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健康宣教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课件.doc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一、概念: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障碍,导致内耳、小脑、脑干等组织的功能缺损,所引起的眩晕、复视、头痛为主要症状,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复发的临床综合症。
二、护理评估:1、了解病人眩晕发作的时间跟程度。
2、了解病人诱发眩晕的原因,是否被外力撞击。
3、是否出现耳鸣或者复视的现象。
4、生活自理的能力。
三、常见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①有外伤的危险;与眩晕、四肢麻木、乏力有关。
②舒适的改变:头晕;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③舒适的改变:恶心、呕吐;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④焦虑;对疾病的预后担扰。
与住院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环境改变有关⑤睡眠型态紊乱: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与住院造成环境改变。
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四、护理措施1、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时,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进行。
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取的地方。
将信号灯置于床头,听到铃响立即予以答复。
保持周围环境中没有障碍物,注意地面要防滑,以防跌倒。
教会病人使用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等。
病人入厕、沐浴或外出时有人陪伴。
加强巡视,必要时给予帮助。
2、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病人满足其生活需要。
保持病室安静,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便于病人心情放松、舒适入睡。
病人主诉头晕时应立即给予反应,如承认病人的感受,关心和安慰病人。
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技术,如想象和回忆自己最开心的事情,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达到缓解头晕的目的。
遵医嘱用扩张血管药,改善循环,达到治疗目的。
密切观察病人头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及次数。
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安慰关心病人,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病人呕吐时,用手托住病人头部,使其增加舒适感。
病人呕吐完毕后,及时清除呕吐物,协助病人漱口,更换干净被服,保持床单整洁、干燥。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教学及宣教)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概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鼻喉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
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机制①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
颈椎骨质病变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百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
②椎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③解剖异常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1、前庭系统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min内达高峰,维持2-15min,常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
2、视觉症状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
3、大脑症状头痛为常发症状,为跳痛,有时呈炸裂痛,多位于枕部,弯腰或憋气时加重,常伴有神智迟钝,昏厥或跌倒,构语障碍,言语含糊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4、锥体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多见于中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低血压及心脏病史。
突发眩晕,与头位有关,眩晕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可出现水平性、垂直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偶有耳鸣、耳聋。
可伴有或不伴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
常在1~2天内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后可以再发。
影像学检查有颈椎关节病的证据,前庭功能冷热试验正常或减退,经颅多普勒及BAEP检查有异常改变。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ppt课件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② • 视觉症状: 视力模糊, 复视,视野 缺损,黑蒙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④ 感觉异常: 面部及四肢 麻木。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①
内科治疗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②
外科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的健康教育
------扬大广陵谢玉
.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呢?
• 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吧!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各种
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狭窄或闭 塞而出现临床上间歇性、反复 发作性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的表现。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③
• 头痛:跳痛, 有时呈炸裂痛, 常伴昏厥或跌 倒,言语不清, 记忆力减退等。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③ • 劳逸结合:避免
过度劳累,忌烟 酒,注意休息。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④ • 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精 神刺激。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⑤ • 早日下床活
动,增加机 体抵抗力。
.
.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①
• 饮食:低脂, 清淡饮食, 多食蔬菜。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①
• 饮食:眩晕呕 吐厉害时,暂 禁食,由静脉 补充。呕吐减 轻多饮水,食 半流质饮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②
• 休息:卧床休 息,翻身时动
作轻缓。不能
突然从床上坐 起。眩晕厉害时 不能坐起。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健康宣教

定期体检
01
04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03
预防疾病,保持 身体健康
02
及时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了解身体状况
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
2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 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3
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 硝苯地平等,用于改善脑部
谢谢
危害和影响
头晕、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 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视力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影响视力和日常生活。
平衡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平衡障碍,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
认知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 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
04
提高公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并就医
建立健康支持体系
1
建立健康教育团队: 包括医生、护士、 康复师等专业人员
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包括健康知识讲座、 健康咨询、健康评
估等
3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包括健康手册、健 康宣传单、健康视
频等
4
建立健康教育网络: 包括线上、线下健 康教育平台,方便 患者获取健康信息
06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 息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教育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如何预防和管理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
如何预防和管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健康饮食
建议摄入富含纤维、低饱和脂肪的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盐和糖的摄入。
如何预防和管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规律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 血流。
这些可能是中风或其他严重问题的征兆。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果已有症状逐渐加重,应及时咨询医生。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随访
老年人应按时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有相关风险 因素的患者。
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观看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健康 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3. 如何预防和管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定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减 少,引起大脑后部供血不足。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 改变。
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硬化。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合并症
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这些疾病的管理不当会加重血流供应不足的 风险。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生活方式
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
如何预防和管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定期体检
脑供血不足健康教育

脑供血不足健康教育
《脑供血不足健康教育》
脑供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了解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对于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头昏、视觉模糊、晕厥以及手脚发麻等。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加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过度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吸烟和酗酒的行为,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总的来说,预防脑供血不足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然,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可能是脑供血不足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建议,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护理PPT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怎样进行护理? 5. 为什么护理重要?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定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足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病理状态。
通过有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自理能力。
为什么护理重要? 预防并发症
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及并 发症。
如防止跌倒、心脑血管事件等。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良好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
包括心理支持及社交活动的参与。
谢谢观看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 及护理要点。
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怎进行护理? 监测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及意识状态。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怎样进行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包括饮食、运动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发作期
在患者出现急性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护理。
如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眩晕,应及时就医。
何时进行护理?
稳定期
在病情稳定后,护理应着重于康复和预防。
定期复查,调整护理方案。
何时进行护理?
日常生活中
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应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护理 。
如定期评估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怎样进行护理?
怎样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
常见于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 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概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系统障碍,导致内耳、小脑、脑干 等组织的功能缺损, 所引起的眩晕、 复视、头痛为主要症状, 呈一过性发作或间歇性 复发的临床综合症。
、护理评估: 1、了解病人眩晕发作的时间跟程度。
2、了解病人诱发眩晕的原因,是否被外力撞击。
3、是否出现耳鸣或者复视的现象。
4、生活自理的能力。
三、常见护理问题与相关因素 :① 有外伤的危险;与眩晕、四肢麻木、乏力有关。
② 舒适的改变:头晕;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③ 舒适的改变:恶心、呕吐;与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④ 焦虑;对疾病的预后担扰。
与住院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环境改变有关 ⑤ 睡眠型态紊乱: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与住院造成环境改变。
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四、护理措施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时,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进行。
拿取的地方。
将信号灯置于床头,听到铃响立即予以答复。
保持周围环境中没有障碍物, 注意地面要防滑,以防跌倒。
教会病人使用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等。
病人入厕、沐浴 或外出时有人陪伴。
加强巡视,必要时给予帮助。
2、卧床休息,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病人满足其生活需要。
保持病室安静,提供充足 的休息时间,便于病人心情放松、舒适入睡。
病人主诉头晕时应立即给予反应,如承认病 人的感受,关心和安慰病人。
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技术,如想象和回忆自己最开心的事情, 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达到缓解头晕的目的。
遵医嘱用扩张血管药,改善循环,达到治 疗目的。
密切观察病人头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及次数。
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3、安慰关心病人,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病人呕吐时, 用手托住病人头部, 使其增加舒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志护理
1.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忧虑、恐惧情绪。
2.主动向病人介绍周围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加强与病人语言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少盐,多食蔬菜水果、瘦肉、豆类等,忌食辛辣刺激肥厚之品。
2.虚弱者适当增加营养,肥胖或高血压者应调整、控制饮食的质与量。
3.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以促进睡眠,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
三、生活护理
1.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应立即卧床休息。
2.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大声喧哗。
3.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如要改变体位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
4.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
5.病人入厕、沐浴或外出时有人陪伴,注意地面要防滑,以防跌倒。
6.发生呕吐时,应用手托其头部以增加舒适感。
7.呕吐后及时清理呕吐物,协助漱口,更换干净被服,保持床单整洁干燥。
四、食疗法
1.风阳上扰者,饮食以清淡、低盐为宜,可食鲜芹菜汁、清蒸鱼等。
2.口舌碎痛、心火上炎者,可用莲子开水冲饮代茶。
3.痰浊上蒙者,可选食冬瓜、竹笋,或用陈皮泡茶代茶饮。
4.气血亏虚者,可选食瘦肉、黄芪粥、莲子红枣粥等补益气血食物。
五、功能锻炼
1.教会病人使用辅助设施,如扶手、护栏等。
2.鼓励病人适当运动,提高机体活动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