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接触网课程设计孙吉汇总

接触网课程设计孙吉汇总

..题目:《接触网》课程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 2003级姓名:吉指导教师:万友松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07年4月20日第1章接触网课程设计说明书1.1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

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

接触网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受冰、风等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会给运输工作带来损失。

所以,一个好的接触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接触悬挂应弹性均匀、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能保证正常取流。

✧接触网结构应力求简单,并保证在施工和运营检修方面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接触网的寿命应尽量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抵抗腐蚀的能力。

✧接触网的建设应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重材料,以降低成本。

1.2 接触网的组成及分类由馈电线、接触网、轨道回路及回流线组成的供电网络,称为牵引网。

不言而喻,接触网是牵引网中的重要环节,按其结构可分为架空式和接触轨式。

架空式接触网分为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种基本类型,接触轨式接触网可分为上磨式和下磨式两种。

简单示意如图1-1:一般简单接触悬挂简单接触悬挂弹性简单接触悬挂架空式接触网简单链形接触悬挂链形接触悬挂弹性链形接触悬挂图1—1 架空式接触网的分类结构1.3 接触网的基本概念简单悬挂即是由一根或几根互相平行的直接固定到支持装置上的接触线所组成的悬挂。

这种悬挂尺度较大,受电弓离线情况严重,一般允许运行速度30~50km/h。

承力索用多股铜、铁或高强度合金线绞制成的缆索,用以承受接触悬挂重量,使接触导线减小弛度。

接触导线接触网中直接与受电弓滑行接触的一种特殊形状的导线,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耐磨性,多用青铜、镉铜或其它铜合金制成。

接触网课程设计--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 7月 13日1 方案选择1.1题目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

1.2题目分析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裸露在自然环境中没有备份,需要采用必要的大气过电压防护措施。

如果缺少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当,可能引起绝缘子损坏,造成线路跳闸,直接影响电气化铁路运营。

同时雷击产生的侵入波过电压通过接触网传入牵引变电所,可能引起所内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更大事故。

我国地域广大,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事故屡见不鲜。

根据牵引供电系统运营部门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开通的26万多千米电气化铁道中部分雷击事故比较频繁,所以应重视接触网的防雷设计,以运输安全为目标,以系统优化、综合防护、防雷减灾的原则进行接触网的防雷设计。

接触网地线是起保护作用,地线将接触网设备中非常带电的金属部分于钢轨连接起来,当绝缘子发生击穿,闪络或因老化而严重漏电时,变电所保护装置回立即反映事故状态,迅速切断电路。

2 设计计算2.1 直接雷击接触网雷击包括直接雷台,雷电反击和感应雷击过电压等。

雷击接触网承力索产生直击雷过电压同样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即雷击过电压约为100倍的电流幅值,雷击承力索将产生几百到几千kV过电压。

雷电反击过电压雷击支柱顶部产生接触网雷电反击过电压,其中不仅有雷电流通过支柱,而且在支柱顶产生电位,同时空气中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还在导线上产生感应电压;按图l表示客运专线典型接触网支柱悬挂方式,根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计算方法,计算耐雷电反击过电压水平。

感应雷击距接触网有限远>65mS处,雷击对地放电时.在接触网上产生的过电压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其比值为3.84。

2.2 接触网耐雷击水平计算(1) 雷击支柱时耐雷击水平当承力索平均高度=7mhz,支柱hm,平腕臂对地高度=7.6mhm,支柱高度=8m冲击接地电阻=10ΩR ,=0.847.56μH Lt ⨯时,22.67kA LI =。

接触网保护课程设计

接触网保护课程设计

接触网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保护装置的种类、原理及功能;3. 学生能了解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危害;4.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保护参数的设置及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接触网故障原因;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触网保护装置;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接触网保护参数的设置与调整;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接触网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接触网保护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安全意识;4. 提高学生对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但对接触网保护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接触网保护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故障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本概念:接触网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2. 接触网保护装置:种类、原理、功能及应用;- 绝缘监察装置- 避雷器- 自动重合闸装置- 故障测距装置3. 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危害:短路故障、接地故障、断线故障等;4. 接触网保护参数设置与调整:保护定值、时间特性、动作特性等;5. 接触网保护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掌握故障处理方法;6. 接触网保护实践操作:模拟实际操作,进行保护装置的设置与调整。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接触网基本概念及保护装置介绍;第二周:接触网故障类型及危害;第三周:接触网保护参数设置与调整;第四周:接触网保护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教材章节关联:《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第三章:接触网保护;《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第七章:接触网保护与故障处理。

接触网课程设计(段嘉旭)

接触网课程设计(段嘉旭)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电气083学号:200809242姓名:段嘉旭指导教师:张廷荣2012 年 2 月28 日1.基本题目1.1 题目直线地区锚段长度的计算1.2题目分析在区间或站场上,为满足供电方面和机械方面的要求,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这种独立的分段叫做锚段。

划分锚段的目的主要是:加补偿器;缩小机械事故范围;使吊弦的偏移不致超过许可值以及改善接触线的受力情况等。

划分锚段的主要依据是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使接触网内所产生的张力增量不超过规定值。

锚段长度的决定和跨距长度一样,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计算。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基本上全部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其锚段长度的计算方法及理论基础与半补偿链形悬挂的情况相同。

2.题目:直线地区锚段长度的计算2.1 半补偿链形悬挂张力增量计算及其锚段长度的计算2.1.1锚段长度的确定直线区段锚段长度的确定仅按在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与补偿器之间接触线的张力差不大于其额定张力的±15%来要求。

即不考虑承力索的张力差变化。

曲线区段锚段长度的确定按在极限温度下,中心锚结与补偿器之间的张力差,接触线不大于其额定张力的±15%,承力索不大于其张力差的±10%来要求。

同时由于全补偿链形悬挂中,接触线弛度的变化很小,因温度变化而耗损于弛度变化方向的纵向位移更小,故在计算中可令ε为零。

2.1.2 已知条件我国电气化铁路广泛采用承力索线胀系数cα=11.55×10-61/℃,承力索弹性系数Ec=18500Kg/mm2,承力索计算横截面积Sc=70mm2;接触线胀系数jα=17×10-61/℃,接触线弹性系数E j=12600Kg/mm2,接触线计算横截面积S j=100mm2;吊弦及定位器处于正常位置时的温度t d=2minmax tt+=15℃,结构高度h=1.2m,计算中ε取零。

悬挂合成自重负载:q=1.555Kg/m2.1.3 张力增量计算过程及其锚段长度的确定 (1)直线区段接触线张力增量计算1、接触线无弛度时相应跨距下承力索弛度: 通过查表3-2可得,00.5475F =根据023C h F =-可得:吊弦的平均长度231.20.54750.835C m =-⨯=2、计算温度差,确定计算条件:0001max 401525d t t t ∆=-=-= 0002min 101525d t t t ∆=-=--=-由于|1t ∆|=|2t ∆|,所以以2Δt 为计算条件。

接触网课程设计36

接触网课程设计36

接触网课程设计36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接触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分类及功能;2.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的主要参数及其对铁路运行的影响;3. 学生能了解接触网的设计原则和标准,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接触网的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接触网的基本检查和维护方法;3. 学生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接触网参数的简单计算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铁路电气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重视接触网运行安全,关注铁路行业的发展;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铁路电气化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接触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电学基础知识,但对接触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接触网基本概念:介绍接触网的定义、作用、发展历程;2. 接触网组成与分类:分析接触网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接触线、承力索、绝缘子、支柱等,以及不同类型的接触网;3. 接触网参数:讲解接触网的主要参数,如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弓网关系等,及其对铁路运行的影响;4. 接触网设计原则与标准:阐述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5. 接触网故障分析:分析接触网常见故障类型、原因及处理方法;6. 接触网检查与维护:介绍接触网的检查方法、维护周期和注意事项;7. 接触网参数计算与优化: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接触网参数的简单计算和优化;8. 接触网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接触网故障案例,提出解决措施。

接触网工程与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与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接触网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接触网设备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注意事项。

3. 帮助学生了解接触网工程的施工技术,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接触网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接触网设备设计技能,能独立完成简单接触网工程的设计任务。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接触网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接触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熟练描述接触网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接触网设备设计,并掌握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3. 学生能掌握接触网工程的施工技术,了解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4.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接触网工程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5. 学生对我国接触网工程领域的发展有深入了解,具备一定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6. 学生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关注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接触网工程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 接触网的作用与分类- 接触网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接触网的运行原理2. 接触网设备设计- 接触网设备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 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3. 接触网工程施工技术- 接触网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4. 接触网工程设计实践- 简单接触网工程设计项目- 团队合作与分工- 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接触网工程基本概念与组成结构第二周:接触网设备设计第三周:接触网工程施工技术第四周:接触网工程设计实践本章节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 教材第一章:接触网工程概述- 教材第二章:接触网设备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材第三章:接触网工程施工与维护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案例,讲解接触网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

j接触网课程设计

j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 徐金阳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年7月13日1.基本题目1.1 题目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对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采用的电分相形式进行研究,根据《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要求,分析电分相的选用条件和电分相的设置要求。

1.2 题目分析电分相是接触网的关键结构之一。

为使电力系统三相负荷尽可能平衡,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采用分段换相供电,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的馈线是不同序的,不同相供电臂在接触网的相交处设置了绝缘结构,称为电分相。

目前主要采用器件式分相绝缘器和关节式分相绝缘器两种。

指导教师评语 平时(30) 报修总2.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分相形式2.1 概述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电力机车和动车都采用单相供电,为平衡电力系统各相负荷,牵引供电一般实行三相电源相序轮换供电,即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馈线是不同相的,为保证铁路牵引供电网实现相与相之间的电气隔离,不同相供电臂的接触网在接触处设置了绝缘结构,称为电分相。

我国高速铁路电分相均采用两断口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形式。

客运专线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由于机车本身不是动力源,所需能源由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提供。

为了保证高速电力机车顺利进行电源分相,必须在电力机车换相处加装电分相装置。

2.2 自动过电分相的形式2.2.1 地面开关自动切换形式在接触网分相处嵌入一个中性段,其两端分别由绝缘器与二相接触网绝缘。

绝缘器件不采用由一般绝缘物构成的分相绝缘器,而采用锚段关节结构,保证受电弓滑过时能够连续受流。

两台真空负荷开关QF1、QF2分别跨接在JY1、JY2上,使接触网两相能够通过它们向中性段供电。

在线路边设置四台无绝缘轨道电路CG1~CG4作为机车位置传感器。

无车通过时,两台真空负荷开关均断开,中性段无电。

当机车从 A 相驶来达到CG1处时,真空负荷开关QF1闭合,中性段接触网由A相供电。

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第一节 原始资料设计1、广安车站平面图(初步设计)一张;2、悬挂类型: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THJ-95+CHTA-120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TJ-95+TCG-110全线采用BT 供电方式,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回流线采用TJ -70铜绞线。

3、气象条件、污秽区(1)、气象条件:第Ⅲ气象区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最大风速:25米/秒;最大风速时温度+15℃;覆冰厚度:5mm ;吊弦、定位器正常位置时气温:+15℃。

(2)、污秽区划分:重污秽区 4、设计速度:120km/h5、地质条件:31.6t/m =γ,︒=φ30,a 150KP R ]=[,K598+220至K599+100间为填方,其余为挖方;6、其它参数请参考6.1节内容。

第二节 设计内容1、复制车站平面图;2、决定车站最大跨距;3、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并绘制安装曲线图;4、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5、平面设计(1)、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一个锚段)的接触网平面图;(2)、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3)、写出设计主要原则,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4)、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6、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7、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8、预制一组软横跨;9、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三节设计要求1.相互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全过程,不分工合作;2.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说明书(原始资料、计算过程、特殊说明);咽喉区放大图;站场平面设计图;张力差曲线;安装曲线。

3.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图表规范。

第二章 接触网设计计算第一节 计算负载计算负载指悬挂线索的单位负载,它包括自重负载,覆冰负载,风负载,合成负载等,这些计算负载是确定跨距大小,锚段长度,计算安装曲线,支柱选型,软横跨预知的基础。

计算如下:A 正线:THJ-95+CTHA-120垂直负载 1.自重负载:2.单位覆冰重mkN mkN m kN m kN g g g q g g g djcd jc/10924.1/105.0/10061.1/10813.02322----⨯=++=⨯=⨯=⨯=mkN m kN g B A b b mkN g d b b gg bcb bc bc/10561.310088.110473.2/10088.11010900)29.129.1255.0(514.35.010)22(2/10473.21010900)5.125(514.310)(333bjb0399bj 399g gg---------⨯=⨯+⨯=+=⨯=⨯⨯⨯++⨯⨯⨯⨯=⨯⋅++=⨯=⨯⨯⨯+⨯⨯=⨯⋅+=接触悬挂冰负载接触线单位冰负载承力索单位冰负载γπγπ 水平负载 1. 最大风负载mkN d k mkN d k j jvc CVpP /10268.5109.122525.185.0615.010615.0/10104.5105.122525.185.0615.010615.036262max 36262max ------⨯=⨯⨯⨯⨯⨯=⨯⨯=⨯=⨯⨯⨯⨯⨯=⨯⨯=αα接触线最大风负载承力索最大风负载2.覆冰风负载mkN b A kV m kN b d kV b jbc b cbpp /10310.710)59.12(2525.185.0615.010)(615.0/10189.910)525.12(2525.185.0615.010)2(615.036263626------⨯=⨯+⨯⨯⨯⨯=+⨯=⨯=⨯⨯+⨯⨯⨯⨯=+⨯=αα接触线覆冰风负载承力索覆冰风负载合成负载合成负载是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的矢量和 ,在计算悬挂线索的合成负载时,为了简化计算,假定接触线所受风负载通过定位器传给支柱,对承力索不产生影响,因此,计算线索的合成负载时不考虑接触线的风负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院系:电气工程系专业:铁道电气化年级:2011级*名:**学号:********指导教师:***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2015年1月8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陈浩学号20116687开题日期:2014年月日完成日期:2015 年月日题目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四、成绩指导教师(签章)年月日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4.土壤特性:(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º,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三、验算部分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四、使用图纸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第一章 负载计算1.1 计算的条件 1.1.1 气象条件的确定第Ⅶ典型气象区,查表可知:最高温度:max 40t C =+︒ 最低温度:min 40t C =-︒ 覆冰温度:5b t C =-︒ 最大风速时的温度:5v t C =-︒ 最大风速:max 30V m s = 覆冰时的风速:15b V m s = 覆冰厚度:10b mm = 覆冰密度:3900/b kg m γ=1.1.2技术条件的确定70JT -:10.5c d mm =,0.599g kg m =,S=65.81 2mm正线:CT110:12.34A mm =,12.34B mm =,0.992g kg m =, S=1112mm 站线:CT85:A=10.8mm ,B=10.76mm ,g=0.769kg/m 吊弦:30.510/d g KN m -=⨯风速不均匀系数a ,最大风速时:0.85a =;覆冰时: 1.00a = 风负载体型系数k ,链形悬挂: 1.25k =1.2负载计算 1.2.1自重负载1、承力索JT —70的自重负载:330.5999.8110 5.8810/c g KN m --=⨯⨯=⨯2、接触线CT110的自重负载:331100.9929.81109.7310/j g kN m--=⨯⨯=⨯3、接触线CT85的自重负载:33850.7699.81107.5410/j g kN m --=⨯⨯=⨯4、吊弦及线夹的自重负载:30.510/d g kN m -=⨯1.2.2 冰负载1、承力索的覆冰重力负载:9093()103.1490010(10.510)9.8110 5.6810/cb b H g b b d g kN mπγ---=⨯⨯+⨯⨯=⨯⨯⨯+⨯⨯=⨯2、接触线的覆冰重力负载:911093()10222101012.3412.343.14900()9.8110 2.40410/222jb b H b b A Bg g kN mπγ---+=⨯⨯+⨯⨯+=⨯⨯+⨯⨯=⨯ 98593()10222101010.8010.763.14900()9.8110 2.18710/222jb b H b b A Bg g kN mπγ---+=⨯⨯+⨯⨯+=⨯⨯+⨯⨯=⨯1.2.3 风负载1、最大风速时承力索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max 2630.615100.6150.85 1.253010.510 6.1710/cv c p a K v d kN m---=⨯⨯⨯⨯⨯=⨯⨯⨯⨯⨯=⨯2、最大风速时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110max 2-6-30.615A 10=0.6150.85 1.253012.3410=7.2610kN/m j v p a K v -=⨯⨯⨯⨯⨯⨯⨯⨯⨯⨯⨯2685max 2-6-30.615A 10=0.6150.85 1.253010.8510=6.38110kN/m j v p a K v -=⨯⨯⨯⨯⨯⨯⨯⨯⨯⨯⨯3、覆冰时承力索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262630.615100.615(2)100.6151 1.2510(10.5210)10 2.3410/cbv b cb b c p a K v d a K v d b kN m----=⨯⨯⨯⨯⨯=⨯⨯⨯⨯+⨯=⨯⨯⨯⨯+⨯⨯=⨯4、覆冰时接触线单位长度的风负载:261102-6-30.615(A+b)10=0.6151 1.2510(12.3410)10=1.71710kN/m j bv b p a K v -=⨯⨯⨯⨯⨯⨯⨯⨯⨯+⨯⨯26852-6-30.615(A+b)10=0.6151 1.2510(10.8010)10=1.59910kN/m j bv b p a K v -=⨯⨯⨯⨯⨯⨯⨯⨯⨯+⨯⨯1.2.4 合成负载在计算链形悬挂的合成负载时(是对承力索而言的),其接触线上所承受的水平风负载,被认为是传给了定位器而予以忽略不计。

1、无冰、无风时的自重合成负载:正线: 330110(5.889.730.5)1016.1110/c j d q g g g kN m--=++=++⨯=⨯站线:33085(5.887.540.5)1013.9210/c j d q g g g kN m--=++=++⨯=⨯2、最大风速时的合成负载:正线:33max 1017.5210/v q kN m--===⨯站线:33max 1015.2310/v q kN m--===⨯3、覆冰时的合成负载: 正线:331024.3110/b q kN m --====⨯站线:331021.9110/b q kN m --====⨯4、合成负载对铅垂线间的夹角:正线:00333arctanarctan()()2.3410arctan5.5216.1110(5.68 2.404)10cb cbb c j d cbo jb p p g g g g g g g ϕ---==+++++⨯==︒⨯++⨯站线:00333arctanarctan()()2.3410arctan6.1313.9210(5.68 2.187)10cb cbb c j d cbo jb p p g g g g g g g ϕ---==+++++⨯==︒⨯++⨯第二章 最大跨距计算2.1 计算的条件1、直线区段“之”字值a =300mm2、接触线张力:100010/10j jm T T g kg N kg KN ==⨯=链形悬挂接触线当量系数m 取0.9接触线单位长度上的风负载:31107.2610/j p kN m-=⨯385 6.38110/j p kN m-=⨯接触线的最大风偏移值:直线区段:max 500j b mm = 曲线区段: max 450j b mm = 支柱在接触线水平面内受风时的位移(扰度):50j mm γ=2.2 最大跨距的计算1、在直线区段上:正线:max 269.34l m ===站线: max273.96l m ===故对于直线区段,最大跨距取max 65l m =第三章 简单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3.1(站线)半补偿链型悬挂有载承力索的安装曲线3.1.1 计算条件承力索JT-70:max 1500c T kg =,即承力索最大允许张力:max 15c T KN =;承力索计算截面积:265.81S mm =;承力索弹性系数105c E GPa =;线胀系数611710c K α--=⨯;承力索自重负载3c 5.8810g kN m -=⨯接触线CT-85:1000jm T kg =,即接触线最大允许张力:10j T KN =;接触线计算截面积:286mm S =;接触线弹性系数120jE GPa =;线胀系数611710j K α--=⨯η—经验系数,与材质特性有关,铜承力索为0.75由悬挂点到最近的简单支柱吊弦间的距离(m )4e m =无冰无风时的合成负载:m kN g g g q d j c /1092.1330-⨯=++=max 40t C =+︒ min 40t C =-︒ 5b t C =-︒ max min010102t t t C +=-=-︒当量跨距m l D 60=ϕ=22(2)D D l e l -=0.751 3.1.2 计算与绘制步骤1、 半补偿链型悬挂临界负载:2min 2min 2max 00)(24t Db c jlj W l t t Z T T q q +-⋅+-=αϕ 其中 j c T T Z ϕ+=max max 00min c jt T T q q W ϕ+= 由于0c T 还是未知数,对于铜承力索,用下式近似算出:kN T T c c 25.111575.0max 0=⨯==η 故kN T T Z j c 51.2210751.015max max =⨯+=+=ϕm kN T T q q W c jt /1021.2325.1110751.01092.131092.1333300min ---⨯=⨯⨯⨯+⨯=+=ϕ2min 2min 2max 00)(24t Db c jlj W l t t Z T T q q +-⋅+-=αϕ 232263)1021.23(60)405(51.2210172425.1110751.01092.13---⨯++-⨯⨯⨯⨯+⨯⨯⨯-=m kN /1019.413-⨯=由于:3341.1910/21.9110/lj b q kN m q kN m --=⨯>=⨯,所以取最低温度时条件为计算的起始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