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他...了》导学案、作业)
《他发明了什么》1

B、完善随堂笔记
C、对学:
对子互查随堂笔记完善、补充情况并实行评定。
再读
课文
了解
大意
学法:
认真默读课文,仿照P44页给课文写提纲。
完成随堂笔记二 。
当堂
反馈
熟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理解“机械、装置、零件、技艺、挺身而出、规格、组装、若干、标准化、广泛、规格”等词语的意思。
完成随堂笔记一
随堂笔记一:
1、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zhìhànwèibiāozhǔnhuàsǔnhuài
()()()()
jìngsàiféngrènjīēnhuì
()()()
(1)()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完成任务,()很多人都说他不知深浅。
(2)()标准化的产品,()能大量快速地生产。
(3)惠特尼()没有发明枪,()没有发明制造枪的技术。
随堂笔记二:课文提纲
等级:___☆
A、群学:
1、对子间讨论自研时未解决的问题
2、多音字组词:
()()()()()()()()
打便缝观
()()()()()()()()
3、我积累的优美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会用_____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户县东关小学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他发明了什么》1
【预习课】资料准备: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
学习目标:⑴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做到读熟;
⑵练习独立识字,认字4个,写字9个。
课堂
元素
作文导学案

作文导学案(小小说)儿子的孝顺“爸,您喝茶!”憋了一肚子怨气的沈洋刚下班回家,便遇上了一件怪事,一向不大懂事的儿子居然也学会了孝顺。
望着眼前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沈洋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
瞧,儿子才十岁,就会孝顺父母了。
一瞬间,满肚子的怨气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他颤抖着接过茶,迷濛的热气里,一股清香沁人肺腑,再轻轻抿上一口,哇,真是从嘴里一直香到脚心。
他感动得一把抱住儿子:“儿子,说,想要什么,老爸买给你!”儿子也显得有些兴奋:“爸,我正想跟你说,明天我们班去春游,我想多买点东西。
”“没问题!”沈洋大力拍拍儿子的肩:“说吧,要多少钱?”儿子小心地伸出了五根手指,“50块!”沈洋随手从自己的皮夹里掏出一张“老人头”:“儿子,多买点好吃的,可别给你老爸丢脸!”“谢谢爸!”儿子拿过钱,一溜烟便跑得无影无踪。
可沈洋却着实兴奋了几天。
冬去春来,儿子上高中了。
这天,儿子兴冲冲地跑回家,“爸,快,快换件衣服,我请你去看电影。
”沈洋挺纳闷的,儿子怎么突然想起请他看电影了?他不是一向不爱看电影吗?儿子看出了他的心思,特地解释道:“爸,这部电影可是国际大片,不看的话,可是终身遗憾的。
”看到儿子一本正经的模样,沈洋明白了。
得,原来儿子是孝顺他,那他又怎能不去呢?父子俩兴高采烈地看完了电影,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揽住沈洋的肩:“爸,找你商量个事!”“什么事?你说吧!”“爸,我想买一部便携式录音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好啊!反正你学习也能用上嘛!”“可是……”儿子的表情有些为难。
“缺钱,对不对?说吧,要多少?”“500块!”几天后,儿子多了部便携式录音机,沈洋却吃了一个月的白饭。
转眼,儿子成了一名大学生。
大二刚开学,有一天,儿子神神秘秘把沈洋拉出了家门,七弯八拐之后,父子俩坐在了某海鲜酒楼的包厢。
一桌子菜很快便上齐了。
儿子给他倒上一杯酒:“爸,我敬你!这些年,你辛苦了!”沈洋一听这话,眼圈随即便红了。
自从老婆死后,这些年,他既当爹又当妈,真是挺辛苦的。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导学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导学案《妈妈睡了》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读懂文章,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2. 学习理解段落的意义,提炼出关键信息;3. 通过练习训练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妈妈睡了》的课文;2. 数张妈妈睡觉的图片;3. 笔和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准备数张妈妈睡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2. 引导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如妈妈在睡觉,房间里很安静等;3. 引导学生思考,“在家里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自己做的?”(打扫卫生,整理书桌,收拾玩具等)4. 让学生思考,“如果妈妈在家里睡觉,我们应该怎么做?”(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妈妈休息)。
Step 2:预测课文1. 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标题“妈妈睡了”,并推测课文的内容;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他们认为课文可能会讲的内容。
Step 3:阅读课文1. 教师带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 学生静读课文,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Step 4:理解段落1. 再次读一遍课文,然后提问:“妈妈为什么不能太累?”(因为她要睡觉休息);2. 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一句话支持答案(“妈妈晚上要做饭,所以白天要睡觉休息。
”)。
Step 5:阅读理解练习阅读理解题一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三段的内容;2. 完成问题:“爸爸教妈妈用什么做手机?”(一张纸和两只手)。
阅读理解题二1. 学生细读第四段李明的话;2. 完成问题:“李明做了些什么事情?”(他在妈妈睡觉时看书,练习写字)。
【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事务,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作文,描述“当妈妈睡觉时,我可以做哪些事情”;2. 预习下一课《小船和大船》。
【教学反思】通过阅读《妈妈睡了》,学生能够理解妈妈休息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在妈妈睡觉时自己做一些事情。
通过这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练习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
【教学过程】(续)Step 6: 学习新词汇1.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不要生气”、“取笑”、“做美食”等;2. 逐个给学生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他怎么了(五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他…了”命题作文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事,有一个画面时刻存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来都让人感动不已。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正值晚高峰,公交车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不突上来了一位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只见他走路摇摇晃晃的,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落。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焦急的问:“小伙子,你怎么了,有什么不舒服的?”“老人家,我没事……”年轻人皱着眉头回答,就在这时,老爷爷小心地站了起来,一把拉过年轻人的手就往自己座位上拉:“你坐着吧,年轻人工作辛苦,偶尔让老人家让次座也没事儿。
”“您太客气了,还是您坐吧,我们身强力壮的,站会儿没事儿。
”一边转身就想扶着老人坐下,可老爷爷却按着年轻人坐下,年轻人满脸通红,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年轻人说:“太感谢您了,今天实在是身体不舒服……”说着年轻人就眯着眼睛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蓦然被惊醒,车上也没有了那老爷爷的踪迹,而他却感动的眼眶都湿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4.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2.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独立完成习作。
三、教学难点1.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出习作的主题。
第二步:理解文章(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他____了》,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创作准备(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习作的主题和结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准备素材。
第四步:习作撰写(2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习作的创作,教师适时提醒和引导。
第五步: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优秀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创作习作时展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也存在词汇和句式运用不够丰富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式,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语感和写作水平。
另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历展开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课后作业

议论文写作训练导学案一、作文材料(2018届扬州市三模)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
二、审读及立意指导1.审题一:抓住核心概念2.审题二:逐句解读材料3.稳妥立意4.寻找切口三、素材运用:1.论名声[德]叔本华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
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
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
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
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
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
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九年级写作练习导学案

材料作文1、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
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2、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
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华西都市报》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
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
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4、打好手中的牌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年轻时一次和家人打扑克消磨时间,整晚手气不顺,抓的都是很糟糕的牌,连输好几局之后,便开始烦躁起来。
当再一次看到必输的牌面时,他诅咒起这可恨的坏牌来。
他的母亲静静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你到底还打不打牌?上天给你的就是这样一副牌,如果你不想放弃,就请打好你手中的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借助批注,了解两篇例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2.按照课后习题要求自主学习,交流对描写人物方法的感受。
【学习准备】
课本,练习本。
【学习方式和环节】
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默读例文,按照课后习题自主学习→交流阅读第一篇例文《我的朋友容容》→交流阅读第二篇例文《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比较两篇习作例文的异同→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1.课外可以积累一些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精彩语句。
2.关注最近关于疫情的报道,可以重点观察一些身边的最美逆行者,最美志愿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习作他了
【学习目标】
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习重难点】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活人物,如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操作实践
学习流程:
课前预习→听读学习→教师讲解→个人实践→过关检测
【课前预习】
1、表示内心活动的词语有:、、、。
2、事情的六要素是、、、、、。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
4、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出示课文中示例:
(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3)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然而,这种他很快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这些句子抓住人物的、、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了人物的。
5、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
(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
(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
6、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有了这样的表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
梳理清楚,要注意的是,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想清楚,比如:他说了什么话(语言)、他做了什么(动作)、他的表情怎么样(神态)等,这些细节要能够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4)【课堂小结】
生活中,每天总能遇到新鲜事,如何把写人和写事融合到一起再进行细致刻画,是一种技巧。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勤于练笔,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内容更具体,描写更到位。
【作业设计】
习作内容:他了
习作要求:
1、选好材料,补充题目;
2、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通过人物的细节反应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