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8张PPT)[可修改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PPT课件(39张)

政治 经济
袁世凯复辟帝制
帝国主义加
紧侵略中国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文化
直接原因
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尊孔复古逆流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二、 新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新青年》
文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化
钱玄同、鲁迅、刘半农等
运
前期思想 民主 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反 对 迷 信 (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打倒“孔家店”-吴虞
提倡新道德 “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
反对旧道德 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
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
——中国近代史专家 李时岳
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局限:倡导者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本节小结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内容
作用
经济方面:民资的
进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袁世凯
复辟帝制,帝国主义 继续侵略中国
思想方面:启蒙思
想传入,民主共和观 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在 文化域 掀起尊孔复 古逆流
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 情感 形式
“须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呻吟。 白话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 正式举起 “文学革命” 大旗!
旧观念 旧形式 难理解 推到 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形式、手段)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3、特点: • ①李大钊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起核心领导
作用;
•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封建专制
愚昧迷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 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
年知①识李分子大接钊受等了先马进克知思主识义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形式、手段)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3、特点: • ①李大钊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起核心领导
作用;
•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封建专制
愚昧迷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 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
年知①识李分子大接钊受等了先马进克知思主识义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
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 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 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意4义):①影冲响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
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敢与夏了,除,天 同地天,长非一啊 您合下冬江是辈! 断到起天、山子我 绝一了雷黄没也要 !起大声河有不和
——胡适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 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三纲五常传 统道德。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到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3.内容(前期)“先生我:可们以认救定治现中在国只政有治这上两、位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
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 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 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意4义):①影冲响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
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敢与夏了,除,天 同地天,长非一啊 您合下冬江是辈! 断到起天、山子我 绝一了雷黄没也要 !起大声河有不和
——胡适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 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三纲五常传 统道德。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到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3.内容(前期)“先生我:可们以认救定治现中在国只政有治这上两、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28张PPT)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您合下冬长非一天
断到起天江是辈啊
绝一了雷、山子!
!起大声黄没也我
,雪隆河有不要
我,隆都了断和
才天,干丘绝你
敢与夏枯陵。相
同地天了,除爱
我们,还在路上……
瞿秋白
本课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 秀在上海创 办《青年杂 志》
初期
后期
提倡民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421.8.4 Wedne sday, August 0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 11:0620 :11:062 0:118/ 4/2021 8:11:06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4 20:11:0 620:11 Aug-21 4-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11: 0620:1 1:0620: 11Wed nesday, August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4 21.8.42 0:11:06 20:11:0 6Augus t 4,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4 日星期 三下午8 时11分 6秒20: 11:0621 .8.4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下午 8时11 分21.8.4 20:11A ugust 4,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8 月4日 星期三8 时11分 6秒20: 11:064 August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8时11 分6秒 下午8时 11分20 :11:062 1.8.4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 件(共40张PPT)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 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 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 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办 学方针的实质 是:
鼓励各科学观 点自由发展, 让新思想去抢 占封建思想的 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 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思想阵地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蔡元培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 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 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 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 生称教员为“大人”。教员们不从事研究, 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请向左 转!老爷们请向右转!老爷们请向后转!”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茂而 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明,承载着中华 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的艰辛。可以说,是中 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 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 看到文言文的缺陷性,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中不可磨 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的不负责行为。 白话文占据汉语言统治地位还不到100年,它肩负着承载中华现 代文明的重任,若又要它承载中华古文明,那是勉为其难的。 文言文和中华古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还 需要汲取中华古文明的营养,我们也就永远不能拒绝文言文。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39张PPT)

雪水长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 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
C 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 )
A. 鲁迅 C. 陈独秀
B. 李大钊 D. 胡适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胡适,1917年《新青年》)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反对旧道德 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
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 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
C 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 )
A. 鲁迅 C. 陈独秀
B. 李大钊 D. 胡适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胡适,1917年《新青年》)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反对旧道德 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
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35张)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革命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
(后期)
革命
④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前提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核心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手段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 计:在300多名应试者中, 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 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 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 物也都有人崇拜。
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
——陈独秀
镜头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 看了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 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 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 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 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 夫,历尽了喝符灰水、 吞金、上吊、投河及三 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 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1924年北京大学 “最崇拜 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孙中山 4732陈独秀 1733
蔡元培 153
…
……
…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1治4 地位孔。子
1
材料二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 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 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 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 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 垒……”。
镜头二
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 (共27张ppt)

问题整合——积极表达、方法总结
依据以上几个“不可思议”,结合教材72页第一目 第一段大字概括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五、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 一、背景
政治: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 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 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 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难点直击——思维碰撞、深度感悟
时人认为文学是改造旧时代和国民性的工具。
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白话文运动?
《每周评论》发表的胡适《多研究些 问题,少谈些“主义”!》
《每周评论》发表的李大钊《再 论问题与主义》
拓展延伸· 自由评论
•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堪比西方的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称其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 运动”。你的理解是什么?
提示: ①《 新青年》1915年在上海创 刊,1926年停刊,前后不过10多年。 ②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内在的连续性。 (14-18世纪)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 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 展的 重大意义。
按理说好日子应该就要到了。但是,很多 不可思议的现象竟然惊人地同时出现了 ……
不可思议现象之一:
不可思议现象二:
不可思议现象之三:
1915年8月,梁士诒 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在 请愿会的组织下,五花八 门的请愿团(甚至还有女 子请愿团、乞丐请愿团、 妓女请愿团)陆续来到北 京新华门外。他们手持各 色旗,跪呈劝进表,请求 袁世凯早登皇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您合下冬长非一天
断到起天江是辈啊
绝一了雷、山子!
!起大声黄没也我
,雪隆河有不要
我,隆都了断和
才天,干丘绝你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 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 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4)影响:
意义: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 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瞿秋白
本课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阶段:
兴起
1915年陈独 秀在上海创 办《青年杂 志》
初期
后期
提倡民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传播过程
1.早期:李大钊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 的胜利》 2.促进: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扩大:早期共产党有组织地进行宣传
4.实践:建立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
周恩来
邓中夏
3.内容(前期):“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
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 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呢?
(1)是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 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 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所以要“民 主”;唯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解放、思想解 放,社会进步。
——胡适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 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三纲五常传 统道德。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 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
的每页上都写着“仁 义道德”几个字。我
横竖睡不着,仔细看到 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 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敢与夏枯陵。相
同地天了,除爱
,
,
乃冬无上 敢雷绝邪 与震衰我 君震山欲 绝夏无与
雨陵君 雪江相 天水知 地为长 合竭命
乐观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哈!好了
胡适是第一个提出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的人,他当时也 面临很大压力。有一个学生问胡适:白话文就没有缺点 吗?白话文语言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 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来电报, 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事 我复电拒绝。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 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思想上,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西方启蒙思想传入,冲击传统思想。
2.过程
(1)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提倡 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 动的序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15年前北大师生问候语
老师: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 动作) 众生:大人好! 老师:老爷们好! 老师: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升官发财!
字,就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思考: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结果?
瑞珏是个良家女子,深 深地爱着丈夫觉新。在 她临产时,正逢高老太 爷去世,家人为了避免 “血光之灾” (产妇的 血光会冲犯到死者身上, 公公与儿媳妇相克), 把她赶到城外冰冷的小 屋去分娩,最终在难产 中含泪而死。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2)阵地
北大(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鲁迅
陈
1898年
独 秀
李大钊
创立。 1917年
蔡元培
请鲁迅
为北大
设计的
校徽
辜鸿铭
愚昧、迷信、麻木不仁
“包好,包好!这样的 趁热吃下。
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鲁迅《药》
血馒头能治好小栓子的病 吗?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怎 样的面貌?
(2)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 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学, 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他们主张 地主阶级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 学习西方
的技术
资产阶级 维新派(君主立宪)他们学习西方 革命派(民主共和) 的政治制度
结果
转向
失败
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经济: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进一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漫画《老猿百态图》
政治上,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帝国主义 侵略加深。
局限性:①对东西方的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 对肯定的局限性。 ②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思考: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月初五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期)
1.背景
(1)中国先后学习西方制度,但都失败了。 (2)巴黎和会使中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3)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8张PPT)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 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温故知新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中国走向 近代化,先进的中国人做过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