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式输油泵结构及应用

合集下载

齿轮式油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式油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式油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式油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齿轮组件:齿轮式油泵通常由驱动轴和从动轴上的齿轮组成。

驱动轴通过传动装置(如电机)提供动力,驱动从动轴上的齿轮旋转。

2. 吸油过程:当驱动轴转动时,从动轴上的齿轮也会随之旋转。

从动轴上的齿轮在与之配合的驱动轴齿轮的作用下,形成吸油腔和压油腔。

在吸油腔中,驱动轴齿轮和从动轴齿轮的齿谷之间形成一个负压,吸引外部液体(通常是液体油)进入吸油腔。

3. 推油过程:当齿轮旋转到一定位置时,齿轮的齿顶与齿谷之间形成封闭腔,将吸入的液体油封闭在压油腔中。

随着从动轴的继续旋转,压油腔的容积逐渐减小,同时油液被迫挤压,沿着压油腔的出口管道流出。

4. 循环过程:随着齿轮的继续转动,压油腔的容积逐渐增大,压力减小。

当压力低于外部压力时,外部液体油会再次进入吸油腔,循环再次开始。

总的来说,齿轮式油泵通过齿轮间的密封传动,实现了油液的吸入和排出,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齿轮油泵介绍及原理

齿轮油泵介绍及原理

齿轮油泵介绍及原理一、齿轮油泵产品介绍:1、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同本单位联系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2、齿轮油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笨等。

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

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脱开啮合时在吸入侧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

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单级单吸油泵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而排出泵外。

二、齿轮油泵结构说明:本产品由泵体、齿轮、前后泵盖、安全阀、轴承及密封装置等零、部件组成。

1、泵体、前后盖等零件为灰铸铁件,齿轮用优质碳素钢制作;亦可根据用户需要用铜材或不锈钢制作。

2、安全阀。

齿轮油泵自身不带安全阀,用户在使用时需自行在管路系统中安装安全阀。

KCB,系列齿轮油泵在后泵盖或泵体上方装有安全阀,当泵或排出管道发生故障或将排出阀门完全关闭而产生高压和高压击时安全阀就会自动打开,卸除部分或全部的高压液体回到吸入腔,从而对泵及管道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3、轴承。

齿轮油泵全部采用DU轴承;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锡青铜轴承。

&0818.3-83.3、1.1齿轮油泵采用DU轴承;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锡青铜轴承。

KCB133-960、8-60齿轮油泵有采用DU轴承,锡青铜轴承和滚动轴承三种结构,需在订货时注明。

订货时未注明者均按DU轴承结构供货。

轴承为内置型式,依靠被输送介质进行润滑;011轴承和锡青铜轴承能在非润滑性介质中工作。

4、轴封。

本系列产品的轴端密封有骨架油封、机械密封及填料密封三种结构。

a.骨架油封:骨架油封的特点是维护、更换方便,成本低,但寿命较短。

丁晴胶骨架油封适用于1001:以下工作环境;氟橡胶骨架油封适用于200℃以下工作环境。

Kcb-135齿轮油泵

Kcb-135齿轮油泵

Kcb-135齿轮油泵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行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仅在铁路新线建设和电建设方面的投资就将达到2万多亿元。

此外,航空业期盼多年的大型飞机研制项目即将上马,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也有望启动。

数万亿元的投资无疑也将给能源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石油和化工产品将更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石油和化工产品,石油和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行业每年在向国家贡献着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值的/4份额的同时,又成为环境保护、公众安全的众矢之的。

事实就是如此矛盾。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合方兴未艾,企业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自觉调控供给的理念明显增强,“十一五”规划纲要给我国石油和化工市场带来了发展契机。

行业内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危机,理性应对市场变化,努力保持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促使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在平稳健康的运行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KCB/2CY型齿轮油泵】产品:【KCB/2CY型齿轮油泵】产品简介:2CY、KCB齿轮式输油泵:1、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同本单位联系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2、本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笨等。

【KCB/2CY型齿轮油泵】型号意义:【KCB/2CY型齿轮油泵】特性优点:1.2CY、KCB齿轮式输油泵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和保养方便,2.2CY、KCB齿轮式输油泵具良好的自吸性,帮每次开泵前不须灌人液体,3.2CY、KCB齿轮式输油泵的润滑是靠输送的液体而自动达到.故日常工作时无须另加润滑液。

4.利用弹性联轴器传递动力可以补偿因安装时所引起的微小偏差。

在泵工作中受到不可避免的液压冲击时,能起到较号的缓冲作用。

【KCB/2CY型齿轮油泵】工作原理:2CY、KCB齿轮式输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

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

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

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本文我给大家介绍下关于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希望大家对齿轮式机油泵能有一定的了解。

各车型装用的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原理大体上相同。

泵体内装有一对互相啮合的主、从动圆柱直齿轮,从动齿轮自由地套在从动齿轮轴上,主动齿轮用键与主动齿轮轴连接。

主动齿轮轴上端装有螺旋齿轮,与凸轮轴的机油泵驱动齿轮相啮合,由凸轮轴驱动。

齿轮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很小,壳体上有进油口。

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螺旋齿轮,使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反方向旋转。

腔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机油便从进油口吸人并充满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两齿轮间隙的机油便不断送到出油腔,在出油腔主、从动齿轮的轮齿逐步进人啮合,齿间的机油因齿间容积在啮合过程中逐渐减小,油压增高,具有一定压力的机油便从出油口流出泵体,机油便不断地压送到各个必须要润滑的部分。

2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齿轮式机油泵的检修要求必须达到如下几点:1、泵壳或泵盖的接合端面不同意有显然的磨损凹痕,其平面度偏差不大于0. 05 mm 。

2、主动齿轮轴与壳或盖(或衬套)承孔的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 12mm,使用限度为0. 15mm。

3、从动齿轮轴与壳孔的配合一般不应有间隙,与从动齿轮承孔的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 lomm。

4、主动齿轮轴承孔轴线与从动齿轮轴承孔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一般应不大于100:0.14,泵壳接合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偏差一般应不大于100:0.1005、主、从动齿轮端面的平面度偏差应不大于0. 05mm;齿面应无毛刺,如有毛刺可用油。

3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原理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轴、泵体、泵盖、限压阀等零件组成。

在泵体上加工有进油口和出油轮齿之间的润滑油由12于轮齿逐渐啮合而被挤压产生很高的压力,此压力会通过齿轮作用在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上,使齿轮和轴的磨损加剧,因此在泵盖上加工出卸压槽,使啮合齿隙与出油腔连通,以降低其油压。

齿轮油泵的分类及应用

齿轮油泵的分类及应用

齿轮油泵的分类及应用齿轮油泵是一种常见的润滑油泵类型,它一般适用于高速、低压的工作环境,通常被用于传送各种润滑油、润滑脂或者其他润滑添加剂。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性能需求,齿轮油泵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按工作方式分类1.外齿轮泵:外齿轮泵是最普遍的泵型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由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所形成的空间来完成液体的运输。

外齿轮泵具有特点:结构简单,适用于单向性输送,减少液体的泄漏,易于维护。

但是受到其工作原理所限,外齿轮泵并不能承受太高的压强,而且运转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2.内齿泵:内齿泵又称为“行星齿轮泵”,其原理为内和外齿轮之间的同轴啮合运动将液体输送到出口处。

相比于外齿轮泵,内齿轮泵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强和流量,可在更高的压力下工作。

内齿泵具有特点:运转平稳,耐磨损,非常适用于较小的流量和较高的压力。

但是内齿泵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更高的精度,另外内齿轮需要加强制润滑。

二、按用途分类1.低噪音齿轮油泵:减少了外齿轮泵震动噪音、运转噪音,使其更加适用于噪音要求较低的场合。

2.耐磨齿轮油泵:加强了齿轮材料、加工精度、降低磨损速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修成本。

3.食品级齿轮油泵:采用有关标准的免洗材料,通常应用于食品、医药、制药、化妆品等方面。

三、按应用环境分类1.液体齿轮油泵:主要配合一些高粘度的液体,如柔性聚氨脂、树脂和溶液等。

2.高温齿轮油泵:适用于一些需要耐受高温性能的工作环境,例如冶金、高尔夫球场、建筑工地等。

3.化学齿轮油泵:适用于配合些特定的化学液体,如酸和碱液等。

齿轮油泵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润滑油系统、炼油、制药、食品加工、矿业、造船、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铁路制造、水利设施制造等等。

根据流量、压力要求、液体性质和环境要求等因素,选取合适的齿轮泵非常重要。

齿轮油泵毕业设计

齿轮油泵毕业设计

齿轮油泵毕业设计齿轮油泵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

在机械工程专业中,齿轮油泵是一个常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齿轮油泵的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齿轮油泵的原理齿轮油泵是一种常用的润滑系统,其工作原理基于齿轮的旋转和齿间的间隙。

当齿轮旋转时,齿间的间隙会形成一片低压区域,使液体从低压区域被吸入,然后通过齿轮的旋转将液体挤出。

这样循环往复,实现了油液的输送和润滑。

二、齿轮油泵的设计要点1. 齿轮的选择:齿轮的材质和齿数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材质的选择应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例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齿数的选择则需要根据所需的输送流量和工作压力来确定。

2. 齿轮的配对:齿轮的配对是保证油泵正常工作的关键。

配对时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轮的啮合角、齿轮的啮合系数等因素。

合理的配对可以减小齿轮的磨损和噪音,提高油泵的效率。

3. 泵体的设计:泵体的设计需要考虑流体的流动性和泵的结构强度。

流体的流动性可以通过优化泵体的内部结构来实现,例如增加流道的流线型设计。

泵的结构强度则需要根据工作压力和载荷来确定,以确保泵体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

4. 密封系统的设计:密封系统是齿轮油泵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合理的密封系统设计可以减小泄漏和污染,提高油泵的工作效率。

常见的密封系统包括轴封、密封垫圈等。

三、齿轮油泵的实际应用齿轮油泵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例如汽车发动机、工业机械等。

在汽车发动机中,齿轮油泵负责将润滑油送到各个润滑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在工业机械中,齿轮油泵常用于润滑系统,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齿轮油泵的设计和应用涉及到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毕业设计中选择齿轮油泵作为课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润滑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际应用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总之,齿轮油泵是机械工程专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齿轮泵

齿轮泵

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本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苯等。

润滑系统中机油泵的作用:机油泵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

其结构多采用齿轮式机油泵。

发动机工作时,曲轴带动主动齿轮传动,被动齿轮作反方向旋转。

吸油腔内的机油便沿着齿隙和泵壁压入出油腔。

因吸油腔内的机油被不断带走,故吸油腔内产生吸力,不断地将油底壳内的机油吸入吸油腔,并同时将一定压力的机油泵入润滑油路。

一工作原理齿轮泵是用两个齿轮互啮转动来工作,对介质要求不高。

一般的压齿轮油泵力在6MPa以下,流量较大。

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

A为吸入腔,B为排出腔。

齿轮油泵在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

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排出口排出泵外。

齿轮油泵结构原理图注:1、齿轮油泵不宜作空运转,使用时,抽吸完毕,即停泵,否则会加速磨损。

也可能磨损泵管,因本泵电机空载转速可达10000转/分。

2、齿轮油泵及时调换电刷,电刷磨损到将不能使用时,须及时调换(2只电刷同时调换)否则会使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引起坏损,损坏换向器,严重时会烧坏电枢。

3、齿轮油泵在下列情况下不得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绝缘损坏,电源线工电缆护套破裂,插头插座开裂或接触不良,以及断续运转,出现严惩火花等故障时,电机外壳操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

在未修复前不得使用。

4、齿轮油泵防止过载,使用时,凡遇转速异常或降低时,应即停机检查是否有杂物卡住叶轮或电机是否发生故障,抽液泵因故刹车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5、齿轮油泵使用工具要爱惜,所有抽涂泵要小心轻放避免受到冲击。

齿轮泵设计说明

齿轮泵设计说明

液压元件与系统综合训练综合训练一:液压泵的设计Q=60L/min n=1450rad/min p=班级:流体13-2班姓名:单德兴指导教师:魏晓华学号:021、外齿轮泵外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组成: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吸入口、排出口。

装配关系: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安装在两根平行的转轴上;两根平行的泵转轴由泵体和端盖支承;两齿轮被安装在泵体内。

工作原理:KCB 齿轮式输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

A 为入吸腔,B 为排出腔。

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化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

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的排出口排出泵外2.齿轮泵的困油现象(也称齿封现象)齿轮泵的啮合过程中,同时啮合的齿轮对数应该多于一对,即重叠系数ε应大于1(ε=才能正常工作。

留在齿间的油液就被困在两对同时啮合的轮齿所形成的一个封闭空间内,这个空间的容积又将随着齿轮的转动而变化。

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3.齿轮泵设计齿轮泵参数设计齿轮泵的流量Q 、压力p 为已知的设计参数。

1.确定泵的理论流量0Q 为V Q Q η/0= =ml 16.6395.060= (2—9)式中:V η——泵的容积效率 V η=。

2.选定转速:由原动机直接驱动,原动机的转速即为泵的转速,或将原动机减速后作泵的转速。

若采用交流电动机驱动,一般转速为1450r/min 。

3.选取齿宽系数K :对于低压齿轮泵K=7,压力高取小值,压力低取大值。

4.选取齿数Z :对于中低压齿轮泵:Z=13 5.计算齿轮模数m : 当为标准齿轮时:28.4)27.013(6145014.321067)27.0(21036360=+⨯⨯⨯⨯⨯=+⨯=Z nK Q m π =≈(mm ) 圆整后去6.校验齿轮泵的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式输油泵结构及应用
一、齿轮式输油泵产品概述:
1、本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同本单位联系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2、齿轮式输油泵不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含硬质颗粒或纤维的、高度挥发或闪点低的液体,如汽油、笨等。

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

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轮脱开啮合时在吸入侧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

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单级单吸油泵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而排出泵外。

二、齿轮式输油泵结构说明:
本产品由泵体、齿轮、前后泵盖、安全阀、轴承及密封装置等零、部件组成。

1、泵体、前后盖等零件为灰铸铁件,齿轮用优质碳素钢制作;亦可根据用户需要用铜材或不锈钢制作。

2、安全阀。

齿轮式输油泵自身不带安全阀,用户在使用时需自行在管路系统中安装安全阀。

KCB,系列齿轮式输油泵在后泵盖或泵体上方装有安全阀,当泵或排出管道发生故障或将排出阀门完全关闭而产生高压和高压击时安全阀就会自动打开,卸除部分或全部的高压液体回到吸入腔,从而对泵及管道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3、轴承。

齿轮式输油泵全部采用DU轴承;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锡青铜轴承。

&0818.3-83.3、1.1齿轮式输油泵采用DU轴承;可根据用户要求采用锡青铜轴承。

KCB133-960、8-60齿轮式输油泵有采用DU轴承,锡青铜轴承和滚动轴承三种结构,需在订货时注明。

订货时未注明者均按DU轴承结构供货。

轴承为内置型式,依靠被输送介质进行润滑;011轴承和锡青铜轴承能在非润滑性介质中工作。

4、轴封。

本系列产品的轴端密封有骨架油封、机械密封及填料密封三种结构。

a.骨架油封:骨架油封的特点是维护、更换方便,成本低,但寿命较短。

丁晴胶骨架油封适用于1001:以下工作环境;氟橡胶骨架油封适用于200℃以下工作环境。

b.1机械密封:机械密封的特点是密封可靠、寿命长,成本高。

机械密封的基体用不锈钢制造,动、静环视介质不同分别由YG8硬质合金或YG8-石墨制造,使用温度在200℃以下。

c.填料密封:填料密封仅用于高温油泵,其特点是耐高温,有少量泄漏。

使用过程中需根据泄漏情况经常进行调整,使用温度在250℃:以下。

用户需何种型式的密封结构需在订货时注明。

凡订货时未注明者均按丁晴胶骨架油封结构供货。

5、进、出油口型式。

系列齿轮式润滑泵进、出油口为与口径对应的英制管螺纹(G),直接制作在泵体上。

KCB18.3-200、1.1-12齿轮式输油泵配带管螺?口的腰形法兰;其余泵不配带法兰,当用户需要配带法兰时,应在订货中注明。

6、泵与电机用弹性联轴器连接,并安装在公共底盘上。

三、齿轮式输油泵型号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