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合集下载

晏几道描写爱情的诗词《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鉴赏

晏几道描写爱情的诗词《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鉴赏

晏几道描写爱情的诗词《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鉴赏《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注】自从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在一起。

【赏析】晏小山是至情之人,其词婉约细腻,风流妩媚,却不失清新俊逸。

以“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的佳句,不待解说,一读便能体会到他的情真、情深。

“从别后,忆相逢”,这是男子对歌女的款款诉说,直接倾诉深情,不像《花间词》多从女子角度写对自己的思念,因此感情显得更为真挚。

“几回魂梦与君同”情更加迈进一步,因为思念太深、相忆太重,魂牵梦萦,以至于梦中常常相逢。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两句更是神来之笔,从杜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脱化而出,但显得更加轻灵,与梦境的虚幻朦胧融为一体,以至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多少次相逢都是在梦中,梦一醒一切美好都成空。

如今真得重逢,唯恐还是在梦中,所以把银灯点亮,一次次照看你的容颜。

扩展阅读:晏几道简介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

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等小吏。

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也许给我们一个的解释:“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处亦自绝。

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语,此又一痴也。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皆负之而不恨,已信之终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痴也。

’乃共以为然。

”从四痴也就能看到他们孤芳自洁的个性。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

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

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故而使得这首词成为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词句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2](6)同:聚在一起。

.(7)剩把:剩:通“尽(jǐn)”,只管。

把:持,握。

(8)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作品译文: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古诗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翻译赏析

古诗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翻译赏析

古诗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翻译赏析《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几道。

其古诗全文如下: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前言】《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

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浓彩重笔渲染,足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足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

艺术手法是上片以彩色文字描述当年欢聚盛况,似实而却虚;下片写以白描手法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似梦却真。

全词不过五十余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虚实交错,空灵深婉,意象清丽,声韵谐美,足见作者词艺之高妙。

【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4)拚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2](6)同:聚在一起。

(7)剩把:剩:通“尽”,只管。

把:持,握。

(8)银釭: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翻译】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

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

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晏几道《鹧鸪天 守得莲开结伴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 守得莲开结伴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鹧鸪天晏几道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

1.下列对本词上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得莲开结伴游”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她们长时期地等候,莲花开了,她们便结伴去采。

写出了莲开前的耐心等待。

B.“约开萍叶上兰舟”写湖塘里长满浮萍,采莲的女子们要上船,得先轻轻地把它拨开。

这一句写出了采莲前的细致动作。

C.“来时浦口云随棹”写采莲女到了浦口,天气阴沉,雾霭云气笼罩在她们船棹周围,写出了采莲的环境和采莲女的辛苦。

D.“采罢江边月满楼”写采莲女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照满月光。

把采莲劳动和采莲人烘托得更为动人。

2.词的下片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4分)【参考答案】:1.C(3分)(解析:“天气阴沉,雾霭云气笼罩在她们船棹周围”理解有误,此处应该是采莲女早上出去采莲,雾霭未散,佛晓的云气笼罩在她们船棹周围,此句与后面的明月照楼在一起,营造了一个美好的采莲环境,对人物的美起到烘托的作用。

)2.(4分)示例一:象征。

采莲女为花愁实质是为自己愁,朱颜经受不住时光摧折,作者用好花易谢象征少女青春易逝,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

示例二:双关。

“红颜”,既指荷花的色泽娇艳,又指少女的美丽容颜,都经受不住时间的变化,表达了对青春容颜易逝的伤感(忧愁)之情。

(手法2分,感情2分,答出“拟人”手法,给1分)译文:湖塘中长满了浮萍,姑娘们相约来到湖中,一起拨开浮萍采莲。

来时,旭日初升,浦口水面上如烟的水汽,在长桨四周缭绕。

采莲后回到岸上,月光已照满了高楼。

好花无语,流水无情,年年都为花落春去而伤愁。

明天万一西风骤然强劲,无奈莲花抵抗不住秋寒,很快就会凋落。

【赏析】:《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宋朝姜夔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

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

故通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

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

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

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

开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1只近浮名不近情。

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

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翻译只追求世间的功名利禄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么成就!我喝了三杯后,渐渐地就觉得远离了尘世;喝光了一斗,更觉得把心头的不平都给浇没了!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却又醒。

屈原说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可真让人觉得憔悴可怜!他的《离骚》,读来读去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像爱酒的诗人阮籍那样痛饮美酒图一醉,才算是最好!注释情:人情,指好饮乃人之常情。

纷华:纷扰的尘世浮华。

块磊:即城垒,胸中的抑郁不平。

灵均:屈原的字。

读杀:读完。

阮步兵:魏晋之间的著名诗人。

赏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

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

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

“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

元好问在金亡前后,忧国忧民,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

其《饮酒诗》说:“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

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

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

”《后饮酒》诗又说:“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

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

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纷华”,指世俗红尘。

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

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

词人说,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

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

晏几道《鹧鸪天 当日佳期鹊误传》译文及鉴赏

晏几道《鹧鸪天 当日佳期鹊误传》译文及鉴赏

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译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译文及鉴赏《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宋代:晏几道当日佳期鹊误传。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赏析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赏析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赏析《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原文赏析1原文:小令尊前见玉箫。

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宫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诗词赏析:这首词记述的是词人一次春夜宴会上惊艳的情事。

起笔“小令”二句,写两人初逢的情境。

“尊前”,点酒筵:“银灯”,点夜晚:“玉箫”,指筵席上侑酒的歌女,典出唐范摅《云溪友议》,韦皋与姜辅家侍婢玉箫有情,韦归,一别七年,玉箫遂绝食死,后再世,为韦侍妾。

词中以玉箫指称,当意味着两人筵前目成心许。

华灯下清歌一曲,醉颊微酡,“娇娆”前着一“太”字,表露了词人倾慕之情。

接下来“歌中”二句,从“一曲”生出。

她优美的歌声中痛饮至醉,谁又能感到遗恨啊!她唱完之后,余音耳,筵散归来,酒意依然未消。

“歌中醉倒”四字统摄全篇:表面看来,这是说一边听歌,一边举杯酣饮,不觉便酩酊大醉了;实际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声陶醉,被美艳的歌者迷醉了。

一“醉”字,点明命意,情韵悠长,并提引下片写的春夜梦寻。

“醉倒”,是心甘情愿的。

“谁能恨”即无人能恨,与柳永《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终不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人醉得实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会归来,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仅是酒意,更有见玉箫而产生的绵绵情意。

两句实中有虚,沉着深婉。

过片后,紧接写“归来”的情事。

小晏尚有《鹧鸪天》词云:“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可作本词下片的概括。

“春悄悄,夜迢迢”意谓,春意悄悄地潜进了心中,春夜又是漫无际涯。

“悄悄”二字,写春夜的寂静,也暗示词人独处时的心境。

久不成寐,更觉春夜迢迢,与上片短暂的欢娱恰成强烈对照。

“碧云”句,以天设喻,慨叹由于人为的间阻,使两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门如海,要想重见就更是困难了。

一“遥”字,与《诗经·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的“远”字用意略同,并不是说两人空间上相隔很远,而是说时间上的长别的深意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1038 -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

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

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

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

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

”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

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

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幅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

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

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济世无路,救国无门,
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徒增满心伤感之情。

于是纵酒放恣,沉浮声色舞乐之中,不过是寻求变态的刺激,内心的怨悱自不待言。

可是国家岌岌可危而人人不觉亡国之恨,其愁怨心声又有谁知?小晏暮年遭遇,大似李后主亡国前的状况。

歌儿星散,恍同隔世,国是日非,情怀渐老,伤感之情不觉由来。

遍观《小山词》,情调低徊,缠绵悱恻,沉郁悲凉,绝不似大晏的娴雅旷达,这是晏几道词的主基调,这首鹧鸪天也同样属于这类作品。

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怀旧,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

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

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

所谓“真字是词骨。

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称其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又言小晏词“浅处皆深”、“情词并胜”、“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让伊独步。

”小晏善写风流之情,欢娱之境,尽极沉郁之致,荡气回肠之胜,又能表现出纯真无邪的品性,使人不觉其卑俗,不感其淫亵,虽百读之而不厌。

这一点,小晏受五代词尤其是后主词的相当影响。

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称“词中三位美少年”,可见其三人之风格的确比较接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回忆相会时的欢乐肆意,酣畅淋漓,正是为了反衬钟情至深,相思至极,魂牵梦萦,不免寤寐求之。

而梦中的相会终归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却越更深邃,越彻骨。

以至于当真正相会之时,分不清眼前是梦是真,害怕再次醒来之后更加痛彻心肺的相思。

小晏词不仅词语运用情味十足,而且由于出身书香门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诗句。

虽然前人言在,但是为己所用,和谐融贯,读来仍是自然生辉,更自有别一番情趣含蕴其中。

梦的意境在小晏笔下,采用递进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
之情已是极限,后一句则递进一步,产生了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意象更为丰满。

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

而措辞婉妙,则一时独步。

”陈振孙则赞曰:“其(叔原)词在诸明勝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气磊落,未可贬也。

”毛晋在《跋小山词》中称小晏词“字字娉娉,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蘋、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

可谓倾倒之至。

而其“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的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唱,至今仍有凫凫不息的声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