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保健新方法

合集下载

养生按摩五个部位

养生按摩五个部位

养生按摩五个部位人体有五大保健特区,分别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脐和耳部。

冬季每天做好这五个特区的保健时,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扶助正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区一:腹脐养生关键词: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脐部是养生专家很重视的保健“要塞”,中医称腹中央肚脐为“神阙”。

对腹脐部按揉刺激、调理,可益肺固肾,安神宁心,舒肝利胆,通利三焦,防病健体。

揉腹还对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保健方法:两手重叠,按于肚脐,适度用力,同时保持呼吸自然,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

对于平日缺乏锻炼的人群,建议养成在闲暇时间或散步的时候双手掌交替拍打(频率为每秒钟一次)中下腹部20分钟,有促进腹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区二:耳部养生关键词:预防耳部冻疮,帮助养肾。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冻疮,并能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

手摩耳轮。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提拉耳尖。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等功效。

特区三:前胸养生关键词:增强心肺功能。

一个人免疫功能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胸腺素浓度的高低,对胸腺予以调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强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来回擦摸50次;换左手用同样方法摩擦50次。

然后,再用手掌跟对着胸部中间上下来回摩擦50次;还可用两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强心肺功能。

特区四:背部养生关键词: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经络,安心安神,帮助预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对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六维疗法[最新]

六维疗法[最新]

六维平衡养生疗法包括:脊维背维脐维胸维脚维腋维一、脊维背维脊维——通过科学方法,达到维护脊柱、保养脊柱的功效。

首先,必须了解脊柱。

脊柱之所以被称为“脊梁”,是因为短短的脊柱骨,的确是支撑我们生命的“大梁”,就像花的茎、树的干,连接大脑与五脏六腑,承担着输送养分、神经传达等重要作用,所有的神经脉都起源于脊髓,难怪被医学家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人类直立行走后,脊柱承受了较多的压力和地心引力,变成了最容易出问题的部位,据医学调查,70%疾病都由脊柱起源,而脊柱如果出现异常,那种含糊不清的疼痛会比身体其他任何部位都多,使人长期处在亚健康当中。

督脉,主一身之阳。

传统医学将脊椎称为督脉。

督脉督率周身阳气,与五脏六腑相通,确保人体健康,抵御病邪侵入,是真正的"决生死,处百病",庄子就说沿顺督脉这条命脉,可以贻养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涵养精神,可以享尽天年。

督脉的功能以脏腑为基础。

《黄帝内经》说它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肝藏血而寄相火,体阴而用阳;又有"贯脊属肾"的说法,与肾相通,而得肾中命火温养;又说"上贯心入喉",与心相通,总之,身体前阴后阳,督脉在背而主一身之阳,又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阳脉之海"。

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久而久之,阳气虚掉,整个脊柱弯曲,人的精神也就没了。

所以,人体的精神并不全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就好比近视,眼睛也要靠阳气来温煦,缺少阳气温煦,又过度使用,眼睛当然就容易近视了。

而在人体脊柱正中的督脉旁,就是膀胱经在背部的主要区域。

膀胱经当然是一条大的经络,《黄帝内经》上说,膀胱经有问题,全身都有问题。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膀胱经最大的功效是它的排毒功能,膀胱经在后背主要的穴位叫俞穴,俞是通道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些俞全是五脏六腑和体表之间的通道,五脏六腑的毒素都可以通过这些俞穴排出去,最关键的是,从这里排毒就是最直接的排放。

脊椎保健(8)

脊椎保健(8)

T 5 ~ T 8 :主司消化系統,如肝、 脾、胃、胰、膽、小腸、十二指腸
T 5 │後背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肝炎、肝癌、 胃〈賁門〉炎、倦怠。
T 6 │後背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胰臟炎、胃炎 、 胃痛、打嗝、膽囊炎(消化不良) 。
T 7 │後背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腹痛、胃潰瘍、 胃下垂、十二指腸潰瘍。
在身體方面
•解除頭痛及四肢痛楚 •滋養椎間盤增加其彈性 •增加關節活動性及活動範圍 •減少肌肉僵硬及抽搐 •解除關節炎之痛楚 •增強體魄及協助肌肉鬆弛 •增強身體平衡及協調性 •減少退化及受傷的機會 •加快受傷組織之康復 •減少肌肉組織發炎的機會
(1)矯正脊椎,調整所有與脊椎相關的疾病與症狀 (2)增強免疫功能
C 2 │頭暈、頭重、頭痛、眼疾、偏頭痛、顏面神經痛。 C 3 │頸部兩側僵硬酸痛、咳嗽、夜眠差、三叉神經痛。 C 4 │肩膀僵硬酸痛、打噴嚏、喉嚨積痰、鼻病。 C 5 │上臂外側無力、酸麻脹痛、扁桃腺發炎。 C 6 │前臂外側、姆指、食指無力、酸麻脹痛、手腕痛。 C 7 │前臂外側、中指、無名指無力、酸麻脹痛。 C 8 │前臂內側、小指無力、酸麻脹痛、氣管炎。
尿困難、陽萎、輸尿管炎、血尿、尿床。 。
L 2 │大腿中段酸麻脹痛、卵巢炎、卵巢癌、子宮外孕、 輸卵管阻塞、靜脈曲張、 。
L 3 │大腿下段酸麻脹痛、膝蓋無力酸痛、坐骨神經痛、 足部發冷、下腹痛、月經失調、下肢循環不良。
L 4 │小腿內側至足部無力、酸麻脹痛、坐骨神經痛、 腹瀉、頻尿、子宮發炎、前列腺障礙、不孕症等。
自身的免疫系統
但必須保持連絡管道的暢通
才能發揮自我療效的功能
脊椎旋轉
生命的本質是自腦部沿著脊椎神經系 統,以波動形滋養著身體的新生。

捏脊法动作要领作用及应用及注意事项

捏脊法动作要领作用及应用及注意事项

捏脊法的动作要领、作用及应用引言捏脊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调整脊椎,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描述捏脊法的动作要领、作用及应用,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背景、过程和效果。

一、捏脊法动作要领1.准备工作:患者需要平躺在硬板上,头部稍微抬起,面部向下。

按摩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双手放在患者背部。

2.抓握技巧:按摩师使用双手抓住患者的两侧肩胛骨,并轻轻向下拉,使肩胛骨与脊柱之间有一定距离。

3.摩擦运动:按摩师将双手放在患者背部,沿着脊柱上下来回移动。

这个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

4.揉捏技巧:按摩师使用指尖或掌心,在脊柱两侧进行揉捏运动。

揉捏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

5.推拿技巧:按摩师使用掌心或掌根,在脊柱两侧进行推拿运动。

推拿的力度要均匀,不宜过猛。

6.拨打技巧:按摩师使用手指或手掌的侧面,在脊柱两侧进行轻轻拨打运动。

这个动作可以促进脊椎的松动和调整。

二、捏脊法的作用及应用1.调整脊椎:捏脊法可以通过按摩和调整脊椎,改善脊柱的畸形、偏曲和错位,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这对于改善姿势、减少背痛和增强身体稳定性非常重要。

2.缓解压力:捏脊法可以通过按摩肌肉和神经末梢,缓解紧张和压力,促进身体放松和舒适感。

3.促进血液循环:捏脊法可以刺激血液循环,并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这有助于改善新陈代谢、加速废物排出,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4.改善内脏功能:捏脊法可以通过调整脊柱和神经系统,促进内脏器官的正常功能。

这对于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系统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三、注意事项1.专业技术:捏脊法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按摩师来操作。

他们需要了解人体解剖学、穴位学和按摩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2.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都不同,按摩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操作。

对于老年人、孕妇或有特殊病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3.疾病禁忌:捏脊法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禁忌的,如骨折、感染、严重出血或肿瘤等情况下。

脊柱保健知识ppt课件

脊柱保健知识ppt课件
53
运动的注意事项(一)
运动要有规律,强度应循序渐进,由低到中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合理安排时间 避免高强度运动,防止意外伤害 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软
饮料、葡萄干,以备出现低血糖情况下食用
54
运动的注意事项(二)
穿着舒适合脚的鞋,并注意足部护理 锻炼前多饮水 如运动前血糖较低,应先加餐 运动会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应注意
48
重点运动项目简介 —祖国传统体育
太极拳
各式简化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
太极拳、武式太极拳
八段锦 易筋经 华佗五禽戏 其它健身气功
强壮功、内养功、站桩功、六字诀等
49
运动时间
可自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 分钟,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
日常所见的驼背、侧弯、过度肥胖、怀孕等姿势不良, 容易引起肌力失调,破坏脊柱的动力平衡,甚至形成 结构性改变
再加不合适的床铺、坐椅、衣服、鞋靴及工作中用力 体位不当,都是引起姿势性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可逐渐破坏 体态平衡,并不需明显的外伤史,就可以引发颈腰背 痛。所以,养成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姿势与体位对预防 腰背痛具有重要意义。
脊柱伤病是人类常见病痛
背痛的发生仅次于呼 吸系统疾病
84%的人一生之中会遭遇 腰痛




高发病率
能 障

1
颈椎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高发 病率 趋势
2
年轻化趋势
3
4
脊柱的运动-屈伸
5
脊柱的运动-侧屈
6
7
8
9

脊椎平衡养生

脊椎平衡养生

脊椎平衡养生傲立中华,养脊为先一:脊椎平衡养生品牌文化:玫采霖国际(脊柱平衡养生系列)既北京平衡医学创始人王文远教授研制,是一种结合“中医推拿,西医牵引,芳香精油,萃取药草油”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达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治愈率高达80%以上,有效率95%以上。

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椎导致疾病的认识又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继承和发掘了中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平衡正骨技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致从简,把医学正脊和平衡医学理论完美的结合,并发展为非常具有特点和疗效的调节亚健康的养生项目。

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修衡是通过手法和相关的药油和精油刺激脊柱两边的肌肉以及相关的神经靶点,复衡是在中枢神经靶位调控下,达到机体新的平衡”。

一切疾病根源在于-----脊椎这是依据作为脊椎动物的人发育的过程提出的论点。

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先长出一条硬膜,硬膜卷起形成一个管叫做神经管。

神经管以后会发育成人的脊髓。

椎管是最先发育成的,那么椎管也会先老的。

因此我们提出了脊椎管连同脊椎是人体先老化的部位。

另外俄罗斯著名医学专家屁古拉.阿莫索夫认为,衰老不是从眼角的第一道皱纹,鬓间的第一根白发,或腰部的第一块赘肉的出现才开始的;身体柔韧性的减弱,才是衰老的第一征兆,而所有的疾病都是因脊柱病变而引发的。

简单的说:沿着脊椎的31对神经分别从脊椎骨与脊椎骨之间的锥孔伸出贯穿全身,所以的脊椎神经负责着大脑与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讯息,因此,脊椎发生异常时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器官,同样当器官不健康时也可以以脊柱上找到异常之处。

可直接通过养好脊椎拔除病根,永葆年轻与健康!平衡正脊才是养生之根本,任何事情必须遵从自然规律,维持脊椎的平衡才是人体健康的首要任务,真正做到“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平衡正脊-----安全·有效·简单·可快速复制的治本疗法,是健康养生的根本。

二:平衡正脊治本疗法:一分钟摸骨诊断,五分钟还你正直的脊椎古老而神奇的平衡正脊治本疗法,伴随着养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养生项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平衡正脊项目将给健康养生带来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把“医疗诊技”带进了美容院,为因疼痛找不到原因而耽误治疗的患者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快速有效安全的为他们解决陈年老疾。

龙氏简易脊柱保健功操六式

龙氏简易脊柱保健功操六式

龙氏简易脊柱保健功操六式。

1、侧卧转体法:侧卧位,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屈曲,上方手叉腰,上身作前后转体活动,辐度越大越好,使腰部充分旋转,左右各3-6次。

2、仰卧推肩法:仰卧位,双臂平放床上,屈肘,双手放胸前,头转右时,右肩用力向前推动(右肘不离床),头转左侧,如法推动左肩,左右各3-6次,(双手有晨僵或全手麻木感者,可多做几遍,肩周炎患者加耸肩、摇肩动作,再配合锁骨上窝痛点按压法)。

3、拿捏后颈法:仰卧位,一手托头后,另手掌放在颈后部,用2、3、4指与掌部用力捏拿后颈,手指触及肿痛或隆突的椎关节时,可停在该处多拿捏几次,左右两侧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往复2-3遍,达到左右转颈均感舒适为佳。

4、仰头摇正法:仰卧位,以右侧为例,左手托头后部,头向右转30度,右手掌托下颌部,(右手各指指向右耳)用短促的力,右手向上推下颌部,使头作仰头向右上方复正,每次2-3下。

双手换位,如法作左侧,如有头颈单侧麻痛的,应先做健侧,后做患侧。

5、引身舒脊法:仰卧位,双手重叠托住后颈枕部,双下肢屈曲,足跟尽可能向臀部靠近,臀部轻微抬起离床,双下肢同时用力将双膝向下按压,足部向上蹬,使身体受牵引力而下移,由于双手将头颈部稳住,达到颈、胸、腰椎椎间受牵引而使各椎间距增宽,对位良好,具抗衰老和治疗脊椎病的作用。

如遇病痛较重时,可先作单腿牵引法,左右侧各牵拉2-3下后再行双下肢牵引法2-3次结束。

6、仰卧挺胸法:仰卧位,双手重叠托后颈部,双下肢伸直自然舒适,以头、臀部作支点将背部抬起离床,(同时吸气),用力将背放回床上,(同时呼气),动作自然、轻快为佳,10-100下。

初练者每10下停一次,呼吸顺畅后继续练至30下。

此法能提高脊柱稳定性,减少发病。

以上六式,熟练后只需8-10分钟完成。

初期每天一次,三个月后有效时改为每周2-3次,持之以恒,保持健康。

施氏养生保健功:准备动作: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全身尽量放松,均匀呼吸。

洗脸:双手掌心贴于鼻两侧,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环绕整个前面至耳旁,按摩12次。

脊柱康复训练

脊柱康复训练

脊柱康复训练
脊柱康复训练是一种针对脊柱问题的康复方法,旨在改善脊柱的功能和减轻疼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脊柱康复训练方法:
1. 伸展运动:通过伸展脊柱周围的肌肉,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和改善脊柱的活动范围。

常见的伸展运动包括颈部伸展、胸部伸展和腰部伸展。

2. 核心肌群训练:强化核心肌群,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肌肉,可以提供更好的脊柱支撑。

例如,平板支撑、仰卧腿部抬高、俯卧撑等都是有效的核心肌群训练。

3. 脊柱稳定性训练:这类训练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可以尝试进行双桥运动、单腿蹲等练习。

4. 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提高整体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减轻脊柱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保健新方法
这些健康法可以纠正脊椎的歪斜、弯曲、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紊乱;同时,促进血液回流,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使心脏回流量及搏出量增加,增加身体主要脏器的供血和供氧,从而使人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睡平板床平时盖厚被的人要逐渐习惯盖薄被。

睡平板床全身能真正安静休息,矫正脊椎上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突出,保证脊柱的生理弯曲,增加肺活量,减轻对心脏的压迫,促进肾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及皮肤的机能(脊椎第三到第十节保持水平状,肝脏和肾脏机能就能完善)。

姿势宜仰卧,床板宜硬而平,开始不适应,逐步就会习惯。

枕硬枕头正常人体适合枕硬枕头,确保颈部的生理弯曲。

用木制或陶器的硬枕,枕在第三、第四颈椎的部位(脖子弯曲处),身体仰卧。

刚开始有疼痛感,可垫一块毛巾,待习惯后取掉毛巾。

通过枕硬枕头,增加肌肉张力,可防治颈椎病。

有些中老年人因颈椎疾病引起颈、肩、脑症候群,若采取睡平板床、枕硬枕头,就可以纠正颈椎疾病而治愈。

枕硬枕头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症,同时枕硬枕对多种疾病有疗效,包括嗅觉不好、外伤后脑震荡后遗症。

由于硬枕头的压迫,血管的横断面缩小,这时血液流速会成倍增加,血液的流动力增加,增加血流,改善血循环。

金鱼运动模仿金鱼游泳的姿势,平床仰卧,身体伸成一条直线,两脚尖弯曲呈直角,两手交叉重叠放在第四颈椎部位,像金鱼的样子身体左右水平摇动。

动作要迅速,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每次一二分钟。

此运动亦可矫正脊椎的半脱臼。

金鱼运动能协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和全身的神经机能,能预防脊椎侧弯症,能增强胃肠蠕动,可预防肠扭转和肠闭塞,减少发生阑尾炎的机会。

此外,金鱼
运动还能增进骨髓红细胞的生成。

也可靠他人辅助做金鱼运动,别人两手握住足腕,进行左右摆动,但必须根据患者感觉是否良好而对摇动的速度和振幅进行调节。

毛管运动根据毛细血管循环原动力的道理,设计“毛管运动”,达到促进血流速度、回心量增加、改善毛细血管(微循环)的作用。

四肢的血液占全身的70%(心脏以下也占全身血液的70%)。

平床仰卧,头枕硬枕,两手、两足垂直高举,然后缓慢抖动,每次最少一二分钟。

此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淋巴液的回流,恢复疲劳,预防各种疾病。

提高心脏、肾脏和血管系统的机能,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肾脏病等。

合掌合跖运动平床仰卧,两手相合置于胸部,两手指尖合并,膝盖弯曲,两脚底合并形成合掌合跖。

合掌后两前臂顺长轴上下活动,下肢亦顺长轴活动,但下肢活动范围不可过伸,合掌合跖上下伸屈运动36次~100次,做完后手掌与脚底仍合拢,静躺1~10分钟。

此运动可调节全身,特别是腰部、双下肢的肌肉、血管、神经的功能,从而促进骨盆内脏器和腹部脏器的机能,对妇科病、不孕症和安全分娩特别有效。

背腹运动做此运动之前,首先做如下准备运动:①两肩同时上下端肩10次,能消除肩部疲劳,改善肩部的血液循环;②头向右、左、前、后各10次,刺激颈部神经;③头向右后方、左后方各转10次,刺激颈部静脉,促进其功能;④两臂伸直,头向右、左各转一次。

促进上肢静脉的功能;⑤两臂上直高举,头向右、左各转一次,可使胸部及腋部的肌肉伸长,促进其功能;⑥拇指曲向手心用力握拳,两上臂降至水平位,前臂自然弯曲呈直角,使手掌纹路明晰,握力增强;⑦
肘不要低于肩的位置,手腕向后伸张,同时下颌上倾,头向后仰。

可缓和锁骨对颈部静脉的压迫感,促进血液循环,还可刺激甲状腺调节其功能。

结束后,自然放松,手轻放于膝上。

然后转入背腹运动:手自然放在膝上,脊柱以尾骶骨为基地,到头顶部成为一条直线。

脊柱和腹部运动要同时进行。

躯干挺直,重心落在尾骨上,身体左右摇晃,在不受呼吸影响的前提下,脊柱左右倾斜的同时,腹肌也收缩,松弛交替(下腹部轻轻用力做外挤运动)。

进行速度以来回为一次,一分钟50次左右,做10分钟,总数500次为标准。

最初200~300次,可逐渐增加至5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