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这里》

合集下载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特性,并探究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知空气的无形特性。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纸巾、风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泵、气球、塑料瓶、纸巾、风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吹动树叶、纸巾飘动等现象,引导幼儿思考:是什么让纸巾飘动的?2. 讲解空气的概念(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空气泵吹气使气球鼓起来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塑料瓶、纸巾、风车等感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 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3. 空气的作用:使气球鼓起来、让纸巾飘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吹气球、风扇吹风、呼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开展关于空气污染和保护的活动,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的场景,如户外风吹树叶、纸巾飘动等,使幼儿更容易感知空气的存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空气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并探索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并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吹风机、透明塑料袋、小风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思考:气球里面有什么?让幼儿观察、触摸,感知空气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吹风机、透明塑料袋等教具,让幼儿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引导幼儿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讲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如轻、薄、透明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空气中的事物,如云、风等。

(2)组织幼儿用剪刀、胶水制作小风车,观察风车转动,感受空气流动。

4. 互动讨论(10分钟)(1)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空气在哪里》2. 板书内容:(1)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空气的基本特性:轻、薄、透明。

(3)保护空气,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身边的空气答案: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如云、风等,用画笔描绘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空气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引导幼儿关注空气质量,培养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一、教学内容《空气在哪里?》这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科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空气存在、解空气特性以及空气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气体,并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到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

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存在,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塑料瓶、气球、吹风机、肥皂泡液、吸管等。

2. 学具:空塑料瓶、气球、吹风机、肥皂泡液、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吹风机吹动气球、吹动纸片现象,引导幼儿思考:为什气球和纸片会被吹动?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吹风机吹动气球和纸片实验,引导幼儿认识到空气存在。

(2)让幼儿观察空塑料瓶,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

(3)讲解空气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如吸、吹风、浮力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气球进行实验,感受空气存在。

(2)组织幼儿用肥皂泡液和吸管吹泡泡,观察泡泡在空气中漂浮。

六、板书设计1. 《空气在哪里?》2. 内容: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气体。

空气作用:吸、吹风、浮力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空气在我们生活中作用。

(2)动手做一个简单吹泡泡实验,观察泡泡在空气中漂浮。

2. 答案:(1)空气作用:如吸、吹风、浮力等。

(2)实验结果:泡泡在空气中漂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到空气存在和作用,教学效果良好。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空气现象,如风吹树叶、扬起灰尘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精心设计吹风机吹动气球和纸片实验。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获奖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获奖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获奖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空气在哪里》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空气的概念、存在与作用,以及简单的空气实验,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无所不在,理解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能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无形的空气,感知其存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瓶、气球、风扇、花草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感受风,引导幼儿思考:风是怎么来的?风和空气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空气瓶、气球等教具,讲解空气的概念、存在与作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无所不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花草、风扇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与空气的关系。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保护空气,避免空气污染。

5. 创意表达(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空气精灵,表达对空气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收获,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空气在哪里》2. 板书内容:空气的概念:无色、无味、无形空气的存在与作用:无处不在,维持生命,产生风等空气保护:减少污染,绿化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精灵2.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空气精灵,描述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空气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空气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无形的空气,感知其存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附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感受空气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作用。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空气的无形和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水、花盆、土壤、小草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塑料瓶、气球、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有什么吗?”引导幼儿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空气在哪里?”。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

如:将塑料瓶中装满水,倒掉后再封口,让幼儿观察瓶子变瘪的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如:用剪刀在塑料瓶底部剪一个小口,让幼儿向瓶内吹气,观察瓶子变瘪的程度,感受空气的压力。

4. 讲解空气的作用(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

如:空气中的氧气是我们呼吸的必需品,空气还可以传播声音等。

六、板书设计1. 空气在哪里?2. 内容: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空气在我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的空气请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观察,哪些地方有空气的存在,与爸爸妈妈一起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作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空气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巩固。

同时,可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等,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在哪里》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空气在哪里》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特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特性。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气球、塑料袋、杯子、水、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空气的主题。

谜语:无影无踪,无处不在,用手抓不住,用眼看不到。

(空气)2. 空气的认识:讲解空气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

讲解内容:空气是无色的,无味的,透明的气体,它存在于我们周围,我们呼吸的就是空气。

3.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存在。

实验一:吹气球实验,让幼儿观察吹气球时空气的膨胀。

实验二:塑料袋实验,让幼儿观察塑料袋在空气中飘起来的现象。

实验三:杯子倒水实验,让幼儿观察杯子倒扣在水中不漏水的现象。

4. 空气的特性:讲解空气的特性,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空气。

讲解内容:空气有一定的压力,能流动,遇阻会反弹,能溶解在很多物质中。

1. 幼儿能正确回答空气的概念。

2. 幼儿能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存在。

3. 幼儿能说出空气的特性。

4.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探索精神。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小游戏:让幼儿参与“抓空气”的游戏,体验空气的流动性和不可见性。

2.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气球、塑料袋等物品探索空气的特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幼儿对空气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教学方法:实验活动是否直观易懂,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3. 教学效果: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八、教学拓展1. 探索其他气体:介绍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2. 环保教育:引导幼儿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培养幼儿保护空气、爱护环境的意识。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空气的主题。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空气空气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空气空气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精品教案《空气空气在哪里》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科学》,详细内容为《空气空气在哪里》。

通过本章内容学习,让幼儿认识空气存在,解空气基本特性,并能够简单描述空气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空气基本特性,知道空气在我们生活中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并认识到空气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受空气存在,并解空气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探测器、气球、塑料瓶、沙子、水、湿毛巾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充满气气球,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有什?”(引导幼儿回答:“气球里充满空气。

”)(2)接着提问:“空气在哪里?我们怎看不到它?”(引导幼儿思考空气无形无色特性。

)2. 例题讲解(1)通过空气探测器,让幼儿观察探测器在空气中变化,讲解空气存在。

(2)展示塑料瓶、沙子、水等物品,让幼儿通过实验,解空气基本特性(如: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空气,引导幼儿想象空气样子。

(2)组织幼儿进行“找空气”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空气存在。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空气在哪里》2. 内容:(1)空气是无形无色。

(2)空气能占据空间,有重量。

(3)空气在我们生活中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空气,并描述它特点。

2. 答案示例:空气是无形无色,像一个大大透明泡泡,包围着我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幼儿对空气概念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更好地感受空气存在。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空气现象(如风、云、雾等)。

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

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引言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可以探索和发现自然界的奥秘。

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空气在哪里》,旨在通过实际观察和简单实验,帮助幼儿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活动目标1.认识空气是无形的、占据空间的物质。

2.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学习如何保护和利用好空气资源。

活动过程第一步:探索空气为了帮助幼儿认识空气的存在,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 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询问他们是否能看到空气,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看不到空气。

2. 给幼儿展示一个空气球,并问他们空气球里面装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空气在没有装满的空间里。

3.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一个小球,引导幼儿观察小球的运动。

说明这是由于空气的存在,空气对物体具有推力。

4. 指导幼儿通过吹气、呼气等实验,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和动力。

第二步:空气是可以移动的为了让幼儿理解空气可以移动的概念,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 给幼儿展示一个风筝,并向他们解释风筝飞起来的原因是因为空气的推力。

2. 引导幼儿体验吹风对物体的影响。

可以用吹风机吹叶子或纸片,观察其运动。

3. 让幼儿进行吹气球、拍风车等活动,理解通过呼吸或力量传递使空气发生运动。

第三步:保护空气为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可以进行以下活动: 1. 引导幼儿讨论空气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意识到空气是我们共同拥有的资源,需要保护。

2. 播放关于空气污染的动画片或故事,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3.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空气,例如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 给幼儿展示一张空气质量指数的图片,并帮助他们理解不同颜色表示的空气质量级别。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幼儿们对空气的存在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保护和利用好空气资源。

本次活动通过实际观察和简单实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幼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关心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这里》
中班科学活动:《空气在这里》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发现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

2.感受到空气流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活动准备:
1.较厚的纸。

2.将酱油、醋、麻油、黄酒、碎苹果粒等装在胶卷盒里,并标上号码。

3.空气清香剂或香水。

活动过程:
一、感觉空气。

1.你知道空气在哪里吗?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空气在哪里呢?
2.幼儿各自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进行尝试。

3.引导幼儿拿着厚纸靠近脸呼气或吹气,感觉空气的流动。

说说自己的感觉。

(痒痒的、暖暖的)
4.引导幼儿用手像扇子一样在脸旁扇动,再次感受空气的流动与存在。

5.原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到处都有。

二、嗅觉大师。

第1页/ 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