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等级分类
掌握咖啡的魔力了解咖啡因含量与烘焙度的关系

掌握咖啡的魔力了解咖啡因含量与烘焙度的关系咖啡,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
然而,除了咖啡的味道和香气外,你是否也了解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与烘焙度之间的关系呢?掌握咖啡的魔力,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个问题。
一、咖啡因和烘焙度——完美的结合咖啡因是咖啡所含的最为人知的成分之一。
它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增加警觉性和精力。
咖啡因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咖啡豆的烘焙度。
1. 烘焙度的分类咖啡豆的烘焙度主要分为浅焙、中焙和深焙三个等级。
浅焙的咖啡豆色泽较浅,咖啡因含量相对较高;中焙的咖啡豆色泽适中,咖啡因含量适中;而深焙的咖啡豆颜色较深,咖啡因含量较低。
换言之,烘焙的时间越长,咖啡因的含量就越低。
2. 咖啡因含量与烘焙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烘焙度越高的咖啡,咖啡因含量越低。
这是因为随着烘焙时间的延长,咖啡豆内的咖啡因会逐渐分解和挥发。
因此,对于追求浓郁口感和烟熏气味的咖啡爱好者来说,深焙咖啡可能会是他们的首选。
而喜欢清新口感和酸度的消费者则更倾向于选择中焙或浅焙咖啡。
二、咖啡的不同类型和烘焙度除了烘焙度的不同外,咖啡还可以根据制作方法和产地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咖啡在魔力和咖啡因含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 阿拉比卡咖啡阿拉比卡咖啡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咖啡品种之一,也是高档咖啡的代表。
这种咖啡豆通常具有较高的香气和酸度,且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
经过不同程度的烘焙,阿拉比卡咖啡的口感和风味会有所不同。
2. 罗布斯塔咖啡罗布斯塔咖啡是另一种常见的咖啡品种,它通常具有浓郁的风味和苦涩的口感。
相比阿拉比卡咖啡,罗布斯塔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更高。
因此,对于想要享受浓厚刺激的咖啡体验的人来说,罗布斯塔咖啡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三、不同烘焙度的咖啡的特点不同烘焙度的咖啡具有各自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烘焙度和相应的特点:1. 浅焙咖啡浅焙咖啡具有明亮的口感和酸度,带有花香和果香的香气。
咖啡豆的规格与等级

咖啡豆的规格与等级
咖啡豆的规格与等级
未采摘而成熟的红色咖啡豆俗称为的咖啡樱桃。
每棵咖啡树可生产约4公斤的咖啡樱桃,再去除杂质及果肉果皮後,约得0.8公斤的生咖啡豆(未经烘焙者)。
它的规格和等级可以几各方面划分:
A.水洗式/非水洗式
水洗式: 於水槽中,以水流及器具摩擦後,去除果肉及胶质後乾燥,称为水洗式咖啡豆,其品质均一。
非水洗式:阳光自然乾燥後,以去壳机除去果肉果皮,其品质不稳定。
B.平豆/圆豆
咖啡的果实是由两颗椭圆形的种子相对组成的。
互相衔接的一面为平坦的接面,称为平豆。
但也有由一颗圆形种子组成
的,称为圆豆,其味道并无不同。
C.咖啡豆的大小
D.海拔
依照栽培地的海拔標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級。
一般而言,高地豆較低地豆的品質佳,而且因運費增加,價格也較高。
E.品质
依统计方法,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百分比「瘕疵数」,决定品质类的依据,瑕疵数越小,品质越高。
F.口味
巴西、海地、肯亚、萨依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经过口味测试後方可出口。
咖啡豆烘焙色值

咖啡豆的烘焙色值是用来描述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的颜色的指标。它通常使用国际咖啡组 织(ICO)制定的标准,将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着特定的颜色范 围。
以下是ICO制定的常见咖啡豆烘焙色值等级:
1. 浅度烘焙(Light Roast):颜色较浅,呈现浅黄色至浅棕色。
2. 中度烘焙(Medium Roast):颜色较深,呈现中等棕色。
咖啡豆烘焙,也与咖啡的风味和口感有关。浅度烘焙通常保留了 咖啡豆的原始风味,酸味和花香较为突出;而深度烘焙则使得咖啡豆的风味更加浓烈,苦味 和焦糖味更为显著。
因此,烘焙色值是咖啡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用来描述和比较咖啡豆烘焙程度的一种标准。
咖啡豆烘焙色值
3. 中深度烘焙(Medium-Dark Roast):颜色较深,呈现深棕色至中等黑色。
4. 深度烘焙(Dark Roast):颜色较深,呈现深黑色。
5. 特深度烘焙(French Roast):颜色最深,呈现非常黑色,甚至出现油亮的表面。
这些色值等级并非绝对,可能会因不同的烘焙师和地区而有所差异。此外,不同的咖啡品 种和产地也会对烘焙后的颜色产生影响。
咖啡界中顶级的存在-瑰夏,是怎么划分等级的?

咖啡界中顶级的存在-瑰夏,是怎么划分等级的?
瑰夏咖啡是世界上最贵咖啡之一,是由巴拿马出名的Boquete或Chiriqui省产出的瑰夏咖啡。
瑰夏咖啡已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它的香气和口感令人难以忘怀。
瑰夏咖啡品质等级分为三种: AAA、AA 和 A。
AAA级瑰夏咖啡被认为是最上乘的瑰夏咖啡,它的口感最浓郁,具有最强的风味。
AA 级咖啡的口感相对较淡,但仍具有淡淡的浓郁风味,而 A 级咖啡则味道更淡,其浓郁度基本上只比星星级低一等。
每一种瑰夏咖啡等级都有许多因素来确定。
首先,咖啡豆的等级由颜色、大小、形状和某些特殊性状来确定。
另外,运送方式决定了咖啡整体的品质。
最后,咖啡烘焙师的技巧决定了咖啡最终的口感。
瑰夏咖啡的品质分类很重要,它不仅取决于咖啡的等级,还取决于它的口感。
从最上乘的 AAA 级到最薄弱的 A 级,瑰夏咖啡的品质在变化,从浓郁的口味到较淡的口感,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风格与口味。
瑰夏咖啡的等级非常明显,不仅取决于它的口感,还取决于它的颜色、大小、形状和某些特殊性状。
一般而言,AAA级瑰夏咖啡最上乘,AA级咖啡口味最淡,A级咖啡最薄弱。
综上所述,瑰夏咖啡是一种特殊口感和气味的咖啡,它的等级划分可以帮助消费者在挑选咖啡时有章可循。
咖啡豆分级

咖啡品质分级并没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标准,每个国家的分级方式各是不相同的。
因此,咖啡分类是根据适用于各个生产国的一些特征来进行的.从一个袋子中取出咖啡豆的样品根据该生产国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针对这些样本进行评级,依照评价诀定其好坏口大部分咖啡分级的特征有:外形(豆的大小、均匀度、颜色),样品中欠点豆的数量,盛杯品质,包括口昧和醇度,还有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各国家之间的不同分级和术语表述不同,所以咖啡质量的标准仅和该国生产的咖啡种类相关,如果不熟悉一个国家原始的分类标准,了解咖啡的真正质量是很难的。
但至少每个国家之间还有一个固定统一的参考:都以标准化的筛子来诀定咖啡豆的大小,所以购买者不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咖啡豆多大算大,多小算一种咖啡豆可能附有特别的地名,或处理方式(水洗或非水洗),也可能有标题,或仅在后面有个字母、数字。
在某些咖啡业国有化的国家里,分级体系似乎让人毫无兴趣口比如肯尼亚,一袋子咖啡可能是:水洗法AA,再带一个数字来表示十分之一的盛杯品质级别口然而就是这种听起来普通的咖啡被大部分专家一致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
大部分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国家则以海拔来表示品质。
像哥斯达黎加的东部区生产LGA kLaW Graven Atlanti。
大西洋低海拔),MGA(Medium Graven Atlanti。
大西洋中海拔),HGA( High GraumAtlantic大西洋高海拔);西岸斜坡地生产HB (Hard Bean硬豆),MHB (Medium Hard Bean中级硬豆),GHB(Gaad Hard Bean优级硬豆)和SHB(Strictly Hard Bean极硬豆)。
豆子越硬,种植海拔越高,价格就越高。
哥斯达黎加最好的种植园会标注自己的袋子并标明海拨,另外和尼加拉瓜一样,哥斯达黎加也都采用有异国风味的地区名字。
危地马拉在海拔上的标注则比较模糊,从海拔700米到1700米:"Good Washed"(好水洗豆),"Extra Good Washed'(超好水洗豆),"Prime Washed"(优级水洗豆),"Extra PrimeWashed"(超优级水洗豆),“Semi Hard Bean(SH)”半硬豆,`Hard Bean (HB)”硬豆,"Fancp Hard Bean”特级硬豆和“Strictly Hard Bean(SHB)”极硬豆。
咖啡豆品种分类

咖啡豆品种分类咖啡豆是咖啡的原料,其品种分类主要分为阿拉比卡咖啡和罗布斯塔咖啡两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咖啡豆的特点和区别。
一、阿拉比卡咖啡阿拉比卡咖啡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咖啡豆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咖啡品种之一。
其主要产地为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点是口感柔和、香味浓郁、酸度高、苦味低,且含有较高的咖啡因。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颜色为淡棕色,表面光滑,形状较为平整,大小较为均匀。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品质受到产地、海拔、气候、土壤、采摘和烘焙等因素的影响。
二、罗布斯塔咖啡罗布斯塔咖啡是一种较为普及的咖啡品种,其主要产地为巴西、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
罗布斯塔咖啡豆的特点是口感浓烈、香味较弱、酸度低、苦味较高,且含有较高的咖啡因。
罗布斯塔咖啡豆的颜色为深棕色,表面较为粗糙,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均匀。
罗布斯塔咖啡豆的品质受到产地、海拔、气候、土壤、采摘和烘焙等因素的影响。
三、阿拉比卡咖啡和罗布斯塔咖啡的区别1.产地不同:阿拉比卡咖啡主要产自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而罗布斯塔咖啡主要产自巴西、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
2.口感不同:阿拉比卡咖啡口感柔和、香味浓郁、酸度高、苦味低,而罗布斯塔咖啡口感浓烈、香味较弱、酸度低、苦味较高。
3.咖啡因含量不同:阿拉比卡咖啡含有较高的咖啡因,而罗布斯塔咖啡含有更高的咖啡因。
4.外观不同:阿拉比卡咖啡豆的颜色为淡棕色,表面光滑,形状较为平整,大小较为均匀,而罗布斯塔咖啡豆的颜色为深棕色,表面较为粗糙,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均匀。
总之,阿拉比卡咖啡和罗布斯塔咖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来选择。
同时,不同的咖啡豆品种也需要不同的烘焙方式和磨豆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味。
咖啡豆种类和烘焙技巧

咖啡豆种类和烘焙技巧咖啡,一种充满魅力的饮料,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咖啡的美味,离不开豆种与烘焙技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咖啡豆种类和烘焙技巧,带你领略咖啡的不同风味和丰富多样性。
一、咖啡豆种类咖啡,主要有两种品种:阿拉比卡(Arabica)和罗布斯塔(Robusta)。
阿拉比卡咖啡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约占全球咖啡产量的75%。
罗布斯塔则是一种更为粗糙的品种,价格低廉,质量较低,也更耐虫害和干旱。
除了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之外,还有一些罕见的咖啡品种,如蓝山咖啡、孟加拉咖啡、卡杜拉咖啡等。
这些咖啡豆通常生长在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严苛,生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品质卓越。
而不同的咖啡豆品种也各具特色,味道有所不同。
阿拉比卡咖啡豆味道醇厚、芳香、口感柔和,适合浓缩咖啡、新鲜萃取、手冲等方式制作;罗布斯塔咖啡豆则味道较为浓烈,口感偏苦,适合用于浓郁的意式咖啡、卡布奇诺等混合咖啡。
此外,咖啡豆的产地也影响着咖啡的味道。
世界各地的咖啡产区由于气候、土地、海拔等自然条件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咖啡豆具有不同的香气、口感、酸度等特点。
如巴西咖啡豆香气浓郁、口味饱满,哥伦比亚咖啡豆酸度较高、香气浓郁,耶加雪菲咖啡豆则有着明显的花香和柑橘香气等等。
二、咖啡的烘焙技巧除了咖啡豆品种的不同外,咖啡的烘焙也是影响咖啡风味的重要因素。
烘焙的过程是将咖啡豆放进烤箱,通过高温将咖啡豆烤制至不同程度的烘焙度,使得咖啡豆散发出不同的香气与口感。
咖啡烘焙分为浅焙、中焙和深焙三个等级。
浅焙通常将咖啡豆烘焙至烘焙度不到70%,这时咖啡豆仍能保留其本来的口感与风味,但豆子颜色偏青,香气和口感较为轻盈。
中焙通常将咖啡豆烘焙至烘焙度70%-85%之间,这时豆子颜色呈现出深棕色,香气与口感更为浓郁,适合制作意式咖啡、卡布奇诺等强烈香味的饮品。
深焙则将咖啡豆烘焙至烘焙度达到85%-100%以上,豆子颜色变成了深黑色,香气浓烈,口感苦涩。
6、咖啡豆的分级

咖啡豆的分级一、咖啡豆的筛选1、分等咖啡豆分等首先按大小,然后按密度,除了两个特例,所有的咖啡豆都有相当规格的尺寸和相同的比例,它们的一面是平的,另一面是半椭圆的。
特例就是形状上更趋于椭圆的豌豆形咖啡豆和颗粒大的巨型咖啡豆(也就是马拉戈日皮咖啡豆),这两种咖啡豆的价格总是高一些。
总体上说,大的咖啡豆品质较好。
咖啡豆的尺寸分级通常是以10-20来表示,但有一些国家是用对应于一定尺寸的级别,例如AA级,来对咖啡豆进行分等。
确定咖啡豆尺寸的方法是让它们通过一个筛子。
但即使如此,相同尺寸的咖啡豆之间也可能存在重量的差异,而且必须剔除坏的、皱缩的咖啡豆。
把不想要的咖啡豆与好咖啡豆分开,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重力和空气。
压缩空气法是手工操作的,需要较高的技术,它利用喷气机把重的和轻的咖啡豆分开。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重量分离器,通过把咖啡豆放在升高的盘子上,让空气通过它们,使重的咖啡豆落下来,这也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方法,如能恰当地使用,就能更精确有效地分离咖啡豆。
2、分类在分等后,就是把这些咖啡豆进行分类。
去除腐烂的、黑的、变酸的和过度发酵或没有去壳的咖啡豆。
这一过程需要靠眼力,把豆子放在移动的皮袋上检查,并区别分类。
其他方法包括:电子颜色分类法(主要用于罗百氏特咖啡豆)和重铬酸盐方法(利用光检寻找坏豆子)。
然而,目前最好的检验分类器仍然是人类的眼睛。
但是,毫无疑问高科技微处理系统最终将完全取代这一过程。
二、咖啡豆的种类1、阿拉比卡咖啡(Coffee Arabica)(1)风味特色阿拉比卡咖啡拥有多变而宽广的潜在风味。
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气候产地生产的阿拉比卡咖啡通常具有各自的特色,未经烘焙时闻起来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气味,经过适当的烘焙后,展现出果香(中浅焙)与焦糖甜香(深烘焙)。
(2)市价与用途上等的阿拉比卡咖啡需要繁复的手工摘采,挑选与细致的处理过程,因此全世界最昂贵,最优秀的咖啡豆为阿拉比卡种咖啡。
2、罗布斯塔咖啡(Coffee Robusta)(1)风味特色罗布斯塔咖啡俗称粗壮豆,通常风味较为平凡、呆板,不同地区与不同气候产生的风味差异并不太大,未经烘焙时闻起来如同生花生般的气味,烘焙后的味道通常介于麦仔茶味(中浅烘焙)与橡胶轮胎味(深烘焙),难以展现细致的风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
• 目前各生产国都有其各自独立的标准。最常被采用的标准如下: A:水洗式/非水洗式 B:平 豆/圆 豆 C:过滤网(咖啡豆的大小) • 如巴西、哥伦比亚、坦桑尼亚等多数国家皆采用C种分类法。虽说咖啡豆的 大小与品质未必有绝对关系,但可以使生咖啡豆的大小一致。 • D:以标高分类 • 依照栽培地的标高,可分三、四、七等各等级(各国标准不同)。如墨西 哥、洪都拉斯等采三等级;危地马拉则采用七等级。一般而言,高地豆较 低地豆的品质佳,而且因运费增加、价格也较高。 • E:品质类型 • 将一定量的样品中所含之掺杂物(瑕疵豆)的种类与数量换算成「瑕疵 数」,以某总和为决定品质类型的基准。巴西、衣索比亚、古巴、秘鲁等 数国均设有瑕疵数的基准,其值越小越好。 • F:依口味订定规格 • 巴西、海地、肯尼亚、萨尔瓦多等国均有其独自的测试口味方法,经过口 味测试后方可出口。 ●出口业者名: 表示输出咖啡豆的船舶、出口业都名等
大小(过滤筛目)
口味分类
哥伦比亚
按照咖啡豆大小来区分的等级
出口的最高等级:筛目17号以上的咖啡豆占80﹪以上
标准品:是指筛目14至16号之间的咖啡豆。
其他:13号以下供国内消费 坦桑尼亚 按照咖啡豆大小和重量区分等级 从大(重)到小(轻)依次为:AA级(6.75㎜以上)、A级(6.75-6.25 ㎜)、B级(6.25-6.15㎜)、C(6.15-5.9㎜),比以上更轻、更小 的咖啡豆,用AF、TT、F等来表示。
等级规格
名称 等级 缩写 标高
1
严选良质豆 等级、规格:
S.H.B
4500
2
上等咖啡豆
H.B
4000~4500
3
中等咖啡豆
S.H
3500~4000
4
特级上等水洗咖啡豆
E.P.W
3000~3500
5
上等水洗咖啡豆
P.W
2500~3000
6
特优水洗咖啡豆
E.G.W
2000~2500
7
优质水洗咖啡豆
G.W
阿拉比卡种 罗布斯达爪哇咖啡
阿拉比卡种
水洗法
可纳咖啡
• 混合咖啡的调配 • 咖啡豆因树种、产地不同而各具个性,酸、苦、 甜及气味、风味等有微妙的差异。将各种咖啡 豆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创造出独特的新口味就 是混合咖啡。 • 口味均衡的混合咖啡(酸味、苦味、香味的最 佳配合) • 顶级的混合咖啡是酸味、苦味、香味的最佳配 合,将这些特点的咖啡豆混合在一起调配出的 咖啡 • 第十一节 咖啡的主要鉴别方法
咖啡豆的主要品种及特点
品种 加工方法 品牌 产地 咖啡口感 阿拉比卡种 罗布斯达种 阿拉比卡种 水洗法 水洗法 水洗法 蓝山咖啡 云南咖啡 哥伦比亚咖 啡 南美洲 亚洲 南美洲 苦味重,酸味适中,香味浓郁,微酸甘醇替、微酸 至中酸。 浓而不苦、香而不烈、柔顺、柔软香醇、略带果酸 味 苦味重,酸味适中,香味浓郁,微酸甘醇替、微酸 至中酸。
咖啡豆等级分类
以咖啡豆的大小分类 咖啡豆各国有各国的等级标准,其中之一是按大 小来分类。这种分类的方法是采用专用的过滤筛, 依照筛目大小分出咖啡豆的大小,筛目标号越高, 咖啡豆越大。
以咖啡豆大小分类
国家 分类类型 具体说明 巴 西 品质类型(缺陷豆的多少) 300克咖啡豆中混入的缺陷豆的数量多少,分别用NO2-NO8来表示等级, NO2为最优等。 按过滤筛目大小,标号20-13。20号的筛目直径为8㎜,19号的筛目直径为7.5 ㎜,13号直径5.25㎜。 有柔和(柔和而略带甜味)、浓烈(刺激性的浓重口味)等不同口味
肯尼亚
咖啡豆大小/重量/形状区分等级
AA级(7.2㎜)、AB级(6.8㎜)、C级(比A和B更小)、TT级(从AA 和AB中选出的重量更轻的豆)、T级(从C级中选出的重量更轻的 豆)等。
• 以海拔高度分类 • 高海拔地区温差大,所产的咖啡豆质地紧密, 品质好,口味酸香适口。因此,咖啡种植地海 拔越高,成交价格也越高。 • 中美洲主要咖啡生产国海拔分
以海拔高度分类
以海拔高度分类 高海拔地区温差大,所产的咖啡豆质地紧密,品 质好,口味酸香适口。因此,咖啡种植地海拔越 高,成交价格也越高。 中美洲主要咖啡生产国海拔分
国家 墨西哥
分类方法 海拔1700米以上产的咖啡豆为最高等级,称为Strictly High Grown(SHG),海拔1000—1600米产的咖啡豆称为 High Grown(HG),海拔700—1000米的称为Prime Washed (PW) 海拔1350米以上的高地产的咖啡豆称为Strictly High Bean(SHB),海拔1200—1350米产的咖啡豆称为High Bean(HB),往下在分5级直到海拔600米以下的咖啡豆称 为Good Washed(GW) 海拔1200米以上产的咖啡豆称为Strictly High Grown (SHG),海拔900-1200米的咖啡豆称为High Grown(HG), 海拔600-900米的称为Gentral Standard(CS) 海拔1170-1620米高地产的咖啡豆称为Strictly High Bean (SHB),其中又以靠太平洋一侧出产的咖啡豆为最高级, 海拔990-1170米产的咖啡豆称为Good Hard Bean (GHB), 再往下分4级,直至海拔600米。海拔150-600米的咖啡豆称 为Low Grown Atlantic(LGA),主要是靠大西洋一侧产的 咖啡豆。口味浓郁,味道温和,但极酸
阿拉比卡种
阿拉比卡种 阿拉比卡种
非水洗法
水洗法 非水洗法
巴西咖啡
曼特宁咖啡 摩卡咖啡
南美洲
印尼叫苏门 答腊 埃塞俄比亚 (依索 匹亚) 坦桑尼亚 印度尼西亚 的爪哇 岛 美国夏威夷
口味均衡,酸苦适中,中性、中苦、浓香、微酸、 微苦、内敛,适合做混合咖啡。
取名当地的部落曼特宁部落。颗粒大,苦醇香、香 浓苦,味浓烈。 取名当地的一个港口名字。具有野果香味,口味均 衡,酸醇香、带润滑的中强酸甘性特性 酸味重,略深度烘培后,酸、苦、香味均衡,是做 单品咖啡的上品。 是水洗法中的优质品,酸香味弱,强苦弱甘、无酸。 是制作混合咖啡、冰咖啡的常用品种。 豆形大酸味重、带有甜味。由于产量少,劳动成本
危地马拉
洪都拉斯
哥斯达黎加
咖啡豆的分类
品种 平豆 过滤网号码 20-29 18 17 16 15 14 13—12 圆豆 13—12 11 10 9 8
分辨咖啡豆的要领: 要注意到的咖啡名称与规格名称与规格的表
示
咖啡豆大小 特大 大 准大 普通 中 小 特小 大 准大 普通 中 小
• ●出口港名: • 由所标示的出口港名可知其运送的路线。同一产地或 同一品牌的咖啡都是有一定的路线,因此也都是由同 一港口出口。例如:若所标示者为「巴西· 圣多士」, 则表示这是从圣多士出口的咖啡。但标示「摩卡」的 例外,因为一部份叶门产的咖啡,在出港口出港后, 仍然沿用当年的港口名「摩卡」(摩卡· 马达里)。 此外,衣索比亚产的咖啡也有称为「哈拉摩卡」的。 • ●原种名、品种名: 只有像阿拉伯这样的国家所产的咖啡,会省略标示, 但若是阿拉比卡种与罗布斯塔种发货时,则需写全名。 ●山岳名: 蓝山(牙买加)、加由山(印尼)、克拉尔山(哥斯 答黎加)、克利斯特尔山(古巴)、乞力马札罗山 (坦桑尼亚)、马温多哈根(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都是很有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