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中“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
猪肉中瘦肉精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猪肉中瘦肉精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作者:曲艺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瘦肉精是指一类药物,在我国一般是指盐酸克伦特罗。
畜禽饲料中添加瘦肉精能够明显增加瘦肉量,减少饲料的用量,提早使肉品上市销售,减少饲养成本。
但在生猪饲养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或者过量添加瘦肉精,加之其代谢速度较慢,导致猪屠宰上市后通常残留大量的药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猪肉;瘦肉精;危害;化学分析法;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S851.3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78-011 危害猪只摄取瘦肉精进入体内后,一般是在其被毛和眼睛中残留量最多,其次是骨髓、肝脏、肾脏和肺脏等器官中,而肌肉中的残留量非常低。
另外,过多的使用瘦肉精会在很大程度上毒害畜禽和人类的肾脏、肝脏等器官,同时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主要是激活心脏β1受体,特别是机体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更加容易发生。
如果瘦肉精使用量过多或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发生低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
如果多次用药还容易引起低敏感症状,表现出支气管扩张能力明显减弱,且由于药物能够在猪只的可食组织中聚积残留,如果人类长时间食用这种含有瘦肉精猪肉食品,有可能造成染色体发生畸变,并能够诱使发生恶性肿瘤。
通常人类食用残留瘦肉精的肉品后,经过15分钟到6小时会表现症状,甚至能够持续90分钟到6天。
人体中毒后,皮肤过敏形成红色丘疹以及口渴、面红的症状,且失眠、烦躁不安、手指不停震颤、足有沉感、无法站立,如果过量摄取或者随意使用则有可能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症状的出现。
尤其瘦肉精能够在肠道中被快速吸收,人类或者初期食用后经过15~20min就会发挥作用,经过2~3h在血浆内的浓度经达到高峰值,且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又由于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通常情况下使用20mg就能够出现不良症状,但由于食入数量以及体质、免疫力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
肉品中残留“瘦肉精”的危害及其监控

者将 1 滴疫苗或用去尖 毛笔 蘸取疫苗涂擦肛门。
2 皮 下接 种 法 . 6
主 要 用 于 1日龄 马立 克 氏病 弱 毒 疫 苗 及 损伤 ;肌 肉注射 时垂 直于部位 皮肤注射。( )注意免疫人 4
测 方 法 ,从 而 使 不 法 分 子 无 机 可 乘 , 确 保 人 民 群 众 的 食 品
门正在逐步建立起宰前监测体系和迅速、方便、精确的检 解 加 强 , 血 中游 离脂 肪 酸增 加 , 摄 入 的 能 量 不 再 形 成 脂 肪
贮存 于 体 内 , 而 是 立 即 为 蛋 白 质 的合 成 所 利 用 , 并 抑 制 蛋 白质 分解 和促 使胰 岛 素 释放 和糖 原 分 解 加 强 ,因 此 ,它 具
山东1牧兽医 I F
20 年第 3 眷 09 o
肉品 中残 留 “ 肉精 "的危 害及 其 监 控 瘦
汲贵 菊 ( 省临沂市兽医站 260 ) 山东 700
中图分类号 :¥ 5 . 8 1 47 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 —7 32 0 )40 0 .2 0 713 (0 90 .0 80
安全 。为 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本文就 “ 肉精 ”的危 瘦
害 及 监控 措 施 综 述 如 下 :
有营养重分配的作用。动物食入后 ,脂肪在体 内沉积减少, 胴体 的瘦 肉率提高 ,一般可使猪 的瘦 肉增加约 1%,肉鸡 0
1 动 物 肉 品 中 盐 酸 克 伦 特 罗的 残 留 瘦 肉精 是 一种 D . 2 2 受体 激 动 剂 , 0世 纪 8 代 , 国 一 家 公 司 开始 将 其 添 加 2 0年 美 到 饲 料 中 , 但 如 果 作 为 饲 料 添 加 剂 ,使 用 剂 量 是 人 用 药 剂 量 的 l 以上 ,才 能达 到 提 高瘦 肉率 的 效 果 。 其 用 量 大 、 0倍 接种 时 具 体 应 用 何 种 方 法 ,应 根 据 疫 苗 的要 求 、 鸡 群
“瘦肉精”危害及检测对策分析

“瘦肉精”危害及检测对策分析作者:安晨亮安阳丽常瑞雪王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1年第07期摘要:瘦肉精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会使用瘦肉精加速脂肪转化提高动物的瘦肉率。
瘦肉精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保证畜类产品的食品安全,许多国家都明确规定在食用畜类产品上严厉禁止使用瘦肉精,并且将瘦肉精列为食品安全的必检项目。
本文通过探讨瘦肉精的危害,提出相关的检测对策,以保障食品安全。
关键词:瘦肉精;危害;检测技术;对策瘦肉精是当下我国明令禁止的一种化学物质,畜类产品通过使用瘦肉精可以提高肌肉转化效率,促进瘦肉生成,但一旦被人食用,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问题的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当下人们的关注热点,瘦肉精问题更是当下食品安全中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关于瘦肉精的检测和管理还要进一步研究。
1 瘦肉精概述1.1 瘦肉精的来源美国 Cyanamid 公司农业研究部的 Ronald Dalrymple 和Catherine Ricks 是瘦肉精最早的研发者。
1987年我国科研界首次接触到瘦肉精。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出现瘦肉精中毒事件越来越多[1]。
1.2 瘦肉精的药用原理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天然的儿茶酚胺衍生物,属于促效剂,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的转化生长,增加瘦肉率。
畜类在摄入廋肉精后,能够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而且还能够加速脂肪的转化以及分解,从而达到提高瘦肉率的目的。
但是,畜类吃完瘦肉精之后会长时间留存于体内,人们食用带瘦肉精的肉类,毒副作用非常大。
瘦肉精本来是一种治疗哮喘的药物,但在美国被发现使用流传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不良商家把瘦肉精运用到了养殖生产中,瘦肉精对养殖牲畜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瘦肉精可以影响动物的代谢能力,在动物体内可以合成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环腺苷酸的浓度,提高敏感脂酶的活性,从而实现阻止脂肪的转化,加快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与肉制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

x= C / V 2Vm
重 本研究着重对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 的提 取方法 、 提取液 的 选择 、 提取效率 及方法的精密度等进行T基础 的研究 , 对 并 5 份样品进行分析 , 而建立了一种提取效率高 、 1 杂质污染少 、
氢钠 ( a 20 ・1 0) N t P 4 21 】 t 2
溶 于 水 中 , 定 容 至 1  ̄1 经 并 0 , 0
04 t ̄. 5 F系滤 膜抽滤 ; .m [ m O 1 o/ L盐 酸: 吸取 盐酸 9 1加水定 窨 m. 至 10 ;r / 0 ̄d2 , L氢氧化钠 : r & 称取 2g 0 氢氧化钠溶于 20 l 5m 水中;
142 屎 及 蒲 汁 .
吸 取 样 品 4 0 l 5m 具 塞 离心 管 中 0.m 于 0 l 离
心 lmnf0O/ i) 取 上 清 液 删 O l d6rmn ,
于 分 液 精 斗 中, 用
“ 农牧发 973号《 于严綦非法 使用兽 药的通知》 中明令禁  ̄9 1 关 ”
止 盐 酸 克伦 特 罗 作 饲 料雨 加 剂 , 从 文 献 报道 1 来 看 坦 ] 在某 些 地
区的猪尿样品 中仍然检 出盐 酸克伦特罗 , 明非法使 用现象依 说 然存在 近年来 , 发生多起因食用市售猪肉和 内脏的中毒事件 , 内地供港猪 肉也 曾发生类 似事件 , 度造成外 贸活动 中断, 一 为
此 , 市售 肉与 肉制 品 中 盐 酸 克 伦 特 罗 的监 测 是 确保 广 大 市 民 对
瘦肉精的危害、检测方法及监管

瘦肉精的危害、检测方法及监管作者:王赏初来源:《湖南饲料》 2011年第6期王赏初(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摘要:近段时间国内出现的瘦肉精事件,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瘦肉精监管问题全面深入思考。
为使广大生产者、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对瘦肉精有所了解,本文对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进行了简介,并综述了其对人畜的危害及各种分析检测方法。
最后,针对国内瘦肉精的监管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危害;检测方法;监管1 瘦肉精简介瘦肉精作为一类药物,而不是一种特定物质,是指能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添加剂。
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目前,能够实现这种功能的物质是一类叫做β-兴奋剂(β-agonist)的药物,比如在中国造成中毒的克仑特罗(clenbuterol)和美国允许使用的莱克多巴胺。
在中国,通常所说的“瘦肉精”则是指盐酸克伦特罗。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简称CLB),又名瘦肉精,化学名为a-[(叔丁氨基)甲基]-4-氨基-3,5-二氯苯甲醇,是一种从天然儿茶酚胺衍生合成的化合物(如图1)。
分子式C12H18Cl2N2O·HCl,分子量313.7kDa。
CLB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熔点为161℃,无臭,味苦,化学性质稳定。
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加热到172℃才能分解。
瘦肉精,最初只应用于治疗猪支气管哮喘病。
1984年,美国一家公司意外发现盐酸克伦特罗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及减少脂肪率的效果。
此后,在畜禽生产中,CLB作为“促生长剂”和“营养重分配剂”被广泛使用。
我国自1991年开始,也逐步将其添加应用于肉猪、鸭、牛等的饲料中。
但随后,动物性产品中CLB的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对生态食物链所造成的破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欧盟和美国在1987年就宣布禁止使用CLB作为兽用饲料添加剂,我国政府也于1997年在“农牧发[1997]3号《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中明确禁止CLB在饲料中添加使用。
瘦肉精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瘦肉精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徐广伟浙江省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7期1.瘦肉精的来源瘦肉精是动物适用的一类药物,具有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同化蛋白质等功效,这类药物主要包含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马布特罗等,一般来说,饲料中添加适量盐酸克伦特罗等药物后,可使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胴体瘦肉率提高10%以上,因此被称为“瘦肉精”。
瘦肉精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而是肾上腺类β-激动剂,其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发现瘦肉精能促进动物瘦肉生长,于是开始将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后因人体的不良反应而被禁用。
20世纪90年代初,瘦肉精流入我国,其危害也随之被报道。
1997年,我国农业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禁止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瘦肉精类药物。
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食安办〔2011〕14号)规定的瘦肉精品种目录有: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苯乙醇胺A、班布特罗、盐酸齐帕特罗、盐酸氯丙那林、马布特罗、西布特罗、溴布特罗、酒石酸阿福特罗、富马酸福莫特罗。
目前,国内饲料中出现的常见廋肉精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4种。
2.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在动物的血管系统中可以使其气管扩张,并严重影响动物的肌肉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肝脏内的糖代谢等,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有研究发现,在老鼠、猪和牛的饲料中添加瘦肉精之后,动物的心脏容量减少、皮变薄,进而影响到器官发生轻度萎缩。
此外瘦肉精对糖的代谢也有一定的影响,使肌肉中糖酵解的作用不能进行,导致pH过高,使猪肉的品质降低。
如果瘦肉精在畜产品中残留,当人们食用含有廋肉精的肉后,会刺激人的心脏,使人产生心慌、心悸;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刺激,产生头晕、恶心、乏力、呕吐和肌肉颤动、严重的手抖甚至不能正常站立等现象。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

BB 0×100%百分吸光度值(%)=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薛金英(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262200)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为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兴奋剂,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哮喘、肺气肿等肺部疾病。
当其应用量达到治疗量的5~10倍时,其有能量重分配作用,可使肌肉合成增加,脂肪沉积减少,因此俗称为“瘦肉精”。
在畜牧业生产中一些非法使用者将其作为一种和生长促进剂添加到动物饲料中,用以改善胴体的品质,同时也造成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的残留。
当人们食用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产品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法用于定量、定性检测猪肉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
1试验原理采用间接竞争ELISA 法,在微孔板上包被抗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抗原,样品中的盐酸克伦特罗将和酶标板上的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抗原竞争结合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抗原结合的盐酸克伦特罗抗体再与同时加入的酶标二抗结合,洗涤后,用TMB 底物系统显色,微孔板吸光值与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含量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浓度比值即可得出盐酸克伦特罗在样品的实际含量。
2试验方法(稀释倍数为4倍)称取1.0g (±0.05g )均质样品于50mL 聚苯乙烯离心管中,加入1mL 0.1M 盐酸,再加入2mL 提取工作液,充分振荡混匀5min ,4000rpm (20~25℃)离心10min 。
取1mL 上清液加入约25μL 1M 氢氧化钠调节pH 至6.5~7.5之间,充分振荡混匀,取50μL 用于分析。
如果上层中存在白色脂肪层,取样时应避开。
试剂准备:将10×浓缩洗涤液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按1∶9充分混匀,即为1×洗涤液。
编号:将盐酸克伦特罗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对应微孔按序编号,建议每个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均做重复孔。
猪肉中瘦肉精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

d o i:10.19369/j.c n k i.2095-9737.2016.07.171猪肉中瘦肉精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曲 艺(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111)摘要:瘦肉精是指一类药物,在我国一般是指盐酸克伦特罗。
畜禽饲料中添加瘦肉精能够明显增加瘦肉量,减少饲料的用量,提早使肉品上市销售,减少饲养成本。
但在生猪饲养过程中长时间使用或者过量添加瘦肉精,加之其代谢速度较慢,导致猪屠宰上市后通常残留大量的药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猪肉;瘦肉精;危害;化学分析法;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S851.3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78-011 危害猪只摄取瘦肉精进入体内后,一般是在其被毛和眼睛中残留量最多,其次是骨髓、肝脏、肾脏和肺脏等器官中,而肌肉中的残留量非常低。
另外,过多的使用瘦肉精会在很大程度上毒害畜禽和人类的肾脏、肝脏等器官,同时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主要是激活心脏β1受体,特别是机体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时更加容易发生。
如果瘦肉精使用量过多或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发生低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
如果多次用药还容易引起低敏感症状,表现出支气管扩张能力明显减弱,且由于药物能够在猪只的可食组织中聚积残留,如果人类长时间食用这种含有瘦肉精猪肉食品,有可能造成染色体发生畸变,并能够诱使发生恶性肿瘤。
通常人类食用残留瘦肉精的肉品后,经过15分钟到6小时会表现症状,甚至能够持续90分钟到6天。
人体中毒后,皮肤过敏形成红色丘疹以及口渴、面红的症状,且失眠、烦躁不安、手指不停震颤、足有沉感、无法站立,如果过量摄取或者随意使用则有可能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症状的出现。
尤其瘦肉精能够在肠道中被快速吸收,人类或者初期食用后经过15~20m i n就会发挥作用,经过2~3h在血浆内的浓度经达到高峰值,且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又由于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通常情况下使用20m g就能够出现不良症状,但由于食入数量以及体质、免疫力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恢复程度也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肉中“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残留危害及检测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的性质、危害性以及主要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方法
1 盐酸克伦特罗的性质
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B)俗称瘦肉精,又名氨哮素、克喘素,化学名为“4-氨基-α-[(叔丁基氨基)甲基]-3,5-二氯苄醇盐酸盐”,常温下为白色或微黄粉末状固体,熔点为170℃~176℃,极易溶于水、甲醇和乙醇,微溶于氯仿,不溶于苯,是一种β2一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了盐酸克伦特罗实用性开发研究工作。
80年代,由于盐酸克伦特罗能促进猪生长,提高瘦肉率,而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到猪的生产中。
但是近年来,因食用被盐酸克伦特罗污染的猪肉导致中毒事件屡有发生,且后果极其严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类健康,许多国家都禁止在食用动物源性的生产中使用盐酸克伦特罗[1]。
2 危害性
2.1 对猪的影响
在饲用初期会在短期内出现血压升高、血管扩张、呼吸加剧、体温上升等症状,并出现采食下降、行为动作失调、神经紧张不安甚至
全身震颤等症状。
后期会使猪体内糖降解作用不足,导致猪肉品质下降,同时容易发生蹄损伤和跛行,大运动量或高温条件会造成死亡。
2.2 对人的影响
人食用含残留盐酸克伦特罗猪肉后对肝、肾等内脏器官会产生毒害作用,出现心悸、头痛、目眩、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肌肉振颤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3 国内外对盐酸克伦特罗的禁用规定
由于盐酸克伦特罗对猪具有加强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提高胴体瘦肉率,加快猪的生长等作用,盐酸克伦特罗曾作为科研成果推广,从而使多起摄入残留“瘦肉精”的消费者中毒案件发生,严重的甚至导致了死亡。
就国内而言,自1998年以来,每年都有数起类似中毒事件发生。
今年双汇“瘦肉精”事件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从1986年开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严禁畜牧生产中应用盐酸克伦特罗,我国农业部在1997年3月以[农牧发(1997)3号文]严令禁止β一肾上腺素类激动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CLB在动物组织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分别为:肉0.2μg/kg,肝0.6μg/kg,肾0.6μg/kg,脂肪0.2μg/kg,奶0.05μg/kg。
4 残留检测方法
4.1 感官辨别
屠宰前,凡呼吸急促,皮毛异常光亮,后臀部外形饱满且突出,四肢严重颤抖或非外因而卧地不起的猪,基本上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屠宰后,可以从肉的品质和颜色上来判断。
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肉色较深,鲜艳,脂肪层非常薄,在胴体两侧腹股沟的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密,甚至呈充血状态。
内脏实质器官(心、肝、肾)充血肿胀,用手指触之酥软呈脂肪变性,间质器官如肺、气管切面见泡沫、气肿等病变特征,而一般健康肉呈淡红色,肉质弹性好。
感官检验法可用于对含有盐酸克伦特罗动物性产品的粗略判断,主观性较强[2]。
4.2 实验室检测
目前对猪体内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气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4.2.1 胶体金法
胶体金法是通过盐酸克伦特罗与盐酸克伦特罗-血清白蛋白偶联物竞争结合抗盐酸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使试纸上反应线颜色发生变化,以判定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含量。
当检样中盐酸克伦特罗浓度低于最低检测水平时,胶体金中的抗盐酸克伦特罗单抗-胶体金复合物与T线上的偶联物结合,T线呈色与C线相近;当检样中
盐酸克伦特罗浓度>0.5ng/mL时,T线显色比C线浅或完全看不到线,且盐酸克伦特罗浓度越高T线显色越浅,从而作出判定[3]。
在筛查饲养场、生猪中转站、屠宰场时可采用胶体金法进行快速检测,不须添置任何设备,不须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在十多分钟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缺点是假阳性率较高。
4.2.2 酶联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是微孔板加入盐酸克伦特罗抗体,经过孵育及洗涤步骤后,加入盐酸克伦特罗酶标记物、标准和样品溶液。
盐酸克伦特罗与盐酸克伦特罗酶标记物竞争,盐酸克伦特罗抗结合的盐酸克伦特罗酶标记物在洗涤步骤中被除去。
将酶基质和发色剂加入到孔中并且孵育。
结合的酶标记物将无色的发色剂转化为蓝色的产物。
加入终止液后由蓝色转化为黄色,在450nm处测量吸光强度,吸光值与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浓度呈反比[4]。
目前,国内用于盐酸克伦特罗残留检测的试剂盒已经商品化,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灵敏度高、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适于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测定.检测精度可达ng/mL级,此法假阳性率较少,因此国内外大都将胶体金法作为筛选法。
4.2.3 气相色谱法[5]
气相色谱法是将样品经固相萃取、衍生化后用ECD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多点校准定量,测得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在0.005~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
0.999,肉样的加标回收率在70%~80%,最低检出限为1μg/kg。
气相色谱法具有检测精密度高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检测过程烦琐,耗时长、不能定性等缺点。
4.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猪尿及猪肉组织中B-兴奋剂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法,检测的定量限在0.15~0.6ng/g,线性范围均大于10,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猪肉样品和猪尿的回收率大于70%。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定性准确的优点。
由于此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就可直接分析,操作步骤相对简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定性准确的优点,所以也在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测定中逐步得到应用[6]。
综上所述,在各种检测方法中,胶体金法不需要添置任何设备,不需掌握更多专业技能,短时间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但假阳性率较高,可作为现场速测使用。
酶联免疫法作为一种最常用的免疫分析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灵敏度高、仪器设备简单等特点,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分析,但不能作为确证方法。
而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虽然提高了分析的灵敏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了检测限,但均需要昂贵的仪器、复杂的样品处理程序以及专门的操作技能,且比较费时,成本高,不适合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因此灵敏,快速、方便的检测方法是今后研究和开发检测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国艳,柴春彦.如何全面认识“瘦肉精”[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6):1~3.
[2] 李慧,刘士杰,苏晓鸥.盐酸克伦特罗在猪尿液中消长动态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5,32(9):35~36.
[3] 杨新刚.猪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检测方法比较[J].当代畜牧,2006,7:45~46.
[4] 雷红涛,高秀洁,潘科.盐酸克伦特罗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食品学报,2006,6(1):6~10.
[5] 谢维平,黄盈煜,胡桂莲.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量[J].色谱,2003,21(2):l92.
[6] GB/T 22286-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动物源性食品中多种8-受体激动剂残留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