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形势与政策(2022年)答案黑龙江

形势与政策(2022年)答案黑龙江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单选题]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B.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间的新矛盾2、19. 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主要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单选题] *A、(1)(2)B、(1)(2)(3)C、(1)(2)(3)(4)(正确答案)D、(2)(3)3、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单选题]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享有高度自治权C.率先实行国有制企业改革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正确答案)4、68. 通常把基尼系数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97. 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直接性,另一个是()[单选题] *A.生动性和具体性(正确答案)B.能动性和创造性C.客观性和普遍性D.抽象性和间接性7、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单选题] *A.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发展B.垄断资本主义的更高阶段C.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正确答案)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8、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 ?)的伟大飞跃。
[单选题] *A.中华民族独立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答案)9、第二课? 2单选题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优越的政治条件是(? )[单选题] *A.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正确答案)C.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多种经济成分中的领导力量10、社会意识是人们的()。
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主义的崛起:资本主义在17世纪开始兴起,其核心特征是资本与劳动力的分离,资本的积累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 资本的集中和扩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垄断和寡头行业,资本也开始通过企业并购和跨国投资等手段进行扩张。
3. 市场的全球化:随着交通、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市场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资本进一步扩张到全球范围。
4. 资本的金融化和投机化:资本逐渐变得越来越流动和虚拟,金融资本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资本开始不断进行各种投机交易。
5. 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对环境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也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反思。
总的来说,资本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不断向着规模化、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限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资本之间存在着竞争,但实质上则趋于垄断 发展趋势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股份制成为最普遍的企业组 织形式
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 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 会制度
资本可以表现为用于购 买劳动力和生产材料的 货币和信贷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2020-xx-xx
2
-
目录
CONTENTS
1 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资本主义的趋势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 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 会制度
资本可以表现为用于购 买劳动力和生产材料的 货币和信贷
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它 总是资产阶级所掌控的 私人拥有的资本
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 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 买劳动力进行剥削
资本主义的趋势
资本主义的危机
尽管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一些危机。其中最突出的是 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通常是由于生产过剩、市场饱和或金融泡沫破裂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危机导致了失业、减产和破产等后果,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近 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再次证明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方面的脆弱性 资本主义的环境危机通常是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引起的。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导致了 大量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这些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资本主义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了越来 越多的关注
资本主义的趋势
资本主义的未来
尽管资本主义面临一些危机,但 它仍然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 要形式之一。未来,资本主义可 能会继续发展和改进,以更好地 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革。例如, 资本主义可能会更加注重可持续 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也可能会 更加注重员工的福利和权益。总 之,资本主义的未来将取决于人 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关于“两个必然”的哲学思考: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关键 词 :两 个必 然 ;哲 学 ;思考
中 图 分 类 号 : D l 66 文 献 标 识 码 :A
“ 个 必 然 ” 既 资 本 主 义 必 然 灭 亡 , 社 会 主 义 两 必 然 胜 利 ,这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不 可 动 摇 的 基 本 原 理 。
页 ,举 行 公 开 投 票 ,选 出 千 年 最 伟 大 最 有 影 响 的 思
马 克 思 主 义 是 客 观 真 理 , 其 客 观 性 ,是 马 克 思 恩格 斯 在对 资本 主 义再 生 产过 程及 其 基本 矛 盾进行 客 观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得 出 的 正 确 认 识 ,是 客 观 真 理 。
制 的经 济基 础 没 有 变 。 资 本社 会 化 和 股 权 分 散 化 ,
关于 “ 两个 必 然 ”的 科 学结 论 。科 学社 会 主义 专 家
喻 权 域 同 志 批 评 这 种 “ 思 想 ” “ 潮 ” 时 说 : 新 、 新
性 。当代 资本 主 义不 管 发生 多 么 大 的 变化 ,只要 资 本 主义再 生 产过 程 、资 本 主 义生 产 的性 质 及其 基 本
相 当长的 历 史 时期 ,况且 在 当代世 界 “ 强社 弱” 的 态 势 下 , “ 资 两个 必 然” 的 实现 又 是 曲折 的
因 此 , 当 代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在 继 续 注 意 防 “ ” 左 ,深 化 改 革 开 放 的 同 时 ,还 要 随 时 警 惕 “ ” 警 右 , 惕 资 本 主 义 的 暂 时性 复 辟 ,采 取 各 种 有 效措 施 , 消 除 现 实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存 在 的 资 本 主 义 复 辟 的 各
统 一 , 其 目的 仍 然 是 追 逐 高 额 利 润 。 义 的新 变化 ,正确 认识 “ 两个 必 然 ” 的科学 性 ,就必 须 要 坚持 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 的
浅析资本主义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浅析资本主义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摘要] 形成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因素,同时也就是形成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的因素。
这个矛盾统一体的辩证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尽管这个过渡过程是长期曲折的,但是,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 历史地位;发展趋势人类社会发展像滔滔江河一样,波浪起伏,奔流不息。
人类纪元的两个千年已经成为历史,新的千年才刚刚开始。
在两千多年里,人类社会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0 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又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横空出世,揭开了社会发展新的一页,开辟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可以作这样的概括: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经过长期反复较量,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
一、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的分析(一)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1.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主义的“革命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与封建剥削制度不同, 资产阶级通过圈占农民的土地完全占有生产资料, 使劳动者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产阶级与劳动者之间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完全形成。
与封建制度下农民对地主完全人身依附关系不同的是, 雇佣工人属于自由劳动者, 但工人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哪个资本家, 却无权选择是否出卖劳动力。
2.从生产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先进性”马克思曾经说过, “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封建社会, 蒸汽机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资本主义会。
”资本主义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的革新与进步。
生产工具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确立。
3.从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发展的“广泛性”“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国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建立联系。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初三思想政治《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说课稿范文

初三思想政治《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说课稿范文第一部分:说教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地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分析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以及要经历一个长期共存和斗争的历史过程。
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内容的进程和逻辑延伸,并为第四课社会主义内容部分做好了铺路搭桥的准备。
该课时的教学有益于学生的解疑、释惑、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特制定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1〉在社会化大生产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和斗争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事实。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识记能力;〈2〉防止片面静止地看问题的思想误区,提高历史的全面发展的看问题的辨证思维能力;〈3〉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应用。
3、思想目标:立足理性的基础上,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三、说教学重、难点(二)复习旧知。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
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重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难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四、说教学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第二部分:说教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政治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然轻松、兴趣盎然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讨论、质疑问题,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我采用教学迁移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创造性思维培育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进展趋势明确资本主义积累与基本冲突进展的结果,必定会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培育同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定会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信念我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
与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着不同的性质: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绽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实行了等价交换的形式其次,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它的直接目的和打算动机2、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作用第一,资本主义首先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化。
这种普遍的商品关系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度对人类社会的进展的严峻束缚,促进了协作、分工、生产的集中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推动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的社会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其次,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贪欲和残酷竞争的压迫,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的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进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统治中所制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制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摆脱了类似奴隶制和封建制下的那种对统治阶级的人身依附,实现了法律上的公平和自由。
法律上的公平和人身自由的获得,调动了生产者的乐观性和制造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展和运用,提高了劳动者的素养和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进展,导致了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多。
这样,资本在追求剩余价值同时,为人的全面自由进展和阶级对立的消退,从而为毁灭自身存在的基础,制造了物质前提二、资本主义的基本冲突1、基本冲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基本冲突2、基本冲突表现。
科学社会主义考题用“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精选)

11 如何用“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1)“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
(2)“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趋势,并未回答社会主义何时取代资本主义。
“两个绝不会”反映了现实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回答了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和前提。
用这两个论断进行分析,要全面地理解二者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当今资本主义具有活力而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只是理想而已;也不能因为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而否认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活力。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以后,使以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劳动过程社会化和劳动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
这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前所未有的进步。
(2)二战后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加上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机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持经济运行和社会的稳定,最终为垄断资本集团服务。
(3)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包括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转变、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的过程;这两次调整的重要性在于一个是确立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一个是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国家干预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平衡。
(4)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成为推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如垄断与竞争并存,出现了股份制,垄断向跨国公司发展;通过经济全球化获取最大的利益制度调整。
通过以上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容纳其生产力的发展。
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要确定“两个必然”正确性的;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变化来分析资本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设问:(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一课。
)请问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时间在哪一个国家诞生的?学生回答:略。
设问:你能列举当今世界上的几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吗?为什么你的列举中没有苏联呢?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苏联建立后因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直到他解体前,他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
在他发展的最高峰他甚至可以与资本主义的老大哥美国平起平座。
既然如此他又怎么会解体呢?其解体对世界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再重温那段震惊世界的历史巨变。
―――设计意图:一巩固知识,概括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二是设计坡度较小的问题,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为后面的分析奠定基础,进行铺垫。
多媒体展示:影片剪辑“苏联解体”教师引导:看了这段影片,我有几个问题想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几个问题。
①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位普通公民,苏联的解体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②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苏联解体又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的确如此,如果连苏联都解体转轨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得出上面的结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社会主义的前景似乎大大不妙。
事实果真如此吗?社会主义到底能不能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即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3.3.2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设计意图:一是设计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二是初步引导学生认识苏联解体的影响。
二、探究学习1.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1)资本主义制度的神话①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趁火打劫,为了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他们列举了许多事例进行证明。
他们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举例说明呢?请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可以比较的方面很多,但无论从那个方面进行比较,多想它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比较要有可比性。
也只有这样的比较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下面我提供几个比较的角度,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看看比较是不是客观,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可信。
―――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三是为下面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进行铺垫。
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比较多媒体展示:苏联转轨前后的比较俄国在1910年铁和煤的产量分别只有300万吨和2500万吨,远低于英国的1500万吨和2.7亿吨,德国的1500万吨和1.5亿吨,与美国相比就更落后了。
但是从1928―1938年只用了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苏联制造业的产量就增加了7.5倍多,一跃到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
而同期的美国经济却出现了严重危机。
二战使苏联经济遭到巨大破坏,美国却在战争中大发横财。
但是,战后苏联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比美国高出1-2倍。
由于苏联的发展速度长期快于美国。
从1951-1982年,使得苏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日益缩小。
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不到美国30%,1980年已达到67%,许多重要产品的产量,如机车、石油、生铁、钢等等则先后超过美国。
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军事力量方面,苏联在不少领域都具有优势或者与美国旗鼓相当。
例如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是苏联制造并送上太空的。
而并不拥护社会主义的美国记者朱克曼对俄罗斯走上私有化道路后的现状的报道是这样的:“90年代俄罗斯的生产衰落比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严重。
在俄罗斯,实际人均收下降8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5%以上。
俄罗斯政府一年的收入还不到美国财政部一周的收入。
而俄罗斯政府也丧失了世界超级大国的政治地位。
”这就意味着,苏联人民几十年的血汗已付诸东流,俄罗斯的经济至少要停顿20多年!至于东欧各国,情形亦大同小异。
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世界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比较制度内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产生时间</o:</o:发展方式自力更生剥削掠夺发展速度(1960-1985)国民收入</o: 100工业</o: 100农业205100工业劳动生产率3-4倍2-2.5倍人均国民收入低于世界水平→高于世界水平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重30%→40%70%→60%典型代表苏联→中国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多媒体展示:戳穿资本主义的谎言★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和股票(因在前面课进中已详细分析,故在此不做详解)★贫富悬殊美国总裁的收入,1965年是普通工人的20倍,1999年竟飙升为419倍。
1973年-1992年间,占全国20%的高收入家庭的平均收入增加了20%,占全国20%的低收入家庭的平均收入却减少了12%。
目前,美国约有20%的人生活在全国贫困线以下,760万人靠救济金度日,200万人无家可归。
而百万以上的富翁却由80年代的280万人增加到400万。
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占有全世界86%的国内生产总值,而相同比例的最贫穷国家却仅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
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日均生活费不足一美元。
世界上3名巨富的财产,竟然超过了48个不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资本主义的科技神话:美国微软公司为例</o:年开发磁盘操作系统,利润5000多万美元;1995年“windows”投产,当年利润60多亿美元,1997年利润110亿美元;2000年“windows2000”上市,利润230亿美元。
利润的飙升,自然体现了高科技的巨大力量,但是这个巨大力量是由谁发挥的呢?请看公司雇员人数的变化:1981年128人,1995年1。
7万人,1999年3。
1万人。
利润与雇员人数同步增长说明,超额利润仍然来自剥削。
例如“windows2000”,就是5000名编程人员历时三年设计出来的,上市之前又经过上千人耗时一年的修改。
他们有时一周要工作100小时以上。
但是雇员中只有少数担任经理者工资较高,并持有公司股票,绝大多数雇员的收入总和只是他们所创利润的一个零头。
不能说那些编程人员没有掌握科学技术,但是他们怎么就不能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富翁呢?★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绝大多数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或效法资本主义的国家。
100年前,世界上的强国就是英、法、德、日、意、美,一百年后,世界强国仍然是它们。
100年间一百几十个国家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毕竟无一个出类拔萃,挤进世界强国的行列。
原因何在呢?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一是选取典型、感性的材料增强感性的认识。
二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论;三是引导学生掌握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观。
教师引导:通过分析上述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结论。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和正在取得的成绩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换句话说就是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
正因为如此,有人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苏联还会解体?为什么在现实的生活中社会主义并没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讨论回答。
板书: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学生阅读、回答。
教师点评:略。
―――此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要从具体的方面说明,又要能概括地说明。
板书:二、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第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必须通过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第二、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还拥有较强的实力。
第三、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死亡。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教师引导:这四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在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较详细的了解。
这里我们重点分析讨论一下上面的第四点。
(1)探究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设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来可以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高潮一是新中国的成立;二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三是1992年党的十五大的召开。
每一次我国的各项带来都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事例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略。
设问:在苏联的发展历史上,也经历过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其经济却连续几年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
于是戈尔巴乔夫等人就把它归结为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的悲剧的发生。
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教师点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事来必将是步步高升;随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的发展却是节节败退。
这是一个此消我长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代替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该如何相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片。
―――设计意图:一是通过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操;二是引导学生比较中国与苏联改革的异同;三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多媒体展示:影片剪辑“中美互访”和“罪恶的挑衅”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和斗争(1)探究讨论①在这两段影片中,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的是什么社会制度?②这两段影片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什么现象?板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和斗争。
―――(如学生没有指明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与斗争,则教师应引导:是谁与谁之间的共存和斗争。
)③当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能不能仅仅是只共存不斗争或者只斗争而不共存的关系?为什么?教师点评:共存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积累力量;斗争是为了能更好地共存,并且最终取代旧的社会制度。
苏联的解体正是其斗争失败必然结果。
而社会主义中国历经无数次的考验,不仅没有失败,反而日渐强大的明证。
④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类似的事例吗?⑤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过我国的大使馆和美国军用飞机侵入我国的领空的事件发生后,有人认为我国政府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种胆小怕事的行为,我们应该进行强硬的反击。
你怎么评价我国政府的这种行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教师引导:2001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始终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这一精神的高度概括。
―――设计意图:一是渗透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二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入地观察和分析问题;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引导学生能够基本得出我国政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或是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不能动摇,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或其他符合意思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