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2课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

合集下载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土壤的组成》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时《土壤的组成》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土壤的组成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等成分组成。

2.知道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类型。

科学探究:1.能积极动手参与土壤成分探索的试验。

2.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2.知道不同的土壤是存在不同的地方,逐步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

重点 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等成分组成。

2.知道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类型。

难点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观察采集到的土壤你发现了什么?追问: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分开呢?说一说:我发现土壤的颗粒有大有小想一想,同桌交流利用实物观察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内容的学习中讲授新课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1.出示图片土壤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

提出问题:你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呢?1.观察手中的土壤,小组内交流,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2.小组合作,准备实验通过观察、猜一猜、说一说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2.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土壤的组成(1)引导学生实验准备(2)引导学生做一做并回答问题: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引导学生深入实验:将土块充分搅动,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温馨提示:搅拌要彻底;静置时间要长。

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引导学生第三步实验: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能观察到什么现象?(1)展示准备的用品:土壤、烧杯、水、木棒(2)做一做,观察发现:将土块小心的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发现了: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说明了土壤中有空气、沙砾(3)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用木棒将烧杯中的土壤搅动,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长时间静置,观察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黏滑、细腻;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是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第2课土壤的组成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第2课土壤的组成粤教版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土壤颗粒结构组成示意图
小颗粒 大颗粒
观察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土壤颗粒 结构组成示意图,说说有什么不同。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用沉淀法,分别探究沙质土、壤土和黏 质土的大小颗粒组成的比例。
土壤类型 大颗粒含量 小颗粒含量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采集不同的土壤,制作一个土壤标本盒。
要贴上标签哦。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土壤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有没有办法把土壤中的颗粒按大小分开呢?
土壤里有 很多大小不同 的颗粒。
能不能把 它们分开呢?
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大部分是 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实验,分离土壤的主要 组成成分,把三组实验的发现记录下来。
步骤一
培养皿及烧
杯内壁出现很多 小水珠。

土壤中含有水分
步骤二
冒出很多气泡
土壤中含有空气
步骤三
土壤沉淀物出现分
层,下面的颗粒较大, 越往上颗粒越小(细)。
土壤中很多大 小不同的颗粒
小结: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土壤有哪些主要 成分。
水分、空气、大小不同 的颗粒、腐殖质等。
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 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土壤的组成

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土壤的组成

2 土壤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是由沙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等成分组成。

2.知道土壤主要分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类型。

3.能运用多种感官并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4.能积极动手参与土壤成分探索的试验。

5.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土壤是由砂砾、小石子、空气、水、黏土等成分组成。

难点: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为学生准备三种不同的土壤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知识解析】土壤的中的水分.mp4。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土壤,同学们也采集到了一些土壤。

,我们也对土壤进行了观察【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呢?【预设】土壤里很多大小不同的颗粒。

【提问】那么土壤里还含有什么呢?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分开呢?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开呢?【过渡】这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土壤,一起来揭开有关土壤的秘密。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土壤的主要成分【展示】展示土壤。

【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土壤里都有什么呢?土壤中有哪些成分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呢?【学生活动】学生七嘴八舌回答问题。

【总结】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用过滤的方法研究土壤里的成分,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实验需要工具。

【展示】展示实验所需材料和工具。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在烧杯中加入半杯水,再放一些土壤进行观察。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预设】有气泡冒出,土壤会沉淀。

【总结】将土块小心的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我们观察发现了: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

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这说明了土壤中含有空气、沙砾。

【组织活动】现在我们用小木棍或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然后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顺着一个方向慢慢搅拌,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

【提问】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预设】上面有树叶漂浮……….【总结】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上面的是黏土层,当我们用小木棍或玻璃棒取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黏滑、细腻: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是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5.比如我此刻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 ,其中 园亭、 花木、 湖山、 风月, 件件都 了然于 心,可 是我不 能把它 画出来 。我何 以不能 把它画 出来呢 ?因为 我不能 动手, 不能像 支配筋 肉一样 任意活 动。

6.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 ”本来 不是两 件事。 姑且拿 写字做 例来说 。小儿 学写字 ,最初 是描红 ,其次 是写印 本,再 其次是 临帖。 这些方 法都是 借旁人 所写的 字做榜 样,逐 渐养成 手腕筋 肉的习 惯。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观察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土壤颗粒 结构组成示意图,说说有什么不同。
沙质土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壤土
黏质土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用沉淀法,分别探究沙质土、壤土和黏 质土的大小颗粒组成的比例。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土壤类型 大颗粒含量 小颗粒含量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采集不同的土壤,制作一个土壤标本盒。
要贴上标签哦。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专家课件 第2课 土壤的组成 粤教版实用PPT
培养皿及烧
杯内壁出现很多 小水珠。
土壤中含有水分
步骤二
冒出很多气泡
土壤中含有空气
步骤三
土壤沉淀物出现分
层,下面的颗粒较大, 越往上颗粒越小(细)。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土壤)粤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土壤)粤教版

有没办法把土壤里大小不同 的颗粒分开呢?
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
现象 现象
结论 结论
现象
结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小结: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土 壤有哪些主要成分。
水分 空气 大小不同的颗粒
活动2: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 分为以下三类
沙质土壤土Fra bibliotek黏质土
观察并比较三种土壤中大小颗粒含量的差异
沙粒多,颗粒粗糙
黏粒、粉粒、砂粒含量 适中的土壤
黏粒多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身边的土壤 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分布 土壤资源 成分
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颗粒组成的差异以及分布
1、土壤的成分有:__水__分__、__空__气__、 __大_小_不_同_的_颗_粒、____腐_殖__质___。 2、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 成__沙_质__土___、___壤_土____、__黏__质_土____。 3、哪一种土壤更适合一般蔬菜的生长?
粤教粤科版
身边的土壤及其组成
粤教粤科版
到哪里能找到土壤呢?
活动1:哪里有土壤
地点 土壤分布情况 其他发现
山坡 河边 田野 ······
交流我们的发现
地点 发现
小结:归纳大家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活动2:土壤资源
把取回来的土壤拿出来,准备观察 实验准备:
仔细观察,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发现。
壤土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波波和琪琪在实验室里观察土壤,波波发现土壤里有很多大小不同的颗粒,琪琪好奇地问道:“能不能把它们分开呢?”学生在观察土壤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土壤中很多大大小小的颗粒。

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不是这些大大小小的颗粒呢?怎样才能按颗粒的大小将它们分开呢?学生可能会想到使用筛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并提问: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通过上节课观察土壤标本,学生已对土壤有了初步了解,但对其主要成分的认识仍不深刻。

为了加深学生对土壤组成成分的认识,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土壤的组成特点,利用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

同时,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只是让学生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还强调让学生经历用实验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本实验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步骤一: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烧杯中,可以观察到土壤中会冒出许多气泡,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通过充分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水面上常会漂浮着一些植物残片,这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在水中逐渐分层,颗粒较细的位于上层,颗粒较大的位于下层。

步骤二:将土壤放入烧杯中(土壤约占烧杯容积的四分之一),用培养皿盖在烧杯上,然后将烧杯放到室外的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盖在烧杯上的培养皿及烧杯内壁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并作出解释,思考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土壤中有哪些成分,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友情提示本课延续上节课对土壤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土壤中含有土壤颗粒、植物残片(腐殖质)、水分、空气等物质,教师再引导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在此基础上,针对组成土壤的大小颗粒,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分离这些颗粒。

在实验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土壤颗粒分离后的情况作出预测,再进行实验研究。

《土壤的组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土壤的组成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土壤的组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土壤的组成以及每种成分的作用。

二、目标1. 了解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

2. 掌握每种组成成分在土壤中的作用。

3. 能够描述土壤的组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学习内容1. 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2. 水分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3. 矿物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4.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四、学习过程1. 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土壤主要由水分、矿物质、有机质和空气四大成分组成。

其中,水分占土壤总重量的25%左右,是土壤中的基本组成成分之一。

矿物质占土壤总重量的45%左右,主要由矿粒、石英、黏土矿物等组成。

有机质占土壤总重量的5%左右,包括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微生物体等有机物质。

空气主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占土壤总体积的25%左右。

2. 水分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水分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溶解和运输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水分还能在土壤中调节温度,保持土壤湿润度,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3. 矿物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矿物质是土壤中的重要成分,它包括矿粒、石英、黏土矿物等。

矿物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和养分,例如氮、磷、钾等。

此外,矿物质还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持土壤的稳定性,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

4.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是什么?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成分,它包括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微生物体等有机物质。

有机质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有机质还能够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每种成分的作用。

水分、矿物质、有机质和空气共同构成了土壤的生态系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粤教三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学设计

粤教三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学设计
小结: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土壤中,沙质土大颗粒含量较多,黏质土细小颗粒含量较多,壤土大小颗粒含量比较均衡。
3.实践:做个土壤标本盒
任务:观察土壤标本。把自己收集的不同种类的土壤装到小瓶子里,贴上标签,再放到盒子里做成土壤标本盒。
七、板书设计
第 2 课 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主要成分:大小不同的颗粒、水、空气、腐殖质等
步骤 1:将土壤放入烧杯中(土壤约占烧杯体积的四分之一),把培养皿盖在烧杯上,然后把烧杯放在室外的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步骤 2: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充分搅拌水和土壤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活动:分组实验,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交流:在步骤 1 时,可以观察到盖在烧杯上的培养皿内壁附着许多小水珠,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对土壤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在观察中除了发型土壤里有动植物生活的痕迹,也会发现土壤中很多小石子、细沙及更多的颗粒、粉尘。但学生并没有从土壤组成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些都是土壤的组成成分。所以,本课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三种土壤的组成差异。
三年级下册第2课《土壤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2课。通过上节课中观察土壤样本,学生初步了解了土壤,知道土壤里有动植物生活过的痕迹,但用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
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让学生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建构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科学概念,还强调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方法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大 颗 粒 多 少小 颗 粒 少 多
二、选择题
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在步骤 2 时,可以观察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说明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第 2 课《土壤的组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2课。

通过上节课中观察土壤样本,学生初步了解了土壤,知道土壤里有动植物生活过的痕迹,但对组成土壤的成分并不了解。

本节课进一步研究土壤的组成,利用探究实验达到认识土壤组成的目标。

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局限于让学生探究土壤的组成成分,建构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科学概念,还强调让学生经历通过实验方法验证自己想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观察,对土壤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在观察中除了发型土壤里有动植物生活的痕迹,也会发现土壤中很多小石子、细沙及更多的颗粒、粉尘。

但学生并没有从土壤组成这个角度去认识这些都是土壤的组成成分。

所以,本课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组成。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三种土壤的组成差异。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了解土壤组成的主要成分。

2.能够根据土壤组成不同成分的特征,运用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

3.能观察并描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

4.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观察,知道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组成的不同。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烧杯、培养皿、搅拌棒、放大镜。

学生准备:土壤、小瓶子、小盒子、标签。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延续上节课的观察活动,波波和琪琪在实验室观察土壤。

问题:能不能把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开呢?
交流:分离土壤里大小不同颗粒的方法。

任务:分离土壤里大小不同的颗粒,探究土壤的组成。

(二)活动探究
1.活动 1:土壤的主要成分
问题:从上节课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那么。


壤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我们能否将这些不同的成分分离开来?
交流:分组交流自己的观点,并想办法分离土壤的不同成分。

任务:按照《学生活动手册》的指导,按步骤完成土壤组成成分的分离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步骤 1:将土壤放入烧杯中(土壤约占烧杯体积的四分之一),把培养皿盖
在烧杯上,然后把烧杯放在室外的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步骤 2: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充分搅拌水和土壤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活动:分组实验,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交流:在步骤 1 时,可以观察到盖在烧杯上的培养皿内壁附着许多小水珠,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在步骤 2 时,可以观察到土壤中冒出许多气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从步骤 3 中,可以发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植物残体,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沉淀物在水中逐渐分层,颗粒较细的黏土位于上层,颗粒较大的沙位于下层,说明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颗粒。

小结:土壤主要是有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另外还含有水、空气和腐殖质等。

2.活动 2: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讲述: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问题:这三种土壤中不同大小颗粒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任务:观察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组成示意图,描述它们组成的差异。

再用沉淀法分离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颗粒,观察它们不同大小颗粒的含量差异。

活动: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交流:全班交流观察的发现。

小结: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种土壤中,沙质土大颗粒含量较多,黏质土细小颗粒含量较多,壤土大小颗粒含量比较均衡。

3.实践:做个土壤标本盒
任务:观察土壤标本。

把自己收集的不同种类的土壤装到小瓶子里,贴上标签,再放到盒子里做成土壤标本盒。

七、板书设计
第 2 课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主要成分:大小不同的颗粒、水、空气、腐殖质等
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大颗粒少
小颗粒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