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

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 学会观察和描述树木的外部特征;c. 培养对树木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d.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2. 过程与方法:a. 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实验;c. 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了解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 学会观察和描述树木的外部特征。
2. 教学难点:a. 学生对树木外部特征的观察和描述;b. 学生对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利用多媒体展示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b.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并提出与树木相关的问题。
2. 了解树木的外部特征:(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树木的树干、树皮、树叶、树花等外部特征,让学生描述树木的外部特征。
b.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树木特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实验:观察树木的生长和变化:(20分钟)a. 将一颗小树苗植在透明的花盆中,并放置在教室窗户边的阳光下。
b. 每周观察树木生长的变化,在科学笔记本中记录观察结果。
c. 学生自由讨论树木生长的原因,并在小组合作中提出解释。
4. 小结:(5分钟)a.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树木的外部特征有哪些?b.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并点评学生的学习表现。
四、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继续观察和记录树木生长的变化,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2. 鼓励学生保护和绿化校园环境,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
3. 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们观察家附近的树木,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身边的树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身边的树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身边的树引言:树是大自然中独特而重要的存在。
它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氧气和食物,还提供了栖息地和气候调节功能。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帮助幼儿们认识身边的树,理解它们的特点和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学习,发展对树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一、目标:1. 认识树的外观和特征。
2. 理解树的重要性和功能。
3. 培养保护树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准备:1. 树叶、树枝、树皮等树木的部分。
2. 图片或图片书籍,展示不同种类的树。
3. 一片树荫下的户外学习场地。
三、教学活动:1. 观察树的外观和特征(15分钟)- 带领幼儿们到校园附近的树荫下,观察周围的树木。
- 鼓励幼儿们仔细观察树木的样子,围绕树干看看有没有树皮;仔细看树枝,有没有叶子;摸摸树的叶子,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 引导幼儿们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树木的外貌和特征。
2. 讨论树的功能(20分钟)- 引导幼儿们注意到树木为我们提供的许多好处,比如给我们阴凉、提供氧气等。
- 给幼儿们展示一些图片或图片书籍,让他们认识不同种类的树。
- 引导幼儿们谈论树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例如木材用于建筑、果树可以提供水果等。
- 引导幼儿们思考树木为动物提供的栖息地和食物。
3. 制作树叶画(25分钟)- 准备一些白纸和彩笔。
- 让幼儿们观察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并在纸上画出树叶的形状。
- 鼓励幼儿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画纸上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使树叶更加生动。
4. 室内角色扮演(20分钟)- 布置一个角色扮演区域,模拟一个小花园或森林的场景。
- 让幼儿们扮演各种角色,如树木、小动物、花卉等。
- 引导幼儿们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树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5. 总结讨论(10分钟)- 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们对树的认识的增加。
- 引导幼儿们回答以下问题: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四、延伸活动:1. 树木观察日记:带领幼儿们在校园或社区中进行树木观察,并让他们每天记录树木的变化和特征。
中班我身边的树教案

中班我身边的树教案作者:来源:上传时间:2014-08-0一、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树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在讲讲做做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布置大森林的场景、各种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动画及相关设备、一棵大树、小树叶若干、蜡笔三、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①各种小动物乘上小火车,我们一起出发去“大树妈妈”家庆祝生日。
②用歌声呼唤大树妈妈随音乐大树妈妈上,抚摸她心爱的宝贝们。
2、讲讲大树的本领老师示范为大树妈妈献上自己的祝福老师:我们都是大树妈妈的宝贝,我们离不开大树妈妈,大树是小猴、小兔、大象、小鸟等各种小动物、还有我们小朋友们的家。
这是我给您的生日礼物———“大树是我们的家”。
大树妈妈很高兴回送了一片小树叶。
幼儿为大树妈妈献上祝福先看动画,引导幼儿结合原有经验说出大树妈妈的一项本领。
大树妈妈为送过祝福的小朋友发小树叶。
①大树是一把大伞挡住炎热的太阳,我们在大树下乘凉。
②大树为我们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造成各种工具、物品。
③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能吐出“氧气泡泡”使空气新鲜,使我们都能吸到氧气。
大树把黑黑的灰尘、有害的气体都吸进去,并减弱噪声,保护我们。
庆祝生日大家手举小树叶,围着大树妈妈唱生日歌。
3、救救大树从远方飘来了一片枯黄的小树叶,这是寄给大树妈妈的信:大树妈妈很伤心,我们一起为小鸟想办法如何保护树木?4、做片小树叶①出示那棵没有树叶的枯树,大家想办法救他:我愿“做”一片小树叶,陪伴在大树身边。
②在每一片小树叶上画大树和花草,表达自己的心愿,“说说”自己的心理话,贴到大树妈妈身上救活她。
编辑:cicy关键词: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树妈妈生成课活动设计——赵文楠活动名称:树叶活动目标:1. 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鼓励幼儿观察秋天到了之后身边事物发生的变化,激发幼儿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秋风起了,树叶宝宝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老师捡到了一些,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树叶像什么啊?二、理解表达诗歌内容教师:来了好多好多小动物捡树叶,你们猜猜都有那些小动物来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根据动物特点来猜教师:身体小又小,力气大无穷,又爱搬,又爱扛,猜猜它是谁呢?幼儿:蚂蚁。
中班科学活动:我身边的树

中班科学活动:我身边的树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可以看到许多树木,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科学活动中,我们将组织孩子们一起了解树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通过互动体验,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感知树木,增强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步骤第一步:观察树木的结构我们将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观察树木的结构。
可以从树的种类、树皮、叶子、枝条等方面入手,帮助孩子们了解树木的特点,同时引导孩子们使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树木的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描述树的形状、树皮的颜色和纹理、叶子的形状和颜色等等。
观察树木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孩子们对树木的认知,还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二步:了解树木的功能树木不仅给人类带来美丽的景观,还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一起探讨树木的功能,例如,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等。
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没有树木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如何保护树木让它们能够继续为我们服务?通过了解树木的功能,让孩子们了解树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三步:树的分类树木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树木的特点和形态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根据树的枝干是否有叶子将树分为针型树和阔叶树;或者可以根据树的习性将树分为常绿树和落叶树等。
通过分类,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同时增强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第四步:互动体验在活动的最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动手亲近树木。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捡拾树叶、树皮等物品,通过触摸、嗅闻等方式感受树木的气息和生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安排一些互动游戏,例如树叶拼图游戏、小树苗种植游戏等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享受乐趣、增强记忆。
通过互动体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孩子们会更加爱护自然世界。
总结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了解自然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感知树木,学习树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科学《我身边的树》(精选五篇)

科学《我身边的树》(精选五篇)第一篇:科学《我身边的树》科学——我们身边的树(动植物)活动目标:1.学会做简单的调查,初步了解周围常见树木的名称和特征。
2.学会根据花、叶、果实等特征辨认树木。
3.懂得爱护周围的绿化环境,愿意参与照顾花草树木的活动。
活动准备:1.课前请家长指导幼儿对常见树木进行简单的调查、了解与记录。
2.榕树、芒果树、香蕉树、桃树及它们各自的果实、叶子、花图片活动过程:一、分享前期调查经验二、游戏“帮桃树妈妈找树宝宝”,加深对常见树木的认识。
1.榕树这是桃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抓住榕树的特点——有气根 2.芒果树这是桃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谁的妈妈?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引导幼儿从树的高矮、粗细、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仔细观察和辨认。
3.香蕉树这是桃子宝宝的妈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谁的妈妈?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引导幼儿从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仔细观察和辨认。
4.桃树这是桃子宝宝的妈妈吗?为什么?你是从哪里认出来的?三、游戏《帮果宝宝、花宝宝、叶宝宝找树妈妈》1.引导幼儿将果宝宝、花宝宝、叶宝宝图片贴在相应的树妈妈图上。
2.检验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及时帮助幼儿纠正错误。
四、讨论如何保护身边的树木引导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方案,如插上爱护树木的提示牌、在树木周围围上栅栏、定期给树木浇水。
第二篇:小学科学我学习了观察我学习了观察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1、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
2、在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2、意识到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对观察方法进行总结和掌握。
教学重点: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在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教学准备:大白纸、放大镜、实验记录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导入: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这一学期你经历了哪些观察活动?(一)感官观察的总结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你怎样才能选出一个又红又甜的西瓜呢?2、学生汇报。
中班我们身边的树教案

中班我们身边的树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让中班幼儿亲身感受和了解身边的树,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对植物的兴趣。
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促进其综合发展。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树的观察和感知能力;2.让幼儿了解树的特征及其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一棵真实的小树;2.雨伞、塑料蓝蓝、水桶;3.根茎叶片等植物部分的图片或模型;4.绘本《小树和大树》;5.彩色笔、纸、胶带等。
四、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身边的树1.带领幼儿一起出校园,观察校园里的树木。
•注意观察树的外形、树干、树叶、树花等特征。
2.回到教室,让幼儿将观察到的树的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可以使用彩色笔、纸进行绘画,可以让幼儿使用树叶等自然材料进行拓印。
3.让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贴在墙上进行展示,并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二:种植小树1.引导幼儿了解种植小树的方法和过程。
•可以通过图片或模型来简单介绍种植小树的步骤。
2.将一棵小树植入花盆中,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
•需要提前准备好花盆和土壤。
3.分小组让幼儿一起为小树浇水,并观察小树的生长情况。
•可以让幼儿轮流进行浇水并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三:阅读绘本《小树和大树》1.给幼儿讲述《小树和大树》的故事。
•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述,或者直接展示绘本。
2.与幼儿一起回顾和讨论故事中小树和大树的特点和重要性。
•引导幼儿思考小树和大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活动四:制作树叶雨伞1.引导幼儿思考树叶的作用,并介绍人们制作树叶雨伞的方法。
2.给幼儿准备好雨伞骨架和一些树叶。
•注意选择有多个小叶子的树叶。
3.引导幼儿将树叶用胶带固定在雨伞骨架上,制作出树叶雨伞。
4.让幼儿在户外体验树叶雨伞的效果。
•在阳光下或有微弱雨滴时,让幼儿用树叶雨伞遮挡。
五、教学总结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树,并思考树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中班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

中班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中班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树,并理解树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关爱意识。
3. 培养幼儿的绘画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和言语描述树的特征和作用。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树的图片、干树枝、树叶等实物。
2. 绘画纸、颜料、画笔、蜡笔等。
3. 教学游戏道具。
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 呈现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 与幼儿对话,询问他们是否见过树,让他们描述树的特点。
【新课呈现】1. 通过干树枝和树叶的实物,向幼儿展示树的不同部分,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2. 向幼儿介绍树的基本生长过程,包括从种子发芽到长出根、茎和叶子等。
【知识讲解】1. 解释树的作用,如供氧、净化空气、防风固土、提供栖息地等。
2. 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的树,如柳树、槐树、松树等,并简单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应环境。
【游戏互动】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游戏,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树木名称。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找出他们小组所代表的树,并进行展示。
2. 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一起合作,将不同种类的树贴在大树模型上,让幼儿感受到树的生态多样性。
3. 教师出示绘画纸和绘画工具,引导幼儿绘制他们自己心中的树。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色彩和图案表达自己对树的理解和感受。
【综合活动】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棵树,观察树的不同部分,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 小组展示时,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描述,用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物,以加强表达的效果。
3.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彼此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向其他小组提问、听取回答,加深对树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总结】1.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树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引导幼儿思考,树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保护树木,爱护自然环境。
4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树

4.师幼来到第四棵树——桃树前。讨论:这是桃子宝宝的树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参与游戏:帮果宝宝、花宝宝、叶宝宝找树妈妈根据花叶、果实的特征辨认树木。
四、活动延伸:讨论如何保护身边的树木。
师:小朋友分享了自己认识的树,现在要请你们帮忙做件事情,桃子宝宝找不到树妈妈,你能帮忙它吗?
1.师幼来到第一棵树——榕树前。讨论:这是榕树叶宝宝的树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捉住榕树的特征——有气根)
2.师幼来到第二棵树——芒果前。讨论:这是芒果宝宝的树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树的高矮、粗细,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等)
师:树妈妈寄给我们带来果实,又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清新,我们要怎样爱护树妈妈呢?
反馈
观察分析:
调整策略:
周宁实幼教学活动设计
内
容
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边的树(动植物)
活
动
目
标
1.学会做简单的调查,初步了解周围常见树木的名称和特征。
2.学会根据花、叶、果实等特征辨认 Nhomakorabea木。3.懂的爱护周围的绿化环境,愿意与照顾花草树木的活动。
活
动
准
备
1.请家长指导幼儿对常见树木进行简单的调查、了解、并记录其特征。
2.树妈妈若干((榕树、芒果树、香蕉树、桃树),以上四种植物的果宝宝、叶宝宝图片若干。
重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周围常见树木的名称和特征。
2.难点:学会做简单的调查,学会根据花、叶、果实等特征辨认树木。
活
动
过
程
一、分享前期调查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我身边的树》
活动目标
1.了解几张常见树的名称及特征,能用调查、分类的方式通技术的种类。
2.领养小树,并尝试做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参观幼儿园里的树,对树产生兴趣。
2.园内的树木图片、统计表、调查表。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头上长着千条辫,迎风摇摆在路边。
(柳树)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除了见过柳树,还知道哪些树木?
2.室外观察,了解常见树木的名称及特征,激发幼儿对园内树木的兴趣。
(1)整体观察: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幼儿园里的树,(banzhuren)鼓励幼儿说出有哪些树木,他们种在哪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局部观察:选择一棵树,引导幼儿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及不同部位的粗细、大小、长短等进行仔细观察,并怀抱大树,感知
其粗细。
3.学习统计记录,鼓励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
(1)出示统计表,教给幼儿分析记录的方法。
表中第一行代表什么,怎样记录,用什么来表示。
(2)幼儿分组记录,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3)介绍自己的调查表,说说观察到的树有什么特点。
活动延伸
(1)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协商讨论怎样照顾树木,每天要做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
在教学时,使学生了解到: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大体分为树根、树干和树冠三大部分。
本节课我还采用了对比观察的方法从树干、树枝、树叶等不同方面表现形形色色的树。
从树的外形、树的高矮、树干的花纹、树叶的不同形状等方面来对比。
让学生知道,树木能调节温度、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