of 5 V lithium–metal batteri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7, 594-602;工程一区;IF=9.93;除导师外一作
河南师范大学培养方案说明

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摘要2013年12月)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以课程为载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总体设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基本框架1、学制、学分、学时、教学周(1)学制:4年。
修业年限3-7年。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推迟毕业。
(2)学分:由I类、II类学分组成,共160学分。
其中II类学分为1-10学分(详见《河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必修课112学分(物理学院+1,2分),占70%;限选课32学分,占20%,任选课16学分,占10%。
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为7:2:1。
(3)学时:文科类专业2400-2600学时;理科类专业2700-2800学时。
周学时控制在23-28之间。
(4)教学周:141周。
其中第一学期教学周为17周(含新生报到和入学教育1周、军事训练2周);第二至第七学期教学周均为18周;第七或八学期集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其中教育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专业实习和科研训练在学校统一指导下由各学院负责安排;第八学期教学周为16周(含毕业教育1周)。
2、学业成绩考核与要求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具体要求参见《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及《河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本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方能毕业。
关于学分计算办法的说明:(1)理论课教学原则上每18学时记1学分,特殊课程另行规定。
(2)大学体育、大学英语听力、实验、计算机上机、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原则上每36学时记1学分,特殊课程另行规定。
(3)实习学分:师资型人才实习计14学分,其中教育(专业)实习Ⅰ(第七学期,2周)记2学分,教育实习Ⅱ(第七学期,16周)记8学分,教育实习Ⅲ(第8学期,8周)记4学分。
学术型人才实习计6学分,其中教育(专业)实习Ⅰ(第七学期,2周)记2学分,科研训练4学分(第七学期,8周,另加考研课程8学分)。
7.6.2 河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试行)的通知 校教字(2010)

主题词:高等教育本科培养方案意见通知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2010年5月26日印发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试行)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以课程为载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总体设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学校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评价的纲领性文件。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以及《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等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开展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21世纪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就修订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导思想,吸收国内外及我校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本原则1、改革培养模式。
实施“学程分段、学业分流、强化创新、分类培养的‘3+1’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主要完成通识教育和宽口径学科基础教育及专业教育,第四年集中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
扩大按学科门类招生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双学位”、“4+2”、“4+3”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各学院要创新培养机制,根据专业性质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三类跨学科创新性人才的分类培养。
2、建立专业集群课程体系。
以学院为单位按一级学科门类设置宽口径、综合化、多模块的集群式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整合与综合,着力构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课程群及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多个面向岗位(群)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
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

河南师范大学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
说明:
一、Science、 Nature、SCI一区、《中国社会科学》单列,分数由校学术委员会核定。
二、学术论文
1.一、二级学科顶尖期刊目录待定;
2.以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3.合著论文只计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视各参加者的贡献分配。
三、学术著作
1.“导向出版社”和“一般出版社”目录待定;
2.每部著作字数不少于15万字;
3.科研分由第一作者按各作者贡献分配。
四、专利
专利权人单位必须是河南师范大学。
五、科研项目
1.项目依托单位必须是河南师范大学;
2.“973、863、科技支撑计划一级子课题”的立项必须至少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项目承担单位与我校及项目主持人与子课题主持人签订的项目合作协议书;(2)到帐课题经费数额不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额;
3.项目只计主持人,科研分由课题主持人按贡献分配。
六、成果奖
1.获奖第一单位须为河南师范大学;
2.多作者只计第一作者,科研分由课题主持人按贡献分配。
3.横向经费包括横向科研项目经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收益。
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河南师范大学作为河南省的一所重点高校,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毕业论文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对于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考验和评价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题目。
首先,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学术项目之一,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这不仅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毕业论文的成绩也是学生在就业或继续深造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写作技巧是撰写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关键。
首先,选择合适的题目是成功写作的第一步。
学生应该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题目,同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这有助于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定位。
接下来,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方案,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谨、论证充分,避免重复和模糊不清的表达。
最后,要注重论文的结构和格式,确保文章的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最后,如何选择合适的题目也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出发,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可以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创新性的题目。
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题目。
无论选择哪种题目,学生都应该在选择之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调研,确保自己能够真正投入到研究中,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
综上所述,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考核和评价作用。
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该注重写作技巧,选择合适的题目,并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
高师院校化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选拔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俊甫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为例

tW学科採索Disciplines Exploration 高师院校化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选拔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南师范大学''俊甫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为例李朝阳曹規王曼曼池彦伟(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作为学校理工科领军学院,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化学、化工领域高素质人才和学校“双一流"目标突破的重任。
学院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向全国各地输送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
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俊甫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为例,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选拔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探究,为培养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选拔全面培养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20.10.029 R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Mode of Top Students inBasic Chemistry in Normal Universities------Tak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Junfu plan"top talent experimental class as an example LI Zhaoyang,CAO Kun,WANG Manman,CHI Yanwei(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Henan453007) Abstract As the leading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and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goal of"double first-class'*of the University.In the past100 years,the college has sent a batch of excellent graduates to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which has been highly recognized and widely praised by employers and the society.Taking the experimental class of"Junfu plan"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mode of top-notch students in basic chemistry discipline of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and provides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Key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innovation;selection;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1俊甫计划培养类型及选拔规模(1)培养类型:结合学校学生分流培养目标和学院实际,开设三种类型的俊甫计划实验班,即学术型实验班、卓越教师型实验班、创新创业型实验班。
河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印发《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校内各有关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此通知附件:《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河南师范大学关于改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为了主动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需要,总结我校自1997年实施学年学分制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并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的优秀人才培养的灵活机制,根据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原则,以培养21世纪高素质、复合型、富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充分利用学校较为齐全的学科门类,挖掘教学资源,并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开放、灵活并相对稳定、科学规范的教学教务管理机制。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挖掘资源、平稳过渡”的基本原则分阶段逐步落实。
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高校教学管理经验,总结现有学分制改革方案并进一步加以完善,建立符合河南省学分制管理规定,适应河南师范大学校情的教学管理制度。
其主要特色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因材施教、模式导向,发展能力、拓展素质,加强基础、注重创新,开放灵活、拓宽面向”的教学改革思路,实施前期按学科门类打通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相衔接,实施主修专业与第二专业贯通培养,促进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培养方案本科教育阶段实行主修专业与第二专业并行修读和开放式贯通培养,即本科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修读第一专业的同时,兼修第二专业。
第一专业计划设置,硬性开设;第二专业计划设置,弹性开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师范大学文件校字…2013‟49号签发人:焦留成
关于成立河南师范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的
通知
校内各单位:
按照《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校科字…2004‟231号)规定,通过学院推荐等程序,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河南师范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
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分为“人文社会科学部”与“理工学部”两个分学部,校学术委员会在主任领导下,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分学部会议。
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及分学部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焦留成
副主任:王桂兰徐存拴杨林孙先科郭宗明
名誉委员:戴元本张明高张杰林群刘应明
杨胜利二月河(凌解放)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记录王晓坤王桂兰巨永明任太增
刘玉芳刘怀光孙先科许瑞勋吴益民
宋晔张现周张贵生张健伟李帅军
李永贤李兴校李春喜杨林杨宗献
苏全有陈广文卓克垒周建国范学森
赵文静徐久成徐存拴聂国兴郭宗明
常重杰曹书文曹俊杰黄进才焦留成
程秀波樊静
秘书长: 张现周
人文社会科学部
主任:王桂兰
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记录王晓坤巨永明任太增刘怀光
孙先科许瑞勋吴益民宋晔张健伟
李帅军李永贤苏全有赵文静曹书文
黄进才程秀波
理工学部
主任:杨林
成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玉芳张现周张贵生李兴校李春喜
杨宗献陈广文卓克垒周建国范学森
徐久成徐存拴聂国兴郭宗明常重杰
曹俊杰樊静
特此通知。
河南师范大学
二○一三年三月六日主题词:科研学术委员会通知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3年4月2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