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探析

合集下载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摘要】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血液透析是治疗此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通过对一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呈现明显的贫血、高血压等临床特征;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现透析不足、感染等问题;通过对患者死亡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长、炎症等因素与患者死亡相关性较高。

治疗对策方面,提出应加强透析量、控制感染等措施。

最终得出结论,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综合考虑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望未来,需深入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临床观察、死亡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对策、研究结论、临床意义、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肾病血液透析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

尽管透析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死亡率较高。

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肾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特征、死亡因素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对策,促进患者康复与生存。

1.2 研究目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死亡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为临床指导和治疗提供依据,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临床分析史鲜利【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modia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end-stage renal disease.Methods 41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May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4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treatment, the effect was signiifcant in patients with 21 cases, the proportion was 51.2%, the effect of 14 patients, the proportion was 34.1%, invalid 6 cases, the proportion was 14.6%,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4%. During dialysis, 10 cases of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he group, the proportion was 24.4%.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hemodialysis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is effective.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actively control blood suga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临床效果。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2-04-19T08:17:36.6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期作者:马昀[导读]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马昀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肾病科北京昌平102200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特点,以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其预后。

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糖肾组)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非糖肾组)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率,踝臂血压指数异常率、心脑血管患病率等指标。

结果:糖肾组采用半永久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长期血透血管通路的患者为14例/48例,占29.2%;非糖肾组3例/38例,占7.8%。

踝臂血压指数异常率,糖肾组19例/48例,占39.5%;非糖肾组2例/38例,占5.2%。

冠心病发病率,糖肾组48例/48例,占100%;非糖肾组23例/38例,占60.5%。

脑血管病发生率,糖肾组40例/48例,占83%;非糖肾组 6例/38例,占15.8%。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时,由于其广泛的血管病变,导致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透析通路患者比例更高,踝臂血压指数异常率更高,心脑血管并发症更加常见。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透析后更应严格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合理饮食及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血液透析应选择能更好地清除中大分子的透析模式-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灌流,避免加速血管病变,以期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管损伤随着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糖尿病肾病所致ESRD患者的比例不断攀升。

在我国,新发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五大原发病分别是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间质性肾炎及多囊肾,其中糖尿病肾病占28.7%【1】。

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糖尿病肾病占比为42%。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医治中的死亡缘故、存活率及并发症。

方式观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及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对照分析死亡缘故、存活率及并发症等。

结果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存活率较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短,心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并发症较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发生多,透析机会选择要早。

结论对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的透析机会的选择、预防与操纵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方面均要多给予关注。

【关键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存活率;透析机会;心血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慢性肾衰竭要紧缘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DN)患者的比例逐年增加,但糖尿病终末期肾病在血液透析开始前就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不良、外周血管病变、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病,使其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NOR-ESDN)患者透析有着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现就17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医治中的死亡缘故、存活率并发症进行分析与探讨。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本组17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均符合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52~75岁,平均64岁。

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50~81岁,平均66岁。

透析方式透析液均为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00~250 ml/min。

每周2~3次,每次4~ h。

两组透析方式相同。

即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断血液透析滤过。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常规药物操纵血糖。

其他医治方案两组相同。

观看项目观看两组透析前后血压(BP)、尿素氮(BUN)、肌酐(Scr)、血糖(GLU)、血清白蛋白(SA)、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钙(Ca)及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分析死亡缘故、存活率、并发症等。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探讨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探讨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探讨目的分析探讨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临床反应和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的患者和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的各项检查和指标,分析其死亡原因、并发症、预后及存活率等。

结果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死亡率较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高,病发感染等并发症也较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发。

结论选用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维持生命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应选择最佳透析时机,制定严密的防止方案,注意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临床反应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占据高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大约有1/10的人口有糖尿病,从而使得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项研究中,糖尿病肾病就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该类疾病是由于糖尿病使得微血管病变累及肾脏造成肾小球硬化,任其发展成终末肾衰竭,危及生命,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分析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

目前该病在临床治疗时常采用肾替代疗法(血液透析、肾移植等),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选用血液透析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2014年间收治确诊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作为治疗组,其中男27例,女15例,糖尿病平均病程14.8年,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在65.3岁,在入院检查时,患者已有并发症出现,其中18例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心力衰竭,9例患者合并肾病综合征;选取我院同时间段收治的非终末期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在33~75岁,平均年龄58,3岁。

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年龄,性别等客观因素方面相近,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即具有可比性。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逐渐增加,并且在糖尿病患者中是最常见的肾脏合并症。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病的最终阶段,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

血液透析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式,通过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并发症和治疗困难,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评价血液透析的效果和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预防策略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的临床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死亡风险因素及血液透析的效果。

通过对多个病例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疾病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疗参考。

通过对并发症的分析和预防策略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最终,本研究旨在为完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管理策略奠定基础,为患者的健康福祉和生存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病例回顾我们选取了一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死亡因素分析。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男性占60%,女性占40%。

这些患者平均患病时间为10年,血糖控制较差,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在入组时,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平均仅为15ml/min。

在病例回顾中,我们发现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量减少、高血压、贫血、水肿等。

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肌无力等。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第一,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听患者的倾诉,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有效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感,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护理工作。
第二,饮食护理: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嘱患者按时进餐,规律饮食,适当运动,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治疗,必要时静脉给予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
关键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临床特点;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吗]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5-WJK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在疾病的终末期,患者病情严重,且进展快速,血液透析是目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2]。但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导致其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远不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液透析患者。与此同时,长期的血液透析让患者在心理、身体上遭受了很大痛苦,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此,本研究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部分原发病为DN的血液透析患者和其他非DN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比较,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为进一步提高DN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提供临床治疗参考,现报道如下。
参考文献
[1]邝湖,周雪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182-183.
[2]杨迎华.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45-46.
探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根据原发病是否存在DN,将患者分为DN组即研究组(n=31)和非DN组即对照组(n=31),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内的存活率以及低血压、感染、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2组临床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DN组(即研究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非DN组(即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较一般疾病低,且多伴有不良反应;综合性护理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及死亡因素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液透析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旨在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死亡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一、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1. 患者基本情况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5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小时。

2. 临床表现这些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发现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的尿量明显增多,体重也有所下降,疲劳感减轻,食欲改善。

血液透析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治疗效果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监测了患者的血压、血常规、肾功能指标等生化指标。

观察发现,血液透析鼓泡因此治疗在控制患者症状的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等均得到明显改善。

二、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死亡因素分析1. 心血管并发症在本次观察中发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存在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这些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

2. 营养不良由于糖尿病及血液透析治疗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吸收,导致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

营养不良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风险。

3. 感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和长期导管留置等因素,易发生感染。

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血液透析并发症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易发生血栓形成、感染、导管相关并发症等,这些并发症都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5. 心理因素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和治疗的痛苦,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探析
发表时间:2013-07-18T16:55:05.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红霞
[导读] 对于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安全隐患。

王红霞(新疆石河子八师医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相关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患者,再将同期收治的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存活情况以及透析前后生化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在存活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透析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安全隐患,让患者寿命延长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17-02 糖尿病(DM)是由机体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脂肪、水、蛋白质以及电解质紊乱的代谢性、终身性疾病。

有研究证实,DM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越高,行为方式越规范,自我保健越科学,预后越好,生活质量越高[1]。

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会伴有很多并发症,所以患者的身体情况比较差。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患者,再将同期收治的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存活情况以及透析前后生化指标进行对比。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

患者年龄在3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
2.5)岁。

将同期收治的血液透析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6例。

患者年龄在3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2.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情况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选择Fresenius4008B以及Grmbro AK-90和AK-95这三类透析机,分别由德国和瑞典生产。

其中透析器以及膜分别选择了FreseniusF6以及聚风膜,而水处理设备选择了美国生产的Osmnics这一反渗水装置。

此外采取碳酸氢盐透析液,并将血管通路设定为动静脉内瘘(也可以是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还对透析液流量以及血流量进行了规定,即分别为500 ml/min以及180~210 ml/rain。

关于透析时间以及透析脱水量是这样规定的,即每周要求8~12 h,必须达到0.5~4 kg。

最后还要对血压进行常规控制,并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活性维生素D3以及钙等物质,两组采取的治疗办法相同,其中ESDN组需要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摄人胰岛素或者是采取口服方式服用降糖类药物以控制血糖[2]。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据用x±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存活1年和3年以上的例数分别为17例和12例,而对照组者相应为19例和16例。

对照组患者在存活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透析前后生化指标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晚期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稳定性比较差,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常常会伴有心律失常、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等等症状,这些都能够导致患者死亡。

心力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因为消化功能比较差,同时代谢能力在增加,所以每次透析之后都会损失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红细胞等,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3]。

所以需要在饮食上让患者多食入高蛋白的食物,另外还需要摄入维生素,让患者的血红蛋白数超过80g/L。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糖进行严格的控制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安全隐患,让患者寿命延长并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欣.早期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5,12:1345-1346.
[2]林海英.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临床荟萃,2005,3:316-317.
[3]李明喜,李学旺,李莉,等.血液透析治疗中的血压降低与高血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6):4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