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1米草缸除刚毛藻的经验和教训,欢迎指教......

合集下载

鱼缸用螺旋藻-鱼缸造景让人头疼的翻缸和除藻如何解决

鱼缸用螺旋藻-鱼缸造景让人头疼的翻缸和除藻如何解决

鱼缸用螺旋藻-鱼缸造景让人头疼的翻缸和除藻如何解决鱼缸造景让人头疼的翻缸和除藻如何解决鱼缸有定时系统和换水系统才能让过滤系统发挥到极致!鱼龄有30年的老渔友们都知道养鱼最烦的是什么?没错,晒水、换水、翻缸、除藻。

那时候甚至连PPR管都没有,更不用说定时加热棒之类的渔具了。

本人也是超懒的养鱼爱好者。

裸缸不用多说没有底砂非常省事的,今天要说的是针对带水草的造景缸,喜欢把鱼缸打扮的美轮美奂的渔友们都知道最头疼的两件事就是底砂翻砂和缸壁除藻。

特别是底砂水草多的渔友,缸壁容易被各种水藻影响美观。

那么今天我来帮鱼友们解决这些麻烦。

当然依旧是懒人办法。

首先说一下同程底滤。

同程底滤分正吸和反冲两种,正吸适合龟缸和裸缸上滤系统。

同程底滤几个关键的问题下面重点详细说一下同程底滤反冲的和要注意的地方。

一。

鱼缸大可以做成两组16工别做32工,32工效果非常差。

二。

只能在工字的四个末端开孔,孔不能大建议直径3-5毫米的孔,中间管路不要开孔。

很多朋友在连接管道上开孔导致工字末端水压和气流达不到了。

三。

气泵是必须要添加的,气泡通过底砂上浮才能达到翻动底砂的效果。

气泵连接必须加上止逆阀,防止水泵水压大的适合会倒灌到气泵里(这个经验是血淋淋的,我被倒灌损失了一个气泵),气泵功率不能小了,必须大一些才能让气泡细密均匀的从底砂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冲刷底砂防止粪便和污物长期沉淀积累,这样就可以避免繁重的翻缸。

四。

底砂,造景缸特别是种植水草的,千万别用金刚砂细砂,建议用圆颗粒,因为圆颗粒底砂之间的缝隙多,这样会减少气泡和水流的阻力。

圆颗粒的直径5-10毫米建议直径10毫米的陶粒。

五。

水草,种植水草的造景缸有两个麻烦,除藻和剪根(用过同程底滤的鱼友们才会体会到被水草根堵同程底滤的痛苦),首先水草尽量不要种植在底砂中,选择用水草盆或者直接种植在沉木或者松皮石上。

在沉木或者松皮石上打孔然后吧水草种植上,让谁草根向着沉木或者松皮石的背后生长,这样既不影响美观,而且腐根自然脱落在底砂上会被同程底滤的气泡吹起来通过过滤系统掉,这样水草根就不会通过隔离班的气孔钻入同程底滤的气孔管道堵塞气孔。

草缸常见藻类的图片、诱因及防治方法(美国水草达人TomBarr的观点)

草缸常见藻类的图片、诱因及防治方法(美国水草达人TomBarr的观点)

草缸常见藻类的图片、诱因及防治方法(美国水草达人TomBarr的观点)本帖最后由菠萝兔于 2015-9-24 15:07 编辑NO 01:绒毛藻学名及别名:绒毛藻(Fuzz algae)好发位置:水草的老叶及缸壁上危害程度:较大形态特征:绒毛藻是鞘藻属(Oedogonium)的丝状绿藻,经常附着于水草的叶片或茎节上,但也有可能自由漂浮,绒毛藻的长度一般在5-8毫米左右。

诱因:水草缺少必须的元素造成叶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可能是造成绒毛藻附着成长的原因,另外水体富营养化,氨氮含量过高也是重要诱因。

防治:提供水草丰富的营养,能有效预防绒毛藻的发生,尤其是CO2。

大和沼虾清理绒毛藻的功效卓著,是最受欢迎的藻类清理生物,此外黑壳虾、黑线飞狐、小精灵、大胡子异形、黑玛丽鱼对于绒毛藻的清理也很有帮助。

戊二醛有效,预防剂量: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治疗剂量:每天每4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NO 02:发藻学名及别名:发藻(Hair Algae)好发位置:底床及水草上危害程度:中等形态特征:发藻其实就是水绵属(spirogyra)的植物,常常附着于成长慢速的水草、底床或沉木上,发藻多呈现灰绿色,摸起来滑滑黏黏的感觉,其长度通常不超过4厘米。

诱因:照明强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水中营养元素过剩均是其暴发的重要原因。

防治:光靠控制营养无法有效抑制发藻的成长。

预防的措施比较重要,任何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或鱼虾,都要先做好消毒防范的工作,例如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稀释的双氧水或者漂白水来消毒。

一旦看见发藻的踪迹,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手动清理的方式包括使用筷子或牙刷将发藻卷除,不要指望发藻会自动消失。

其实会啃食发藻的鱼类也不少,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黑线及小猴飞狐以外,樱桃灯与一眉道人对于清理发藻的功效,都受到肯定,尤其是一眉道人,由于体型较大的关系,对于清除发藻的功效更是惊人。

黑壳虾与大和沼虾效果也不错。

戊二醛有效,预防剂量:每天每200升水加5毫升2%浓度的戊二醛。

草缸里常出现的8种藻类及治理方法

草缸里常出现的8种藻类及治理方法

草缸里常出现的8种藻类及治理方法水草养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各种藻类遭遇并不断战胜的过程,因此了解各种藻类的成因以及战胜的对策就成为一个水草养殖爱好者的必修课。

从开始养殖水草至今前后已经5年左右,现将我所经历过的各种藻类以及自己对付这些藻类的方法加以罗列,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己没经历过的肯定还有很多品种,但由于自己没有治理经验,在此不加以论述。

由于水平所限,对藻类的很多认识和处理方法可能不对,大家批判的吸收。

现在就将自己所遇到过的藻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一一说明:一. 褐藻褐藻出现阶段:主要出现在开始建缸阶段,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个月出现并且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鱼虾无故死亡的现象,导致很多新手不知所措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以及沉木、石头等的表面产生原因:个人感觉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体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善,经过几年的观察,一旦水体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后,这种藻类会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小编注:褐藻主要原因应该是NO3累积导致,与光照无关,因此加强换水、加快硝化系统建立是除褐藻的关键;处理办法:加快硝化系统的建立,开缸阶段可以选购优质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添加进入草缸,或者更省时的方法是向熟识的草友要一块使用很长时间的滤棉,拿回来后不要清洗,尽快放入自己的过滤系统中,当然定期的清理缸壁、定期换水也是必须的功课。

二. 丝藻出现阶段:褐藻刚刚消失,草友还没有来得及举杯庆贺,很多时候丝藻就会不知不觉的在莫斯等针叶状水草上生根发芽并大有泛滥之势。

可喜可贺:实际上我自己的感觉,如果缸子中出现了丝藻,应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你的缸子中的水质已经稳定,鱼虾不会再无故的死亡了,后面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并清除了。

经常出现的位置:针叶状水草如莫斯的叶面产生原因:1)照明过强、水草过少;2)肥料加入过量;处理办法:1)适当降低照明强度和时间;2)适量减少肥料加入量;3)长得过长的丝藻用废弃的牙刷卷起扔掉;4)大量放入草虾,草虾是治理丝藻的最佳手段,但要靠大军团作战。

海参池塘刚毛藻的处理方案

海参池塘刚毛藻的处理方案

海参池塘刚毛藻的处理方案一.刚毛藻生活史刚毛藻属绿藻门类,藻体为分枝丝状体,分枝具顶端和基部分化,基部细胞为固着器。

分枝互生、对生或双叉、三叉。

分枝宽度小于主枝,细胞常为圆柱形。

无性繁殖,繁殖时产生两条鞭毛或四条鞭毛的动孢子,这些动孢子大都在藻体上部细胞中产生,并通过侧生的孔而排出,它们被薄细胞壁包着。

刚毛藻在我国南北方的海区都有生存。

刚毛藻好光,能吸收二氧化碳与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营养和叶绿素。

每年的3月份,刚毛藻开始生长,到l0月份大约有半年的生长期,生长适宜温度为10℃~40℃。

二.刚毛藻的危害刚毛藻是池塘养殖海参的主要害藻之一,在夏季高温季节,养殖池塘的水位较浅,水质较清,水温光线强,最易导致刚毛藻的大量繁殖和滋生。

刚毛藻借假根附着于基质上,由于生长体系非常发达,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迅速繁殖生长,很快在养殖池塘内占有很大部分的养殖空间。

其危害如下:1.抑制底层硅藻生长,减少海参的饵料来源;2.刚毛藻的大量繁殖占据了海参养殖池塘的空间,压缩了海参池塘内的活动区域,严重时造成了海参生长缓慢,体质消瘦;3.刚毛藻藻体上有锯齿样构造,覆盖住海参时,常导致海参破损甚至断裂;4.刚毛藻死亡腐烂后,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导致海参中毒死亡;5.刚毛藻腐烂的物质在池底被海参摄食后导致海参摇头、吐肠,甚至死亡。

三.海参池塘刚毛藻常见处理措施海参池塘的刚毛藻遵循“有害先防”、“有害早治”。

海参池塘发现刚毛藻生长时,要及时采取人工捞出或药物杀灭方法。

1.人工捞出,春季水温低,刚毛藻生长速度慢,繁殖范围小,要尽量采取人工捞出。

此法费力,简单易行,不会对池塘的水质和养殖的海参产生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影响。

2.投入品灭杀。

使用除草剂或生物产品杀灭青苔,具有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成本低等特点。

采用投入品杀灭的方法,藻类死亡后,及时改底,肥水,提高使用效果。

四.杀藻产品的要求因为刚毛藻等藻类对海参养殖有较大危害,所以杀藻产品有极大的需求。

小有草缸治藻攻略及浅解

小有草缸治藻攻略及浅解

小有草缸治藻攻略及浅解前言万分感谢造景堂、龙巅水草、造景范儿及其各有关网站无私提供的资料,特别是广大水族水草专家学者的试验和实践成果。

本人无非做了一点点收集整理和归纳总结的工作,最多再加上一些个人的观察和实践,以飨读者,深感汗颜。

全文说明:1、学识浅薄,错误难免,不当之处,且宽容。

2、搜罗有限,难能尽全,如有精力,待完善。

3、浅出深入,众口难调,对错与否,任随性。

4、借图借言,无意谋利,若有侵犯,切见谅。

5、红蓝字色,悉心留意,力求精简,可记解。

小有2019年8月29日篇一藻类之类据统计,目前已知藻类有3万种左右。

关于藻类的定义概念、分门不做详解。

但是,单就草缸而言,我们是不是可以分出需要面对、可能应对和不需要面对、应对概率很小的藻类,这两种呢?这样,玩草缸、治藻类,就简单多了,至少心理上承受压力就小多了。

一来源“沼泽缸之家”的一篇关于《色温/光照强度和藻类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中(原始出处未知),有一张图表(见下表),对一些藻类进行了光照方面的试验,并得出结果。

从试验数据中,或许我们可以估计需要面对、可能应对的藻类应该有60多种。

这里,我必须提及一句,“沼泽缸之家”某网站或某人,我们这些玩家应向其表示感谢!藻类种类光饱和点(±标准差)(μmol/m^2/s)硅藻纲(Bacillariophyceae)(22种)84(±8.1)绿藻门(Chlorophyta)(9种)211(±58)蓝藻纲(Cyanophyceae)(14种)39(±6.2)甲藻纲(Dinophyceae)(17种)47(±6.6)红藻纲(Rhodophyceae)(3种)79(±20)“沼泽缸之家”通过“造景堂”网站又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图表(出处图注,见下图),再次压缩了我们需要面对、可能应对的藻类的数量。

其中“乳白水”应该不算藻类。

有些时候“乳白水”可能是硝化系统崩溃,硝化菌大量死亡造成的。

草缸控藻实战经验,“水草长得好,藻类无处找”,建议收藏

草缸控藻实战经验,“水草长得好,藻类无处找”,建议收藏

草缸控藻实战经验,“水草长得好,藻类无处找”,建议收藏在无数文章中您点进此篇,也是缘分。

您应该也喜欢草缸,没有其他礼品相送,谨送您十字箴言:“水草长得好,藻类无处找”。

无论是细菌、藻类还是病毒,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藻类是最底层的生产者,好多鱼虾赖以为生,如果没有藻类,很多物种都无法存活。

话说回来,我们的鱼缸中并不太需要藻类,食物不足可以喂饲料,水质不好可以换水。

而如果藻类过多,就会显得草缸很脏乱。

藻类最为原始的物种,蓝藻起源于32亿年前的前寒武纪,一直繁衍至今,可见其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所以想完全去除草缸中的藻类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抑制其生长。

刚开缸下面我说说具体措施:一、开缸一个良好的开端非常重要,如果操之过急,会留下很多隐患。

第一步开缸养水。

新水、新泥会导致鱼缸里的水质波动很大,此时种下水草的话,会有比较长的适应期,此时就给了藻类可乘之机。

所谓开缸养水,是指将水草泥铺好,注满水,开泵,每天开灯8小时,假装有草一样。

大概两周左右水质会比较稳定,水养好的标志是:水质透亮,略有粘性,无异味。

此时种草,较为适宜。

一个月二、水草种植选择哪些水草?1.新手建议鱼缸中不要超过三种水草,每种水草对环境要求都略有不同,种类越多越难兼顾。

2.搭配生长速度快的水草,比如红绿宫廷、珍珠草、绿丁香等,这些草容易在与藻类竞争中取得优势,抑制藻类生长。

您不喜欢这些水草也没关系,以后慢慢替换。

这样能增加您养草的信心。

3.水草种植前,记得清理干净。

水草里经常会有小虫子或其他藻类,种植后就很难清理了。

4.水草密植。

如果草减间隙比较大,就给藻类留出了空间。

三个月三、灯光光照强度宁可富裕,不可不足。

强度调低比较容易,如果不足想增强就困难了。

开灯时间有刚开缸时每天6小时,逐渐增加到8-10小时。

每天开灯的时间尽量固定。

植物也有自己的生物钟,每天固定时间开灯的话,会发现一些水草关灯后叶片会合起来,它们也“睡觉”了。

草缸中藻类清除方法

草缸中藻类清除方法

草缸中藻类清除方法1、水草缸的藻类问题与解决方法藻类问题一直是水族养殖家最挥之不去的梦魔,却又不得不时时与它相见,其实以一个生态平衡的健康概念来看这个问题,藻类千百万年来就一直无所不在,空气中、土壤、水中,它们随时在我们身边的,既然不可能叫它们消失,我们就必须健康的面对这个问题──藻类必须存在我们的水族缸中!只是它们存在的量是多还是少!而有趣的是,藻类的量多或量少,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水族缸所设立的环境条件,有时我们的环境适合水草或鱼类生存,自然藻类就少一点,或少到肉眼看不到。

相反的,如果因为疏于照顾或设立条件不正确所经营的环境,这时藻类正好占到天时地利与人和而大量增生,一般我们所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这种“藻类共和国”泛滥的水族缸。

所以藻类要多要少完全是操之在我们的手中,而不是藻类自己随便长出来的。

即是黑毛藻(或称刷状藻)也不是随随便便会长在一个光合作用旺盛,繁花似锦的水草缸中。

因为水草缸中的各种基本设立条件一定必须附合水草生存的竞争优势,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好到快乐似神仙,藻类相对之下不但被用力的比了下去,而且连一点点繁殖的机会也没有。

至于必须掌握那些基本条件呢?以下几点可以作为重要参考:相对射线强度a、光源的选择一个水草缸的成败主因之一,来自于这个缸子的能源推动者──光源的选择。

光源必须光谱正确,光量足够才有可能提供水草成长基本条件,光谱必须符合水草生长光谱,而这种适合水草生长的光谱却又正好是藻类最厌恶的光谱,这种物种生存的条件的拮抗关系,正突显出自然界的平衡机制。

3200°K±200°K左右的色温光谱是最适合光合作用的光谱选择,在这种室温下应保持足够的光照量,科学上来说,应以流明数(Lumin)来说明,但水族界不常用这个单位,所以概括来说,下面这个表列可以大致说明水草缸需的光量,但是,这个表中所阵列的数据是以有效正确的光谱为率(3200°K±200°K),否则不但意义不高,而且可能会长满整缸的藻类。

草缸长藻再也不用问别人,有它就够啦

草缸长藻再也不用问别人,有它就够啦

草缸长藻再也不用问别人,有它就够啦一、丝藻丝藻(Thread Alagae)是黑孢藻属(Pithophora)的藻类,有时候容易与水棉属(spirogyra)的发藻(Hair Algae)相互混淆。

丝藻通常长在叶片的边缘,长度可达30 cm 的细丝状。

丝藻与发藻也经常一起出现并纠缠在一起。

丝藻的诱发原因还不是很清楚。

虽然丝藻在池塘也常造成很大的困扰,利用控制水质的方式来抑制丝藻的效果有限。

有一种说法是过量的铁质容易引发丝藻,因此有人建议使用固态铁肥,而非液态铁肥。

但是这种说法,遭到部分草友的驳斥至于丝藻的清除,可利用筷子或牙刷加以卷起丢弃。

生物防治法方面,飞狐或大和米虾都是清理丝藻的好帮手。

此外玫瑰鲫对清理丝藻的功效,也颇受草友们的肯定。

个人觉得其实鰟鮍最经济适用二、发藻发藻(Hair Algae)其实就是水绵属(spirogyra)的植物,常常附著于成长慢速的水草、底床或沉木上,发藻的呈现灰绿色,摸起来滑沾的感觉,其长度通常不超过 4 cm。

这和丝藻(Thread Algae)是不一样的。

光靠控制营养来著手,并无法有效的抑制发藻的成长。

预防的措施比较重要,任何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或鱼虾,都要先做好消毒防范的工作,例如使用双氧水或者漂白水来消毒。

一旦看见发藻的踪迹,就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一旦发藻的成体或孢仔突破了这一道关卡,后续的根除就比较麻烦了。

手动清理的方式包括使用筷子或牙刷将发藻卷除,不要指望发藻会自动消失。

一旦发藻附著在底砂上,最好的方式是翻动底砂上的发藻,并将之埋入底砂下方 2 cm 以上,将其活埋入无光照的底砂中致死。

附著在水草上的发藻,必须好好的修剪,这的确很麻烦,但至少我们也学到了教训,日后不会等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才想到要清除整理。

过滤器也得彻底的清洗,以免残存的发藻成体与孢子日后有机可乘。

发藻的生物防制法效果不错,或者说发藻其实是不少鱼虾的零食与补品。

包括黑壳虾与大和米虾都是常用的除藻生物,一眉道人清理发藻的功效备受美草友的推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一下1米草缸除刚毛藻的经验和教训,欢迎指教......
本帖最后由 eastbound 于 2019-12-9 12:33 编辑
开缸快一年了,草长得不好,藻长得还不错,期间有段时间出差,没顾得上,回来后
把迷你矮都清了,因为上面的藻不好处理,换爬地珍珠了,藻还是泛滥,问题来了,是翻
缸还是除藻呢?缸太大,不爱折腾,还是除藻吧,下面先介绍一下缸内基本情况吧。

硬件:1米烟火超白,DF1300滤筒,二氧化碳1秒2泡,海霸4*36瓦(开两管),
巢湖沙加尼特利
水草:辣椒榕、迷你水榕、黄底虎纹、豹纹蛋、紫线阿芬、菠萝、咖啡椒、迷你椒草、珊瑚莫斯、青木蕨、爬地珍珠
生物:宝莲灯、红斑马、蓝眼大帆、金苔鼠、黑壳、苹果螺等等
藻类:绿斑藻、蓝绿藻、褐藻、黑毛藻、丝藻、刚毛藻、绿藻等
我观察我缸内的情况,蓝绿藻主要在缸壁和底砂交界处,也就是缸底,不太影响观赏。

绿斑藻主要在迷你水榕老叶上面,剪掉即可。

褐藻和黑毛很多地方都有,缸大,远观不是
特别明显。

绿藻也是到处都有,好在生物爱吃,缸壁上的多了之后用刮藻刀处理一下,频
率也不太高,2、3个月一次吧。

丝藻极少,因为缸内基本没有莫斯、牛毛之类的,所以丝藻比较好清除,发现后用镊子夹出来就行。

就是这个刚毛藻最可恶,沉木和石头上面有,
迷你水榕和辣椒榕的根部有,爬地珍珠上面有,连底泥的颗粒上面也有,好像光照弱的地
方没有,椒草上面也没有。

第一次尝试除藻,选择300黑壳、无数苹果螺、10大帆和11金苔鼠,效果不明显,
绿藻还凑合,其他藻根本不吃。

失败!
第二次尝试,高价购买了某知名除藻剂,按量添加,效果也不明显,尤其是对刚毛藻
无效啊。

点射吧,理论上1米缸添加40毫升一点问题没有,可是点射了10毫升,大帆直
接翻身了,其他小鱼也都乱跳,赶紧用镊子把大帆捞到别的缸里(一动不动,用镊子夹着
尾巴都没反应),然后大量换水,幸好生物基本都缓过来了。

而且事后发现,这个东西会
引起辣椒榕和椒草融叶,缸上面经常飘上来断掉的烂叶,没断的也会出现洞洞。

再次失败!
第三次尝试,点射52。

去化学品商店购买了一瓶50%的戊二醛,然后勾兑出2%浓度的,针管配合液肥注射长针头,主要点射刚毛藻,因为我最恨刚毛!每天早上抽取20毫升52,对准刚毛集中的地方点射,连续点射了3天,发现刚毛有点变白,继续点射,一个周后,
刚毛基本都白了,大喜,停止点射。

过了几天,变白的刚毛慢慢的又苏醒过来了,一天一
天的变绿,我日啊!再次失败了?
不过这次发现,52对刚毛确实有效果,而且鱼虾无不良反应,该吃吃,该喝喝,水草也没发现融叶,只是珊瑚莫斯和不知名莫斯不行,点射上去第二天就变黄然后慢慢烂掉。

第四次尝试:点射52,同时光照由8小时减为5个半小时,一个周换四分之一的水。

这次坚持下来了,现在20多天过去了,开始一个周每天点射20毫升,后来减为2天点射
一次,还是20毫升。

现在开灯观察,刚毛已经基本找不到了
,而且绿藻、褐藻、黑毛、丝藻也基本消失了,水由绿色变得越来越透明了,绿斑藻
和蓝绿藻也少多了,看来这次除藻基本成功了,不过有上次的失败教训,我准备继续点射
下去,因为没发现不良反应,何况52有的是,一大瓶能配2%浓度的25瓶呢!水草的状态也在慢慢恢复中。

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得出几条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不要迷信大牌厂家的除藻剂,52就很好,浓度低了对鱼虾水草无害,而且还便宜,但是对莫斯慎用点射的方式,可能莫斯太低等了吧。

二是建议少量多次,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我尝试在另一个小缸中除刚毛,大量加入52,几天后水变白,消化系统崩溃,连水榕这种不死的神草都烂叶烂茎,比翻缸还彻底,
但是停止加52后刚毛继续出现。

三是配合减光、换水。

减光和换水对藻类也是致命的打击,但是不除根,只能作为辅
助手段。

四是点射的时候注意赶走鱼虾螺。

点射到鱼虾附近,鱼立马游走,虾是直接蹦开,螺
可没那么快,很多时候点射到有螺的地方,螺直接就缩到壳里,掉到底砂上,而且很长时
间不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死了,反正底泥上很多螺的白壳。

五是肉眼看不到刚毛后要继续坚持,把容易长刚毛藻的地方,如水榕和其他水草的根部,爬地珍珠和牛毛上,坚持点射,可以减量,反正少量52可以作为水草的碳源,对水
草生长有利无害。

六是没用完的52注意避光保存,据说见光就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了,我化学不及格,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七是......还没想好
说了这么多,大家都不爱看,我也不爱看纯文字帖,不过缸内有刚毛藻的还是建议慢
慢看看,希望能有所帮助。

陋缸,状态刚刚有点起色,拿不出手,很久没照了,翻出我山寨手机里的几张模糊不
清的照片,证明我真的有这么一个藻缸
4个月前的
2个月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