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导学案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作文要中心突出导学案

高考作文——作文要中心突出导学案【学习目标】作文能够做到中心突出【教学重点】作文能做到中心突出【教学过程】一、考点剖析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内容部分要求一等文是“突出中心”,二等文“中心明确”,三等文“中心不明确”,四等文“中心不明确”。
二、自主学习(一)中心突出的要求:1. 中心唯一,始终如一。
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
“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文章的中心都必须与“话题”的中心意思相合,并且文章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
2. 立场坝确,形式精炼。
中心论点本身应该明确的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论点一般由简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达到一针见血之功效。
3. 意旨突出醒目。
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
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醒目的位置,可以让卷老师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作者的观点或主旨,这在考试作文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中心表现形式多样。
不同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形不同,在议论文中表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在记叙性的文字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表象,明确的逻铺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有时也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
三、合作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梦想相伴,能使荒漠上升起一片绿色,空白处填充一片色彩,孤独时呈现一片喧闹。
与梦想相伴,大地就会多一份生机,生命就会多一份鲜活,心灵也就会多一份归宿。
与梦想相伴,前程会更加灵动。
你对“与梦想相伴”有什么体会、经历或见解呢?请以“与梦想相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病文展示】与梦想相伴什么是梦想?梦想是一个人从心底里憧憬着要去做的事,它能使人拥有要求它的不懈动力并且在其中享受到很大的乐趣,它也会让人望而却步,遥远而不能及……实现梦想,就是人生中最大的乐趣。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作文导学案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抱负与使命”作文导学案一、主题:抱负与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使命”多指国家民族等时代因素赋予个人的重大责任,“抱负”是指个人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如何确立个人抱负,彰显个人价值呢?古时候,坚守原则、秉持大義、忠诚如一、鞠躬尽瘁、不慕名利、视死如归等品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使命的主要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使命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青年学子特殊的历史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青年人发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建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远大抱负。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只有将个人的抱负同祖国和民族赋予的使命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才能坚定信念,塑造美好品德;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二、素材整理(一)名言名句1.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运用】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往往也是对当时知识界乃至思想界的颠覆。
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一不在当时面临舆论的嘲讽和攻击。
幸运的是,他们身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使命感,让自己的学说成为后世宝贵的财富。
2.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苏洵【运用】苏洵《管仲论》有言:“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我们是新时代的新青年,时代在更替,国家在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
我们年轻一代,自当心怀远志,肩负起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昌盛的责任。
我们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也自当为国家的发展助力。
3.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运用】青年正是人生中最应该奋斗的时期,国家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奋斗与拼搏,也正是我们未来一代的使命。
孙中山先生曾在演讲中表达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作文导学案———“陌生化“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2、方法总结: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一般不能放在一起搭配的语词组合,偏离语言规范,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这种语词超过了语词表面的内涵而引出更深远的外延,这就是所谓的语词搭配错位。
3、即时练习
①东风吹绿了草,吹绿了树,却
②枕碎了星星,卧弯了月亮。(晴石《鹊桥》)(动宾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主谓反常搭配)
④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莫言《红高粱》)(主谓反常搭配)
⑤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②夜深了,满天星辰
③你是我在春天遇到的一棵树,给了我
三、形象转化法
1、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运用了不同修辞的文字,思考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要领分别是什么。
比喻
①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我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已悄悄栖落在我的肩头,只是由于我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
②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
比拟
拟人: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方法总结:
3、即时练习:
①他扯住了他的背心,只听“呲”的一声,背心被撕烂了。
他扯住了他的背心,只听“呲”的一声,
②明月照在我的窗户上
二、语词错位法
1、阅读思考
认真阅读并观察下列一组句子,体会画横线的地方表达有何特点。
①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动宾反常搭配)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活动目标】1.知识与水平:学习“积累作文素材”和汲取写作技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词语接龙和片段观察活动、作文训练中充实学生作文素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緑色作文”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4总目标:解决七年级新生怕写作文和不会作文的老大难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重点】1.词语接龙2.观察活动和片段作文练习【活动过程】一、写作指导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要注意几点。
(1)学会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2)感受生活,不但用眼睛看、耳朵听,更要用心去感悟。
(3)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4)在经典作品中汲取写作技巧和积累有用素材。
二、现场活动1、分组实行词语接龙。
各小组开头的字分别是:教育面向现代化2、展开观察活动。
3、学生依前观察所得作文。
4、各小组交流。
5教师评价后小结。
三、课后作业1.写作要求以家庭生活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2.写作提示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
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同手足的兄弟姐妹。
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方面,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
在立意上,能够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能够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能够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能够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
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醒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能够记述一段故事(如《散步》),也能够描写几个片断(如《秋天的怀念》)。
《习作_有你,真好导学案》

《习作_有你,真好》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习作:有你,真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友谊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并讨论友谊对人生的影响。
第二步:阅读理解
让学生阅读《习作:有你,真好》,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2. 文章通过哪些细节展现了友谊的重要性?
3. 作者在文章中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第三步:语言分析
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式结构等,讨论这些语言特色对文章表达主题的帮助。
第四步: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举例,或者结合《习作:有你,真好》中的内容进行写作。
第五步:分享讨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讨论和互相评判,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宁表达能力。
第六步:总结反思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收获,反思自己在进修过程中的不足的地方,并制定下一步的进修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友谊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家当,有了真挚的友谊,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愿我们都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让友谊之花在心中永遥开放。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习作_围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习作:盘绕中心意思写》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理解作文写作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作。
2. 掌握盘绕中心意思展开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 提升写作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中心意思?中心意思是作文的核心思想,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
盘绕中心意思写作就是要在整篇文章中贯穿这一中心思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2. 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盘绕中心意思写作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抓紧密,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
同时,盘绕中心意思写作还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有深度,让读者产生共鸣。
3. 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和技巧(1)明确中心意思: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确保整篇文章盘绕这一中心展开。
(2)合理安排结构:在文章的开头引出中心意思,然后在中间部分逐步展开论述,最后在结尾部分得出结论,确保整篇文章逻辑清晰。
(3)运用例证和论据:在盘绕中心意思写作时,要运用具体的例证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4)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准确、表达清晰,避免偏离中心意思。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
2. 进修:讲解什么是中心意思,为什么要盘绕中心意思写,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取一个话题,明确中心意思,展开讨论,然后撰写一篇盘绕中心意思的作文。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盘绕中心意思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强化进修效果。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如何盘绕中心意思展开写作。
2. 撰写一篇盘绕中心意思的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论点明确,语言表达准确。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分析其中的中心意思和写作技巧。
2024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导学案(含答案)

2024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导学案模考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会和更多经历不同、个性各异的人相遇。
这时,同理心强的人,更能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己。
这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题给出的材料主要探讨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与不同经历、个性各异的人相遇时,同理心的重要性。
材料强调了同理心不仅能够帮助个人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我,而且还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抓住关键词句,深挖概念内涵我们需要明确“同理心”这一概念。
同理心,又称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形成彼此之间的共同感受。
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同理心是他们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连接、沟通交流的桥梁。
因材料中并没有对“同理心”进行解释,给考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考生对这一概念界定得准确与否或将成为评分的重要标准。
还需要注意材料中的“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和“丰富自己”这三个关键词。
这三个词分别指向了同理心在个人成长中的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青少年在多元的文化和观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形成更为全面和包容的世界观;二是促进青少年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友谊,形成更为广泛和多元的人脉网络;三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2.划分材料层次,理清逻辑关系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指出青少年走向成熟步入社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这时”指代第一句话,可作为前提理解。
第二句主要从个人成长角度阐述“同理心”的价值。
第三句话推及到社会和文化领域,指出考生思路拓展方向。
综上,同理心不仅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素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与古人对话作文导学案(附例文3篇)

“与古人对话”话题作文导写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能够设置情境,与古人对话,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2.感受作者浓郁凄迷的家国愁思,及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之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研读例文,思考例文得失。
2.讨论完毕,自主构思一篇散文。
探究主题:与古人对话探究一:阅读下面的段落,思考作者为人物对话设置了怎样的情境?在梦中,不知多少次,那双手,苍老的皮肤已经打皱了,似乎在诉说主人一生的饱经风霜。
但那双手依然有力,青绿色的血管依稀可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
无数次,我多么想握住这双手,可那都是在梦中。
又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深秋,脚下色湿的梧桐发出了响声,低低的声音。
细雨有点模糊我的视线,可隐约中我看到了那几个苍劲挺拔的大字“杜甫草堂”。
我一阵狂喜,加紧了步伐。
梦中的手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浮现,那双手的主人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强烈地吸引着我。
(《杜甫我想握住你的手》)初识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
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土地上,在阡陌交通的鸡犬相闻间。
我叹你如何寻得这一方净土,山也清丽,水也清丽;人皆安详,心皆安详。
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间,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
(《南山菊香》)探究二:阅读下面的段落,思考作者甄选了关于古人的什么素材,表达了什么感情?是啊,多少人试图作出这样的选择,走出的又有几个,出而不复人的又有几个?心不够恬淡,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诸葛孔明也坚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净土。
却唯有你,为那一壶一卷与世俗决裂,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着实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无限恢宏的新世界。
隐,使你守住心而不动。
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
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
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
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秽浊的心胸的存在。
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陶渊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学们,关于这些树叶,你还了解哪些知识呢?比如它们的特性,有关的典故(传说或故事)等等。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大组汇报交流,互提补充意见。
三、学生练习写作
1、今天,我们就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同学们你准备按怎样的
思路完成这篇习作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学习内容
2、写一种动物
学习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7、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事。(相机板书:有心事)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使我们不方便和当事人直说,心里会一直耿耿于怀,怎么办?打开第三个黄色锦囊,读出妙计。
内容:用笔“说”(相机板书:用笔“说”)
对啊,我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笔,把还有想说的,向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是值得信赖的人一吐为快!
二、学习例文,总结写法
2.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
3.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回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体验当时的情感:或喜或忧,或伤心或气愤,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并写出这件亲身经历的事。
学习过程
复备栏
一、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热情
1.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人物脸及五宫,讨论概括人物表情:喜、怒、哀、乐。
2.学生纷纷上台把准备好的照片或日记、图片等张贴到相关的表情下面。
二、积极体验,调动情绪情感
1.谈话:人们常说,喜形于色。我们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被表扬了,满足了愿望,而感到开心;遇到不平,受委屈了,感到愤怒;考试成绩不理想,好朋友不理你了,感到伤心、难受……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1.小组评改。2.班级交流。
小纪小学五年级1班作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看照片,交流。看看照片上,某同学笑得多欢啊!问:你为什么这样高兴啊?
这是某同学被抓拍的照片。问:你为什么愁眉不展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三、交流倾诉,表达内心体验
1.小组合作,交流各自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组员讨论事情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5、同学们,如果是你,你心里会怎样想呢?会感到怎样呢?
6、是啊,这件事憋在心里特别难受,时间久了,对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损伤。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与同学相处时受到委屈,做了错事羞于向别人道谦,性格内向想给父母提意见却没有胆量,比赛取得了好成绩却不好意思告诉老师……还有呢?(学生简单举例)
学习过程
复备栏
一、激趣导入
出示部分树叶照片。
1.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1.请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其中的一片树叶。(提示: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说)
二、观察交流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秋游时搜集的各种树叶,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并用几句话说一说。
(1)自己练说。
(2)说给同桌听,互提补充意见。
2.总结升华。
五、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讲作文
1、指名读习作。2、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
小纪小学五年级1班作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7、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
学习目标
1、认真读读“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作文题目。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4.拟题,完成初稿。5.组织修改。
小纪小学五年级1班作文导学案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总结升华,放飞情感
1.评一评,比一比。
组织学生小组自评,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出色。
1、笔“说,”该怎么说呢?有一位赵洁同学就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向她学习学习。(自读例文)
2、同学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呢?
相机示填空:赵洁同学先说_____________
(开头简明表白自己内心)
接着说_____________
(中间详细说事情的过程及内心活动)
最后说_____________
1.说一说。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学习过程
复备栏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2、感受说过了,想告诉大家锦囊的内容吗?乐于说吗?别急,打开第二个红色锦囊再说不迟。
内容:不过,我又得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其实,你有一题1.5分判断题数学老师没给你改出来。
3、现在你的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吗?你还想大声说出第一个锦囊的内容吗?想大声说说第二个锦囊的内容吗?
4、到底是怎么回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你愿意和大家说吗?给你思考一下。(征得该生同意后,让他自己说)现在请你说说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内心的变化。
叙事的过程要清楚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
复备栏
一、激趣导入
1、老师这儿有三个诸葛亮的锦囊,里面写着天机,现在我想把它送给表现最好的同学。(送给一表现最好的同学)请你先打开白色锦囊,看完后不要说出锦囊内容,先大声说说自己此刻的感受。
内容:老师要告诉你个好消息,你这次数学测验考了100分!是全班第一名,上次第一名XX这次只考了99分,位居第二。
小纪小学五年级1班作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写一位教过自己的老师
学习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结尾总体倾吐现在的感受)
她这种叙事的结构特清晰,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在文章中,赵洁详细“说”的是什么?(事情的过程)
4、那么,赵洁从“拿到卷子”到“把卷子塞进抽屉”的过程中,内心活动经历了哪些变化?划出她的内心活动。(“心花怒放”--“心怦怦直跳”--“想来想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5、赵洁同学用生动的词语具体地写下了当时事情的过程和自己的内心活动,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心底想法。使我们感到真切、真诚。表达自己当时具体的内心活动,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6、这篇文章是述说心里话,所以结尾赵洁又写了什么呢?(再次全面地抒发自己的感受)
7、赵洁同学开头明说,中间细说,结尾总说,真实、细腻地和老师“说”了自己的心事,她内心表白实在振动人心!我想,老师看了,一定会原谅他的。
三、完成习作
小纪小学五年级1班作文导学案习目标
1.看清四幅神情各异的画面,展开想象的彩翼,感受它们分别表示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