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药敏实验

合集下载

药敏试验结果的正确解读

药敏试验结果的正确解读

万古霉素 利 ≤0.5 S μg/m
奈唑胺 替加 ≥8 R
环素
≥≤80.125 RS
≥512 R
2
S
l μg/m l μg/m
万古霉素S折 ≤4 点 利奈唑胺S折 ≤4 点
大肠埃希菌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复方磺胺 头孢曲松 氨曲南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厄他培南 亚胺培南 ESBL筛选
R
I
S
自动化仪器-微量稀释法,抗菌药
头孢他 啶
≤1 187 20
≥2 1
物不能任意选择
4
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 (MIC)
S
I
R
头孢他啶 ≤4 8
≥1
6
GN13
阴 性 菌 药 敏 卡
抗菌药物 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唑啉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CLSI折点


肠球菌属
粪肠球菌 葡萄球菌 属、淋病 奈瑟菌 肠球菌
肠杆菌科
所有菌属 所有菌属 肠杆菌科
可被推测的抗菌药物药敏结果
所有β内酰胺类及与酶抑制剂复合药耐药
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敏感 和耐药 不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 及其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敏感和耐药 亚胺培南敏感 所有β内酰胺类及与酶抑制剂复合药敏感
1
64
4
64
1
64
1
16
0.5
8
0.25
4
0.25
8
2
64
1
16
1
16
16
512
1

如何解读药敏报告及选择抗菌药物

如何解读药敏报告及选择抗菌药物

如何解读药敏报告及选择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报告对于临床有很多指导价值:帮助我们临床选择治疗的抗菌药物,鉴定细菌,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

但临床医生对药敏报告却是一大堆抱怨,最大的抱怨是:报了一堆医院没有使用的药物,而医院使用的药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什么临床治疗无效?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会解读药敏报告,并能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首先必须了解以下概念:1、药敏试验(AST):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抑菌浓度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18至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MBC):指杀死99.9%(降低级3个数量)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2、NCCLS/CLSI:美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3、多重耐药(MDRO):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Multiresistance 可以翻译成多药耐药性、多重耐药性、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

泛耐药(XDR):广泛耐药细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全耐药(PDR):泛耐药细菌指对所有分类的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包括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类和利奈唑胺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

敏感S: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常规用药时到达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的MIC5倍以上。

耐药R:用常规用量治疗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

MIC高于药物在血、体液中可能到达的浓度。

中介 I:被检菌MIC接近血、体液中药物浓度,治疗效果不肯定。

剂量依耐性敏感SDD:依赖于患者所用剂量的菌株敏感性,患者应使用最大的允许剂量。

如何看药敏报告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如何看药敏报告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类抗菌药物(预报药)。 ➢ 对葡萄球菌一代头孢比三代头孢治疗效果好,
故不需要检测三代头孢的药敏结果。
药敏试验中常用的试验药物及其代表的药物
试验药物
菌种
可被推测的抗菌药物结果
苯唑西林/头孢西丁耐药 四环素敏感
葡萄球菌属 所有菌属
所有β-内酰胺类,包括酶抑制剂复合药和碳青霉烯类均 耐药
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
最小杀菌浓度(MBC):指杀死99.9%(降低 级3个数量)的供试微生物所需的最低药物浓度。
报了一堆医院没有使用的药物,而医院 使用的药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
1、药敏试验是参照美国NCCLS/ CLSI(美 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 化协会)每年发布的标准执行,同时作为卫 生部部颁标准执行。
感染致病菌
抗菌药物选择
可供更换的抗菌药物
————————————————————————————————
G+杆菌(需氧)
炭疽杆菌
青霉素,氨苄西林
新氟喹诺酮类(左氧沙星,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加替沙星)
G+杆菌(厌氧)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甲硝唑,万古霉素
替硝唑,去甲万古霉素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天然耐药的药物 万古霉素(中介)
酪黄肠球菌
万古霉素(中介)
粪肠球菌
林可酰胺类、头孢菌素类
屎肠球菌
林可酰胺类、头孢菌素类
克雷伯菌属 沙雷菌属 阴沟肠杆菌
氨基青霉素 、羧基青霉素类 氨基青霉素类、一代头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 头孢西丁
产气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铜绿假单胞菌
如何看药敏报告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敏感度解读
敏感度越高,说明细菌对药物的反应越强烈,治疗效果越好。在药敏试验结果 中,敏感度越高,通常表示该药物是治疗该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中介度解读
中介度解读
中介度表示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通常以M表示。如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中介 度为M,说明该细菌对药物有一定的抵抗力,使用该药物治疗效果可能较差。
中介度解读
中介度越高,说明细菌对药物的抵抗力越强,治疗效果越差。在药敏试验结果中 ,中介度越高,通常表示该药物不是治疗该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耐药度解读
耐药度解读
耐药度表示细菌对药物完全不敏感,通常以R表示。如果药敏试 验结果显示耐药度为R,说明该细菌对药物完全不敏感,使用该 药物治疗效果很差基因的变异和传播机制,
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耐药菌株的监测
02
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遏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耐药机制与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03
通过研究耐药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个体化用药的探索
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
临床实践与研究的结合
药敏试验的目的
01
02
03
指导临床用药
药敏试验结果可以帮助医 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 免盲目用药和耐药性的产 生。
监测耐药性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监测细 菌的耐药性变化,为抗生 素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依据。
控制感染
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控制 感染,减少传播和交叉感 染的风险。
药敏试验的分类
纸片扩散法
将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纸片贴 在细菌培养皿上,通过测量纸片 周围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细菌对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目录
• 药敏试验简介 •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 • 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用药 •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 •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的未来展望

药敏实验中稀释法过程及结果判读

药敏实验中稀释法过程及结果判读

药敏实验中稀释法过程及结果判读一、基本原理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

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主要有琼脂稀释法、肉汤稀释法。

二、试验方法1. 取无菌试管2排,分别为待检菌菌液管和质控菌菌液管,管中为经肉汤倍比稀释的抗菌药物。

(不同抗菌药物对不同的特定细菌所设置的抗菌药物梯度不同。

)2.另再取3支试管,分别作为肉汤对照管、待检菌生长对照管和质控菌生长对照管。

3. 加入不同浓度的含抗菌药物的肉汤和菌悬液后(加入菌悬液的最终浓度-肉汤稀释法105CFU/ml,琼脂稀释法为104CFU/点),置35度培养箱中孵育18-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

例:取无菌试管26支,排成2排。

每管加入MH肉汤2ml,在第一管加入经MH肉汤稀释的药物原液(256mg/L)2ml混匀,然后吸取2ml至第2管,混匀后再吸取2ml至第3管。

如此连续对倍稀释至第13管,并从第13管中吸取2ml弃去。

此时各管含药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25、0.03125mg/L。

第1排试管每管加入待检菌菌液(1×107CFU/ml)0.1ml,第2排试管每管加入质控菌菌液(1×107CFU/ml)0.1ml,最终接种菌量约为5×105CFU/ml三、结果判断药物最低浓度管无细菌生长者(对照管细菌生长良好),即为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资料来自:1,医学百科-《药敏试验》2,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官网--微生物知识分享。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解读
(实用版)
目录
1.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概念与作用
2.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方法
3.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应用
4.结论
正文
一、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概念与作用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是指通过细菌培养实验,观察不同抗生素对某种细菌的杀灭或抑制效果,以判断该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一结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和抗生素耐药现象。

二、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解读方法
1.细菌培养结果:如果培养结果为阳性,化验单上通常会显示培养出的细菌名称。

2.药敏试验:在细菌培养出来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抗菌药共同孵育,以判定抗菌素对细菌的杀灭或抑制效果。

通常用“S”表示敏感,用“R”表示耐药。

3.药敏报告:药敏报告一般会显示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医生可以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的应用
1.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对患者感染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2.监测抗生素耐药情况:通过药敏试验,可以监测抗生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耐药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3.抗生素研发与生产:药敏试验可以为抗生素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有助于优化抗生素结构,提高抗感染效果。

四、结论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和抗生素耐药现象。

药敏试验结果正确解读

药敏试验结果正确解读
敏感折点
Isolate 3 Isolate 4
MIC 0mg/l
Same?
MIC值越大, 治疗失败率越高,
死亡率也越高, 应选择MIC值低的药物
Same?
选择哪个抗菌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
阿米卡星 氨曲南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妥布霉素
MIC (µg/ml)
所有菌属 链球菌属
肠球菌属
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
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地红霉素敏感和耐 药
不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及其与 酶抑制剂的复合剂敏感和耐药
粪肠球菌 亚胺培南敏感
葡萄球菌属、 所有β内酰胺类及与酶抑制剂复合药敏感 淋病奈瑟菌
肠球菌
不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 西林及与酶抑制剂复合剂敏感和耐药
CLSI折点


8
32
8
32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8
2
8
1
4
4
16
2
16
8
32
4
16
1
4
0.5
2
1
4
2
8
16
64
4
16
4
16
32
128
2
4
不能报告完整的MIC!
MIC检测范围


2
32
2/1
32/16
4/4
128/4
4
64
1
64
1
64
1
64
4
64
1
64

药敏试验结果的正确解读

药敏试验结果的正确解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指导 合理用药。
结果解读:根据MIC值判断药物的 抗菌活性,MIC值越低,抗菌活性 越强。
药敏试验的原理
药敏试验是一种检测细菌对药物敏 感性的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纸片法、稀释法、Etest法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理:通过测量细菌在药物作用下 的生长情况,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 感性
病菌因素
病菌种类:不同种 类的病菌对药物的 敏感性不同
病菌浓度:病菌浓 度过高或过低都可 能影响药敏试验结 果
病菌生长阶段:病 菌在不同生长阶段 对药物的敏感性也 不同
病菌耐药性:病菌 可能对某些药物产 生耐药性,导致药 敏试验结果不准确
宿主因素
宿主的生理状态:如年龄、性别、体重等 宿主的免疫状态:如免疫功能、免疫应答等 宿主的疾病状态:如感染部位、感染程度等 宿主的用药史:如既往用药、药物敏感性等
耐药性定义:细菌对药物的耐受性,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 耐药性产生原因:细菌基因突变、药物使用不当、抗菌药物滥用等 耐药性检测方法:药敏试验、基因测序等 耐药性应对策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研发新型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控制等
影响药敏试验结果的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浓度: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稳定性:药物在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可能会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吸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可能会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报告的呈现方式:可以选择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以便于理解和交流
报告的审核和修改:在提交之前,需要对报告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内容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usceptible),
是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使用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
是指细菌对抗菌药中度敏感,常规剂量时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体内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
R(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耐药,药物对细菌的MIC高于应用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应用常规剂量治疗通常无效。

SDD: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剂量依赖性性敏感: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依赖于对患者的用药方案,为了使血药浓度达到临床疗效,采用的给药方案可以是以较高的给药剂量或增加给药频率。

MIC 最低抑菌浓度
定量方法:MIC
定性分析法:纸片扩散法(RAD)
MIC值那个小选哪个?MIC值一样选哪个?根据数值和中介的距离。

(我们的没法看)
不同标本报告的药物不同。

脑脊液标本一般不常规报告口服药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喹诺酮类。

药敏报告出现WT,WT为野生型菌株的意思。

这种细菌无耐药机制。

如果报告中出现头孢曲松和头孢噻污一个中介,一个耐药,需要复核药敏。

折点有没有更新。

现在头孢曲松和头孢噻污折点,≤1敏感,2中介,≥4耐药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一般抗菌活性一样,如果出现异常,可能需要复核。

分级报告
革兰阴性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不用做
一般报告中,根据分级报告原则:如果对第一代头孢敏感,第二代、三代等也敏感。

相反如果,二代等耐药,一代敏感可以问一下有没有复核。

临床应用有效,但是药敏中没有这个药。

可能这个药还是有效。

呋喃妥因在尿路中敏感浓度5倍。

如果是中介,也可以用。

替代原则
头孢唑啉敏感的话,头孢他定之类也可以用
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只报一个就行。

苯唑西林耐药,头孢西丁也耐药。

BLAC:耐药
对四环素敏感的药物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敏感,但对四环素耐药的,也可能对多西环素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