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课件

原体进行识别、杀伤和清除。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调节的机制
免疫调节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对免疫 细胞的调节、对免疫分子的调节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等。
免疫调节的意义
免疫调节对于防止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导致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
影响免疫调节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等,这些 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肿瘤免疫治疗
1 2 3
治疗方法
利用免疫系统的特性,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 疫反应来攻击肿瘤细胞,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 查点抑制剂等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多种实 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肿瘤治疗提 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断 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更 多希望。
。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类型
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这些疾 病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所致。
诊断与治疗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指标,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采 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手段控制疾病进展。
预防与控制
加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类疾病的认知和预防 意识,同时加强相关研究,为治疗和控制提供更多有效手段。
医学免疫学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为开发新型疫苗、免疫疗 法和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公共卫生
生命科学研究
医学免疫学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基 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领域的发展。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

免疫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每种细 胞都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方式。揭示免疫细胞的多样性。
免疫系统的调节和失调
免疫系统的调节是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的关键。失调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或 免疫缺陷病。了解免疫系统调节的机制和相关疾病。
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如癌症。免疫预防则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疾病的发生。探索 这些重要的免疫应用领域。
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研究领域。了解免疫系统如何对抗传染病,以及疫 苗的重要性和工作原理。
免疫学的未来发展
免疫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以及免疫 学在未来的应用和挑战。
医学免疫学课件
探索医学免疫学的奥秘。从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开始,深入了解其组成、功 能和调节机制,以及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
什么是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如何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学科。它涵盖了 免疫机制、免疫应激和免疫治疗等方面。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多种组织、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淋巴组织、白细胞、抗体等。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 并清除病原体以维持机体的健康。
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的疾病,而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易感 染病原体。了解这些疾病对免疫学的重要性。
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
免疫系统会在感染和损伤等应激情况下发生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炎症、热度 和变态反应等。探索免疫系统如何应对不同的应激情况。
炎症和免疫系统的关系
炎症是免疫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持续的炎症也可能导致疾病。了解免 疫系统和炎症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控制炎症的机制。
医学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
3. 免疫耐受(免疫自稳): 正常情况下,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处于自身免疫耐受状态。异常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等。 4. 免疫调节: 参与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
—*—
—*—
(一)传染病预防 (二)疾病治疗 (三)免疫诊断
四、免疫学应用
—*—
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通常对机体有利(保护性免疫) 排除外来异物抗原,对自身组织不反应(耐受)。 可能损害机体(病理性免疫)。 攻击、损害自身组织。
—*—
(二) 免疫的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是机体针对外来病原体的抗感染功能。正常可防御病原体的感染;过强可产生超敏反应,过弱则表现为免疫缺陷。 2. 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 变、畸变细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免疫监视功能丧失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
萌芽时期--经验时期 初盛时期 –经典免疫学 近代免疫学飞跃时期(1950年起) 现代免疫学时期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
传统的“免疫”概念
——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有害产物(毒素)的侵入所引起的发病,具有抵抗力。
—*—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区分)自身成分和异己物质, 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 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
绪 论
教学要求
掌握:现代免疫的概念 免疫的功能 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
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免疫与免疫学概述
—*—
免疫: 免患瘟疫,免患疫病 “疫”: 民皆病之谓疫 = 流行性传染病 “瘟疫”:烈性/急性的流行性传染病 immune:免疫; 来自拉丁语 immunis (免税,免病) immunity:免疫性,免疫力
3. 免疫耐受(免疫自稳): 正常情况下,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处于自身免疫耐受状态。异常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等。 4. 免疫调节: 参与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
—*—
—*—
(一)传染病预防 (二)疾病治疗 (三)免疫诊断
四、免疫学应用
—*—
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
通常对机体有利(保护性免疫) 排除外来异物抗原,对自身组织不反应(耐受)。 可能损害机体(病理性免疫)。 攻击、损害自身组织。
—*—
(二) 免疫的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是机体针对外来病原体的抗感染功能。正常可防御病原体的感染;过强可产生超敏反应,过弱则表现为免疫缺陷。 2. 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体内突 变、畸变细胞以及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生理性保护作用。 免疫监视功能丧失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
萌芽时期--经验时期 初盛时期 –经典免疫学 近代免疫学飞跃时期(1950年起) 现代免疫学时期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
传统的“免疫”概念
——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抗力。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有害产物(毒素)的侵入所引起的发病,具有抵抗力。
—*—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区分)自身成分和异己物质, 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 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
绪 论
教学要求
掌握:现代免疫的概念 免疫的功能 了解:免疫学发展简史
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二、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免疫与免疫学概述
—*—
免疫: 免患瘟疫,免患疫病 “疫”: 民皆病之谓疫 = 流行性传染病 “瘟疫”:烈性/急性的流行性传染病 immune:免疫; 来自拉丁语 immunis (免税,免病) immunity:免疫性,免疫力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会导致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和自身 免疫病。治疗方法包括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 和肿瘤的侵袭。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并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种类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分子包括抗 体、细胞因子和复合物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和免疫 分子的种类,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系统的 调节和平衡,以及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和介绍
医学免疫学研究身体如何抵御病原体以及异常免疫反应的调节。它包括免疫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
免疫系统通过抗原呈递和识别、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以及免疫效应的发动来实现对抗病原体的防御。 免疫系统的机制复杂而精密。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专一性、记忆性和调节性等特点。 免疫应答能够应对不同的病原体和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和平衡,以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 性。免疫调节在预防自身免疫病和限制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

移植排斥反应的治 疗
介绍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策略及 常用药物等,如免疫抑制剂的使 用方法和副作用等。
THANK YOU.
脾脏
作为全身最大的免疫器官之一,参与机体 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和调节。
骨髓
是主要的造血器官,负责免疫细胞的产生 、分化和成熟。
淋巴结
作为全身主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参与机体 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
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重要场所。
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
B细胞
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并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单核/巨噬细胞
具有吞噬和清除病原体、参与 免疫调节等作用。
T细胞
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参 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并具有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参与机体对肿 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 和调节。
树突状细胞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参与机体 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和调 节。
免疫应答的过程及调节机制
03
抗原与抗体
抗原的种类与特点
完全抗原
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 应性的物质,通常为大分子有 机物和蛋白质(如细菌、病毒
、异体蛋白质等)。
半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小分子物质( 如青霉素、磺胺等)。
结合抗原
为可溶性蛋白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形 成的抗原。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抗体分子的结构
抗体分子是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2条较长称为重链(H),2条较短称为轻链(L )。重链与轻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
自身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水平,反映机体自身免 疫应答状态。
HLA分型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HLA等位基因进行 分型,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提供依据。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T细胞表面主要CD抗原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和活化 (1)CD2分子(E受体): LFA-2 存在外周T细胞和胸腺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能结合SRBC,,配体为CD58(LFA-3) 介导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相互作用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诱导T细胞活化
(2)CD3分子: 分布于外周成熟T细胞和胸腺细胞 CD3分子由、、、、五种链组成 与TCR形成TCR-CD3复合受体分子, 传递抗原信号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开创期(经验期):16-17世纪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传统(经典)免疫学时期 :18-20世纪初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减毒疫苗的发明(Pasteur)、抗毒素的发现(Behring)、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Metchnikoff)、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补体的发现(Bordet)、血清学方法的建立、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Ⅳ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期) 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存在、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现代免疫学时期(60年代至今) 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亚类的发现、MHC限制性的发现、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T细胞抗原受体的证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免疫学技术的发展(杂交瘤技术、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转基因技术、分子杂交技术)
二 脾脏
1 结构和细胞组成 被膜 脾实质: 白髓 动脉周围淋巴鞘 淋巴小结 生发中心 B细胞(胸腺非依赖区) 红髓 脾索 脾窦 巨噬细胞和血细胞 边缘区(移行区):红髓和白髓交界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
2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1 过滤淋巴液: 杀伤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从而 起到净化淋巴液, 防止病原体扩散 2 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 3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主要场所:淋巴结的淋巴细胞 输出淋巴管 胸导管 血液 毛细 血管后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 HEV) 淋巴结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免疫系 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后天因素 所致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 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免 疫缺陷病
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这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缺陷 病,会导致反复感染、肺炎 和腹泻等症状,患者通常在 出生后不久死亡。
选择性IgA缺陷:这是一种 较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会导 致反复感染和过敏反应等症 状。
03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01
包括皮肤、黏膜等屏障,以及炎症反应等,能够快速识别并清
除感染。
吞噬作用
02
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能够吞噬病原体,并对
其进行分解和清除。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03
能够识别并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的激活
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抗原是能够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后被激 活,产生特异的抗体或细胞毒性效应。
移植免疫的定义
移植免疫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主要涉及对供、受体的选择、 预处理以及移植后的免疫监测与调控,以确保移植成功并减少免疫排斥 反应。
移植免疫的分类
根据供体的来源,移植免疫可分为自体移植免疫和异体移植免疫。其中 ,异体移植免疫又包括同种异基因移植免疫和异种移植免疫。
03
免疫排斥反应
在移植过程中,受体对供体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移植器官被排斥
肿瘤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分子:肿瘤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分子(如PD-L1、 CTLA-4等)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从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
肿瘤细胞诱导免疫抑制细胞:肿瘤细胞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抑制细胞 (如调节性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等),从而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
《医学免疫学》课件

《医学免疫学》课件
探索免疫学的奥秘,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开始,了解免疫学在诊断、治 疗和新疫苗技术方面的应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如T细胞和B细胞, 起着关键的抗体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作用。
淋巴系统
淋巴结、淋巴管和脾脏等器官组成,起着免疫 细胞的存储和激活的重要作用。
3
疫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预防感染性疾病和某些肿瘤的发生。
新型疫苗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RNA疫苗
通过输入mRNA编码特定抗原,直接激活免疫系统,具有高效和快速的免疫应答。
重组蛋白疫苗
利用重组技术制备的表达特定抗原的蛋白,能够诱导针对目标抗原的免疫反应。
骨髓
产生免疫细胞的关键器官之一,包括造血干细 胞和成熟的免疫细胞。
胸腺
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地方,起着重要的免疫耐受 性调节作用。
免疫学中的免疫原、抗原和抗体
1
免疫原
各种物质或分子,例如病毒、细菌和过敏原,能够引起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
2
抗原
免疫原与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部分,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和促进抗体的 产生。
2 变态反应性疾病
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是免疫系统免疫反应的异常 表现。
免疫系统与感染性疾病
1
病原体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能够侵入机体并引发感染性疾病。
2
免疫防御
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用于抵抗和清除感染。
3
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对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具有特异性的记忆,能够更快、更强地应对再次 感染。
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关系
抗肿瘤免疫反应
探索免疫学的奥秘,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开始,了解免疫学在诊断、治 疗和新疫苗技术方面的应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如T细胞和B细胞, 起着关键的抗体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作用。
淋巴系统
淋巴结、淋巴管和脾脏等器官组成,起着免疫 细胞的存储和激活的重要作用。
3
疫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预防感染性疾病和某些肿瘤的发生。
新型疫苗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RNA疫苗
通过输入mRNA编码特定抗原,直接激活免疫系统,具有高效和快速的免疫应答。
重组蛋白疫苗
利用重组技术制备的表达特定抗原的蛋白,能够诱导针对目标抗原的免疫反应。
骨髓
产生免疫细胞的关键器官之一,包括造血干细 胞和成熟的免疫细胞。
胸腺
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地方,起着重要的免疫耐受 性调节作用。
免疫学中的免疫原、抗原和抗体
1
免疫原
各种物质或分子,例如病毒、细菌和过敏原,能够引起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
2
抗原
免疫原与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部分,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和促进抗体的 产生。
2 变态反应性疾病
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是免疫系统免疫反应的异常 表现。
免疫系统与感染性疾病
1
病原体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能够侵入机体并引发感染性疾病。
2
免疫防御
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用于抵抗和清除感染。
3
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对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具有特异性的记忆,能够更快、更强地应对再次 感染。
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关系
抗肿瘤免疫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周后:开始变干;
3~4周:结痂处剥离脱落。有高烧、 疲劳、头痛与背痛的症状。在感染天 花病毒后的15至20天内致死率高达 30%。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患儿从1-7天的病症图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患者的手部症状
天花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 淋巴细胞再循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血液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HEV)
淋巴循环
淋巴组织、器官
生理意义: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免疫应答
T 抗原
B
识别、排斥抗原(异物)
致敏T
细胞免疫
浆细胞 抗体
体液免疫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3. 免疫分子(immune molecules) 本质:免疫细胞分泌或表达的多肽、蛋白质 功能:免疫识别、免疫调节、免疫效应
医学免疫学
抗体、补体
细胞因子 分化抗原
T 细胞抗原受体(TCR)
B 细胞抗原受体(BCR)
MHC分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 千年前 的中国 ,是建 立在人 们与疾 病长期 斗争的 经验总 结及阴 阳五行 、八纲 脏腑辨 证基础 上,运 用朴素 辩证法 及思辨 推理方 法,认 识机体 、自然 、疾病 三者关 系,发 展起来 的一门 以“功 能人” 包括功 能脏器 为概念 的独特 的医学 哲学理 论体系 。在治 疗上, 除了药 物外, 还有针 灸、推 拿气功 、耳针 等特殊 疗法, 它是世 界传统 医学中 最完善 的一种 医学理 论体系 。它为 人类尤 其为中 国人民 健康和 民族繁 衍做出 了巨大 贡献。
6.
《Immunology》周光炎主译
7. 6. 提问、答疑
8. 7. 考试(一次)
9. 8. 建议、要求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 物-医学 模式” 近代发 展起来 的西医 ,20世 纪西医 又发展 到“社 会-心 理-生物 医学” 或综合 医学模 式,后 基因组 时代系 统生物 学的兴 起,形 成了系 统医学 在全球 的迅速 发展, 成为继 传统医 学、西 医学之 后中、 西医学 汇通的 未来医 学。当 代中国 医学类 专业比 较优秀 的学校 有北京 大学、 华中科 技大学 、郑州 大学等 学校。
❖ 免疫细胞发生
❖ 免疫学应用:DNA疫苗,重组CK,单克隆抗体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六、教学事宜
1. 免疫学特点:新、快、广
基本框架
自学、充实、提高
2. 时数:54(42+12)
3. 教材:书、大纲
4. 教学要求:三级要求,重在基础理论、专业外语术语
5. 参考书:《免疫学原理》周光炎
Immunology P23 fig 2-18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or immunocytes) 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淋巴细然杀伤细胞(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中枢免疫器官(一级淋巴器官)
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
➢ 胸腺(thymus)
T细胞
➢ 骨髓(Bone marrow) B细胞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外周免疫器官(二级淋巴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免疫应答
浅皮质区:B
淋巴结
深皮质区:T
公元前l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 乃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 天花的肆虐。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十八世纪末在欧洲的所有盲人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天 花引起的失明。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适应性免疫应答(获得性、特异性) 组成: 特点:后天获得,特异性,记忆性
医学免疫学
三、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 免疫器官(immune organs)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科学免疫学时期(1850-1970)
❖ Louis paster (1822-1895) ❖ Richet portier(1920) ❖ Owen(1945) ❖ Metchnikoff(1890) ❖ Ehrlich(1897) ❖ Burnet(1957)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第一讲 免疫学绪论(1,2)
一、概述 1. Immunity:免除疫病、抵抗疾病
Back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免疫系统
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自身耐受、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
Back
医学免疫学
3. Innate Immunity: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固有免疫细胞介导
Toll样受体(TLR)
特点:先天具有、无记忆性、无特异性
Back
医学免疫学
4. Adaptive Immunity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T、B淋巴细胞介导
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
特点:后天获得、特异性、记忆性
Back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预防针 (疫苗)
麻疹疫苗 牛痘 乙肝疫苗 百、白、破
(三联疫苗)
麻疹病毒 天花病毒 乙肝病毒 百日咳杆菌 白喉杆菌 破伤风杆菌
Back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病原微生物 “异物” 针对性
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现代概念:识别、排斥“异物”(抗原)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单核-吞噬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 DC, Mφ, B
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吸入了患 者具有感染性唾液飞沫所致。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疫苗是什么?
天花疫苗是由牛痘病毒制 成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 毒同属一类,但不会导致被 接种者得天花。
用沾有疫苗的针头 在上臂的某个地方 划15次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接种疫苗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减毒疫苗 超敏反应
免疫耐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克隆选择学说
现代免疫学理论基石
医学免疫学
克隆(clone)
无性繁殖系 纯系细胞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3. 现代免疫学时期(1970-) ❖ 受体多样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 信号转导
❖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四、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五、免疫学发展简史 1. 经验期(1670-1850)
人痘 牛痘
天花 天花
医学免疫学
Jenner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749-1823)
1979 WHO:消灭天花
and thus are part of the lymphoid system. [Adapted from H.
Lodish et al., 1995, Molecular Cell Biology, 3rd ed.,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Edward Jenner纪念馆(原旧居)
1798年英国格罗斯特郡 Edward Jenner 发明用 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获 得成功,并发表论文。此 后推广至全球,使天花流 行得以控制。
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于 1976年在索马里被治愈, 其后未再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79年10月26日正式宣 布全世界消灭天花。
欧洲各国和印度 也试行接种人痘
18世纪人痘接种术 由俄国传至土耳其
传播到日本、 朝鲜、俄国和 土耳其等国
玛丽·蒙塔古夫人 (1689-1762)
将此方法传到英国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3.牛痘接种术的发明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由于Edward Jenner‘s 首次用牛痘来预防天花而引起的恐慌
人痘接种:
实际上是人为地选择毒性小的天花病毒在人体内造成一次 轻型天花感染,因此难免有一定危险。接种后轻则留下大块疤 痕,重则会导致死亡,有的还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
水清 苗《 法种 的痘 描心 述法
》 中
3~4周:结痂处剥离脱落。有高烧、 疲劳、头痛与背痛的症状。在感染天 花病毒后的15至20天内致死率高达 30%。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患儿从1-7天的病症图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患者的手部症状
天花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 淋巴细胞再循环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血液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HEV)
淋巴循环
淋巴组织、器官
生理意义: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免疫应答
T 抗原
B
识别、排斥抗原(异物)
致敏T
细胞免疫
浆细胞 抗体
体液免疫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3. 免疫分子(immune molecules) 本质:免疫细胞分泌或表达的多肽、蛋白质 功能:免疫识别、免疫调节、免疫效应
医学免疫学
抗体、补体
细胞因子 分化抗原
T 细胞抗原受体(TCR)
B 细胞抗原受体(BCR)
MHC分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 千年前 的中国 ,是建 立在人 们与疾 病长期 斗争的 经验总 结及阴 阳五行 、八纲 脏腑辨 证基础 上,运 用朴素 辩证法 及思辨 推理方 法,认 识机体 、自然 、疾病 三者关 系,发 展起来 的一门 以“功 能人” 包括功 能脏器 为概念 的独特 的医学 哲学理 论体系 。在治 疗上, 除了药 物外, 还有针 灸、推 拿气功 、耳针 等特殊 疗法, 它是世 界传统 医学中 最完善 的一种 医学理 论体系 。它为 人类尤 其为中 国人民 健康和 民族繁 衍做出 了巨大 贡献。
6.
《Immunology》周光炎主译
7. 6. 提问、答疑
8. 7. 考试(一次)
9. 8. 建议、要求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 物-医学 模式” 近代发 展起来 的西医 ,20世 纪西医 又发展 到“社 会-心 理-生物 医学” 或综合 医学模 式,后 基因组 时代系 统生物 学的兴 起,形 成了系 统医学 在全球 的迅速 发展, 成为继 传统医 学、西 医学之 后中、 西医学 汇通的 未来医 学。当 代中国 医学类 专业比 较优秀 的学校 有北京 大学、 华中科 技大学 、郑州 大学等 学校。
❖ 免疫细胞发生
❖ 免疫学应用:DNA疫苗,重组CK,单克隆抗体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六、教学事宜
1. 免疫学特点:新、快、广
基本框架
自学、充实、提高
2. 时数:54(42+12)
3. 教材:书、大纲
4. 教学要求:三级要求,重在基础理论、专业外语术语
5. 参考书:《免疫学原理》周光炎
Immunology P23 fig 2-18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免疫细胞(immune cells or immunocytes) 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淋巴细然杀伤细胞(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中枢免疫器官(一级淋巴器官)
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
➢ 胸腺(thymus)
T细胞
➢ 骨髓(Bone marrow) B细胞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外周免疫器官(二级淋巴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免疫应答
浅皮质区:B
淋巴结
深皮质区:T
公元前l160年统治古埃及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从其木 乃伊考证出他面部就有天花疤痕。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大规模天花流行,饱受 天花的肆虐。 大约到了六世纪非洲暴发天花,八世纪欧洲也难逃一劫。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传入大洋洲在西半球肆虐; 十八世纪末在欧洲的所有盲人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由天 花引起的失明。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适应性免疫应答(获得性、特异性) 组成: 特点:后天获得,特异性,记忆性
医学免疫学
三、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 免疫器官(immune organs)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科学免疫学时期(1850-1970)
❖ Louis paster (1822-1895) ❖ Richet portier(1920) ❖ Owen(1945) ❖ Metchnikoff(1890) ❖ Ehrlich(1897) ❖ Burnet(1957)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第一讲 免疫学绪论(1,2)
一、概述 1. Immunity:免除疫病、抵抗疾病
Back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 免疫系统
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自身耐受、免疫调节
﹡免疫应答
Back
医学免疫学
3. Innate Immunity: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固有免疫细胞介导
Toll样受体(TLR)
特点:先天具有、无记忆性、无特异性
Back
医学免疫学
4. Adaptive Immunity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T、B淋巴细胞介导
特异性抗原受体(TCR、BCR)
特点:后天获得、特异性、记忆性
Back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预防针 (疫苗)
麻疹疫苗 牛痘 乙肝疫苗 百、白、破
(三联疫苗)
麻疹病毒 天花病毒 乙肝病毒 百日咳杆菌 白喉杆菌 破伤风杆菌
Back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病原微生物 “异物” 针对性
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现代概念:识别、排斥“异物”(抗原)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单核-吞噬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 DC, Mφ, B
其他免疫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吸入了患 者具有感染性唾液飞沫所致。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天花疫苗是什么?
天花疫苗是由牛痘病毒制 成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 毒同属一类,但不会导致被 接种者得天花。
用沾有疫苗的针头 在上臂的某个地方 划15次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接种疫苗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减毒疫苗 超敏反应
免疫耐受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克隆选择学说
现代免疫学理论基石
医学免疫学
克隆(clone)
无性繁殖系 纯系细胞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3. 现代免疫学时期(1970-) ❖ 受体多样性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 信号转导
❖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四、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五、免疫学发展简史 1. 经验期(1670-1850)
人痘 牛痘
天花 天花
医学免疫学
Jenner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1749-1823)
1979 WHO:消灭天花
and thus are part of the lymphoid system. [Adapted from H.
Lodish et al., 1995, Molecular Cell Biology, 3rd ed.,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
医学免疫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Edward Jenner纪念馆(原旧居)
1798年英国格罗斯特郡 Edward Jenner 发明用 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获 得成功,并发表论文。此 后推广至全球,使天花流 行得以控制。
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于 1976年在索马里被治愈, 其后未再发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79年10月26日正式宣 布全世界消灭天花。
欧洲各国和印度 也试行接种人痘
18世纪人痘接种术 由俄国传至土耳其
传播到日本、 朝鲜、俄国和 土耳其等国
玛丽·蒙塔古夫人 (1689-1762)
将此方法传到英国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3.牛痘接种术的发明
2049中国青少年 科学素质培育计划
由于Edward Jenner‘s 首次用牛痘来预防天花而引起的恐慌
人痘接种:
实际上是人为地选择毒性小的天花病毒在人体内造成一次 轻型天花感染,因此难免有一定危险。接种后轻则留下大块疤 痕,重则会导致死亡,有的还可能成为新的传染源。
水清 苗《 法种 的痘 描心 述法
》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