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张梅6个实验)
工程力学实习报告

工程力学实习报告工程力学实习报告3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力学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力学实习报告篇1一、心得体会通过这五天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学不到得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不仅懂得了怎样做事而且懂得了很多做人得道理。
我也明白了肩上得重任,看清了人生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得思考,不能太过急躁,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同时也理解了很多事情,为以后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热情得事业,并且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这次难得的认识实习经历,是我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
二、成果总结在视频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中,我们明白了一些力学研究中的问题,如:结构部件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失效?如何定量精确预报事故发生?等。
机械是机构与机器的合成,我们重点了解构件承载能力的分析,机械振动的计算,机构运动的设计。
承载力学是力学应用的重要方面,在对强度的计算中会运用到计算力学,机构的承载能力与刚度,稳定性,强度。
在对机械振动的计算中我们还运用了机震力,在对机构运动设计中应用了理论力学与机械原理。
在视频化学工业中的流体力学中,我们知道了板式塔中塔板的种类,有无溢流塔板,泡罩塔板,f型塔板,t型塔板等。
填料塔中填料的种类,还有萃取塔,流化床与气液两相流等概念。
在观看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中我们知道了在土木建筑中会运用到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等力学知识。
力学与现代生活在视频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力学问题造成的重大影响,如86年挑战者号的爆炸知识因为没有考虑到温度对一个小小橡皮圈的影响,还有塔库马悬桥的倒塌,只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形成了卡门涡街。
我们运用伯努里定律设计飞机的机翼,再根据机翼上下面风速差产生压力使飞机飞起来。
航天工程,生命领域,能源领域均是以力学为基础的,我们可以运用流体力学原理解决股市问题,连亚洲金融风暴也可以用连通器原理解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合成,掌握测量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
1.力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
2.力的分解、合成实验装置。
3.测力计。
4.称量砝码。
5.直尺。
6.实验台。
二、实验原理。
1.力的平衡条件。
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上受到的合力为零,即力的合成为零。
这就是力的平衡条件。
2.力的分解、合成。
力的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力的合力,力的合成是指若干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三、实验内容。
1.力的平衡条件实验。
将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验证力的平衡条件。
2.力的分解实验。
用两根绳子悬挂一个物体,分别测量两根绳子所受的拉力,通过力的分解公式计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3.力的合成实验。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物体,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和竖直拉力,通过力的合成公式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实验步骤。
1.力的平衡条件实验。
(1)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物体,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2)用测力计分别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3)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力的分解实验。
(1)在实验台上悬挂一个物体,并用两根绳子固定。
(2)分别用测力计测量两根绳子所受的拉力。
(3)根据力的分解公式计算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3.力的合成实验。
(1)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物体,并用两根绳子施加水平和竖直拉力。
(2)分别用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水平拉力和竖直拉力。
(3)根据力的合成公式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了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验证了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合成原理的正确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了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合成,掌握了测量力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哟.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成绩评定班级:姓名:学号:四川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试验报告须知一、实验报告是实验者最后交出的成果,是实验资料的分析总结,应严肃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认真填好实验目的、试验用材料、实验用器具,等内容。
二、要认真如实地填写试验数据,填写后的试验数据须经教师认可。
三、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试验。
试验报告应当数据完整,图表清晰整洁、字体清楚、美观。
四、报告中“思考习题”项空白不够用时,可自己用白纸书写贴入该栏。
试验一常温下静载金属拉伸性能试验报告日期年月日实验室温度℃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原始数据记录低 碳 钢 材 料 数 据 记 录铸 铁 试 样 原 始 数 据四、数据处理(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1)低碳钢拉伸 ( 1MPa=12mm N) 屈服极限 0A P SS =σ= 强度极限 0A P bb =σ= 延 伸 率 ()%100001⨯-=L L L δ=截面收缩率 ()()%100%10022120001⨯-=⨯-=d d dA A A ψ= 2)铸铁拉伸强度极限 0A P bb =σ=低碳钢材料计算结果五、简答下列问题1、为何在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标准试件或比例试件,材料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延伸率是否相同?2、绘制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并说明该曲线的四个阶段及特点?3、分析比较两种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
试验二常温静载下金属压缩性能试验报告日期年月日实验室温度℃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设备三、原始数据记录四、数据处理(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1)低碳钢压缩 (1MPa=12mm N) 屈服极限 0A P S S =σ=2) 铸铁压缩 强度极限 0A P bb =σ=五、简答下列的思考题1、分析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原因.2、低碳钢与铸铁在压缩时力学性质有何不同? 结构工程中怎样合理使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材料?试验三常温下金属扭转试验报告日期年月日实验室温度℃姓名:同组人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四、数据处理(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1)低碳钢扭转 (1MPa=12mm N) 剪切屈服极限 :PSS W T =τ= 剪切强度极限:Pbb W T =τ= 2)铸铁扭转 剪切强度极限:Pbb W T =τ =五、回答下列问题1、 碳钢与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情况有什么不同?分析其原因。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本实验是「工程力学」的一部分。
实验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机械行为进行了研究。
经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研制出性能优良的材料,使其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
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准备若干材料样品,包括钢、铝、木等。
对于这些材料,我们需要采用可用仪器测量其不同物理性质,如抗弯性能、抗剪性能等。
施加载荷后,会
有物理变化发生,比如变形,从而可以测出其弹性模量。
在实验中,我们还应用数据分析等方法记录结果,以便分析材料的力学行为,预测它
们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通过完成本实验,我受益匪浅,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有了这个实验,我们可
以在设计、制造各类结构、工具等方面有体系化地进行论证,以便满足工程需要,使其符
合安全、强度及使用性能要求。
总之,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
重要性,进而形成可靠、实用的工程力学有效利用手段。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模型和推导出物体的力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力学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受力和变形的规律,验证力学理论,并学习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巧。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平衡条件;2. 学习使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问题;3. 掌握测量和计算物体变形的方法;4. 熟悉使用实验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
三、实验原理1. 力的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2. 力的分解原理: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方便进行力的计算和分析;3. 应变与应力: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变形,应变是单位长度的变化量,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四、实验内容1. 实验一:力的平衡条件通过在悬挂物上施加不同大小的重物,观察悬挂物的平衡状态,并测量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验证力的平衡条件。
2. 实验二:力的分解原理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测量各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计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验证力的分解原理。
3. 实验三:应变与应力通过在杆上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力,测量杆的变形,计算出应变和应力,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当悬挂物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验证了力的平衡条件。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分解前一致,验证了力的分解原理。
3. 实验三的结果表明,杆的变形与施加的拉力成正比,通过计算应变和应力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反映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力的概念、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原理。
同时,通过测量和计算材料的应变和应力,我们学习到了材料的力学性质。
实验过程中,我们熟悉了使用实验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
6 4
2 1
3 5
7
y2
y2
1 y1
距中性层
Y1=10mm Y2=15mm
试件尺寸 b= 20mm L= 620mm h= 40mm a=150mm
F
h
a
a
b
12
3、记录及计算结果
载荷
应变(με)
测点
ε1
ε2
1
2
3
4
5
6
7 4、结果比较:
应力(MPa)
σ1 σ2 σ3 σ4 σ5 σ6 σ7
实验值
mm
试验后草图
强度指标:
Ps =__22.1___KN P b =__33.2___KN
塑性指标: 伸长率δ = L1-L ×100% = 33.24 %
L 低碳钢拉伸图:
屈服应力 σs= Ps/A __273.8___MPa 强度极限 σb= Pb /A __411.3___MPa
面积收缩率ψ = A − A1 ×100% = 68.40 % A
200mm
载荷 试件内径 试件外径
(N)
d
D
36mm 40mm
L1 L
L2
15
P
B
C d
A D
D
(三)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测点 A 或(C)
次数 载荷ΔP
一
ε-45°
二 三 平均 一
初始值
0
150N
114
250N
190
350N
265
450N
342
ε0°
二 三 平均 一
0 -1 -2 -2 径 d= 10.16 mm 截面面积 A= 81.03 mm2 计算长度 L= 100 mm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164-69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在常温静载下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实验之一。
这不仅因为拉伸实验简便易行,便于分析,且测试技术较为成熟。
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材料的强度、塑形和弹性模量等机械指标,大多数是以拉伸实验为主要依据。
实验目的(二级标题左起空两格,四号黑体,题后为句号)1、验证胡可定律,测定低碳钢的E。
2、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Rel和抗拉强度Rm。
3、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A 和断面收缩率Z4、测定灰铸铁拉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抗拉强度Rm5、绘制低碳钢和灰铸铁拉伸图,比较低碳钢与灰铸铁在拉伸树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
实验设备和仪器万能试验机、游标卡尺,引伸仪实验试样实验原理按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GB/T 228—20xx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中,固定引伸仪,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应根据材料性能和试验目的确定拉伸速度),直到拉断为止,并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图2-2所示)。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和探索力学理论,深入了解物体受力后的行为。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几个具体的实验项目,加深对工程力学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一: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是工程力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平衡条件。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平衡杆,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重物来实现平衡。
通过观察平衡杆的倾斜情况和重物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验证平衡条件的正确性,并进一步了解平衡杆的力学特性。
实验二: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受力后的弹性变形和恢复情况。
我们使用了一根弹性悬挂线,并在其上方悬挂了不同质量的物体。
通过测量悬挂线的变形量和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出弹性系数和弹性变形的关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实验三:摩擦力学摩擦力学是研究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学科。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将一个物体放在一个倾斜的平面上,并逐渐增加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倾斜角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摩擦力和摩擦系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摩擦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摩擦力的估算和控制。
实验四: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将一个物体放在一个斜面上,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
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和距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运动的预测和控制。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通过静力学平衡、弹性力学、摩擦力学和动力学等实验项目,验证和探索了力学理论的正确性,并了解了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力学实验报告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大学力学实验中心
学号成绩2013年4月
实验一拉伸实验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思考题
1.由实验现象和结果比较低碳钢和铸铁的机械性能有何不同?
2.比较低碳钢拉伸、铸铁拉伸的断口,分析破坏的力学原因。
实验二压缩试验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低碳钢与铸铁压缩实验
思考题
1. 根据铸铁试样的压缩破坏形式分析其破坏原因,并与拉伸作比较?
2. 通过拉伸与压缩实验,比较低碳钢的屈服极限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差另U?
学号 成绩 实验三材料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卩的测定实验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试样 厚度h ( mm ) 宽度b (mm )
横截面面积A °=bh
(mm 2)
截面I 4.8 30
截面n 4.8 30
截面川 4.8 30
平均
4.8
30
弹性模量 E = 206GPa 泊松比 卩=0.26
A
o
七、思考题
本实验为什么采用全桥接线的对臂测量方法?
泊松比□实验值
弹性模量E 实验值E
学号成绩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思考题
1.低碳钢和铸铁在扭转破坏有什么不同想象?断口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2.结合已经做过的拉伸、压缩和扭转试验,你能根据断口来判断试样的材料和受什么力而断裂破坏的
吗?
学号成绩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记录单位(□上
思考题
1•分析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学号成绩
实验六单杆双铰支压杆稳定实验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仪器名称、型号、量程)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1.临界力实验值
2.临界力P er理理论值
3. 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
P er理P er实P er理100%
试件最小惯性矩I min bh3
12
m4试件长度L=
理论临界力P c r理E
l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