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数学家 (2)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华罗庚PPT课件

华罗庚PPT课件
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 “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 “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是古稀之年的华罗庚利用比喻对于自己的警戒。课文运用了大量材料,谈到华罗庚成功道路中“实”的作用:科学研究的态度、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运用等。
添加标题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华罗庚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
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署(shǔ)名 苏家驹(jū) 扉(fēi)页
1
勤能补拙(zhuō) 怠(dài)慢 吴筱(xiǎo)元
一次人生命运的转折 (为未来的数学家的成材奠定基础)
以“出名”为开始
倒叙
避免平铺直叙
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 1、“物不知其数”算题 数学才能初露端倪 2、“罗呆子”的绰号 痴迷数学、艰苦自学 3、可怕的伤寒症 生命的抉择, 令人感慨
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
清华四年,研究数论 (不拘学历用人,助理员----助教)
英国两年,得出“华氏定理”
抗日期间,艰辛中完成《堆垒素数论》手稿 (送到当时的中央研究所后却没有出版)
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致力于数学研究。 (中国成立,回国任教,放弃优裕生活,爱国之情尽显) 致力于教育事业 (发现和扶持年轻学者,学术严谨) 致力于数学的实际运用 (从理论到运用,常思常新) 年近古稀,跨洋越海,孜孜不倦。 (同行赞誉,可见成就)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

数学家介绍PPT课件
23
一女教师每天下午都要带领她的15名女生去散步。 她把学生分成5组,每组3人,问怎样安排,才能使 在一周内,每两名学生恰有一天在同一组?
24
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 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他们自己的特殊娱乐 ,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对他们 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庙堂里,另外还有许 多人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 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上帝有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 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庙堂,那末聚集在那里的人就 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 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数学家介绍
2019/11/23
27
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透视本质能力).
创造力=有效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 ×审美能力.
28
29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公元前 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0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数学上的发现创造是数不胜 数,阿基米德螺线,抛物线上的弓形求面 积方法含有现代积分思想,等等。
20
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 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 。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高校 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包头市教育系统,先后 在包头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 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

人教A版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现第二课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课件(共23张PPT)

人教A版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现第二课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课件(共23张PPT)


超人天赋、雄厚的学术实力、刻苦勤奋
习、不求名利
艰 1、1938年,挥别剑桥,执教西南联大

与同胞共赴国难、高度的名族自强精神
岁 2、抗日期间,完成数论巨著《堆垒素数论》,数学

王国的经典之作

奋笔疾书、不畏艰辛

3、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3-1 数学史选讲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人 民 的 数华 学罗 家庚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 省金坛县 •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 京逝世。
他用行动实践了自 己的诺言:
“最大的希望就是 工作到生命的最后 一刻。”
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

站在数学顶峰的华老非常迫切地把自己的专长交

给青年,把教好青年作为对社会主义的具体贡献, 培养了很多人


1、华罗庚悉心培育了很多数学家如陈景润、万哲先、 陆启铿、王元、潘承洞

精心扶持新一代成长的杰出数学家
伏 2、亲自主持编写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是中学生数学

竞赛的首创者,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写了大量中 学生课外数学读物
小 1、“物不知其数”算题

数学才能初露端倪
才 2、“罗呆子”的绰号

痴迷数学、艰苦自学


3、可怕的伤寒症

生命的抉择,令人感慨
1、“伯乐识马”
出 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
类 之理由》与一位伯乐(熊庆来)

在清华如鱼得水、打下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
萃 2、1933年登上中国最高学府讲坛

数学家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的小故事(2)
• 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 的铺子)。 为了一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数有一次, 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 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 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 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 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 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 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在国 际上享有盛誉的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便让他坐 车(因为他们认识),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 “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 “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 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 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 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 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的警觉,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于是, 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 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 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 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 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 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 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 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 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 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 是怎么算出来的?”
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 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 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 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 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 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 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 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李善兰

李善兰
李善兰几年后,作为州县的生员,李善兰到省府杭州参加乡试。
教育事业
李善兰1868年,李善兰被荐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直至1882年他逝世为止,从事数学教育十余年, 其间审定了《同文馆算学课艺》、《同文馆珠算金踌针》等数学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是中国近代数学 教育的鼻祖。
学术成就
李善兰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三项。尖锥术理论主要见于《方圆阐幽》、 《弧矢启秘》、《对数探源》三种著作,成书年代约为1845年,当时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学尚未传入中国。李善兰创 立的“尖锥”概念,是一种处理代数问题的几何模型,他对“尖锥曲线”的描述实质上相当于给出了直线、抛物 线、立方抛物线等方程
李善兰
中国近代数学家
01 人物生平
03 学术成就 05 人物影响
目录
02 教育事业 04 个人作品
李 善 兰 , 原 名 李 心 兰 , 字 竟 芳 , 号 秋 纫 , 别 号 壬 叔 。 出 生 于 1 8 11 年 1 月 2 2 日 , 逝 世 于 1 8 8 2 年 1 2 月 9 日 , 浙 江 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 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 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人物生平
李善兰坐姿像 李善兰(1811年1月22日—1882年12月9日)出身于读书世家,其先祖可上溯至南宋末年京 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李伯翼。伯翼一生读书论道、不乐仕进。元初,其子李衍举贤良方正,援朝请大夫嘉兴 路总管府同知,全家定居海宁县硖石镇。500年来,传宗接代至17世孙,名叫李祖烈,号虚谷先生,治经学。祖 烈初娶望海县知县许季溪的孙女为妻,不幸许氏早殇;继娶妻妹填房,又病故。后续弦崔氏,系名儒崔景远之女。 崔氏生三子:心兰(善兰)、心梅、心葵,并一女。心梅亦通晓数学。李善兰早年在家乡娶妻许氏,无子;晚年 在北京纳妾米氏,仍未得子;乃过继外甥崔敬昌为嗣。敬昌字吟梅,曾任江海关文牍。

数学家的故事ppt课件

数学家的故事ppt课件

3、毕达哥拉斯[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公 元前497)古希腊数学家、哲 学家。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 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 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 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 作用的,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 人物第一个着重“数”的人毕 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了正多面体 的个数,建设了许多较有影响 的社团毕达哥拉斯学派,“西 19 方的勾股定理”之父。
30命名以示纪念。
15、爱因斯坦[美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德国犹太裔, 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 代物理学奠基人。1921年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1999年被美国《时代周刊》 评选为“世纪伟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 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 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 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33年爱因斯 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 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受纳粹政权迫 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 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
9 用另一种方法证明。
8、刘徽
刘徽(约公元225—295),山东邹平县 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 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数学史 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 《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 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 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 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 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 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 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 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 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中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及其主要成就教学课件

中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及其主要成就教学课件
1981年退休后,担任美国数学科学所 第一任所长,任期三年,后任名誉所长。
1984年5月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项 --沃尔夫奖。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聘请 陈省身担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该 所1985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
1984年8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 会见陈省身夫妇。
89年、96年、99年据不完全了解, 江泽民同志三次会见陈省身教授,其中 89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分别会见并宴请, 规格很高。
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之父,在 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取得重大突破, 并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简介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
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世界著名数 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 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 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 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 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 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 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 员、常委(1979-1998)。
陈省身星
2004年11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 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 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第 52733号《小行星公报》通知国际社 会,将一颗永久编号为1998CS2号的 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 他对全人类的贡献。
吴文俊的数学成就
吴文俊(1919-)是中国著名的 数学家,在几何定理机械化证明等 研究领域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 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 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中国近代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先驱者 (2)

中国近代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先驱者 (2)

中国近代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先驱者——李善兰李善兰(1811年——1882年),是我国清代最声名显赫的数学家,也是近代远近闻名的的天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力学、植物学家,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是我国第一个翻译和引进近代西方数学的科学家。

其主要数学成就有尖锥术、垛积书和素数论,翻译了西方的许多数学名著,如《几何原本》(后九卷)、《代数学》和《代数积拾级》等,而其本人的代表作有《则古昔斋算学》、《考根数法》等。

1840年,鸦片战争全面爆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老的中国,被殖民侵略者用坚船利炮强硬打开了国门,他们在这片神州大地上走私鸦片,掠取大量财富,并且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一向傲立于世界的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殖民侵略在侵害国民利益的同时也给在19世纪大大落后于世界大潮的中国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东西,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中国涌现了一批批开始思考解救国家和人民的有志之士,他们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慢慢认识到,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先进思想才能拯救中国。

在这些有识之士的领导下,爆发了清代历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西文化开始交汇并互相接纳。

而李善兰作为晚清著名的数学家,紧跟时代潮流,怀着强国救民的思想,率先引进西方科学,成为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他毕生致力于翻译西方先进的纷繁复杂的科技著作,涉猎了数学、力学、植物学和天文学等各个领域,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善兰的原名叫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又有别号曰壬叔。

1811年1月2日,李善兰在降生在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开始了他传奇而丰富的一生。

热爱数学,自学成才李善兰出生于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读书世家,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京都汴梁人李伯翼。

李伯翼毕生喜爱读书论道,淡泊名利。

他的儿子李衍品行正直,才德俱佳,援朝请大夫嘉兴路总管同知,率全家定居于海宁县硖石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奠基。
曾获荣誉
• “中国数学之神”,
•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 “人民数学家”。 • 华罗庚、钱三强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界的两位功勋科学家,
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数论大师,多复变函数论和矩阵几何 的开拓者。 •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 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 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 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 学荣誉博士。 • 1954,1958,1974年均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这是 极高的荣誉),可惜均未被批准。 •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 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等,不少已成为世界级的名家了。 •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中国近代数学家 (2)优秀课件
华罗庚 陈景润 陈省身 苏步青
• 中文名:华罗庚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太湖 • 出生日期:1910年11月12日 • 逝世日期:1985年6月12日 • 代表作品:《堆垒素数论》
他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 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 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们 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匙;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 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 法的艰辛足迹…… 这位“人民的数学家”,为 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 生的精力与汗水。
主要成就: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 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 开拓者。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 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 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 析》、《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 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 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 两个自变数两个未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 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 《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 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列入20世纪数学的 经典著作之列。 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 篇,科普作品《优选法评 话及其补充》、 《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华罗庚科 普著作选集》。
很高的荣誉),可惜均未被批准。
• 1985年6月12日在访日期间心脏病突发,在日本东京的大学
讲坛猝然倒地,结束了他为祖国数学事业贡献不止的一生。
大师生平
•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 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 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 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 维诺格 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 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 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 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
其专著《多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 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 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 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 科学奖一等奖。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 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大师生平
• 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
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
最佳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
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
经济效益。
•名的数
学大师。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
斯坦,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
一。 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大师生平
•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 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左腿残疾。

19岁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
主要成就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 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 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 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 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
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 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 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在发展 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 献。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并有多部专 著和科普性著作。在代数方面,证明了 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 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 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 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同行评价
• 著名数学家劳埃尔·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 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
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华 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卓越的价值。”
• 哈贝斯坦:“华罗庚是他这个时代的国际领袖数学家之
一。”
•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
•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 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 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 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 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 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 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 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 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由》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
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
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54,1958,1974年均被邀请到国际数学大会作报告(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